浅谈我国网络新闻报道中运用拍客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2-28 21:35张毓龙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张毓龙

(徐州医科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0)



浅谈我国网络新闻报道中运用拍客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毓龙

(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徐州221000)

摘 要:随着数码拍摄设备的普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参与新闻报道的愿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自己手中的相机、手机等数码拍摄设备来记录身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出去。拍客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新兴的新闻报道力量。本文就我国网络新闻报道中拍客资源的运用现状和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道;拍客;问题;对策

“拍客”是指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各类相机、手机或DV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通过计算机编辑处理后,上传至网络,并分享、传播这些影像的人群。“拍客资源”是指拍客利用各类数码拍摄设备拍摄的图片和视频等影像资料。“拍客资源”现已成为我国网络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对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一、我国网络新闻报道中运用拍客资源的现状

(一)拍客队伍越来越壮大

伴随着数码拍摄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拍客,参与到日常社会生活和新闻报道的拍摄中去,成为网络新闻报道的一员。只要有一台数码相机、手机,影像的记录和拍摄便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同时,越来越多的操作简单的数字影像处理软件,也使得数字摄影的技术为大众所掌握,无数的普通人在不经意间成为拍客。

(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拍客提供了发布平台

在网络与生活密切结合的今天,从手机到电脑,从有线到无线,网络已经无处不在。通过用户注册,网民可以将自己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发布在网络论坛中,由众人转发评论。这种便捷的方式给了拍客一个发布信息的自由平台。尤其是通过影响力巨大的微博,媒体能够迅速地注意到这些拍客发布的图片和视频,自由地选择这些资源,填充到相应的网络新闻版面中去。

(三)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参与度增强

便利的网络条件和设备资源使自媒体时代逐渐兴起。读者从原先被动阅读新闻的受众变成了拥有发布权的传播者,越来越多的读者有了参与新闻报道的愿望。拍客利用手机和相机进行拍摄,利用网络这个公共空间将自己拍到的影像发布出去,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媒体通过给大众一个发声的平台来获取更多的受众。

(四)网络媒体对拍客资源的需求量增大

拍客资源影像直观、色彩丰富、可视性强的特征让越来越多的读者改变了以往读新闻的习惯,开始通过影像看新闻。同时,由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量正在以爆炸般的速度增加。这两方面使得媒体对于影像需求不断加大,传统媒体记者的影像供稿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拍客恰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五)拍客资源有力促进了网络新闻报道的发展

一是社会上这种无处不在的拍客新闻影像为媒体报道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线索和鲜活的影像来源。二是专业摄影记者可以凭借自身的职业素养,挖掘拍客提供的新闻影像的广度和深度。三是新闻事件稍纵即逝,专业记者得到消息后再赶赴现场往往很难捕捉到新鲜的画面和素材,然而现场拍客偶然间的拍摄却会成为极为珍贵的新闻资料。他们通过记录并及时传递信息,强化了新闻的真实性、实效性和多样性。四是拍客资源推动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的变革。拍客可以通过手机、无线网络传输等方式,在事件发生现场第一时间进行同步直播,而信息接收者往往也成了信息的传播者。

二、我国网络新闻报道中运用拍客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拍客资源不够客观,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时间不长,但网络上每天交互传播的信息量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目前的网络技术还不能自动识别信息的真伪。而拍客不像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对于真实、客观、公正、平衡、全面等新闻要素的理解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因把关人缺失、报道者不具备专业知识,时而会出现有失公正甚至是虚假的报道。

(二)拍客资源媚俗化,难以成为新闻题材

拍客的作品虽然真实地体现着普通大众的生活,丰富了大家的视野,但是越来越多的拍客为了在市场中得到更多点击率和利益,将主题转向媚俗和低俗的内容。有些拍客习惯将作品聚焦于吸毒者、乞丐、残疾人、下岗职工等社会边缘群体,把着眼点集中在猎奇上面,忽视他人的人格尊严和隐私。这些媚俗化、缺少人文关怀的拍客作品,虽然在网络上能够引来这样或者那样的关注和高点击率,但是终究只能成为“娱乐”网民的闲暇作料,难以成为新闻题材。

(三)拍客容易侵犯个人隐私,给当事人带来伤害

很多拍客为了表达不同的拍摄主题,常常采取偷拍等非法方式,拍摄他人的不雅形象、社会的不文明现象等。这就可能触犯当事人的隐私,被拍者在受到道德谴责的同时,也受到言语侮辱等变相伤害。且拍客上传的视频可以随时修改或删除,当被拍者因隐私权受到侵犯进行法律诉求时,拍客可以迅速将相关视频删除。这就使隐私权的举证产生了难度。另外,由于拍客匿名注册,公民在发觉隐私权受到侵犯时,无法确定侵权者。

(四)拍客身份难以界定,人身安全无保障

拍客并非专业的新闻记者,他们在采访现场通常是以自发的身份参与到事件之中。由于他们没有身份保障,常常会遭遇到很大的障碍和阻挠,甚至可能在拍摄突发事件时惹怒拍摄对象,被殴致伤。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机构为拍客做一个身份的界定,为拍客提供安全保障。

三、我国网络新闻报道中运用拍客资源的对策

(一)加强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道德观教育

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负责人、技术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大力宣传和弘扬“主旋律”,使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自身做起,杜绝有害、虚假、黄色等信息传播,向大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的信息。网站要加强对网络影像上传的管理、监督力度,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同时,要加强对拍客自我规范以及网络素养的教育,引导和教育拍客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法律意识,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保持基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判

断,不做触及法律底线、侵犯他人权利的事情。

(二)建立健全网络新闻报道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网络新闻报道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很多虚假报道、媚俗新闻仍充斥网络,制裁的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建立健全网络新闻报道的法律法规十分必要和迫切。为促进网络新闻报道的健康有序发展,网络新闻拍客必须遵循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规则,遵守现实的法律规范和道德标准。

(三)强化对拍客行为的正确引导

拍客往往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部门有必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拍客资源有一部分是揭露社会黑暗面或者夸大社会问题的,这必定会给政府相关部门带来一定的舆论压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些特定的网站供拍客发布作品,正确对待拍客负面的影像,支持拍客的正当行为,采取必要的应对行动提高拍客参与网络新闻报道的积极性。

(四)加强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我国网络发展的时间有限,当前网络新闻报道的水平较低。相比之下,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调查、报道、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对新闻报道的分析更具有针对性,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质量要高于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质量。因此,拍客资源在网络新闻媒体中的影响力要想得到进一步提高,拍客新闻事件若要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舆论支持,就需要传统媒体的跟进和声援。否则,拍客资源即使能在网络上得到一定的反响,但在每天信息量庞杂的网络上也会很快变成旧闻。拍客资源只有与传统媒体相互合作,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关注,拍客新闻报道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总之,只有恰当地运用拍客资源,才能推动我国网络新闻报道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欢.“都市拍客”对新闻摄影的影响[J].传媒观察(上),2011(7):26-27.

[2]马海江.公民新闻视域下的拍客发展走向[J].青年记者(中),2010(11):51-52.

[3]王猛.“拍客”问题探索[J].新闻实践,2008(11):58-59.

[4]王东,刘军.“五步走”整合拍客资源[J].中国记者,2011(2):110-111.

[5]李培林.科学界定“读图时代”[J].传媒观察,2006(06):32-33.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