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宏伟 马志红 宋雁超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石宏伟 马志红 宋雁超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 要: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全媒体的传播模式正在建立。新闻摄影的生态环境发生着重要转型,媒体职业需求的变化对高校新闻摄影教学改革提出了紧迫而现实的要求。本文以《新闻摄影》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实践平台四个方面梳理了廊坊师范学院新闻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经验。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摄影;教学改革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单向道的传播形态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全媒体的传播模式正在建立。新闻摄影的媒介生态也随之发生着重要转变。以往依托于平面媒介的新闻摄影,由于契合当下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而在海量信息的全媒体环境中格外受到青睐,不仅在多平台被广为传播,报道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极大地改变了新闻摄影的生态环境,使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让媒体对新闻摄影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尤其是适用于全媒体环境的集文字、摄影、摄像、多媒体技术于一身又具有良好的新闻素养和新闻敏感性的专业人才。尽管我国数百所高校的新闻专业都设置了新闻摄影课程,但人才培养模式脱离市场,供求错位,无法适应媒体职业需求的变化。苦于在高校找不到解决之道,媒体只能加强对在岗记者的培训,培养在岗记者成为适应媒介融合的全能型记者。新闻从业人员也纷纷酝酿转型,文字记者拿起相机,摄影记者开始写稿,以尽快适应新的职业发展需要。媒体职业需求的变化对高校新闻摄影教学改革提出了紧迫而现实的任务。新闻摄影教学必须应时而改,应势而变,赶超业界发展的脚步,培养出适应全媒体环境、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的人才,实现新闻摄影教育与媒体实践的接轨,为传媒行业注入活力。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新闻摄影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上述传播格局变化和理论前沿视角,本文将立足媒介融合背景,以廊坊师范学院新闻摄影课程教学为例,研究教学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模式,希望抛砖引玉,为新闻传播专业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早在1990年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究会上,时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的蒋齐生同志和时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同志就分别提出了“图文并重”和“两翼齐飞”的新闻摄影传播理念,明确图和文是平等关系。图片使得文字报道具有可信度,文字拓展了时空,增强了报道的信息量、可读性和纵深度。两者同时出现,能够达到“1+1〉2”的效果。20多年来,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繁荣,充分证明了其科学性与前瞻性。然而纸媒的总编们却对新闻摄影存在着偏见,无论是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还是薪酬上都侧重于文字,对新闻摄影重视不足。教育部明确规定新闻摄影是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可见掌握摄影技能是一名合格职业记者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然而,全国近千所设有新闻传播学科的院系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新闻摄影教研室,新闻摄影学科也从来没有被全面认真地论证过。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新闻摄影课,但和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课程相比,课时要少很多。显然,高等学校对于新闻摄影是不够重视的。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所有文字、声音、图像符号都可以用二进制的形式进行表述、记录、保存、传播。不同媒介的符号载体产生了融合,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被汇集到同一个平台之上,信息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不断增强。这种媒介融合真正地实现了在不同层面和深度上的融合和一体化,是媒介本质上的巨大变革。这使得视觉新闻的采编与传播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也为中国新闻摄影事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新闻摄影是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传统媒体一样,面临着全媒体时代的竞争压力,面临着理念与技能的转型要求。而当前,主流新闻摄影教育理念还停留在20世纪纸媒传播模式中建立起的教学体系,徘徊、满足于拍摄静态照片的初级阶段。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导致高校课程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突破陈旧理念的束缚,认识到现在的新闻摄影行业需要的是适应数字化建设人才需求的变化,了解多渠道、多终端信息发布技术,掌握全媒体信息采集、编辑加工、内容制作工具,适应媒介融合发展态势,了解新闻出版行业的采编流程,掌握数字化生产流程相关技术,具备多种能力的全能记者,即“背包记者”——不仅要会写,还要会拍摄照片,制作视频、音频,会编辑整合各种信息。要充分研究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将数字化、多屏互动、社交媒体、自媒体、大数据、云技术等理论和实践融入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于新媒介生态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建构新闻摄影课程的新理念、新框架。
现在高校使用的新闻摄影教材普遍存在着内容陈旧、版本更新缓慢、部分内容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对摄影技术的讲解占据很大篇幅,但缺乏对新闻摄影技巧的讲解。有些教材近几年才去掉胶片摄影、暗房操作的内容,增加了数码摄影的相关知识,但对数码摄影的讲解也只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对于构图、光线、色彩等内容,讲述的是一般摄影的拍摄原则和规律,缺少针对新闻摄影的原则和理论。此外,教材内容追求大而全,一本新闻摄影教材不仅涉及摄影技术,还包括新闻摄影史、新闻摄影理论、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和数字影像的后期编辑与管理等内容,结果是面面俱到却面面难以深入。对于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摄影的热点和新闻摄影行业的新内容也没有涉及,如视频拍摄和多媒体相关内容,而《美国新闻摄影教程》早已增加了这两部分内容。陈旧的教材已远远不能适应融媒时代新闻摄影课程教学的需要。而且很多高校对于新闻摄影课程的教学安排也是不合理的,比起采写编播等课程,新闻摄影的课时少而又少,有限的课时内还要兼顾摄影技术、新闻摄影史、新闻摄影理论、新闻摄影实务的讲授和实践。这样的教学安排必然导致为赶进度而蜻蜓点水,忽略重点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疑只能是走马观花,无法深入。
为解决教材的陈旧问题和课程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我院自编了新闻摄影讲义,在有限的课时内,以新闻摄影的拍摄传播理论为核心,理清新闻摄影的分类,对突发新闻、一般新闻、人物摄影、体育摄影、插图摄影、专题摄影、纪实摄影等类别逐一进行详细的拍摄说明,突出强调了不同新闻所要求的不同拍摄特点。对于摄影技术的教学,紧密结合新闻摄影的规律和特点。例如,数码摄影的相关知识中,对RAW、色彩空间等概念深入进行了分析,构图、光线、色彩等内容依照新闻摄影的原则和特点进行了讲解。强调了新媒体时代所需的新技能,如视频拍摄和多媒体等内容。同时把教学内容拓展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平台,注重培养学生对全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静态图片和视频的制作界限,提高学生在全媒体平台的新闻摄影采集和编辑能力。并增加了对360全景、亿像素全景摄影、VR摄像技术、H5、图解、动漫等新技术手段的介绍。
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填鸭式讲授,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缺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新闻摄影教学改革改变了单向讲授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有机会表达个人观点。加强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传统新闻摄影与新媒体新闻摄影各自的特点。传统新闻摄影具有专业性、思想性和准确的新闻定位,所摄图片的信息含量丰富,图片叙事能力强。照片有照片眼,新闻摄影也有故事眼。具备思想性的摄影创作,不仅有助于增强摄影报道主题的深度和感染力,而且有助于提升照片的新闻价值与艺术价值。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于时效性强、素材灵活、信源丰富。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自媒体摄影作品之所以吸引眼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相较于传统纸媒,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新闻人物的多元情感,饱满生动。但新媒体平台的新闻摄影往往片面地把新闻摄影局限为纯粹见证式的、以突出传播效果为目的的图片制造,画面格局千篇一律,图片显得单调呆板。新媒体平台的图片传播中,手机等新型图像生产工具被广泛运用,增强了传播的即时性和题材的日常化,但也容易导致平面化、浅层化的报道取向。要避免这一倾向,就应纵深开掘题材。只有做出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才能成为区别于公民记者的高素质新闻摄影人才。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新闻摄影和新媒体新闻摄影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学习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思想性,同时把握新媒体的传播速率与竞争节奏。
以创作实践促进理论教学。在实践课上,笔者将上课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课程进度开展实践项目教学。通过指定选题与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选题拍摄练习,之后进行课堂讨论和教师点评。让学生在实践创作中更加深入地体会理论,熟练掌握摄、写、编、播等新闻摄影技能。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全面型的未来记者,不仅能提供一两张图片给报纸选用,还会拍摄全方位、立体化的组照构成图片专题,并配写图片故事,采访、拍摄、文字、编辑等专业性全面彰显。
我院原有实验室因设备落后、配置不足,无法满足实验要求。从2012年起,我院大力开展实验室建设,先后建成包括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录音实验室、虚拟演播室在内的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能够让学生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全媒体新闻采集与编辑实践,有助于培养全媒体复合型记者、编辑,使学生跟上业界实践步伐,提高学生在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能力。2015年,根据当今数字摄影与网络传播的现实状况,我院新购入一批自带无线网络传输功能的新型相机为教学所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现场拍摄照片后直接发送到智能手机进行图片编辑、传送等技术,希望学生凭借特殊的图像制作和传播技术为公民记者所不能为。此外,报社、电视台、传媒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的建成也为学生的体验式实践课程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场所,使得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能够很快了解实际工作,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各方面专业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也为培养适应业界需要的全媒体记者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面对媒介融合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业界和学界都在摸索媒体未来的发展路径。无论是在新闻摄影,还是在策划、采访、写作、版面编排等各生产流程中,传统纸媒都要清醒地面对现实。我院新闻摄影课程改革目前虽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随着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新的摄影技术和新问题也将不断涌现。因此,新闻摄影教育唯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田龙过.媒体融合趋势下的传媒教育改革谨防再陷误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4):45-47.
[2]杨健.新闻摄影应呈现对人类处境、状态和命运的思考——对话第56届“荷赛奖”终审评委顾铮[J].新闻记者,2013 (4):53-57.
[3]余海波.全媒体时代与新闻摄影教育[J].新闻知识,2013 (7):81-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021-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摄影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GH151098
作者简介:石宏伟,廊坊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