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刚
(太原市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24)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研究
王燕刚
(太原市广播电视台,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本文以电视新闻节目为主题,探讨民生节目的创新问题。首先结合我国的民生工程及相关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分析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在当下的发展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在分析了其中原因的基础上,以创新理念为先导,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策略与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分析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交流,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创新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创新;策略
电视作为一种媒介,是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也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我国的电视节目在近几年来引入了诸多国外流行的内容与传播方式。然而太多节目将重点放在娱乐、搞笑之中,加上模仿之风的盛行,在全国电视界形成了一股风潮,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思。以电视民生新闻为例,这些年来明显被娱乐大众所掩盖,而且在民生新闻节目的价值取向、频率等方面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报道流于表皮、琐碎化、含金量下降等。以下就从这个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现代化的电视媒体舞台越来越洋气、设备越来越好,而且声、光、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下,更是如虎添翼,与传统媒体相比,简直出现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对照。相比之下,电视民生新闻热已经渐渐退潮,虽然政府极力以电视媒体作为平台,尽量提倡报道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但关注度却在持续下降,远不及那些娱乐节目的收视率高。面对这种局面,有必要对民生新闻节目展开具体的现状说明与问题分析,从而找出根源,真正在创新的基础上,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提高民众的关注度与社会大众的舆论探讨。
首先,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影响较深的是“政绩论”,在报道中注意某民生工程怎样有利于人民,拉动了当地经济等。这种报道往往形成一种负面影响,产生不好的印象,使民众认为实际生活中并未受到相关的恩泽,报道中的虚构成分远远大于实际的作为。另一方面,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复制、克隆现象严重超标。
其次,电视民生新闻在定位上多元化,重点不突出,报道重复率高,引起了群众的麻木之感。例如,雾霾问题非常明显,且不断扩展到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农村也是如此。只见报道严重程度,却并未深入地去探讨治理的措施、技术、相关部门的努力等,单一化、粗糙化、简单化的报道如今已经成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方面的弱点,这也是导致新闻琐碎化、快速化、点状化、含金量低的原因所在。
第三,垃圾倾倒压倒楼房、疫苗问题引来儿童死亡、食物中毒、调料做假、市场上充斥的“半斤八两称”、消费者投诉得不到重视、火灾频发、车祸频发、荧屏中的视觉污染、农民工讨薪难、保健品诈骗案、电信欺诈、旅游宰客等等,都是非常明显、现实的问题,只见报道,却不见收尾与真正意义上的整顿、治理措施、效果回访。这些现实问题的被忽略、快速化评论、恶毒性的评论等,都未能掀起真正的舆论监督,引起社会的持续关注,原因在于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持续性跟进不足,对于民生问题的发展并未重视,盲目跟风,以表面化的追逐报道为趣,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不满,也造成了收视率、信任度的直线下滑。
第四,对娱乐化的滥用,以一种“戏说”的方式与“玩世不恭”、“恶毒倒错”心态,恨不能将问题用语言穿透。其实现代化社会中,语言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重要性在于通过语言对事件的叙述,而不是琳琅满目的新词、锐词、漂亮话等。庸俗化、形式化的包装性质正在侵入到民生新闻节目之中,应该谨慎对待,将其克服。
首先,针对问题,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重新定位,将其拉回正轨,真正从人民群众生活中可感受到的事物出发,将与民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基础。
其次,报道前应该做好整体计划,持续性跟进事件,对事件的开端、发展、结局进行一一解析,并给出实评论,引导民众。对专家的评论与解说应该给予一定程度上的问答,使其明确化,防止因其话语而掩盖了对事实真相的分析。
第三,要懂得民众的可塑性,通过真正接地气的报道将民众引领到一个认知的过程,使其具备更多的理性意识与辨析真假的能力,并减少报道量,数量化的升级。
第四,以金牌主持的形式,扩展民生新闻节目的知名度、受关注度。并利用互联网将民生新闻节目推广到更多的平台,如手机平台、网络平台、各种社交平台等,从而增加形式上的扩展,促进民众的关注。
第五,多元化,并将民众拉入到报道范畴之内,让民众发出声音,让民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
在新的时代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理念作为先导原则,尽可能做到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由于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下降,国家发展中对民生的重视,社会大众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等,会引发社会公共领域内的危机。为了缓解矛盾,当地应将政府与民众联系起来,并将存在的真正问题、民众关切的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将民众的生活、精神需求、对公共生存空间的希望等加以满足,真正促进社会关注民生、关注人们的感官感受,如此才能更好地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拉回到原有的本质之中,传播出正能量,带动人们的思考与行动。
参考文献:
[1]《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课题组.交流·合作·共赢: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考察——以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为考察对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9):1-9.
[2]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7):22-24.
[3]万陈芳.发挥新闻评论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作用——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和《经视直播》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9(02):175-177.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172-01
作者简介:王燕刚(1982—),男,山西汾阳人,本科,201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记者(中级),就职于太原市广播电视台,从事记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