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画面的细节表现力

2016-02-28 21:35张燕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张燕红

(珠海广播电视台,广东 珠海 519000)



浅析电视新闻画面的细节表现力

张燕红

(珠海广播电视台,广东珠海519000)

摘 要:针对电视界现状,尤其是目前一些地方性电视新闻栏目一味用传统无目的性的拍摄技法去构解电视画面的情况,本文运用传播学、图像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深入探讨了画面细节的传播本质,提出了新闻节目如何通过画面提高视觉美感,增加画面传送的信息量,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希冀给业界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视点。

关键词: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画面细节;传播本质;电视新闻传播特征

一、引言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受众已经习惯了信息的图文并茂和声图并茂。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快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受众接受了太多国际化的最前沿的审美风尚和流行指标。观众通过电视接收信息的比例正在下降,面对各种媒体高速发展的现状,电视新闻行业十分被动。这就是电视行业的现状:第一,受众越来越少;第二,受众品味越来越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定位已经由获取信息的工具转变为评判新闻报道质量和态度的休闲娱乐方式。这无疑给电视人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同时也是启发:关于优化声画我们还能做什么?电视人制作的新闻节目是什么?

相较于刚刚兴起的自媒体和新媒体等传播形式,电视行业的优势在哪里?笔者认为,电视行业的优势也许在于电视人能够集中人才办大事。新媒体固然方式灵活、内容时尚,但从画面制作的专业度和经验到同一时间的受众范围,电视行业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我们在画面制作艺术化美化这方面的硬性条件一定不比新兴媒体差,我们也有这个能力做出画面精美质量上乘的节目,这是我们首先必须要具备的信心。

其次,为什么有这个能力而没有做出相应的成绩呢?我想,这也是由于我们电视人的程式化在起作用。笔者搜集记录了观众盛赞的一些电视节目,发现很多被称赞的点都是“无心”捕捉到的,这些无心拍摄到的画面,再加以时尚的网络字幕和后期特效,经常能形成赏心悦目的画面,使新闻报道信息丰富活泼又接“地气”。由此切入,本文分析了一些电视新闻画面的丰富细节。

二、电视新闻画面细节的概念界定

制作电视新闻的画面就是替观众的眼睛取景,而电视画面的细节,常常是那些原生的细微的表情、动作、环境等。在镜头传播作用的放大下,许多程式化的画面多少带有一点表现成分,而这些不经意间透露的原生状态的画面,通常是带给观众真实感的来源。信息爆炸的今天,相信很多受众对于被表现、被传播的信息都有了很大的警惕性:这是不是又一场作秀?是不是在宣传某个品牌?是不是又一条植入式广告?而画面的细节正是抵消观众这种警惕性的关键。

电视新闻通过画面细节,最根本的是可以提高新闻的可信度,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继而传达出记录者的价值观和态度,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就算没有态度性的解说文字等的引导,光靠画面观众就能感受出来一种价值观、一种导向作用。画面的作用超乎画面,画面毕竟是人记录的,就像同是一个个体的人,选择看到的东西则会大相径庭。而最能反映记录者的传播角度和体现记录者对新闻内容的思考的就是画面细节。画面细节分布在电视新闻画面的各个角落、各个时间点,可以是连续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止的。不仅仅能反映画面内容而且能引发观众联想,增强了可视性,也增加了新闻传播背后的信息,满足观众对于新闻事实的知情要求,并产生出独特的震撼力,进而引发反思甚至行动。

三、充分发挥画面细节的传播功能,满足电视新闻新的传播要求

(一)画面细节能准确高效传递新闻事实

电视画面的第一特性是它的内容具有独特的确定性,它通过展示在观众面前的真实影像和场面来客观地再现现实。而画面细节则突出了这个特性,通过一个个不容置疑的画面,让观众感到“眼见为实”,从而准确地传递新闻事实。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的变革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有限的新闻时间内,给观众更多具有确切意义的画面细节,尽量减少画面信息的歧义性和模糊性,满足他们的需求。中央电视台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在2015年国庆期间推出后,引起了观众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该节目使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使原本枯燥的数据变为动感、直观的画面,令人眼前一亮。如在第一集《远方的包裹》中,使用卫星定位跟踪系统数据,通过GPS移动轨迹,清晰地展示出外贸物流往来线路,使数据新闻的视觉表达效果大为提升;在第二集《通向世界的路》中,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挖掘机“热力图”,以挖掘机施工轨迹的变化,直观地展示出“一带一路”不断“热”起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据了解,节目挖掘数据超过1亿GB,仅为计算“全球30万艘大型货船轨迹”,分析比对的航运数据GPS路径就超过120亿行。央视在电视新闻中的这种创新,是对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全新理解,是对画面细节的不懈追求,是一种传播观念的嬗变。

(二)画面细节能增强新闻传播的趣味性,减少说教味,以深化主题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的亮点,常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这也是新闻最常用的表现手段之一。比如在报道某个修建大型水库的新闻题材时,一个记者采访团前往,许多人都习惯性地奔向“突击队、爆破大王”,一名记者却注意到了一把锹头,那本来尺把长的铁头部分,现在被磨得只有巴掌大了,于是这位记者把镜头对准这把镢头的铁头部分,通过采访每天挖石挖土不停的镢头主人,报道了一条令人叹服、讴歌普通劳动者的好新闻。同样,在2015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电视新闻消息《寒酸的县委办 不寒酸的民生》中,报道从县委办公室的修葺入手,以莲花县多次停建办公楼,把建楼资金改投民生工程为典型事例,通过新与旧的对比,抠门与大手笔的对比,运用生动而富有说服力的镜头语言,充分表现出这个县几十年来艰苦奋斗、心系百姓的执政理念。新闻中破旧的外墙、斑驳的楼梯扶手、裂缝的木地板等一个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细节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三)画面细节能创造画外意象,增强视觉冲击力

电视画面的第一特性是它的内容具有独特的确定性,电视画面的第二个特性是画面语言的外延具有模糊的不确定性。就电视新闻画面细节而言,人们在对画面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把各种经验综合成体,形成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太太超过对象本身的意象。美国记者米尔斯曾经说:“拍摄新闻画面的时候,不要拍得太满了,只把最精简过的事实简明地告诉他,至于思考更具普遍意义的事情这是他自发会做的事情。”如在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画面中,大量的镜头都是人民解放军如何奋力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画面,无须多言就足以震动人心。此外一组镜头同样反映了画面细节的魅力:没被地震震倒的五星红旗、断壁残垣中的笔记本、女孩无助而渴望生存的眼神,细节创造了更丰富的画外意象。

(四)画面细节能满足观众的信息诉求,提高观众的记忆效果

在2012年6月份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的G20峰会上,为方便各国领导人合影,主办方用国旗来标示各国领导人的位置,当合影完毕,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弯腰捡起国旗贴纸,使其免糟践踏,这一细节引起了全球热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新闻印象。国民纷纷在网上刷话题热议,这个画面的记录者非常懂得观众的点,但又不那么懂观众的点:他懂得观众会因为领导人弯腰捡国旗而激起自己的爱国意识,他懂这个动作代表了国人强烈的国家意识敏感度;他又“不懂”,“不懂”新闻画面要“表现化”,报道出来的特别是呈现出来的国家领导人,都是有固定的形象——西装革履,气宇轩昂,日理万机,这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态度和形象——各个新闻媒体也遵循这一默认的“规矩”。这个记录者打破了这个成规,反而收获了高度的讨论度。其实,仔细看来,成规并未被他打破:国家领导人的核心形象是什么?西装革履不是一尘不染、高高在上,气宇轩昂不是高人一等、颐指气使,日理万机也不代表脱离生活、不会低头捡东西,一切程式化的形象都要归结为代表国家尊严、态度和形象,只要能传达正面的积极的态度,领导人就算憔悴沧桑,或穿着样式老旧的羽绒服,弯腰捡东西等都可以作为电视画面来传播。这种新颖的角度,能更好地丰富形象,提高亲切感。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也扩大了新闻画面的取材面,提供了新的塑造形象的角度,意外地还能收获高度的讨论度和话题性。

四、记者画面细节意识的培养,对提升电视新闻的报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用独特的电视记者“生活眼”去观察社会,用坚韧不拔的耐性去捕捉画面细节

传统的新闻人被教育要追求新闻的爆炸性,要注重新闻的话题性,要提高新闻的讨论度。然而,新闻提供信息的功能却在降低,这一点必须承认。这不是新闻行业能左右的,这是信息爆炸时代带来的必须承受的一点点代价和改变。既然信息性已经被削弱了,那就转而提高其生活气又有何不可?柴米油盐酱醋茶固然琐碎,但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切实生活,生活中有很多这样那样琐碎的事情好像不怎么符合“爆炸”、“猛料”等夺人眼球的字眼,但是却会收获意外的“话题”。

这就需要新闻制作者有一双火眼金睛似的“生活眼”,并用这双眼睛去捕捉社会观察生活。这个过程没那么热血沸腾,也没有那么强烈的使命感,但是却需要电视记者的耐心来沉下心、静下神。

(二)培养用固定镜头去展现画面细节的意识

电视新闻要想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播报清楚,必须做到短小精悍。在新闻中大量使用固定镜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新闻画面,呈现更丰富的信息,是做好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手段。记者在日常采访拍摄中要注意培养这种意识,养成多拍、多用固定镜头的习惯。当然,也不能因此全面否定使用其他移动镜头。其实推、拉、摇、移等技法有时用好了,目的性强了,也能产生画面细节,形成较强的说服力。

五、结语

笔者认为,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细节,第一需要摄影采访记者等节目制作人员对生活保持高度的尊重感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尊重生活本来的状态,不去刻意改变使之符合新闻的传播性要求,敏锐地去观察生活,更上一个层次地去主动捕捉记录细节。第二需要摒弃传统的“新闻眼”,以一个生活人而不是新闻人的状态去观察、记录生活。新闻的信息性正在被削弱,而传播内容的真实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呈现给观众一个生活本来的样子,我想生活在其中的观众会体会到我们的用心。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654.

[2]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80.

[3]孟锦波.画无细节则空——谈电视新闻的画面细节[J].理论界,2008(6):102-103.

[4]叶子.电视新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1.

[5]徐攸.谈电视新闻采访中如何抓取细节画面[J].新闻记者,2011(1):81-83.

[6]徐加平.挖掘电视新闻的细节魅力[J].青年记者,2012 (20):46-47.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133-02

作者简介:张燕红(1970—),女,广东信宜人,本科,记者(中级),电视新闻部主任助理,主要负责《珠海新闻》栏目的日常运作、管理,研究方向: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电视节目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