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园媒体管理策略
——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为例

2016-02-28 21:35田卫东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田卫东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基础教育部,广东 广州 511400)



创新校园媒体管理策略
——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为例

田卫东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基础教育部,广东广州511400)

摘 要:当今的全媒体环境下新旧媒介不断融合,高校校园媒体也面临着新挑战、新要求。加强校园媒体的建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型传播格局,成为现今诸多高校理应思考的问题。笔者选取了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校园媒体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从管理模式、企业化运作、媒体形式和媒体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全媒体环境;校园媒体;创新;管理

高校校园媒体是学校重要的舆论阵地和形象窗口,是学校与师生之间重要的交流、沟通桥梁。具有舆论引导、信息传递、文化传播、教育等功能。本文所探讨的校园媒体,是指由学校官方主办并管理的校园媒体。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现有《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学报》等报刊,学院官方网站、学院广播站、海报橱窗、展板等各类型的宣传平台,涵盖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等各类宣传方式,宣传平台基本具备多样性和互补性。

为了解我院学生对校园媒体的意见,促进校园媒体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了影视戏剧系、舞蹈系、艺术设计系、音乐系、美术系的学生,调查结果如下:

认为校园媒体的影响力很低的学生约占54%,认为影响力一般的约占42%,对校园媒体的关注度不高、不知道有哪些校园媒体及对此完全不关心的学生约占38%。通过调查,反映出目前校园媒体普遍存在的3个缺点是:形式主义报道、缺少趣味性、以宣传为目的的报道太多。

76%的学生希望校园媒体反映同学关心的问题、集中同学意见、向上反映情况;76%的学生希望校园媒体真正成为学生实践的平台;72%的学生希望校园媒体为同学服务,提供各种资讯;66%的学生希望校园媒体如实反映校园生活,报道教学、活动等有关信息。

学生喜欢的版面内容:55%的学生喜欢学生故事;51%的学生喜欢校园活动预告;48%的学生喜欢读书栏目;44%的学生喜欢时尚栏目;42%的学生喜欢原创评论。

学生喜欢的广告内容:80%的学生喜欢文化产品广告(书籍、电影、展览、演出);65%的学生喜欢公益广告。

学生喜欢的媒体形式:72%的学生喜欢微信;65%的学生喜欢纸质媒体;51%的学生喜欢独立网站;48%的学生喜欢微博。

据调研结果显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校园媒体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是:学院校园媒体影响力较低,学生关注度不高;学院校园媒体内容不吸引学生;校园媒体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实践的平台;学院校园媒体形式需要创新。

如何提升校园媒体的影响力?如何提高学生对校园媒体的关注度、真正发挥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课题组提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校园媒体改革的思路与策略。

一、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管理融合、资源融合、人才融合

目前学院校园媒体各自为政,彼此缺乏互动或只停留在浅层合作,使得新闻简单、重复,撞车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校园媒体人、财、物资的浪费,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往往遇到同质化或片面性报道。传统的校园媒体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院的快速发展。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只有整合相关资源,形成统一且独立的联动平台,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对权威的校园信息,才能真正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指出:深化文化艺术类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基层文化人才,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与工艺。加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重点文化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是一所文化艺术类高等职业学校,学校设有艺术设计、表演艺术、文化服务、广播影视、新闻传播类等相关专业。在校园媒体管理模式上应该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要求,顺应媒体发展的潮流,构建资源共享、管理融合的校园媒体管理模式。

逐步整合校级媒体,成立全校的传媒中心,实现管理融合、资源融合、人才融合。

统一领导全校校园媒体,统一管理支配媒体设备、技术,平等共享新闻、信息资源,全面协调、整合校园新闻的采写与发布等相关事宜。校园媒体各有特点,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应明确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形成媒介平台的优势互补,把不同校园媒体的特点量化细分,寻找深度合作融合。在媒介定位上,各个校园媒介应运用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来创造自己的特色,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削弱不同媒介之间产品的可替代性。例如,《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报》应定位于拓展报道深度,可以多开一些评论和学者解读板块,力求给学生提供最深刻、最专业的信息解读。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新闻网则应秉持网络所特有的快速、及时原则,作为第一时间的信息推送者,保证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运用全媒体联动的方式让各个媒介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一则新闻的采集和传播,最终形成多种形态的媒介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受众,从而实现报道力度和报道效果的最优化,提升校园媒体的影响力。

建立校园媒体人才队伍,实现人才融合。由学校传媒中心组建一支统一管理的新闻采写编队伍,把原来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校园媒体组织联合起来,统一培训统一调度使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统筹各种校园信息和校园新闻,对稿件资源进行整合,根据稿件的体裁、选题和重要程度进行再分配,做到各尽其用,使稿件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报道质量,也可以避免同质化现象,提升彼此的品牌影响力。

二、开展校企合作,采取企业化运作机制

第一,积极联系传媒类企业,达成战略合

作伙伴关系,通过学界与业界的融合,使校园媒体朝专业化媒体方向前进。采用企业化运作机制,引入绩效管理的激励机制,强化新闻中心成员的责任意识,使新闻中心的运作规范化,增强竞争力,提高综合实力。

第二,与企业合作,策划校园系列活动,搭建学生与企业商家沟通的桥梁。通过校企合作的系列活动,既能提高校园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三,把校园媒体建设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一是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要使学生成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校园媒体是培养锻炼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整合不同媒体的资源和功能,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全方位地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人文精神与传播技能兼具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第四,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是通过校企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突破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与传媒企业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新模式。

三、创新媒体形式和内容,满足师生信息需求

(一)创新媒体形式

在传播形式上,校园媒体应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型传播格局。开设校园媒体微信公众号、大力建设和发展基于自媒体技术的手机信息客户端。也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多下功夫,申请校园媒体的主页或账户,与师生在更加开阔、更加自由的空间里交流互动。充分利用新媒介的独有特点,将其建设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和渠道,使校园媒体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增强校园媒体的影响力。

(二)创新媒体内容

在内容侧重上,校园媒体在维系一个好的舆论氛围的同时,应加强其服务功能。找准各自目标受众的兴趣点,深入了解受众需求,增加其内容的趣味性,提供给学生如讲座信息、社会生活信息、前沿学术动态、学生故事、校园活动预告、读书栏目、时尚栏目、原创评论等有实际帮助的、学生喜欢的内容,刊登文化产品广告(书籍、电影、展览、演出)、公益广告等,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改善校园媒体内容模式化的固有印象。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M].人民出版社,2012:57-60.

[2]宋宣谕.全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校园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度——以《吉林大学报》、吉大电视台、吉大新闻网为例[J].新闻世界,2015(10):127-128.

[3]王艳玲,王磊.当下高校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途径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4(10):56-59.

[4]彭成广.高校媒体资源整合与大学生党团建设载体创新研究 ——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J].时代文学,2014(11):202-203.

[5]廖宇飞.企业化管理下的高校社团发展模式探讨——从广东商学院记者团自主化“经营”管理的模式谈起[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76-77.

[6]高如.赵敏晶.高海建: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院校新闻学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电子商务(下),2014(11):30-32.

[7]王晓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 (S2):31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076-01

作者简介:田卫东,女,暨南大学新闻学硕士,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新闻学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教育,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