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下民族节日的传播
——以傣族泼水节为例

2016-02-28 21:35张丽花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张丽花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论新媒体时代下民族节日的传播
——以傣族泼水节为例

张丽花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00)

摘 要:在全球化的格局下,新媒体以其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也表现出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渠道性。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播与发展就面临着多样化的抉择。在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道路上走出坚定的步伐,离不开民族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积淀的填充。有了丰厚的文化主题,如何把内容传播出去,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节日;传播方式

傣族泼水节实质上是傣族文化的延续、传播的重要途径或载体,它是傣族族群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灵魂,积淀了傣族人民对于生活文化的感悟。它蕴含了傣族在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各种风俗习惯,这俨然已经成为傣族人民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一、传承群体的民族化

傣族泼水节的主要传承人是特定的浴佛中的和尚和赞哈。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这些土生土长的傣族民众也受到了新技术的影响,开始接触、学习新的技术。虽然新媒体技术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实用的先进性的信息,但在无形中也对其民族的原生态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利益,地球村打破了地域间的差异,面对面的交流打破了时空间隔,快速精准的信息传播摆脱了以往的信息滞后现象,新媒体技术给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空场所。但如果我们把中华文化视为一个特定的大文化圈层,其实我国版图范围内的55个少数民族文化也同样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小文化圈层。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式的,它总要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或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去影响别的民族文化。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圈之间必然存在着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从而也导致了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文化现象会存在于不同的民族之中。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傣族人民在生活、文化方面会无意地慢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传承已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群体的民族化。

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民族文化已由远古时期的实物记事、图画文字、口语传播和教育传习符号方式的传播走向了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直至今天的网络编织的广泛而多样的传播。有学者曾说,大众传媒正日益介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展示、地方文化身份塑造以及族群与社区认同的建构和维系过程。新媒体的大背景下,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渠道传播更加多样。网络媒体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打造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使得民族节日文化能以视觉、听觉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给观众,给他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三维动画、立体影像等已变得越来越普及,它们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的平面视觉效果,延伸了时空的距离,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吸引受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多样性的传播渠道得到了受众的普遍认可与接受。因为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受众可以获取更多喜闻乐见的信息,由传统媒体时代一味地作为被灌输的对象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搜寻符合自己切身利益的主动者。新媒体赢取了一批忠实的拥护者。在当下,传统民族民众需要借助新媒体这一有利的武器,来打造属于他们本民族的文化。譬如,当下流行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傣族民众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方式来传播他们独有的文化。在微博建立账号,适时地发送关于傣族泼水节的一些深层内涵,而不让外界的观众仅仅停留在泼水节游戏的浅层意识中,同时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成为傣族民众推送本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带来了全新的高科技技术,现在的人们成了手机一族,微博、微信更是他们热衷的软件和交流平台。

三、传承内容的多元化

民族节日中民族文化要素的集合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场,各种具有符号意义的文化要素就会在这一特定的文化场中借助各种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张力,符号的文化意义也是因此而产生的。具体的指示物只是具有符号学中的“能指”意义,只有被投放到规定的“场”中,才会产生“所指”意义,转换为文化符号。索绪尔提出了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符号,具有了文化的内涵,其包含着“能指”和“所指”两方面。其本身所蕴含的神话意义以及传承下来的傣族族群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是它的“能指”资格,但是,我们只有把傣族泼水节放在新媒体背景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其所指的民族节日文化意义才能显现出来。美国著名的学者马康纳借用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前台”和“后台”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中提出了“舞台真实”理论。马康纳认为,在旅游场景中向游客展示的不只是戈夫曼的“后台”,而是一个“舞台化了的”后台,一个活的博物馆。傣族泼水节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开始填充节日的内容,无论是傣剧的舞台表演还是本民族的服装、饮食、住宅等,都加上了新的元素,丰富了节日的内容,提取了节日中蕴含文化的“能指”,树立了本民族的文化品牌。只有形式没有内容,传统民族节日就会慢慢被同化,直至消失。傣族泼水节之所以沿传至今并成为大家都熟知并慕名而来观赏的傣族传统节日,不仅是因为其传播方式多样、传播渠道广,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所蕴含的特殊文化精髓。泼水节已成为傣族的符号。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傣族人民告别了把“贝叶”和“毕摩”作为民族文化的存储器的远古时代,迈向了包含新技术的网络时代。互联网、APP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傣族人民传承、发展本民族节日文化的载体丰富多样,多渠道、多方式的传播也提升了傣族节日文化的内涵,使得它们的民族文化体系不断完善,更好地体现和展示了傣族多元化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01.

[2]DEAN MACCANNELL.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张晓萍,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2.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074-01

作者简介:张丽花(1991—),女,河南新乡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