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体对社会群体形象的“刻板印象性”塑造问题
——基于近年典型案例分析

2016-02-28 21:35付永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李 蕊 付永田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浅析媒体对社会群体形象的“刻板印象性”塑造问题
——基于近年典型案例分析

李蕊付永田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00)

摘 要:李普曼认为,“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都会在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近几年,诸多媒体常常在新闻报道中根据简捷化的知觉判断对社会群体加以报道,通过自身的固有框架偏向性地解读信息,呈现出被绑架的思维印象,从而对某些特定社会群体进行“刻板印象”性的形象塑造,而不考虑该知觉对象与该类型其他对象的实际差异,构造了失衡的“拟态环境”。本文着重透过案例分析媒体对社会群体形象的“刻板印象性”塑造问题,以此分析媒体呈现“刻板印象”的成因,呼吁媒体工作者切勿坠入“刻板印象”的泥泞,防止偏见性解读社会事件及特定群体形象,还某些社会群体以真实、客观的形象。

关键词:刻板印象;社会群体;形象;框架;标签

一、媒体对特定社会群体形象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亦称“成见”、“先入为主”,即人们常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来对知觉对象进行评判,而不考虑该知觉对象与该类型其他对象的实际差异。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中提出“刻板成见”(stereotype)这个概念。李普曼认为,“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都会在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1]分析当今的热点事件可以看出,诸多媒体常常在新闻报道中根据简捷化的知觉判断对社会群体加以报道,通过自身的固有框架偏向性地解读信息,呈现出被绑架的思维印象,从而对某些特定社会群体进行“刻板印象”性的形象塑造。

二、媒体“刻板印象”性塑造社会群体形象的成因分析

刻板印象是个人在对有限素材梳理基础上作出的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很容易犯思想僵化、以偏概全的错误,通过新闻传播“议程设置”而误导受众。标签式舆论中刻板印象的频繁使用会产生这样两种客观效果:一是容易形成极端化的判断,二是容易产生认知偏差,[2]二者都会导致对人物形象的非理性分析。诸多媒体只凭刻板印象定义社会群体,就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为,笔者对此现象的成因进行探究。

(一)片面追求时效性,冲击深度调查

鱼龙混杂的传播环境使得把关人角色弱化,新闻的过滤性降低。为了在报道中“占领先机”,媒体工作者以自身潜在的框架结构预设事件发展方向,按照刻板印象判断并报道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未经深究调查,没有搞清事件的真实因果,只模糊化处理信息后便将失真的内容传播给受众,最终将影响受众对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印象”。

自“彭宇案”后,“扶不扶”问题一度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反被讹”事件皆出现戏谑性的新闻反转。近日,网曝“大妈被玩具车撞倒后坐地不起”,网友笑称大妈此举开创“碰瓷新高度”。经证实,玩具车确实刮到了老人,医院检查后确诊其骨折,老人并没有敲诈勒索,还婉拒了女孩家人更多赔偿的提议。此类新闻逆转并未停息,将来某一天仍可能有同样的剧情上演。

以上案例中的舆论反转体现的是刻板印象嬗变,进而造成客观事实失实。自“彭宇案”事件发生后,诸多媒体形成了自身潜在的认知框架结构,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老人“倚老卖老、为老不尊、讹诈成风”的形象。当类似事件发生并触及此类信息的骨架后,刻板印象式报道无形中将媒体工作者心中对摔倒老人的印象传递于受众,以潜在方式作出媒介审判。失衡的拟态环境下,受众对摔倒老人构成偏见。揭开片面追求时效性的面纱,媒体利益则成为常常出现的“错误性塑造”、“标签大反转”现象的成因。

(二)利用“标题党”攫取眼球,放大新闻爆炸性

全媒体时代,快餐式阅读逐渐成为受众钟爱的阅读方式,标题党则成为获取点击率或关注率的捷径。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以受众感兴趣的敏感话题为出发点,利用新闻标题攫取受众眼球,使其新闻报道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成为焦点,放大了新闻爆炸性。

2011年9月17日,一则“官二代求爱不成将少女毁容”的新闻激起了舆论怒火。媒体给当事人陶汝坤贴上“官二代”的标签,配上女孩毁容前后的照片,激起网上一片“枪毙凶手”、“深挖背景”的呐喊,网络舆论导向失衡,最终未成年的陶某被判12年有期徒刑。又如,轰动全国的药家鑫一案,为什么药家鑫事件会引发喊声一片?诸如家庭背景的各种揣测、“跑到天涯海角把你满门抄斩才是严肃的法律”的言论受到多人追捧,西安5位教授联名呼吁免除药家鑫死刑的行为却遭到社会种种抨击。其实,社会对药家鑫本人的仇恨之深,很大一部分源自媒体给其贴上的“富二代”标签。这激起了民愤,从而引发了爆炸性的新闻效果。

在涉及“官二代”、“富二代”的报道中,媒体并非全面、平衡地展现事件的各方面信息,而往往依据个人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想象力预设立场,有意遗漏、放弃或夸大部分事实,对“官二代”的身份标签形成定型化的负面形象思维,并以此形象标签作为新闻标题,如“官二代求爱不成将少女毁容”。用“官二代”作标题攫取受众眼球,利用受众的愤恨心理提升新闻点击率,从而导致受众对相关事件的全面理解和总体把握出现严重失衡,进一步造成群体污名标签的媒体负性解读现象不断出现。[3]

(三)利用受众潜在意识,迎合受众心理

刻板印象往往沉淀着人类认知的共性以及民族的集体意识和无意识。[4]刻板印象塑造的社会群体形象往往符合人们内心构想的意识形象,具有普遍主义。某些“典型形象”在全媒体时代下不再仅仅是一个独有名词,也代表了一种特殊符号,它的媒介形象及其嬗变,无疑是中国社会问题的一种镜像折射。[5]由于刻板印象本身存在一定的稳定

性,因此诸多社会群体形象在媒体及受众的潜意识中往往扎根较深。

女性形象成为近几年较热的研究课题之一。首先,从报道数量上看,“首都女记协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新闻人物中,女性只占19%,男性占81%;在发言人、专家和评论者的比例上,女性都仅占10%左右”。[6]由此看出,媒体潜意识中沉淀着“男性为主、女性次之”的观念。其次,从媒体报道的偏向分析,根据近期报纸中对女性形象的报道,无论哪一份报纸,女性官职或高职形象在新闻中出现的概率相对男性而言均极小,她们多在日常生活、家庭琐事中出现。人们常常以“成功”定义男性形象,而无意识地忽略女性形象,形成歧视倾向。

中国自古以来的民族意识中沉淀着“男尊女卑”的观念,报道刻板印象时构造了女性的“弱势”形象,而缺乏对女性的关注和观念的更新。刻板印象具有普遍性,即使刻板印象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变迁性,但其扎根于媒体与受众的潜意识中,时间过久将难以快速突破自身的固有框架结构。类似于“女性形象”的其他社会群体形象,也常常因刻板印象而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从某种程度上凸显、放大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无形,或有形。

三、结语

刻板印象往往以绑架媒体与受众的思维为形式,构成破坏机制如下:第一,凭借自身固有的偏向性框架解读信息,易掉进看似中立的陷阱中,对人物的真实行为往往会选择忽视,刻板印象的融入不利于对当事人形象的客观分析;第二,媒介权力极度扩张的时代下,依据刻板印象而形成先在性的强势“审判预设”,被“丑化”的人物形象成为受众抨击的对象,即使当事人并非刻板印象中所属的形象类别,却因刻板印象而无奈坠入“标签”形象的舆论中。这阻碍了人们对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形象的观念更新,容易构成偏见,甚至影响司法公正,侵犯当事人权利。

综合分析发现,随着受众对媒介信息依赖度的加深,媒体对社会群体形象塑造的影响力也越大,而消除负面刻板印象则刻不容缓。笔者认为,依据偏见消除的接触理论,应该加强媒体工作者与被报道社会群体的接触度,深入了解,以报道客观公正的群体形象为根本;应该完善新闻生产机制,加大信息审核力度、把关力度,填补新闻机制漏洞,防止仅凭刻板印象而草草报道,杜绝以偏概全,实现“新闻客观、人物客观”,还社会群体一个真实的形象;再者,就受众角度而言,要学会将个例与社会群体整体分开,切莫跟风舆论而“一边倒”,要擦亮眼睛,在舆论面前理性分析新闻事件及当事人形象,不能抱着“集体围观”、“情绪宣泄”的心态来评论人物及事件。刻板印象与社会群体形象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当今社会的诸多矛盾。只有当形象不再偏见化,矛盾或许才会略显平缓。还社会群体一个真实公正的形象,是解决矛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美).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0.

[2]汪露.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0,31(3):152-155.

[3]薛深.“官二代”:网络媒体的负性形象建构及其启示[J].青年文化,2013(09):85-90.

[4]曾庆香,等.谁在新闻中说话——论新闻的话语主体[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3):2-7.

[5]朱清河,林燕.叙事学视野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危机与出路[J].新闻记者,2011(10):37-40.

[6]欧阳云玲,凌箐.浅议跨文化传播中的新闻“偏见”[J].东南传播,2008(4):34-36.

[7]邵娟.媒介传播中的刻板印象及标签化新闻浅析[J].中国记者,2014(9):80-81.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069-01

作者简介:李蕊(1995—),女,山东滨州人,曲阜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