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尚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浅析匿名网络社交需求的心理成因
吴 尚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近年来,匿名网络社交用户数呈现象级增长态势,折射出网络社交主体的自我身份隐匿倾向。该现象源自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探究其成因对把握互联网使用主体的心理动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匿名网络社交;心理成因;网络实名制
据CNNIC2015年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7.9%。其中,网络社交成为用户上网行为的重要目的之一。GWI的最新社交报告显示,从全球范围来看,网民日均花费1小时49分钟来访问社交网络和通讯服务,即上网时长的1/3。通过网络开展的社交行为正逐渐压倒现实社交,成为大部分人生活的精神刚需和自然状态。[1]而近年来,在把持着熟人社交头把交椅的微信之外,另外一种与之相对的交往方式——匿名社交用户数也呈“现象级”增长态势,据360发布的《2015手机应用行业趋势绿皮书》,国内匿名社交类手机应用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周下载量超过50万,仅2014年第二季度内上线的匿名社交软件就多达20余款。[2]
不仅是匿名社交APP,熟人网络社交应用中也融入了去身份化元素。6.3版QQ加入了群聊匿名功能,开启该功能后,群成员每天都可随机获得一个匿称,取代其真实群名片发布信息。而一款可以让用户自主选择五官、发型、脸型等拼凑自我卡通形象的软件——“脸萌”,也在微信朋友圈中红极一时。
匿名网络社交在“旧社交工具时期(Web1.0媒介)”[3]便已有之,在历时态网络社交中也并不鲜见,多数论坛都是使用昵称注册进行发帖、回复的。网络社交工具依据信息传递时差可分为共时态和历时态两种,前者包括即时聊天工具、网络游戏等,传受双方通过网络模拟现实聊天过程,实现信息的即时收发;后者则包括网络论坛、博客、评论等,信息的传、受可能存在一定延时。近年来主打线上熟人社交的微信和QQ,分别添加了摇一摇、附近功能,熟人与陌生人间渐呈趋同态势,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社交主体的自我身份隐匿倾向。
匿名源自人类交往中根据不同情境而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4]用去身份化的幻觉取代姓名、身份等外在标识,可以避免现场尴尬,消解熟人压力,满足窥私乐趣,获取中正建议,规避现实麻烦,给人以表达上的安全感和场景中的陌生感。[4]
(一)避免现场尴尬
虽风俗、地域有别,但对于音、身直接对接的交流沟通,特别是与长辈、上级间,多有眼神、肢体、语气、措辞等诸方面的要求,易产生紧张、压抑情绪。短信、网络等身体与声音双重缺席的交互形式,能免去此类顾虑。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在第二代手机通讯技术(2G)时代就指出:“发短信让人有一种安全感,并且可以通过细心斟酌而展现出一个期望的自我。”[5]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交形式囊括了短信的这些优点,并可以通过图片、表情等进行更精彩丰富的信息传递。
(二)消解熟人压力
熟人社会里,个人倾吐、表露的需求难免与上下级、前后辈等关系产生冲突。而匿名社交在强、弱关系连带间界定出一个中度关联的社交地带,移除了礼序顾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生活的“减压阀”。
(三)满足窥私乐趣
有窥私猎奇欲者不在少数,在匿去身份的状态下获取隐私内容,满足新鲜感和好奇心,即使为人指摘也不会产生实际生活困扰。
(四)获取中正建议
匿名方式下,交往双方互为陌生人的身份,可以撇去利益纠葛和刻板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顾虑,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倾吐、分析问题,充分表达真实意见和看法,并提出合理建议。
(五)规避现实麻烦
当前社会包容程度有限,一些被现实伦理所不容的交往形态,如同性恋群体,更倾向通过隐匿身份的方式交往,规避现实麻烦。
除个人心理因素,匿名网络社交需求的产生亦是现实政治制度、舆论压力等多方因素的合力成果,如权利压制、打击报复等现象的发生。匿名等同“免责”的错觉,放大了网络主体有恃无恐的心理,削减了自我控制能力,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匿名网络环境成为网络暴力、污言秽语、暗通款曲等乱象滋生的温床。要净化网络空间,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行网络实名制势在必行。就现阶段而言,合理的匿名需求是可以与网络实名制并行不悖的,QQ群的匿名功能就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综上,笔者认为,匿名社交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过渡性的社会需要,是在真实吐露、表达的愿望与现实身份、人际关系、道德伦理、法律法规之间存有冲突情况下的“有话不敢直说”。随着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法律制度的完善、社会包容度的扩大和人口素质的提升,随着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步步临近,无论是在现实还是网络中,蒙着面纱才敢讲话的状态也会逐渐被消解。
参考文献:
[1]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03/ c_127453226.htm,2015-02-03.
[2]360手机助手发布2015中国手机应用行业趋势绿皮书[EB/ OL].中国新闻网,http://finance.chinanews.com/it/2015/01-07/6946375.shtml,2015-01-07.
[3]杜友君,杜恺. 20年:从Web到APP,从开放到圈子——我国网络社交工具发展历程简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0):120-124.
[4]徐振增.民主政治视野下的网络实名制——基于当前网络后台实名注册管理制度的再思考[J].河北法学,2012(09):166-172.
[5]雪莉·特克尔(美).群体性孤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99.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068-01
作者简介:吴尚(1988—),男,湖北黄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