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郊区化浪潮下信息沟的形成及应对思路分析
——基于松江大学城与上海城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2016-02-28 21:35何蒙蒙阮何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何蒙蒙 阮何明

(东华大学,上海 201620)



大学郊区化浪潮下信息沟的形成及应对思路分析
——基于松江大学城与上海城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何蒙蒙 阮何明

(东华大学,上海201620)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大学的郊区化趋势逐渐显现。即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大背景下,位于城区的大学校区容纳学生数量有限,于是掀起了大学郊区化的浪潮。大学郊区化能够减轻中心城区的巨大压力,为郊区的经济发展带去活力。同时,也可以让大学在郊区重新布局,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然而,大学郊区化导致大学生脱离城市,远离社区生活,产生了较大的信息沟。本文试图从大学郊区化的趋势中,基于城郊区的对比分析,去思考信息沟产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大学郊区化趋势的文化资源同步转移、大学城各高校协同发展等维度出发,寻求克服信息沟加深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郊区化;信息沟;因素;思路

一、大学郊区化信息沟问题的提出

信息沟,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种信息的传达与交流实际上就是“交际”。信息沟本身是一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信息沟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必备条件。但是信息沟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成为一道横亘在人们之间的鸿沟,会导致信息沟通不畅。以下笔者主要从近年来我国高校郊区化趋势的浪潮出发,剖析城区学生与郊区学生之间信息沟产生的因素及程度。

以上海市松江大学城为例,从2003年开始,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七所高校陆续搬迁到松江大学城,实现了郊区化。这些高校完善了自身办学条件,扩大了学校的规模。但是,大学郊区化所致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被学生群体背负。

二、大学郊区化,城郊区大学生之间信息沟已经形成

为此笔者进行了问卷调研,从学生实习的比例、学校附近实习单位的数量、师生交流频率、讲座和文化艺术活动等举办的周期及质量等具体指标出发,深度调研大学郊区化信息沟的深度情况。

调研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松江大学城选取了100个(有效收回95份)学生、在上海相应的城区①选取了100个(有效收回91份)学生进行调研,以保证调研数据的合理科学。调研显示,城郊区学生在具体信息获取方面确实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松江大学城为例,有85.6%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实习活动,这些实习活动中,22.8%的实习信息来自于老师的推荐或者同学之间的口耳相传;约58.4%的实习信息来源是受访者通过互联网等线上途径获取;仅有4.4%的人是通过学校周边活动的举办等方式获取的第一手实习信息。而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则有所不同,有89.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参加过短期工作,这些实习信息的来源则与郊区学生不同:大约有近32.5%的受访者表示其实习得益于校园周边的活动宣传和公司的实习招聘;有32.4%的城区受访者通过互联网等线上方式获取实习信息。值得思考的是,大学的地理位置因素对实习信息获取有重大影响。城区学生与各类实习接收单位距离更近,因而能通过线下途径获得第一手可靠及时的实习信息,而郊区学生则更多的是通过老师或者同学获取实习信息,难免因为传播的误差或者不及时,导致实习机会的缺失。城郊区学生在实习信息方面的信息沟差距明显。

学生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来自于老师的课堂以及与老师的课后交流中。据调研,城区的学生与老师的线下交流频率明显高于郊区学生,城区的受访大学生有近29.6%每周与主要授课老师进行过课堂后的交流,而郊区大学生的这一比例是22.9%。通过访谈,笔者得知,大学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意愿很强,但往往授课老师的家庭住址在城区,而校内班车较少,老师们不得不匆忙赶校车回城区,使得师生交流时间较少。因而城郊区的大学生从与老师交流中获取信息表现得不同。

而讲座和相关文化艺术活动举办频率及层次在城郊区大学及周边也表现不同。在松江大学城,以东华大学为例,校园品牌活动,东华大学“周周讲”每周举办一次,企业高管、文化艺术家、学者、专家都参与其中,给学生带来各不相同的文化体验。但在松江校区活动几乎都是短期性的,而且质量相对不高,尽管松江大学城倡导资源共享,但高校间彼此信息较为闭塞。而在长宁校区,周边的文化设施较为齐全且层次较高,周周讲、周边文化馆、戏剧院、展览馆等定期举办的活动让身处城区的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最新的信息。

三、大学郊区化信息沟形成的因素分析

笔者在分析总结调研数据及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信息沟形成问题进行因素分析。

(一)距离与交通问题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

1.距离问题挫败学生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随着互联网及个人自媒体的发展,学生在获取实习、讲座及艺术活动信息的需求明显增强,尽管城郊区在获取相关信息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这种差异较小。而实际阻碍学生实习最大的因素是交通与距离。以上海松江大学城为例,从大学城出发,到徐家汇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到陆家嘴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即学生如果在市区实习,每天花在上下班的时间保守估计在2~3小时,加上早晚高峰的地铁拥挤,严重挫败了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相比而言,城区学生实习信息的获取与实习实践更加方便快捷,大量的学生能迅速获得实习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就近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更好地走进职场,了解职场。这样的经历,让他们迅速融入现代职场生活。

2.老师以班车为中心的生活阻碍师生交流。另一方面,师生交流时间偏少,交流频率不高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笔者为此走访了大量的教师,从这些教师的讲述中,明显地反映出郊区化导致师生交流的障碍。大学郊区化趋势,使一部分教师形成了以班车为中心的生活,为了搭上班车,老师们不得不提前上课,提前下课,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思考。甚至没课的时候,因为郊区距离较远,老师们也不会专程来学校。大学郊区化所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成为阻隔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屏障,再难见到老师与学生从容地在校园中一起探讨问题的情景,更多的是匆忙的背影。学生原本可以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收获知识与信息,现也因此成为一种奢侈。如何在大学郊区化的浪潮下,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再回归,重新塑造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实质,促进思想火花的燃烧与碰撞,成为难以绕开的沉重话题。

3.路途遥远让活动举办方望而却步。高质量讲座活动和艺术活动的举办,也是大学生汲取社会知识、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途径。调研显示,城区与郊区学校在举办讲座、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和讲座的质量方面差异明显。相比较而言,城区学校举办讲座及文化艺术类活动频率高,而且活动的规格与质量一般都较高,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知识、信息与文化体验,而郊区的学生对于讲座和文化艺术类活动的选择较少,因为数量有限。鉴于空间上的距离,很多活动主办方没有条件到郊区开展活动,因而造成了城郊区在文化艺术、学术活动上的“冰火两重天”。

(二)城郊区校园周边文化资源数量和层次差异较大

城区校园周边集结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场所,而郊区校园场所附近的同类资源略显单薄。以松江大学城为例,附近有松江图书馆和松江七校的图书馆,但各个图书馆仅接纳本校的学生,不对外开放。大型的剧院、剧场和展览活动的举办场所几乎没有。而处在长宁区的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则完全不同,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著名的文化单位都在学校周边10公里范围内,这些场馆会定期举办相关的活动,大学生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与其中。与此同时,一些名人也会受邀到学校开办相关讲座,十分便捷。城郊区文化资源的密集程度及层次的差异性,让学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的体验与经历,使得城郊区学生之间的信息沟进一步加深。

(三)郊区大学城集聚效应优势未凸显

郊区大学城的建立,本身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郊区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为有效应对地理位置劣势而创设的,以实现抱团取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集聚效应。但据笔者观察发现,大学城内各高校的交流并没有预期中的频繁。以松江大学城为例,在资源共享方面,没有较大突破,一直到现在,每个学校的图书馆都只对本校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并不对外开放。讲座资源也没有实现共享,讲座信息只在本校范围内发布,很少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向其他学生发布信息。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也很少向学生介绍其他学校的讲座活动信息,彼此之间信息的交流互通很少,没有发挥大学城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集聚优势,应该说这是非常遗憾的,希望大学城未来的发展能更多地考虑资源信息共享、协同进步。

四、合理管控信息沟深度问题的几点思路

(一)大学郊区化的新思考——配套文化资源的同步转移与建设

大学的郊区化进程,固然要考虑服务于城市建设,但还应从大学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尽量将大学郊区化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目前,我国高校郊区化发展的现状是:单单大学校园向郊区转移,而配套的设施和资源的移转与建设未跟上大学郊区化的步伐,导致在这时间段中,郊区学生与城区学生之间信息沟不断加深。大学向郊区转移,不仅是学校本身的简单物理空间的变换,随之向郊区转移的,还应包括相应的文化艺术资源,即以学校为中心的文教功能区要实现整体的移出与融入,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既不能过多削弱原有城区本身的资源力量,也要注重与所迁入目的地的对接与融合。

(二)增加教师在校时间——实现教师、学校与学生权益的动态平衡

如何密切教师与学校、学生之间的联系,同时又不损害教师家庭关系及衍生出来的其他关系,成为实际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逐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和学校班车系统,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拉近城郊区距离。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合理分配师资等。以东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为例,据悉,该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全部由处在松江校区的人文学院承担,人文学院的教师要奔波两地给学生上课。第三,继续完善目前给予教师优惠使其迁至郊区的政策,这一政策有前述的弊病,如果能将教师家庭整体搬迁工作纳入大学郊区化的体系中考虑,或许更为合理。从政府的层面,给予教师家属工作调动的便利与优惠如果不能实现,应从经济层面予以补偿。

(三)郊区高校协同发展——推动大学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机制

郊区大学城的建立,其初衷就是要发挥各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优势,但实际并未完全发挥其优势。前面笔者已经提及,目前很多大学城各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是相对封闭的,不对外开放,而且讲座信息与资源也没有实现共享。未来应该充分发挥大学城管委会的职能作用,促进大学城内各高校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例如,推进大学城内高校一卡通建设工作,大学城学生只需要持有一卡通,即可借阅大学城内所有高校的图书,也可以在大学城内任何一家食堂、书店等进行消费,促进实现大学城一体化建设,让资源共享落到实处。另外,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大学城各高校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应开辟相应的专栏,介绍近期其他学校的讲座、就业、科技活动等信息,活动举办学校也应积极邀请友校的学生参与活动,密切大学城内高校间的联系与往来,以抵消郊区化趋势所带来的信息沟加深的劣势。

五、结语

大学郊区化是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探索,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大学郊区化背景下,鉴于交通、文化资源覆盖、师资分配等方面的原因,城郊区学生之间的信息沟有进一步加深的可能。大学郊区化的进程应该同步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希望学校、社会和政府三方主体协同合作,在郊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资源布局及郊区大学城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方面开辟道路,有效解决大学郊区化信息沟加深的问题。

注释:①此处选择的主要是上海的长宁区,徐汇区等中心城区。

参考文献:

[1]黄艳.我国城乡信息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2(4):5-8.

[2]范龙,王潇潇.试论课堂中“信息沟”的形成与消减——以传播和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08(6):63-64.

[3]张小良.独立与共享: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分析——我国大学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4]顾建民,王爱国.大学城:我国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7):30-34.

[5]何蓉蓉,付亚萍.郊区化高校中大学生角色错位现象探究—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学生“在学言商”之困[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231.

[6]陈越,吴志明. 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3):87-88.

[7]赵玲.新开发大学城用地布局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8]曹鸿雁.高校大学生的出行行为研究 ——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08.

[9]王玥,吴志明.高校郊区化对郊区人力资源流动影响思考[J].时代人物,2008(5):57.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