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珍
《桂花雨》(人教版五上)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琦君——台湾著名的散文大家。教学她的文章,首先要了解她写这篇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于是,我就搜集了有关她的著作进行研读。我发现,琦君的文章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而绝少采取直抒胸臆的手法。她擅长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尤能抓住人性深度的心理活动。就像《桂花雨》这篇文章,情韵绵绵、意味深长,作者没有深入地刻画人物的形象,也没有直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但那份淡淡的乡愁却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读着这样的文章,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琦君的思乡情愁也萦绕在我的心头。这是一种甜甜的香,暖暖的愁;这是一种快乐的香,温馨的愁;这更是一种淡淡的香,隐隐的愁。面对这样一篇极具特色的散文作品,如何抽出它的一条主线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成为我主要思考的问题。
备课之前,我阅读了《桂花雨》的原文,文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话在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是文章的一个点、一条线,在编入课文的时候,编辑却删除了这句话。于是我在思考,能不能运用原文中的这句话作为主线呢?可是,在课文中没有出现,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出现这句话?思前想后,觉得这句话的呈现比较困难,于是我就想不如开门见山地出现,教师直接说出原文中的这句话,并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魂牵梦萦”,然后以“桂花的什么让作者魂牵梦萦?”来展开,并设计了三个板块的教学:桂花之香,摇花之乐,思乡之情。
在确定教案之后,我就进行了第一轮的试教。教后,大部分老师都认为主线的出现比较突兀,在“魂牵梦萦”的解释上也花费了不少时间,特别是对最后的重点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文性比较突出,工具性严重缺乏。
针对上述情况,我就在思考:如何让重点句的理解更加到位?如何让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融合?如果要做到这两点,我是否可以让学生反复地阅读重点句,以此来渗透对重点句的理解,并在人文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工具元素呢?于是,我开始重新设计教案,对教学大框架进行了改造。
学贵有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于是,我就把思考的方向放到提炼文章的重点句上,以此来展开教学。那么如何提炼?首选的是提问的方法。对于重点句,估计学生不甚明白,他们或许会提出“为什么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那么我就以此来作为突破口展开课堂教学。提问:你觉得哪儿的桂花更香?那为什么母亲却这样说?母亲与家乡桂花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在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以及作者的那份思乡之情。基于此,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这次教学,由于反复朗读重点句,重点句的教学还是比较到位的,学生也能深入体会到母亲与作者的那份情感。但是由于从提问开始,教学内容有点散乱,也由于平时学生并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所以,有些问题的质量不高,冲击了课堂的整个节奏,影响了教学效果。看来以母亲与家乡桂花的小故事来展开教学,容易忽略作者的感受,摇花乐等一些重点段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语文工具性也没有得以落实。
第二次试教结束,思考接踵而来:在课堂上让学生质疑问难,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炼出有效的问题?工具性不够突出,原因在哪?如何将美文上出“工具”的味道,让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我该怎么去做?
课标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教学,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而且要让他们读懂课文是如何表达的。于是,在进行第三次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考虑能否注重文体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那么如何来体现这种思想,如何让学生去感知散文的这种特点呢?我们必须寻找一种载体,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并在教学中渗透这种特点。于是,我想到了作家冯骥才的那句有关散文的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这句话并没有直接指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其意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懂。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第三次教学中,我就以冯骥才的这句话来导入课文,提炼主线,紧紧抓住母亲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以母亲与家乡桂花之间的小故事来辐射连接了“闻花香、摇花乐、赠花情”等几个板块的教学,润物无声地总结出散文的特点。
第三次试教之后,老师们认为散文的特点抓得很牢,工具性得以体现。由于以重点句来展开教学,并反复地朗读,学生对此能深入地理解。大的思路不错,但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存在一点问题,如以“母亲与家乡桂花之间的小故事”来辐射,其指向性不够明确,等等。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大框架确定的情况下,我又在细节上下了一番功夫。其一,我把“母亲与家乡桂花之间的小故事”改为“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家乡的桂花念念不忘?”来展开教学,在抓文体特点之后,我又渗透了“先抑后扬”“对比”的写法。其二,我还对文章中的语言训练点深入地钻研,如“浸”的教学,以“衣服浸在水中的感觉”让学生想象体会人们浸在桂花香中的情景,从而体会到那是一种被桂花香包围的感觉,一种从外到内的全身心的陶醉,一种香气久久难以消散的味道;双重否定词“没有不”的教学,让学生进行句式的变换;生字“箩”与“筐”等的教学。这些细节上的处理扎实落地,让评委和听课的老师们感受到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