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范畴研究视角下的家庭暴力解读

2016-02-28 00:28段水莲叶茂林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范畴角色定位暴力

段水莲,叶茂林

(1.湖南警察学院管理系,湖南长沙410138;2.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学术争鸣】

文化范畴研究视角下的家庭暴力解读

段水莲1,叶茂林2

(1.湖南警察学院管理系,湖南长沙410138;2.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问题,文化对它的产生有很大影响,伴随物质文化发展形成的力量崇拜是家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基于社会文化研究发现的地位认同是家庭暴力产生的深层根源,通过主观文化剖析展示的角色定位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内在推动,三者相互影响,互相建构,共同作用。

家庭暴力;文化范畴;力量崇拜;地位认同;角色定位

【doi】10.3969/j.issn.1672-1195.2016.02.014

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本义是指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等行为。19世纪中叶,随着社会学、人类学等新的人文学科的兴起,文化的内涵逐渐发生变化,拓展延伸为对人的身体与精神的培养。文化是指特定人群共同享有的具体行为准则和认知,这些准则性的观念和行为不仅提供了实现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的途径,而且还规定了观念和行为的传承方式。

所谓家庭暴力,一般是指基于家庭成员关系或亲密关系,一方对另一方施以的身体、精神、性、经济等方面伤害的行为。家庭暴力的存在没有国界限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报道有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现象。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1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指出,根据美国司法部数据,美国每年的家庭暴力数量约为96万起。家庭暴力受害者85%为女性,平均每天有3名女性被其伴侣杀害,有4名女性死于虐待,有3名儿童死于虐待,每年有约210万名美国女性遭到男性攻击。

目前,国内对家庭暴力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法律、社会学角度开展,探究家庭暴力的立法解释及社会救助等,有少部分是从心理学角度开展针对家庭暴力的相关分析,但单纯从性别差异角度阐述家庭暴力的成因很容易掉入女权主义的漩涡,同时也无法解释在某些家庭中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母的暴力现象。其他心理学理论或人文学科在分析家庭暴力时,也或多或少提及文化对家庭暴力的影响,但都不够系统与全面,有些仅仅凭主观感觉对文化予以界定,没有以文化研究的基础作为分析的基石。因此,笔者尝试结合当前文化范畴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我国家庭暴力现象进行解读。

一、文化范畴研究

文化在人与自然分离的过程中产生,在这个过程中,现实的范畴化初级形态也逐渐形成。范畴的界定与划分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与了解文化的属性与特征。对于文化范畴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界定,前苏联学者布拉托夫认为文化应该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与范畴:直观层次、工艺层次和文字层次。

本文采纳美国学者赵志裕、康萤仪在其所著《文化社会心理学》一书中的划分观点和理念,他们认为:文化的范畴取决于文化概念的形成,认为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主观文化。物质文化从对自然环境、经济和技术的适应性发展而来,社会文化被用来维持基本社会功能;主观文化反映人们思考世界的独特方式。

二、文化范畴研究视角下的家庭暴力解读

(一)基于文化范畴研究分析家庭暴力的理论优势

“家庭暴力”本是舶来词,国际上通用的解读是Domestic Violence,简称DV。正如概念源于国外一样,国内针对家庭暴力的较为深入的研究也多在联合国性别基金和反家暴网络的推动下展开,其研究过程中借鉴甚至照搬了许多国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诸如目前国内用来测量家庭暴力和恋爱暴力的量表绝大部分是国外成熟量表翻译而来,在反家暴的法律法规裁定上也可见美国等国的思路与做法,在警察干预方面,丹麦痕迹较为浓重。当然,模仿创新亦是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方法和路径,但若能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特点,从文化范畴研究视角来解读家庭暴力的出现和发展,能为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干预和心理干预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二)文化范畴研究视角下家庭暴力解读

每当一起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当事人似乎都能找到依据,诸如夫妻性格不和、第三者、经济纠纷、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不良嗜好等,或者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影片中所展示的怀疑与嫉妒等非理性情绪。但实际上,这些理由都是针对个案的具体原因,虽然可以解释一定的特殊事件的发生,但它不过是个导火索,作为早已突破了国家、民族、历史阶段限制的家庭暴力,它的存在有其内在的深层根源,而这个深层根源就好比一个火药桶,随时存在引爆的风险。从文化范畴研究视角切入,能较为全面系统地解读家庭暴力的产生与发展。

1.伴随物质文化发展而形成的力量崇拜是家庭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物质文化与物质生产和交换息息相关,由人类生产的物质性产品、生产方式及技术等构成,当前物质文化领域研究最多的是生存策略,亦即某一社会中人们获得食物、生产食物的方法。在前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共有的生存策略是狩猎采集,也有学者将狩猎采集当做人类文明社会的原始模型。狩猎采集社会在研究中被描述成具有以下特质:食物共享、平均主义、生产能力低与物质资料积累的匮乏、劳动按照性别分工。在那个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男人的劳动能力将影响整个狩猎群体的战果,因此,男性力量成为一个家庭乃至部落的追求。而女性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活、繁衍后代,在择偶时会更注重对于男性力量的追求,强壮的体魄成为女性择偶时的一个重要关注特质。之后,人类进入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这时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变为种植、畜牧,而其中主要的生产(主要是指传统农业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力量成为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决定因子。显然,无论是前农业文明时期还是农业文明时期,力量都是整个社会推崇和追求的方向,通过漫长的历史演化,逐渐成为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体,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对力量的崇拜,这种崇拜日积月累形成一种文化,并渗透到家庭当中。通常情况下,在家庭中,丈夫体力优于妻子,年轻父母优于年幼孩子,年轻力壮的子女要优于年老体迈的父母。因此,一旦家庭内部发生矛盾冲突,对力量的崇拜往往导致强壮的一方更容易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但家庭的“力量”格局并非一成不变,孩子长大后组建新的家庭孕育了下一代,新的力量强弱关系将产生,基于生存策略发展的力量崇拜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有些家庭儿时父母对孩子实施暴力,长大后则出现子女对父母的暴力行为,有些家庭甚至出现强壮女性对瘦弱男性的身体暴力。

2.基于社会文化研究发现的地位认同是家庭暴力产生的深层根源。社会文化离不开社会行为准则和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的研究可以通过权力距离来进行分析。“权力距离”是社会文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最早由荷兰学者Mauk Mulder提出,他将其定义为“拥有较少权力的个人和拥有较多权力的他人之间权力分配不均的程度,一个国家的权力距离能较好地说明该国的社会互动模式。”我国属于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也即高权力距离(HPD)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状态下资源和财富分配不均,当权者享有特权,人们尊重权威,认可权力的分化和地位的不平等,有较强奴性思想与意识。工作中,下级服从上级;教学中,学生服从老师;家庭里,弱势服从强势。高权力距离文化下的人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父母还是子女,都在潜意识层面认可这种由于权力分化和地位差异而导致的不平等待遇。在家庭中,决定强弱的除了身体力量的大小,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亦是非常重要的因子。在前农业和农业文明时期,男子在主“外”中发展为独立、果断等品质,掌握一定的社会地位与政治权力,把控家庭的经济大权;而女性在主“内”中逐渐发展出依赖、隐忍等品质,丧失权威优势,逐渐处于依附地位。

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及女权意识的兴起,大多女性走出家门、进入社会,承担与男性相同的家庭和社会职责,男性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与经济优势慢慢丧失,出于对权威地位的维护,具有体能优势的男性往往通过身体暴力来控制对方以达到精神上的绝对权威;而部分女性由于社会功能的逐步恢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有所提升,在地位决定论的深层心理认同下,也可能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但由于体力的限制,更多通过羞辱、谩骂等心理或语言暴力的方式来进行。

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现代社会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文化、跨文化研究日新月异,年轻一代的信息获取能力远超过年老一代,因此文化传承方式也从传统的前喻、并喻变成后喻。后喻是由晚辈将知识文化传递给长辈的一种文化传承现象,类似于“嗷嗷林乌,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也被称为“文化反哺”。后喻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曾经的“长者本位”现象,在家庭关系中,年轻一代子女地位得到提高,而年长家长的权威地位将丧失,子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得以提升,而曾经的父母对子女的虐待和暴力就有可能转化为子女对父母的暴力,这也是近年来报导的虐待父母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

3.通过主观文化剖析展示的角色定位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内在推动。主观文化是人类思考自我和世界的共同方式,包括信念、文化价值观和共同的行动图式等。儒家思想对国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在家庭关系中,儒家思想中注重“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强调“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宣扬“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德、容、言、工),在婚配上“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从儒家思想的关切点可以发现,儒家倡导的性别角色及家庭角色,包括身份、地位、社会分工是有差异的,主张男(长)尊女(幼)卑、男(长)主女(幼)从。四德更是对女性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详细阐述,要求女性温柔贤淑,端庄稳重,识大体,懂持家之道,能够相夫教子,体恤和服从丈夫,承担好自身的主内职能;而孩子则应潜心学习,服从管教。显然,无论是世俗主义还是儒家思想,都在宣扬和强化父权与男权,弱化子权和女权,突出身份、性别及地位所带来的角色差异,强化丈夫、妻子、孩子各自的角色定位,并逐渐内化为一种社会默认的准则。因此,一旦家庭暴力发生,女性和孩子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意识会使其说服自己接纳并容忍暴力现状,以维持家庭的和谐完整。尽管近年来新文化运动“男女平等”口号的提倡及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这种不平等的性别角色定位有弱化的趋势,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仍在人类的潜意识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这种角色定位的固化,难以在短时间内肃清,所以我们发现在家庭中,绝大部分的暴力还是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孩子的暴力。

多年来的家庭暴力研究已经逐渐让人们意识到,家暴不是家庭问题,而是暴力问题,是对人权的侵犯,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来探究其缘由。通过文化范畴研究对家庭暴力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暴力的产生,地位认同是深层根源,角色定位是内在推动,力量崇拜是重要原因。当然,文化范畴内部原本也是相互关联的,某些物质文化可能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且强化主观文化的某个层面,同时主观文化也会促进社会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形成。譬如狩猎采集社会的分工不同导致了社会文化领域的地位差异,相应地也导致了男女性别角色观的形成,同时男女的性别角色观也会强化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制度和社会分工。故无论是地位认同、角色定位还是力量崇拜,应该都不是在单一地发挥着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和强化的。因此对于家庭暴力的防治,我们应该用系统论的理论诉求,以有效的整合模式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干预。

[1]叶茂林,段水莲.心理与文化关系刍议[J].心理学探新,2007,(2):28-31.

[2]欧阳艳文,林少菊.传统“家文化”与家庭暴力[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184-187.

[3]张亚林,曹玉萍,杨世昌等.湖南省家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26-328.

[4]〔苏〕布拉托夫.哲学范畴和文化范畴的关系[J].周金生,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0,(4):22-24.

[5]赵志裕,康萤仪.文化社会心理学[M].刘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16.

[6]查干姗登.狩猎采集社会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10,(5):66-71.

[7]徐晓光.狩猎采集活动中早期习惯法渊源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2):16-21.

[8]特德·C·卢埃林.妇女与权力[J].何国强,张婧璞,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2):93-105.

[9]Mulder M.Power Equalization Through Participa⁃tion[J].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1979,(1):38-39.

[10]李学勇,林伯海.代际和谐视野下的文化反哺[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44-47.

[11]李娟.儒家思想中的性别差异和角色定位[J].云南社会科学,2013,(1):61-65.

责任编辑:张咪

G122;C913.8

B

1672-1195(2016)02-0066-(03)

2016-09-02

该文系2013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恋爱暴力——基于大学生的量化研究”(13YBA124)阶段性研究成果

段水莲(1983-),女,湖南耒阳人,湖南警察学院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叶茂林(1963-),男,湖南浏阳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心理、社会心理研究。

猜你喜欢
范畴角色定位暴力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反性别暴力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暴力”女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暴力云与送子鹳
浅析《南方周末》网络版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