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工会创新载体培育“企业工匠”

2016-02-27 08:46:13开滦集团公司工会赵春长
工会信息 2016年27期
关键词:开滦集团公司工匠

□开滦集团公司工会 赵春长

开滦集团工会创新载体培育“企业工匠”

□开滦集团公司工会 赵春长

开滦集团公司是一个劳模辈出的企业,也是一个培育能工巧匠的摇篮。据统计,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培养劳动模范9003人次,其中全国劳动模范31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6人次,部级劳动模范144人次;拥有2个国家级、21个行业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河北省能工巧匠4名、金牌工人18名。

近两年,开滦集团工会把高唱“工匠精神”、培育企业工匠,作为凝聚职工精神、挖掘职工智慧、提升职工素质,引领职工共克时艰的重要举措。

多元植入,唱响“工匠精神”

为让“工匠精神”成为职工的主体意识、主流精神和职业追求,开滦集团工会设计了立体化、多元化、系列化、形象化的宣传灌注载体和形式,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融于职工熟知的先模事迹之中,让职工爱看想看、易读易记、入心入脑。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多维度宣传。改进以往宣传劳模等先模事迹内容,突出选取技术型、创新型的先进人物,重点总结在他们身上展现的“工匠精神”。同时在企业内部报纸开办专刊、电视台开办专题、局域网开办专栏,在企业微信公众号开办“匠心独韵”专题,图文并茂,强势宣传。

编排专题文艺节目直观生动展示。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并以此提振职工士气,增强职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以集团公司劳模和一线职工(主要是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的感人事迹为素材,超前谋划、精心策划、倾心创作,采取情景剧、说唱、快板、相声、诗歌等形式,打造了一台礼赞劳模事迹、讴歌“工匠精神”的文艺盛宴。“五一”劳动节前后,在全集团进行了12场巡演,每一场演出都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反响。

组织技能大师矿区行言传身教。将集团内的技能拔尖人才和操作精英分专业组建技术传播队,深入基层单位和生产现场,一方面无私传授技艺和经验,一方面潜移默化地传递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技术传播过程中,技能大师们展现出来的对工作的热爱和奉献、对技术和创新的孜孜以求、解答处理技术难题的自信与娴熟。这种精神力量的弘扬、正能量的传递,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传播的范畴,影响深刻而弥久。

创新模式,搭建成长舞台

开展职工技能运动会,提高职工操作技能。打破以往覆盖面小、参与与人人员员少少的的““精精英英式式””职职工工比比武武模模式,探索技能参与分配机制,借鉴体育运动会的组织方式,采取区科“练兵赛”、二级公司或三级公司“选拔赛”、集团公司“总决赛”三个竞技阶段和1+X(1:工种;X: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及以上等级)的全新比武模式,提高职工参与率和工种覆盖面,搭建了全体职工人人有机会参加竞赛、人人有机会展示风采的广阔舞台,让职工树立了“凭技术分配、靠本事吃饭”的全新理念。今年以来,各级工会组织共举办区科“练兵赛”2300多场次,二、三级“选拔赛”253场次,参与职工总数达35000多人次;集团公司工会组织的六大工种十一个级别的“总决赛”,参赛的优秀选手达1800人。

举办职工发明创意大赛,提高职工创新技能。以“全员参与、万众创新”为主题,采取子(分)公司、专业化公司、集团公司三级比赛的方式,举办首届开滦职工发明创意大赛,层层组织发明创意竞赛、层层选拔评比、层层组织成果展览的方式,吸引万余名职工踊跃投身比赛,征集职工发明创新成果2150项。经层层评审,评出金奖12项、银奖30项、铜奖50项、优秀奖411项,并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力度空前的下给予金奖获得者1万元奖励。同时,面向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以及唐山市中小企业同步举办优秀创新成果推介会,设立首个“开滦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开辟新路径。

组建技能大师技术传播队,订单授技。组建了煤矿生产技术、井上通用技术、职业健康技术、新兴产业技术4支专业技术传播队,每个传播队由5至10名技能大师组成,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提前确定接受技术传播的需求计划,选择授课内容、形式和不同的大师进行授课。大师传播队通过深入基层单位和作业现场,采取“讲给你听、做给你看、学员做做看”等方式,面对面、手把手介绍经验、现场指导、操作示范,“订单”传播。2016年初,组织井上通用技术传播队,在12个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历时14天的技术传播,举办培训、交流、现场指导112场次,深入现场解决疑难问题48个,2480人次接受了技术传播;3名技能大师跨单位收徒14名,3对创新工作室结为友好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全面的“传帮带”,促进了职工实操技能的快速提升。

机制驱动,提供成才环境

发挥能工巧匠带动作用。全面强化并创新“名师带高徒”活动,打破“名师带高徒”的地域、专业界限,实施跨单位、跨专业收徒,实现师徒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大师传播中共有12名大师跨单位收徒32个,其中跨专业的有8对,跨单位、跨专业的师徒结对使“高徒”更高。同时,借助大师交流日活动,突出高技能新人的发现与培养。每次大师交流日都要根据交流专业选拔一些年轻的技术骨干参与交流,以“家庭作业”的形式给他们压担子。欢矿公司李开武、仓矿公司赵民祥、范矿公司吴金江等均是在大师交流日中发现的技术尖子,他们都是八零后,通过大师的带动,一批年轻的技能大师正在茁壮成长。大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是培养能工巧匠的摇篮,大部分的职工创新成果都来自于这些工作室。开滦集团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几乎涵盖了集团公司所有的主体专业,以此为依托,有效破解了生产、安全、增效方面的难题。钱矿公司崔志刚大师工作室围绕液压支架倒运拆解频繁问题,研制出了支架整体倒装装车平台,破解了液压支架不能整体倒装的难题。今年以来,开滦集团依靠大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带动,破解难题150多项。

探索技能参与分配机制。积极引导各单位工会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建立技能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把比武成绩与奖励分配紧密挂钩,让劳动技能充分体现劳动价值,激励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目前,范各庄、林南仓、钱家营、吕家坨等矿业公司工会均初步探索建立了技能参与分配的相关机制,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练技能的积极性、自主性。比如,范各庄矿业分公司工会制定了技能参与分配的奖励政策:规定在矿业公司职工技能运动会中取得前6名的选手和在集团公司职工技能运动会总决赛中取得前10名的选手除给予一次性奖励外,将技能选拔赛结果与获奖选手岗效工资分配相挂钩,取得状元称号的,按本人实发岗效工资的1.05倍执行;取得标兵称号的,按本人实发岗效工资的1.04倍执行;取得能手称号的,按本人实发岗效工资的1.03倍执行。

推进激励技术创新机制。为规范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该公司修改完善了《群众性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管理办法》,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从资金保障、转化模式、激励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基层各单位也在促进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上出台了相关政策,激发了职工技术创新热情。今年上半年,集团公司转化群众性技术创新重要成果3项,正在转化的5项;基层单位就地转化职工创新成果67项,正在转化的35项。

猜你喜欢
开滦集团公司工匠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电力机械设备运行及维护
工匠风采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6
工匠赞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