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萍
后现代视域下碎片化的历史
——评赫勒的《碎片化的历史哲学》
王海萍
《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与它前后的《历史理论》《现代性理论》一同构成赫勒历史哲学三部曲。《历史理论》主张以“历史理论”替代大写的“历史哲学”,表达了赫勒从宏观历史视阈走向微观的总趋势。《现代性理论》是赫勒深入阐释现代性问题的代表作,但赫勒早在《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中就已将对历史哲学的理解与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相结合。同时,《碎片化的历史哲学》开启后现代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历史哲学,对历史进行碎片化的理解,实现了赫勒历史研究从宏观视阈到微观视阈的真正转变。《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一方面继续着《历史理论》中对宏大叙事及未来确定性的怀疑态度,另一方面不再将历史作为整体看待,而是对其进行碎片化的叙述和解读,对“必然性”“理性”“真理”等历史哲学要素提出质疑,并将“偶然性”这一现代性特征引入历史哲学研究中,强调偶然性在历史中的地位,将理解偶然性作为理解历史的前提,力图在宏大叙事消逝后建立一种非体系化的历史哲学。
一、碎片化历史哲学的前提:偶然性。相对于前现代人被笼罩在宏大历史叙事下而相信在人之外一定存有决定人命运的某种必然性,以赫勒为代表的后现代人认为宏大历史叙事是不合时宜的、决难容忍的。赫勒认为,现代人的生存是偶然的,偶然性已经成为他们不能逃避的生存境遇,由此,反思现代人之生活和历史的后现代人不仅承认偶然性是人类存在的一个条件,而且试图从偶然性出发来解释社会历史问题。赫勒说,“前现代人就像信一样被随意扔进一个信箱之中,在那里所有的信被扔进同一个信箱,写着相似的地址——他们被设想到达命运的相同位置”,即前现代人的命运不但是注定的,而且是相似的,因为其命运如同历史一样被想象成一种宏大叙事的心理建构,而“现代的人也和被随意扔进不同信箱中的信相似,但是没有地址被写到他们身上:他们没有目的地。可以这么讲,这些信需要它们自己去确认它们自己的目的”,即偶然性消解了命运的必然性,使现代人的命运不再由相似的目的所决定,而是掌控在自己手中,此点已被20世纪以来人与生存境遇抗争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二、对“理性”和“真理”的理解。黑格尔认为历史理性决定世界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但赫勒认为后现代语境中理性已无法再给人们提供一种确定性。在她看来,理性只是人们进行欺骗和自我欺骗的药方,正因前现代人过于依赖理性,理性才成为一种压制人的力量。在后现代人看来,理性、真理是变化的而非确定的。由此,赫勒开始质疑它们在历史中的判断标准地位,认为理性应当走向终结。但她态度相对中立,不像尼采、福柯那样极端化地否定理性。在她看来,对待理性的不同态度恰好体现了不同时期人对历史的不同理解:前现代人需要理性提供确定性来确保其命运在一个充满规则、整齐划一的世界中展开;后现代人不再相信理性能够提供救命良方,因为他们承认其所在世界是一个个性能够张扬、命运可由自己掌控的多元世界。赫勒并未否定真理性知识成为真理的条件,而是指出,前现代人将真知识视作真理并认为它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永久答案,但对待真理的态度应是开放的,因为在后现代人眼里真理及包含着真知识的真理观念已不再一劳永逸地充当“是什么”问题的唯一答案。赫勒由此指出,考察历史问题既不能过于依赖理性和真理,又不能完全否定和忽略它们在历史中的作用。她提醒后现代人,要与理性、真理保持距离,即对待理性和真理要保持一种有限态度,理性地承认、分析和判定它们在历史中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要么奉为“上帝”要么跳入“虚无”。
三、碎片化理论的贡献与局限。对历史进行碎片化解读并将微观机制引入历史研究中,是赫勒的一大理论贡献。然而,该理论过于强调历史的碎片化,难免使得对历史的研究缺少一种总体性维度。
〔责任编辑:余明全〕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