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主题述评

2016-02-27 05:14彭成广
学术交流 2016年8期
关键词:赫勒东欧现代性

彭成广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41)



中国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主题述评

彭成广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41)

中国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现代性与文化、审美的复杂关系研究,伦理道德的美学内涵与激进需要美学研究,美的本体论范畴与跨学科主题研究及艺术门类美学研究等基本主题。可以看出,中国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已经从原先捎带式、提及式的研究转向自觉的、独立的主题研究,并构成了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基本框架之一。但是,依然存在着研究主体力量单薄、研究对象狭窄、研究方法和路径尚需进一步丰富与多元化、缺乏全球性与本土性的比较融合思维等问题。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日常生活;审美现代性;实践哲学;符号美学

中国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应该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算起,其时主要是大量的译介性的基础工作。发展到9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作为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方面,出现了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题式研究,但整体研究不够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全面自觉地开启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阶段:从早期捎带式的个案研究转向独立的整体研究,形成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并峙的局面;扩展基本主题,在原有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美学等内涵资源,尤其着重探讨现代性与审美、文化的复杂关系;深化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内涵,彰显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价值;充分辨识美学的道德伦理之维及激进需要的内涵特征;艺术门类美学也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与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微观转向:日常生活批判的维度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20世纪哲学的重要转向[1],而日常生活批判是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这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领域尤为突出。对此主题,中国多位学者重点关注了赫勒、科西克、科拉科夫斯基和卢卡奇等人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如,有学者探讨了赫勒、科拉科夫斯基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并对其进行理论溯源: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直接的或承续或决裂的诸种关系,例如同为日常生活理论,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就与胡塞尔、列斐伏尔和哈贝马斯等人相承续而直接以生活世界为研究对象,科拉科夫斯基的日常生活理论研究范式则借助生活世界来把握人类生存和历史运行机制。[3]该学者认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具有鲜明的人的解放的旨趣和价值导向,是社会微观分析和人的发展的理论探索。《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等专著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等系列论文集中挖掘并阐发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之日常生活转向的基本问题,为国内学界的日常生活研究确立了基本的研究主题,更为重要的是,构成了国内日常生活美学研究的重要的学术理论资源之一。

有文章对卢卡奇、葛兰西、赫勒等人的日常生活理论作了比较研究,认为转向日常生活就是转向微观世界。文中以赫勒为例,认为虽然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转向了微观世界但“赫勒不再将宏观革命作为总体性目标,而把日常生活转向仅仅看作是总体性目标的中介,相反,在日常生活领域实现个性解放才是她所追求的目标。这样,日常生活在赫勒那里就成了目的本身”[4]131,并认为这是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的区别。姑且不论这种区别是否成立,单就其结论而言,仍有待商榷,因为文章一方面承认赫勒把日常生活转向仅仅看作是总体性目标的中介,另一方面又说日常生活在赫勒那里就成了目的本身,这在逻辑上前后矛盾。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从启蒙和革命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性,即具有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诉求的启蒙和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的革命意义[4]134,这体现了作者的见地。同时,文章认为日常生活是实现宏观总体性目标的中介,这一论断也具有说服力。以赫勒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索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还有其他学者的多篇学位论文和系列论文,如《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研究》,以及《走向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审美视阈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等,这些研究深入个案,就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作了比较集中的梳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探讨以《经济人与日常性生存的形而上学批判》和《如何展开日常生活批判》为代表。前者以现代性、物化等为关键点,集中抓住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核心问题,认为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最终旨趣是实现对异化、物化的否定和超越。后者则归纳出:科西克的日常批判理论有“无主体性批判”“伪实践性批判”“无历史性批判”“技术理性批判”等维度,并以此形成了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独特进路、方法和向度。[5]26-30这一归纳清晰明白,也抓住了科西克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内容。但是,文章进而认为科西克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与现象学、存在主义、诠释学等研究范式不同”[5]26,这在理论逻辑上是否成立尚有待商讨,毕竟,研究立场与研究范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具体到现象学、存在主义、诠释学,是否一定没有马克思主义立场,也是个问题。

“日常生活是人类及个人存在的社会关系之总和,是人类活动汇聚的纽带根基。人类活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得以完整。”[6]日常生活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强烈的实践性和人道主义批判特征,从本质上决定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必然具有丰富的日常生活美学理论资源。说到底,日常生活美学也是向人学回归的本质诉求,所以深入挖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美学主题就尤为必要。尤其对处于文艺理论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日常生活转向已经不是新问题,把握透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美学,可以为如何实现“日常生活转向与理论的‘接合’”[7]提供很好的借鉴。这是中国当前研究现状的薄弱之处,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突破口。

二、现代性与文化、审美的复杂关系

(一)现代性的文化批判

现代性的文化维度批判构成了中国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研究的重点区域,学界掀起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文化主题批判研究热。如在《20世纪的文化批判》《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道主义批判理论》《现代性的维度》等著作中,作者形成并贯穿了这样的认识,即现代性在本质上就是文化的存在。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有多篇博士论文(其中一些随后形成专著出版)和系列研究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审美进行了分析研究。如,有学者指出,赫勒从文化革命入手,把审美视为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反思与批判,最终形成独特的以人的解放为目的的重构美学思想。[8]

关于文化主题之为现代性的重要维度,有论著说:“在我看来,马尔库什的批判理论碰触到了现代性文化的一个根本困境。那就是,如何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既保证理论的批判意义又保证对人类普遍性的根本描述?纵观马尔库什的著作,他始终在批判与建构之间,在文化的多样性与启蒙精神的导向性上努力平衡。”[9]在此基础上,作者撰文进一步认为,整个布达佩斯学派都是以多元化文化诉求为旨趣的[10]。有学者分类梳理了现代性批判的三种主要范式,即语言研究范式、后现代研究范式和文化研究范式,这种分类是具有代表性的。该学者认为,科西克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内涵主要包括具体总体的、实践哲学的、存在人类学的维度,存在论与辩证法是其核心范畴。其具体论证中涉及了科西克的理性、伪具体、实践主体、社会实在等基本范畴,对审美现代性和日常生活现代性也作了阐释性论述,并最终得出了“科西克哲学思想的文化哲学走向”这一结论。[11]另一学者对布达佩斯学派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探析比较全面,从价值、文化、历史、政治四个层面进行总结,认为布达佩斯学派现代性批判的最终旨趣是在现代语境中重建现代性,使之成为适应后现代政治状况的多元主义。[12]这种认识也比较到位,因为布达佩斯学派主将赫勒就明确承认过“后现代视角是对现代性的自我意识”[13]。

(二)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

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审美现代性思想的研究,目前主要以赫勒及整个布达佩斯学派为对象。

《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一书可视为代表。该书对审美现代性作了丰富的理论溯源,清晰论述了审美现代性的内涵特征,其研究范式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该书梳理了审美现代性理论研究的谱系学,认为赫勒的审美现代性框架受到黑格尔、马克思、韦伯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现代性特征是赫勒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认为赫勒的重构美学方案试图实现价值与事实的统一、现代性与永恒性的统一,其道德美学重构方案将审美自律与道德自律相结合,体现出积极的人道主义美学特色和微观改变社会的思想。本书阐释的重点是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当代意义:“赫勒在揭示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特征、困境、矛盾的基础上挖掘现代性的思想资源,在古代美学、现代美学、后现代视域的碰撞中探寻当代美学的可能性出路,为当代美学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尤其赫勒把美学研究与对现代人的关注,对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可能性等意义的追求联系起来,走向一种新的人道主义美学。”[14]215-216以人道主义作为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基调,这种定位是准确的。

沿袭前书研究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基本思路,作者在另一著作里集中论述了布达佩斯学派的赫勒、费赫尔、马尔库什、拉德洛蒂、赫格居什、瓦伊达等人,概括了该学派的重构美学主题,系统梳理分析了该学派美学范式的来源、形成及表现,其中涉及审美自律、赝品、阐释学、多元美学、喜剧美学、交往美学、后现代阐释等关键内涵,分析精细到位,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奠基。尤其在结语中,作者触及了布达佩斯学派美学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根本性问题:“布达佩斯学派重建现代性是在反思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和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重建可以充分认识到现代性的弊端,也可以充分地肯定现代性的潜力……这种思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值。”[15]

说到底,具有何种现实意义,是衡量一项研究的最终指标。研究者必须直面此问题,保持随时自我质疑的警觉。可以看出,上述研究者已经有了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进行比较融合的自觉,体现出其全球意识加本土意识的比较思维。这一点对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来说尤为必要和重要,因为这从本质上涉及理论与实践、比较与建构等根本问题。

三、美的本体论范畴探讨与跨学科研究并行

(一)美的本体论范畴:反映论和实践存在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核心范畴的反映论和实践论也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对反映论和实践论的思考其实是对艺术本体论的思考,指向艺术何以存在、如何存在之合法性及危机这样的基本问题,对此类美学本体论范畴的探讨可以不断质疑和反思美学的存在性和延续性。这类研究虽然引起中国研究界的高度关注,但以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理论资源而进行的研究还很薄弱。

有学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关于反映论,该学者主要分析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反映模仿论的批判,认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知识模式出发,推动着从认识论美学向建构论美学转型。这种转型的重要维度之一则体现为对反映论美学模式的批判与超越,重新确立了文学艺术的人道主义的真理性意义”[16]。他还具体分析赫勒、科西克、沙夫等人的代表性思想,进而从整体上概论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美学观,如在论及科西克的实践存在思想的特征及重要价值时,认为科西克的实践存在思想结合了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与青年马克思思想,具有人道主义色彩,进而认为实践是整个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实践存在论“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和人道主义特征,实现了……反映论向存在论……的转型”[17]。

对存在论、反映论的批判与重构都以对此在即强调个体的社会实践性为基础,这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大共同特征。论者以赫勒为例,认为她的此在美学独具特色,构建了摆脱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哲学和结构主义的第三条道路。论者着重比较卢卡奇和赫勒的美学思想,分别用“存在”和“此在”来概括其美学内涵,从本质上表明赫勒试图摆脱卢卡奇的框架而实现从存在向此在的嬗变。[18]

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中,虽然纯学理、形而上地探索美学本体范畴者较少,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从人的存在和实践出发而以“实在”来思考美学的根本问题,更具“属人性”和生命力。从这些理论资源中继续挖掘美学本体论范畴,仍是今后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跨学科特征:符号美学研究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思想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学者作了一些初期探讨,分析了马尔科维奇的意义理论的核心范畴特征,即社会实践本体论基础、意义的辩证分析、意义与交往等,认为马尔科维奇的意义理论立足于实践本体论,是其与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之处。“艺术符号不仅是表现性的,而且也是再现性的,具有认识的意义,具有指向性的对象。这也是马尔科维奇对符号本质的界定。”[19]该学者总结出,马尔科维奇的意义理论建立在交往共同体形成的实践基础上,它通过消除误解而达到有效交往,能到达哈贝马斯的理想的意义分析的世界。

同样,这位学者还探讨了沙夫的马克思主义交往符号学思想,他把沙夫与马尔科维奇作了比较,认为沙夫的交往符号学对交往本身的关注非常深入。在论及沙夫交往符号学的具体特征时,他指出,沙夫是从社会历史视角出发而对西方的语义学理论进行批判,其交往符号学的建构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语义学基础上进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的发展。[20]

这种采用(与马尔科维奇)横向比较和(与马克思主义)纵向比较方法的个案研究依据充分、论述有力,并充分体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身极强的跨学科特征,给予后续研究者重要启发。

四、道德美学研究与激进需要的特征辨识

(一)道德理论研究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重建性在根本上要求美学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于是伦理与道德也构成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理论框架。目前,中国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对赫勒的研究,尤其是对赫勒道德美学重构的合理性和救赎功能进行了充分确认。赫勒的“道德三部曲”也确实最为集中地体现了道德伦理等政治美学思想。

有学者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充分论述了赫勒的道德美学:“赫勒重新把审美的自律与道德自律结合起来,提出了道德美学的现代性重构方案,但这种道德美学不是绝对的自律性,而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其载体就是日常生活的个体,就是生活。因此,她的道德美学建构就是人格美学的建构,也是试图解决康德的道德性与实践的问题……这涉及到她重构美学的立足点的思考。”[14]273

另一学者认为,赫勒的道德理论建构于日常生活基础之上,依旧具有意识形态的维度,必须以个性哲学来冲破这个权利之网,“赫勒的道德理论建立在一系列核心概念之上,即个性、责任、命运以及有意义的生活。这是抛却宏大叙事、回到日常生活才能建构起来的”[21]7,但“这些词汇编织成一种新的语言和知识之网并获得新的权力时,便具有了政治的含义”[21]6。该学者进而认为,伦理与文化解放是赫勒道德美学思想的主线,伦理解放是对文化解放的发展和补充,一方面继续释放被压抑的人性,另一方面用道德伦理为人性设限,解放也是自我救赎,生命的意义在解放与自我救赎之间创造。[22]

还有学者认为个性道德是赫勒道德美学的最核心范畴,并详尽论述了赫勒个性道德的历史生成及合法性基础,涉及多样性、反思性、自由和责任等主要内容。该学者认为,个性道德是理性化进程的合理乌托邦,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23]

(二)激进需要与乌托邦的特征辨识

由于其独特的产生环境,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一直关注人的解放的核心问题,由此而形成的激进需要理论带有积极的乌托邦色彩,具有超越和否定现存社会的价值指向。中国学术界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激进需要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

其一,充分肯定激进需要理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认为该理论是对现存制度的超越,具有积极的乌托邦色彩。有学者指出,布达佩斯学派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建立于卢卡奇的总体性美学基础之上的美学范式即本雅明的救赎美学、阿多诺的否定美学,皆是大写的历史哲学,具有宏大叙事、普遍性、救赎、形而上学等特征”[24]40,而这正是布达佩斯学派所批判的,布达佩斯学派“倡导多元主义与个体自律”[24]45。还有学者指出应把赫勒的激进哲学与理性乌托邦放在统一维度下审视,“认真研究和梳理赫勒关于理性乌托邦的构想,既有助于深化对其激进哲学和激进需要理论的总体把握,又有利于对马克思‘联合生产者社会’等观点的深入理解”[25]。这些论述充分肯定了激进需要和乌托邦的超越性。

其二,立足理论的实践实际,认为该理论有着自身的悖论而不可能达到超越的目的。有学者认为:学界虽充分认识了需要理论的人道主义价值,但对其理论困境认识不到位;布达佩斯学派理论困境主要体现在“激进的需要”的意识如何可能、阶级利益与非物质主义的纠缠、滑入个人主义的陷阱这三个方面,这种理论困境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尤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走向具有深刻的联系。该学者认为:“赫勒的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独特的理论,它一方面包含了后现代的理念,另一方面却又执著于乌托邦的建构,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的新反思,希望在后现代的框架下建构起新的社会主义理念,我们将之称为‘后现代的乌托邦’。后现代的乌托邦的理论基础是基本范式的转换,即由历史哲学转向历史理论,遵从市民社会的多元逻辑,并对其作出选择。”[26]另一学者则认为,赫勒的人类需要理论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立场,从满足人的需要出发,是对未来社会的理性反思,具有抽象乌托邦色彩。[27]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美学的基本内涵特征得到了较好的辨识,但对其伦理美学重建方案的可行性和具体价值指向依旧存有不尽一致的认识。

五、以戏剧为代表:作为艺术门类的美学研究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门类研究。文学类代表性文献有卢卡奇的《小说理论》《历史小说》、赫勒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伦理观》《情感理论》《当代历史小说》、费赫尔的《悖论的诗人》等,涉及对文学本质的建构、文学价值与功能的分析,以及文学现代性、文学伦理和文学叙事理论等思考。戏剧类代表性文献有卢卡奇的《现代戏剧发展史》、斯维塔克的《人和他的世界》、布莱希特的《戏剧小工具》、费赫尔的《激进普遍主义的辉煌与黄昏》、赫勒的《时间是断裂的:作为历史哲学家的莎士比亚》等。音乐类代表性文献有赫勒的《克尔凯郭尔与音乐美学》、佛多尔的《音乐与戏剧》、费赫尔的《激进普遍主义的辉煌与黄昏》、波兰丽莎的《马克思主义音乐学方法笔记》、希穆涅克的《音乐阐释美学问题》、弗赫特的《现代音乐美学》等,这些文献体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对音乐审美独特性的理解,是对音乐的价值和功能的判断反思。绘画美学类研究文献如赫勒的《永恒的喜剧》关注绘画的存在维度,瓦伊达的《审美判断与资产阶级绘画中的世界观》和格尔里奇的《美学》《艺术哲学》主要探讨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与人道主义问题,杜尚·涅节里科维奇的《列奥纳多·达·芬奇:艺术家与美学家》对达芬奇绘画美学展开研究。电影美学文献以巴拉兹的《电影美学》、齐泽克的《斜目而视》为代表,不仅研究东欧电影作品,还深入探讨电影的美学特性及政治功能,也借助了现代精神分析、符号学思想来对电影特性展开研究。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中有着丰富的艺术门类美学研究资源,而反思中国的研究现状,这些主题并未引起充分注视,更未得到充分挖掘,存有大量的研究空白。这一问题已引起相关研究者高度重视,并有了一定的前期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文章以赫勒、科拉科夫斯基和科西克为例,通过具体分析和横向比较,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喜剧美学给出整体性的结论:“关注喜剧与公共领域、喜剧与自由解放、喜剧与社会体制等文化政治学问题;把喜剧现象纳入现代性视野加以考察,其涉及人的主体、价值、自由、社会体制等现代性范畴,挖掘喜剧美学的历史性特征。……丰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形态。”[28]97文章认为,赫勒所建构的喜剧理论具有后现代主义非确定性、异质性、多元性色彩,科拉科夫斯基肯定了个体的创造性与自由性,科西克则试图肯定人的价值与自由解放。[28]102-104另一篇文章比较了佛多尔和赫勒的音乐理论:“佛多尔从音乐文本的解读中看到了歌剧样式的合法性危机以及莫扎特对现代性问题的洞见,而赫勒看到当代歌剧的后现代解释,事实上是重新建立后现代歌剧样式的合法性。”[29]《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一文是目前学界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戏剧美学最新最全面的总结研究,认为“人类学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阐释、戏剧作品的历史性批评是构成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的三个核心问题”[30]31,并以此为框架具体探讨了相关著述:对斯维塔克的《人和他的世界》进行探讨,认为斯维塔克提出了人的戏剧模式命题[30]31-32;对赫勒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Renaissance Man)进行解读,认为赫勒的戏剧思想立足于哲学人类学而重点关注了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与人的理想图式的关系问题[30]32;对托马斯的《论欧里庇得斯的戏剧》进行分析,认为托马斯因循了卢卡奇的反尼采的思路而深入到戏剧作品的具体分析[30]35。这三篇文章为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其他艺术门类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艺术门类美学研究将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六、结语与展望

上述内容构成了中国学术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主题。综合学界的基本研究思路和内容,可以看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从原先捎带式、提及式的研究转向了自觉化、专题化的整体研究,构成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本土化提供重要的参考。鉴于此项研究的重要性,结合目前学界研究现状,我们认为:此项研究整体上还比较薄弱,需要更多学者积极投入;研究对象集中于赫勒、马尔库什、科西克、沙夫等代表性学者,可进一步扩大;即使从目前已有的研究主题来看,其中部分主题也仍有很大空间,如对美学与意义、实践与反映等本体论范畴的探讨就还集中在个别研究者,对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门类美学理论的研究更是极为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融合性研究,如从符号学、人类学、社会文化学等多维度切入,使研究的方法和路径更加丰富多元。

最为重要的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诉求上把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研究者既有全球视野,从宏观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特征,又从本土出发,微观透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不同历史、社会现实下的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宏观与微观、全球与本土、比较与建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这既是现代性的历史进程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更是大力推进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之旨归和未来方向。

[1]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1994,(2):115-127.

[2]衣俊卿,欣文.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衣俊卿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6,(1):150-156.

[3]衣俊卿.思入生活细微之处的哲学——论科拉科夫斯基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J].哲学分析,2012,(4):89.

[4]赵司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及启示——以卢卡奇、葛兰西和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为例[J].哲学分析,2013,(3).

[5]李宝文.如何展开日常生活批判——科西克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四重维度[J].学术交流,2014,(6).

[6]Lefebvre H.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M].London:Verso,1991:97.

[7]乔焕江.日常生活转向与理论的“接合”——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说起[J].文学评论,2011,(3):32.

[8]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赫勒美学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19.

[9]孙建茵.文化悖论与现代性批判——马尔库什文化批判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202.

[10]孙建茵.现代性文化的多元化诉求——论布达佩斯学派的现代性文化理论共识[J].学习与探索,2015,(2):140-144.

[11]李宝文.具体辩证法与现代性批判——科西克哲学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2]杜红艳.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批判与重建——布达佩斯学派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J].学术交流,2014,(6):31-34.

[13][匈]阿格妮丝·赫勒,傅其林.对后现代艺术的反思[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

[14]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6.

[15]傅其林.宏大叙事批判与多元美学建构——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293-295.

[16]傅其林.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反映论美学模式的批判[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3,(1):44.

[17]傅其林.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美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78.

[18]傅其林.从存在向此在的嬗变——赫勒摆脱卢卡奇框架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J].文艺理论研究,2014,(2):123-129.

[19]傅其林,贾冰.论马尔科维奇马克思主义意义理论的美学阐释[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2):323.

[20]傅其林.论沙夫的马克思主义交往符号学思想[J].学术交流,2015,(8):16-23.

[21]赵司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批判的力量与缺陷——以阿格妮丝·赫勒的思想为例[J].学术交流,2015,(9).

[22]赵司空.从政治解放到伦理解放——简析阿格妮丝·赫勒的解放理论[J].学术交流,2014,(6):20-25.

[23]王秀敏.个性道德与理性秩序——赫勒道德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4]傅其林.激进普遍主义美学的困境——论布达佩斯学派对法兰克福学派美学范式的批判[J].文艺理论研究,2009,(2).

[25]李晓晴.理性乌托邦——阿格妮丝·赫勒激进哲学的彼岸[J].北方论丛,2014,(3):126.

[26]赵司空.社会主义与后现代的乌托邦——论阿格妮丝·赫勒的后马克思主义[J].求是学刊,2010,(5):30.

[27]颜岩.激进需要与激进乌托邦——赫勒人类需要理论评析[J].哲学动态,2009,(9):91-95.

[28]傅其林.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喜剧美学[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4,(2).

[29]傅其林.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歌剧合法性阐释[J].社会科学家,2016,(1):155.

[30]傅其林.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

〔责任编辑:余明全〕

2016-07-0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22)

彭成广(1987-),男,陕西安康人,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讲师,从事文学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B83-069

A

1000-8284(2016)08-0016-06

猜你喜欢
赫勒东欧现代性
丹麦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的精彩人生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阿格妮丝·赫勒:做一个理论家,书写自己的人生
哲学的乌托邦精神
——评阿格妮丝·赫勒的《激进哲学》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东欧挂车第一品牌 Wielton策马加鞭瞄准更大市场
赫勒历史理论的基本维度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从波兰看东欧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