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2016-02-26 18:53
学术界 2016年3期



〔论点摘编〕

马克思是以政治哲学家的身份介入哲学的

李佃来撰文《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马克思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指出,在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版图中,政治哲学基本上是空缺的。近代以来的哲学理论植根于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历史土壤,这决定了在整个近现代哲学发展史中,政治哲学实际扮演着“第一哲学”的角色。从这一点来看,马克思是以政治哲学家的身份介入哲学的,其早期理论活动主要展现为政治批判活动。从1844年开始,马克思从政治批判明确转向了经济批判,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政治哲学的终结,相反是其早期所确立的政治哲学理论思路的一种根本性深化,故而也就代表着其政治哲学的推进和最后完成。在经济批判的语境中,马克思由于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建立政治哲学理论叙事的,所以其政治哲学是在与社会批判理论和历史哲学理论相互缠绕的复杂格局中得以开展的。这种从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视角来看是“非政治哲学”的理论开展形式,却标志着近代以来政治哲学所达到的最高理论反思水平。

摘自《学术研究》2016年第1期

中国需要以一个大国的面目在国际体系中定位

任剑涛撰文《中国的国际身份辨认》指出,中国在内外事务的均衡性上未能实现平衡,内政占据了国家的主要资源,外交处在一种资源短缺的状态。 这与晚清以来,中国在新的世界体系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近期GDP的增长,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国需要以一个大国的面目在国际体系中定位。恰切理解中国的国际身份辨认,需要把握中国国际身份背景条件的变化,承诺中国古代形成的“天下”体系已然自我崩解,而进入现代“世界”体系自有其必然。为此,必须相应承认中国进入世界体系时出现了观念、制度与做派的紊乱,有力矫正这一辨认活动的不知所措、急功近利和进退失据。在此基础上,理性确立中国辨认自己国际身份的基本支点:一方面清醒认识中国大而不强的当代国际处境,另一方面争取融入现行国际体系,再一方面尽力落定辨认中国国际身份的正常心态、理性期待和现实原则。

摘自《学海》2016年第1期

积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杨根乔撰文《关于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指出,近些年来,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协商主体民主协商意识和能力、基层协商民主平台搭建、基层协商民主程序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成果应用和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和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解决一些党委主要职能部门及主要领导错误的选人用人观念问题;二是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解决一些党委主要职能部门及主要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主导权力过大问题;三是完善选拔任用程序和运行机制,解决党委主要职能部门与其所属系统各单位干部选任机会不均衡问题;四是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解决一些党委主要职能部门与其所属系统各单位干部选任渠道不够通畅问题;五是建立健全选人用人监督机制,解决少数党委主要职能部门“一把手”用人权力过于集中问题;六是把明确选人用人责任与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方法结合起来,解决有些党委主要职能部门在干部选任程序等重要环节操作不够规范问题。

摘自《中州学刊》2016年第1期

提升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

韩震撰文《对外文化传播中的话语创新》指出,环顾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不仅迫切需要把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中华文明古国文化大国转变成为具有非凡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生命力的文化强国,而且还要创造性地提升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创新对外表达中国立场和中国声音的话语方式,提升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应该做到:基于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和历史传统,提炼出适合描述中国道路、体现中国力量、反映中国价值、表达中国精神的中国话语和话语体系;立足反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提炼出能够打动“他者”心扉的人间生活话语;紧跟社会发展、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的步伐,适时地提出具有原创性和时代特征的话语议题;对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和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凝练出让世界能够理解并且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话语及其话语体系;重视提升用外语讲述中国话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

创新应对新媒体中民众诉求的管理理念

王金玲、姜佳将撰文《新媒体中民众诉求的特征及应对策略》指出,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一方面为基层民众的发声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公民参与的能力和机会,加深了政府对社情民意的了解,诸多社会问题经网络曝光后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并得以迅速解决;但另一方面,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压力和负面情绪在虚拟空间无序释放,任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甚至是局部问题、偶发事件,都会迅速在全社会成为影响重大的舆情热点问题。简而言之,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中的民众诉求内容及变化具有不同的特征,而在民众诉求从网上舆论向网下行动的变化过程中,新媒体不仅具有极大的功能性作用,也形成了特有的运作机制。由此,管理理念应从“权力控制”转向“规则导向、知识导引”,推进网络治理;管理机制应从“点加线管控”转向“点、线、面结合,全面运作”,建树系统治理;管理策略应从“封堵为主”转向“加强监控、疏导为主”,注重柔性治理;管理手段应从“单方主攻”转向“一方主导、多方协作”,加强协同治理。

摘自《浙江学刊》2016年第1期

我们的时代依然是资本的时代

王庆丰撰文《资本的界限——现代社会的合理性边界》指出,我们的时代依然是资本的时代,马克思通过“资本”将现代社会的本质一览无余。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整个现代社会的全部问题都聚焦在“资本”上了。所谓的中国问题不是中国所独有的问题,而是中国如何面对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所共有的时代性问题。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驯服”或“驾驭”资本构成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最为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虽然马克思是在否定的意义上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但是对于现代人而言,马克思最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就在于他指明了资本增殖的三个界限:资本增殖的界限、资本收入的界限和资本实现的界限。资本的界限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合理性边界。现代社会一旦超越这些边界,就必然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危机当中。如果现代社会既不想放弃“资本的增殖”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又不想堕入到“欲望的狂欢”之中,那么,现代社会就必须恪守“资本的界限”。

摘自《求是学刊》2016年第1期

培育积极社会心态业已成为

加强社会建设的要务

陈相光撰文《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逻辑及其方法论》指出,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社会环境是人的生存发展外环境,心理环境是人的生存发展内环境。人对社会环境的总体意识构成人关于社会存在的一般印象,这也是人关于社会存在的镜像。这种镜像囿于个体主观因素的制约,既可能是科学、合理的,但不排除存在畸形的可能性。社会存在以及人对社会存在的意识是疏导畸形社会心态的方法论基点。基于改善整体性社会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强调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通过祛除相应的社会土壤或者改变相应的社会环境,实现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基于改变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强调通过直接干预当事人的认知、情感(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实现对当事人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基于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强调改善社会环境与改变心理环境都是实现心理疏导目的的关键变量。

摘自《社科纵横》2016年第1期

进一步优化中国东亚政策

韩彩珍、张豪撰文《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指出,中国的区域战略变迁可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分析时段,即20世纪90年代至2012年末“韬光养晦”的持续作用,2012年末至2014年中“战略军事”的强化施用,2014年至今“战略经济”的骤然发力。 自2014年年中以来,一系列新动态证实了中国由以海上维权为出发点的“战略军事”逐渐转向以多边体制为着力点的“战略经济”,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调运用。战略的平衡与复合运用将为中国在区域内的和平崛起提供新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必须在继续推进“战略经济”的过程之中着眼于多边体制运行的细节,最大程度地保证制度在创造效益与分配公平两个方面的重要平衡。中国在区域多边体制上的战略优先可以重点考虑几个具体方面:首先,重申各个多边体制的国际合作本质,少提中国主导,多做公共事业;其次,照顾好多边体制参与者的核心利益,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直接需要;最后,依然要加强经贸合作之外的安全对话与人文交流,坚定有力而不失审慎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

摘自《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期

中国大学发展需调整好前进的步伐

陈平原撰文《历史、传说与精神——现代中国大学的六个关键时刻》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资源丰厚;但目前实行的大学制度,却是道地的舶来品。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而创办现代大学的这120年间, 中国大学史上经历了六个关键时刻:1905年的废除科举,1919年的学生运动,1937年的大学内迁,1952年的院系调整,1977年的恢复高考,1998年的大学扩招与争创一流。最近16年的争创一流与大学扩招,二者高低搭配,各有各的道理。身在其中者,很容易发现诸多积弊,因而怨声载道;但若拉开距离,其雄心勃勃与生气淋漓,还是很让人怀念的。最近十几年,中国学界在呼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方面齐心协力,且很有成效,但制度改革方面则进展不大。某种意义上,这些年中国教育的进步是钱堆出来的——若此说属实,则成绩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大。中国高等教育如要在未来有开拓性发展,需认真反思以上列举的蕴含巨大能量且充满戏剧性的关键时刻,在深入反思和自我反省中不断砥砺前行。

摘自《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期

办刊人要从新科技中创新办刊思路和作为

黄颂杰撰文《办刊的境况与学术期刊发展的问题与思考》指出,学术期刊的管理体制由准入制改为注册制是社会制度进步的表现。注册制并不否定或削弱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特征。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具有评价功能,也应表现为不同学术观点交流互动、争鸣交锋的平台,这种作用目前十分薄弱。学术共同体自身处在行政权力的掌控之中,要让它取代行政而主导学术评价必须有一个大转型。当前,各家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性期刊还保持着自身个性,一方面是依仗自己归属的学校或研究机构(院、所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有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的评价体制所使然,因为现有的评价体制还是因循原有的办刊规则和境况,学术评判讲究期刊的等级类别,在客观上也维护了一些综合性期刊的个性。但是,评价体制不可能是永恒的,而且现有的评价体制也已经渗入了网络技术的新因素。更重要的是,新兴科技是不讲情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科技还会催生人们新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行为实践方式,办刊人要从新科技中创新办刊思路和作为。

摘自《云梦学刊》2016年第1期

大力推进权力清单制度体系建设

郑俊田、郜媛莹、顾清撰文《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完善》指出,近期以来,我国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进权力清单制度体系建设。根据制度设计和各地实践来看,权力清单制度体系应包含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项清单相辅相成。该制度体系的建立对推动我国政府简政放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作为一项较新的制度实践,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过度以任务为导向,忽视了制度作用的发挥;过度以简权为目的,忽视了权力流程的再造;梳理口径及权限划分不一致;责任主体及职责边界不清晰;动态调整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今后的实践中,还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保障;扩大公众参与,加大宣传力度;科学精简职权,注重流程再造;明确责任主体,厘清职责边界;规范动态调整,强化运行保障等方面推动该制度体系的发展完善。

摘自《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2期

重建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

赵月枝、吴畅畅撰文《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重建?——国家、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政治传播》指出,工人、左翼知识分子与共产党之间的有机联系一直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媒体与意识形态领域是锻造这一有机联系的前沿阵地。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以及与之相伴的媒体市场化、中产化不但加深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知识界的意识形态分化,而且使得工人、左翼知识分子与共产党两两之间出现“短路”势态。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危机的加深与中国新工人抗争力量的不断壮大,使得共产党与知识分子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与文化领导权的性质问题。左翼知识分子当下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网络时代下,是否存在续接,或者重建工人阶级、共产党与自身之间的有机联系的可能,从而保证国家文化领导权的人民性与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重构离不开以下三个因素的良性互动:日益分化和重组的工人阶级的组织和行动能力、左翼知识分子之工人阶级的有机性以及两者共同形成的持久而动态的传播行动和文化运动、执政党对工人这一自己“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的认同及其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政体的政治意志。

摘自《开放时代》2016年第1期

保护产权与共同治理是实现

人本城镇化的关键

冯兴元撰文《人本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保护产权与共同治理》指出,城镇化的进路可以区分为演化论和建构论两种。演化论的进路体现为群体成员对历史上沿袭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习俗、惯例和其他内部规则的接受、调适,根据这些内部规则和变化的环境对自身行为作出调整,由此形成哈耶克意义上的“自发秩序”。建构论的进路则强调通过对秩序的人为设计和“建构”,其中的整体建构进路则表现为从外部强加和整体建构一个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秩序。人本城镇化秩序需要体现“共同建构”或者“共同治理”秩序,强调立基于产权保护,从内部“共同建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秩序,实现“共同治理”。根据哈耶克的秩序观,这种秩序实际上要求满足三大衡量标准:一是与个人自由兼容,二是利用知识分工,三是允许开放试错。中国的城镇化过程破坏个人产权和整体建构问题十分严重。在“共同建构”秩序下,产权保护、地方民主、参与式规划、参与式预算等制度或程序就成为题中之义,因而最终会体现为人本城镇化。

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期

丧葬制度应寻求法制与习俗的契合可能

王启梁、刘建东撰文《中国殡葬法制的意外后果》指出,死亡是人类的永恒。而丧葬就是如何面对和处理死后的文化建构,并非个人事务,其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制度性。丧葬制度既是具体的死后事宜安排,又是对活人与死者、活人间关系的安排和体现。无论习俗还是国家法制都定义着何为合规、何为越轨。我国的殡葬法制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达到节约土地的制度目标,反而产生了公墓危机以及“二次土葬”“缴费土葬”等大量越轨行为。这些法制的意外后果源于习俗和国家对丧葬的双重社会控制之间未能有效调适以及殡葬管理、执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完善法制、克服法制的意外后果,一是需要采取经验性的研究进路关注法律实施过程和后果,二是引入社会科学克服法学及立法领域的智识“孤岛”。法制改革的起点在于对对象的实质性认知,其限度在于对法制后果的把握。要完善殡葬法制,必须对民众的生活、世界观等有所理解,基于对制度实施者、民众的行为及其逻辑、后果的实质性把握,寻求法制与习俗的契合可能。

摘自《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中国最早的诗与歌有着紧密的联系

赵敏俐撰文《论歌唱与中国早期诗体发展之关系》指出,中国最早的诗与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歌唱不仅强化了诗体的生成,也促成了词汇的组合与诗行的建构。歌唱需要整齐的节奏与统一的旋律,在人类早期音乐尚不发达的情况下,需要有节奏的声音语言与之配合。与此同时,由于人类的词汇也不发达,也需要通过音乐将语言的节奏强化,二者相辅相成。中国早期诗歌中嗟叹词的大量使用,与歌唱有直接关系,其语言的组合与艺术的修饰也在歌的体式下不断完善发展,在歌唱的方式下进行艺术的创造和修辞,这使它们与后世文人案头的诗歌写作大不相同,所以研究中国早期诗歌的语言韵律离不开歌唱。《诗经》中风、雅、颂三体分类的基础是歌唱,其艺术形式与语言技巧也受歌唱的影响。《楚辞》中《九歌》《离骚》《天问》《招魂》及《卜居》的文体形式,我们可以从与歌唱关系的远近来加以认识。汉代歌诗有三种主要体式,来源于汉代三种最主要的歌唱形式,它们分别是楚歌、鼓吹铙歌和相和歌。楚歌承袭的是《九歌》的句法与句式,鼓吹铙歌是中国最早的杂言体,相和歌以五言为主,这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文体,并且在汉代有一个自然的演进顺序。

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网络文学经典化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

周波撰文《关于网络文学经典化问题的思考》指出,文学发展必须走经典化的道路,无论是纸质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概莫能外,网络文学经典化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传统经典观念与当代新经典观念相辅相成、互补与融合,二者可以兼收并蓄;只有既体现网络媒体自由开放风格,又具有较大思想深度、文化蕴涵和较高艺术水准、审美品位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成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之作;网络文学经典化的途径涉及网络文学建构、精品诉求和生态优化等。当代更多的文学经典的产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网络文学,那些拥有雄厚实力的资深作家很多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作家。不过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突飞猛进,文本的优越性无以伦比,也许不久的将来网络媒体会战胜纸质媒体而统一天下,那时的文学可以说都是网络文学,亦可说都是文学,已无纸媒、网媒之分,二者汇流融为一体,网络文学经典也就是文学经典。无论如何,那些产生于网络媒体初期的真正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会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进入文学经典的历史长廊。

摘自《东岳论丛》2016年第1期

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

〔比〕钟鸣旦《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指出,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中国礼仪之争通常被视为一个纯粹的欧洲事务,是在中国传教的欧洲传教士之间或这些传教士与欧洲主教之间的问题。因而,涉及中国与中国信徒在礼仪之争中表现的研究微乎其微。然而,当时的中国学者,包括士大夫、官员以及中国信徒,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参与了这场有关中国礼仪的争论。新披露的撰于1701-1704年间的一批特别的中文和欧语文献为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提供了新证据。这些文献表明,18世纪初中国社会中的基督教群体处于一个紧密的联系与网络之中。当时的基督徒网络有三个层次:地方性的、全国性的以及跨国的。这些网络是通过传道员、社区领袖或神父这样的中间人建立起来的。18世纪中国信徒通过参与礼仪之争,获得了一个属于更广泛群体的跨国界的意识,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间的论证。中国礼仪之争,对于那些参与了17、18世纪的中欧早期交往的人来说,是一项挑战。对礼仪之争的新兴趣表明,这些主题在今天仍然具有活力,并可能为全球化时代的当下提供某种启示。

摘自《复旦学报》2016年第1期

口述史开创了主动留史的新模式

钱茂伟撰文《公众史学视野下的口述史性质及意义》指出,口述史源于人类大脑历史记忆,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历史认知,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性,自然会有一家之言的片面性;记忆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总有一定距离,不可能完全吻合;历史记忆是靠大脑承载的,难免会受到时间的侵蚀而变形。前二条,所有文本也存在这种特性,口述的问题不会比文本多多少。何况这些缺点,可以借助多人的采访,再辅以文献,给予一定的弥补,不必太过紧张。总之,用边缘化的新兴学科看待口述史,难免会焦点模糊;而如果将口述史纳入公众史学体系,其性质与意义立即就会清晰起来。有别于传统的文字再现,口述史是历史的声音再现,它打通了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隔阂。有别于传统的间接单向研究,口述史是一种直接的双向互动的当代史,它开创了主动留史的新模式。如果说传统史学是一种“组织本位”的史学,则口述史是一种“人为本位”的史学,它使历史学成为接地气的行业,为公众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摘自《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期

〔责任编辑: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