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模式探究

2016-02-25 14:54陶秋格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陶秋格

【摘 要】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其内容多为文学作品,由此文学作品教学是其重点,对其教学模式探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探究式、比较式、朗读式、读说演评式等模式来设计文学作品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学作品;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3-0066-02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文学作品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部分都分别就文学作品作出要求,即“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欣赏文学作品,丰富情感体验,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由此可看出,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模式探究的必要性。下面从三个不同模式入手,探究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教师给出问题、事例,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去探究,进而发现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课标”中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 小说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孔乙己》为例

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主题思想。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效果。如从“主题”的维度来分析《孔乙己》:

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在思想上皆具有深刻性,对于选多少、选哪些文章编入教材一直存在着争议。中学生应向鲁迅先生学什么,这需要深思。思想深刻的文章,中学生未能切身体验,在教学中可不必深刻解读,随着学识的不断增加,学生会逐渐认识深刻。就《孔乙己》来说,其内涵丰富,解读方式更是多样,在中学课堂可将其变成文学赏析课。而“作者对炎凉世态中弱小者命运的心酸与叹息,以及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是应该让学生深刻感受的。”这可作为《孔乙己》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主题。孔乙己“失联”了(众人有何作为——无人寻找,无人过问)——若我们在当时,为孔乙己写“寻人启事”(加深对孔乙己的认识)——“联系人”无可写(他无亲无友,无人问津)——旁人的“凉薄”。

2. 散文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荷塘月色》为例

散文是一种较为独特的文体,它虽写人事景物,但并不是向读者介绍,而是为抒发所思所感,表达自己的思量感悟。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关于它的解读众说纷纭。阅读孙绍振先生关于《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一文,颇受启发。由此,探究其教学模式:总的问题——作者夜游荷塘的活动轨迹都经过了哪里?(家——荷塘……江南,江南是心里所到之处)。分别探讨:一作者从家出来,看到的景物如何?(分析第二段景物描写);二在去荷塘的路上,作者有哪些心理活动?(着重考虑“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理解作者此时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让学生结合一下,自己在晚上一个人时,是不是也会有类似作者的感受。);三荷塘月色究竟如何?作者心情如何?(学习景物描写,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四作者为何会想到采莲?

正如王荣生所言,“散文是要表现自己眼中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要注重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始终围绕独特的这一篇,进入文本之中”。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需注重“这一篇”中作者的所思所感。

二、比较阅读教学模式

孙绍振先生《解读语文》一文序言中,写到“很多教师进入不了文本隐形的深层,读不出文体风格的讲究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习惯于孤立地读经典,不能在历史语境中把众多的经典文本加以比较。要在比较中显出人格与风格的精彩。”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可同题材比较,也可同主题比较,只要能找到切合的比较之处,就会有新的发现。

1. 同题材散文比较阅读模式——以朱自清的《春》和林斤澜的《春风》为例

笔者曾经问过一个东北的小学生,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原本以为他会回答“收获的季节”,但他的答案却是“寒冷的季节”,这与常听到的衡量秋天的词大相径庭,令人深思。正如一直以来对朱自清笔下的《春》无比赞美一样,会不会也把他笔下的春光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全国各地的春天呢?因此,通过比较阅读教学,让学生发现不同的春天。首先,阅读《春》。找出它的描写对象及描写特点:江南的春,婉约,柔和,细腻。其次,对比阅读《春风》这是一种怎样的春?北方的春,粗豪,豪迈,苍劲。最后,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春放置一起,比较不同的美——江南春天的美是一种易于察觉的美,是文人气质的美;而北方的春天是一种潜在的美,是北方劳动汉子的美。

2. 诗歌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以余光中的《乡愁》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不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以此作为抒情的基础,谱写动人的篇章。《乡愁》和《天净沙·秋思》这两首时代相差甚远的作品,恰恰因“乡愁”有着相比之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可设计如下比较阅读教学模式。

第一,赏画面。朗读两首诗,找出其中的意象,尤其意象的特点,试着勾勒出画面。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一首,另一首学生合作解决。

第二,悟意境。《天净沙·秋思》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是如何营造的?而《乡愁》通过这些独特的意象,将四个画面联系起来,整体如何表达情感的?endprint

第三,析构思。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构思的精巧。

第四,品感情。诗歌是抒情的产物,两首诗运用不同的事物道出了同样的深情。

三、朗读(诵读)教学模式

《课标》中多次出现朗读、默读、熟读等,体现出了对“读”的高度重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表明了积累的重要性,更是体现出“读”的关键。因此,对于或短小精悍,或语言优美,或情真意切的作品可以采用朗读教学模式,在读中想,在读中学。

1. 散文自读自悟式教学——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为例

“创设情境——自读自悟——商讨学习——悟读学习——质疑领悟,这五个环节是散文教学中最常见的‘自读自悟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并非一成不变,也可以运用其他变式。”依据这种基本学习方式,结合优秀课例,对《秋天的怀念》作出朗读教学设计。具体如下:

第一,教师深情师范,引入课题,“秋天的怀念”,怀念的是什么?引起学生兴趣,并谈其切身感受。

第二,学生在有了感受的基础上自读课文,结合感受,圈点勾画。(找出母亲与“我”有着怎样的共同之处,同时有些怎样的表现?)

第三,细读课文,合作交流,着重谈谈母亲与“我”的具体语言、动作等,概括人物形象。(“我”有着怎样的表现,体会“我”的情感。面对瘫痪的儿子,同样重病的母亲如何关怀生病的儿子的?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第四,集体朗读重要段落,合作探究,体会母亲“好好活”的期望,以及怀念的深刻含义。(问题设置:文章结尾为何浓重墨彩写菊花?“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

2. 诗歌诵读教学模式——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

“诵读就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饱满的感情和恰当的节奏,把作品的意态、语气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诵读法是诗歌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是诗人用精炼的、富有韵律的语言来承载思想和感情的艺术,需要以诵读来体味其妙处。“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可谓是真实写照。

将《雨霖铃》设计为“四读”教学思路。一读感整体——读准字音,落实基本知识,结合注释了解词意;二读悟意境——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的选择,在这首词中有多种意象,分析这些景象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思成为了意象,进而构成全词的意境,把握好节奏;三读味情感——词的上片书写别前的凄凉氛围及别时的难舍难分;下片书写作者,让我们看到一幅孤清冷落的别后图景。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分析过后,带着诗人的情感及自己的领悟再次朗读;四读明写法——上片写实在的分别场景,下片写作者想象的别后图景(一实一虚,虚实结合);作者的情感寄托在意象中,寄托在景物中(景中见情,寓情于景的写法)。

除上述教学模式外,还有更多的教学模式有待探索。例如,跨文本阅读教学模式。讲述杨绛的《老王》时,应当结合其在同一时代所写的《丙午丁未年纪事》,通过对后者的阅读,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到当时老王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又如,读说演评的戏剧教学模式以品味、鉴赏、表演等形式来理解戏剧,培养学生能力。言而总之,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教师需要不断结合文本样式,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谭桂林.中学生应向鲁迅学些什么[J].语文建设,2013,(11).

[4] 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

[5]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4.

[6] 吴积雷.散文“自读自悟”式阅读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3).

[7] 贺卫东.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1.

(编辑:易继斌)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