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族:雪橇与鱼造就的民族

2016-02-25 18:52黄利君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赫哲人乌苏里江鱼皮

黄利君

在中国东北部中苏边境的乌苏里江畔,生活着一个不到5000人的少数民族。夏季,不亚小江南;冬季,狗拉雪橇赛过汽车:搬运粮食,出行方便,雪橇迎亲……他们夏季构木而居,冬天凿地为“窖”;穿鱼皮制成的衣服,戴狍子皮做的帽子,在冰雪封山的季节里使用狗拉雪橇为交通工具,用铃铛网凿冰捕鱼……

上世纪50年代,歌唱家郭颂的一首《乌苏里船歌》,高亢嘹亮,把人们带入了“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的美丽境界。

歌里唱的赫哲人,指的就是作为中国五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他们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八岔、街津口民族乡,饶河县四排民族乡及佳木斯市郊的敖奇村。“赫哲”意为“下游”或“东方”,表明赫哲民族源于黑龙江下游,祖国东部边陲的史实。其古代先民可追溯到先秦的“肃慎”,汉魏的“挹娄”等。历史上又称“使犬部”、“鱼皮部”,在民族内部又有“赫真”、“奇楞”人之分,曾信仰萨满教,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

要了解这一民族风情的最佳去处就是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

赫哲族人与狗:雪橇迎亲、温情相伴

夏季,不亚小江南;冬季,狗拉雪橇赛过汽车:搬运粮食,出行方便,雪橇迎亲……

从同江市沿同三公路出三江口收费站,走同抚公路40公里左右就到了街津口乡政府所在地街津口屯。关于“街津口”,也颇有一番来历:1937年日本人强行把黑龙江中下游游牧的赫哲族人集中到此地居住,当时这里并没有地名,只有一位叫盖津的赫哲族老人居住。为了方便口头传达,被强行聚居在这里的赫哲族人都把此处叫做街(方言读gai,音平)津口,即由盖津老人的名字“盖津”转化而成地名。

街津口三面群峰环抱,中为盆地,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夏季时莲花河自西缓缓流来,在街津三角处流入黑龙江。赫哲族诗人赵汝昌写道:“街津口,街津山,峰环三面水一湾,应是地杰人灵处,不亚塞北小江南。”成为夏季街津口美景的真实写照。

只是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值隆冬,无缘享受这一胜景。此刻的街津口,零下28、29度的气温,让赫哲族村落里蒙上皑皑白雪。而在雪地里拉着雪橇穿行的狗们也成为雪地一景。

其实,在赫哲族人眼里,狗就是他们的朋友。据说很早以前,一位赫哲族头人在山林中因太疲惫而睡着,身旁的篝火蔓延,发生火灾。当时他身边只有一条狗,为了救主人,猎犬来回奔跑,跳进远处的小河沾湿身体再打滚濡湿主人身边的草。最后主人的性命保住了,而猎犬却在奔跑中累死。为纪念这条为救主人而牺牲的猎犬,赫哲人从此不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

时代变化着,赫哲族人许多习惯改变着,但他们对狗的热爱依然不变。以四排乡村民李国正老人为例,虽家里有摩托车,但李老汉仍习惯用自家的雪橇搬运粮食和出行。“这是大黑,这是大黑的儿子黑娃” ,坐在自家屋里,李老汉一边装烟袋,一边抚摩着身边的两条狗说,“这可不是普通的狗,他们跟了我已经7、8年了,拉着我的橇子,雪地上跑得比汽车还快!”

不光李老汉对自家的狗有深厚的感情,居住在乌苏里江的赫哲族人对狗都有种依赖的温情。毕竟在这里,狗拉雪橇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拉70公斤左右,雪地里日行120公里路轻而易举,这是在深雪中任何交通工具都不具备的优势。

于是,赫哲族人传统的迎亲方式里,狗拉雪橇也成为独特的民俗一景。因为靠水而居,春、夏、秋三季赫哲族人以彩蓬船走水路迎亲;而冬季江水封冰,旱路也被冰雪覆盖,此时的雪橇又派上了用场。赫哲族人将狗拉的爬犁装饰一新后,由狗们拉着雪橇在积雪上驰骋。冰棱四起,碎雪四溅,拉雪橇的狗们也在低吠中,拉着新婚的新人在雪地里欢快地奔跑。让喜庆的婚礼也染上一层东北的豪爽与大气。

乌苏里江上的捕鱼生活:冰雪造就富足

第一个冰眼被凿出来了。两条雅巴刹鱼从江水里蹦腾而出,在零下20多度的空气里翻腾了几圈,很快,全被冻僵在了冰面上。

作为我国北方以捕鱼为生的民族,赫哲族至今还保留着夏季撒网,冬季破冰钓鱼的生产方式。而冰锁乌苏里江时,正是冬天赫哲人下铃铛网捕冷水鱼最好的季节。

乌苏里江流域土地肥沃,原始森林密布,蕴藏大量矿产,水产亦极为丰富。赘花鱼、鳇鱼、胖头鱼、鲟鱼、东珠(珍珠)等闻名全国,还有特产大马哈鱼,最大的长达4、5公尺,重达700、800公斤。这种鱼在鱼汛中数量极多,简直达惊人程度,据《黑龙江志》记载:“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驱之不去,充积甚厚,当地人竟有履鱼背而渡者。”乌苏里江每年有4个多月结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变成了雪橇飞驰的平滑大道,但仍可凿冰捕鱼。

在四排乡的街津口,我们看到家家户户住房的东侧都有一个鱼楼子,赫哲族人称之为“塌古道”。楼子里挂着鱼披子,缸里腌的是鱼子、鱼块。据村民介绍,每到夏季时,自家屋前房后的木板围墙上,都会挂满了一块块闪光的绞丝网。这些都是夏季赫哲人撒网捕鱼必不可少的工具。

寒聚北国,冰锁乌苏里江,赫哲族人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冬季生活。

当乌苏里江的源头开始发冷的时候,便会造出无数的冰块。这些冰块撞击在一起,组成无数道千奇百怪的冰排,在乌苏里江水中猛烈地撞击着,奔涌而下。而这种时候,恰恰是赫哲族人捕鱼的好时节。

三九天,天寒地冻的清晨,赫哲族人就戴上猱头皮帽,穿上皮大衣,蹬上大毡鞋下江捕鱼了。

赫哲族人冬日下江不用船,四只大狼狗拽着狗爬犁拉着捕鱼人在冰冻的平展江面上飞跑。不到半个钟头,便到了捕鱼场。在我们这些外乡人的眼里,这个捕鱼场同中国北方任何一个滑冰场没啥区别,而赫哲人蒙未却告诉我们说:“只有知道乌苏里江性子的赫哲族人才看得出这里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在这里,冰下面的水势缓得多,鱼特别多,是个鱼窝子!”

蒙未和他的同伴们从狗爬犁上搬下冰穿、钓钩和铃铛网等钓鱼工具,就各自忙活起来。endprint

大伙儿操起冰铲,在静谧的乌苏里江上开凿冰眼。咚咚咚,冰花四溅,不到一刻钟一米多深的冰层便被凿破,第一个冰眼被凿出来了。乌苏里江水从冰眼里蹦腾而出,汩汩外冒,两条雅巴刹鱼被江水带出了冰眼,在零下20多度的空气里翻腾,不出一分钟,这两条雅巴刹鱼就被冻僵在了冰面上。

赫哲人是智慧的,他们利用凿开冰眼处比江底氧气充足的特点,让乌苏里江里稠密的鱼群都涌向冰眼,这样他们就能不费力地捕捉上各种各样的冬令鱼。

撒大网捕大鱼是江浙一带鱼民形容自己的捕鱼方式,这样的撒网捕鱼同样适用于赫哲族人的冬季。

除了凿单个冰眼钓鱼的笨方法,赫哲族人撒铃铛网捕鱼的方式也与众不同。他们在江面上方圆百米处分别凿上几处冰眼,然后拉网至冰眼处拦好,在冰面上布下天罗地网等待鱼群的到来。鱼群来时,十几人分工合作,一起上网,运气好时,一网鱼竟可收获上百斤狗鱼、哲罗等冷水鱼。

收获是欢愉的,只是收获的同时赫哲族人也会有艰辛的付出。冰上捕鱼很辛苦,从冰眼里汩汩而上的江水浸透赫哲族人的衣裤,水滴成冰,弯腰拉网时,捕鱼人浑身都在“吧唧吧唧”地掉冰茬。

鱼,是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食物,是衡量他们劳作的果实。而早在秋天时,赫哲族人就会在乌苏里江边搭建的木克弄房子里,守侯他们冬季的丰收。赫哲人以勤劳勇敢著称于56个民族之列,在漫长的冬季里,除了掌握夏季放养鲟鱼苗的技术外,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冰上忙着捕鱼。一个冬季,做好了,收入上万元不成问题,足够他们度过一整年的时光。

江边部落:鱼皮做衣、桦树皮做船

赫哲族人捕到十几斤至百斤重的大鱼后,不仅可以食其肉,还能把鱼皮制成衣服,穿在身上。这是赫哲族人很好的御寒衣。

在赫哲族有这样一句俗语——“鱼不能入海就不能称之为鱼,不尝炒鱼毛就不算到过赫哲家”。难道滑溜溜的鱼还有毛?我们一打探,才知“炒鱼毛”是一道将鱼烘炒至碎末而食的菜肴,吃法近似鱼松。

赫哲人非常好客,丰收后的鱼是赫哲族人宴请宾客的上好菜宴,“它拉卡”是鱼宴上的佳肴。就是将活鲫鱼脊背的厚肉取下切成细丝,用上好的米醋“刹”上,待肉变成白色,去掉醋汁后拌入蒜末、香菜段等调料,味道鲜嫩爽口。 赫哲人还自创许多特别的菜肴,例如“鱼刨花”,赫哲人把冬季打上来的鱼在刚冻结时就剥去鱼皮,切刨成薄薄的冻肉层,蘸盐、沾酱而食。吃一片鱼刨花,喝一口赫哲族人酿造的老酒,惬意至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除了把鱼当成食物吃,赫哲人还把鱼皮制成衣服。

早年在赫哲人居住地区的江河中,鱼不仅数量多、品种多,而且捕捞也很容易,人们不仅可以“食其肉”,也可以“衣其皮”。赫哲人捕到十几斤至百斤以上的哲罗鱼、赶条鱼后,将皮剥下晾干或在火旁烘干,然后去掉鱼鳞,下垫一个槽形木砧,用无刃的铁斧或专用的木斧捶打,使其变得柔韧,近似棉布的感觉(此过程称为“熟皮”)。熟好的鱼皮,再按花纹拼接用线连成大张,就成为备用的衣料,用时再按式样和尺寸剪裁制作。

而缝鱼皮的线也很有讲究,用胖头鱼等鱼类的皮熟好后涂够鱼油,以增强柔韧性和避免干燥脆裂,再把四周切齐,卷起来像切面条那样切成细丝,存放在阴凉避风的地方以防其干硬,备作缝衣时作线使用。

这样的鱼皮衣在南方人的眼里似乎是华而不实的代名词,但因为鱼皮具有轻便、保暖、耐磨、防水等特性,做成的衣服冬夏都可穿用。

虽然现在许多赫哲族人都习惯了穿棉布衣服,但制鱼皮衣服的传统并没有被他们舍弃。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的吴福胜夫妇,就是制作鱼皮衣的一把好手。他们制出的鱼皮衣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陋,主要式样除通常的衣裤外,还能做成一种类似旗袍的袍子。这样的鱼皮衣狩猎捕鱼时可御寒防水,又可分别做成绑腿、披肩、围裙、腰带、帽子、手套、以及荷包、口袋等佩饰,既美丽又耐穿。一套成品鱼皮衣制作工序相当复杂,耗时几个月才能完工,价值在2000至6000元不等。

除了水里游弋的鱼,岸上生长的桦树皮也被赫哲族人制成了渔船、陶罐等生活用品。

桦树是乌苏里江流域常见的树木,赫哲族人捕鱼使用的船只,早年就是桦树皮制造的。同世界各地的居民不同,赫哲族人一直使用这种树皮做的船下江捞捕,直到几十年前才开始使用木船捕鱼。

桦树皮文化在中国北方狩猎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生活在北方的古代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过使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器具的历史。如今,居住在赫哲乡的傅占祥老人就是这样的一位手艺人。在他的手下,桦树皮焕然一新,被制成各种精美的器皿呈现在人们眼前,展现出赫哲族这类北方游牧民族在若干年前时的生活状态,像一块活化石,传承着历史文明。

链接:

1. 乌苏里江是黑龙江右岸的一大支流,是中国东北部中苏边境上的一条重要界河。该江亦有东西两源,其东源出于俄罗斯东部锡霍特山脉西麓,自南向北流动,西源松阿察河,发源于兴凯湖东北面,是该湖的唯一出口,也是中俄界河。

2. 乌苏里江整个河道穿行在中国的完达山脉和俄罗斯的锡霍特山脉之间广阔的纵谷。其大部分的河段都是在低平的平原上流动,穿行于低洼、沼泽湿地之中。只是在位于饶河县境内的属于中游的一段河道,两侧时有低山丘陵逼近河边。例如,赫族民歌中的大顶子山就距江边不远,该山位于饶河县城西北20多公里处,使得景色绮丽的乌苏里江更显多姿,是人们旅游、观赏风景的好地方。

3. 乌苏里江上游的重镇——虎头,有着纯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景观。虎头关帝庙是清雍正年间采参人捐资建造,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被誉为“东方第一庙”。虎头地下军事要塞是1933年日本关东军逼迫中国劳工修建的大型工事,被侵华日军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然而这里的日军仍负隅顽抗。经过激烈的战斗,8月26日苏联红军攻占虎头要塞,“二战”在这里最后落下帷幕,虎头成为“二战终结地”。最近几年,当地政府投资清理了地下要塞部分遗址,修建了要塞博物馆。距此仅数里的月牙湖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原始、珍贵的动植物,盛夏千亩荷花绽放,妩媚妖娆,可谓北国一大奇景。

曾先后与宋、辽、金形成鼎足之势的西夏王国,是生活在中国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党项羌族建立起来的。从公元1038年开国皇帝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登基称帝,国号大夏(北宋称其为西夏),到公元1227年,末代皇帝李现前往六盘山向成吉思汗投降,西夏立国190年,传10代帝王。

然而,同楼兰、印加等众多古代文明的神秘消失一样,西夏王国也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从银川平原上嗖然而逝。一个立国近200年的王国,留给后人的是无数难解之谜。西夏王国被人们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西夏学被叹为绝学。

近50年以来,一个个千古之谜正在逐步揭开。不久前,西夏学泰斗李范文先生称,今天,在西藏樟木口岸与尼泊尔国内都有西夏人的后裔。

几多神秘、几多传奇、几多耐人寻味促使着我远赴西藏,在珠穆朗玛峰的脚下,搜寻着这个王国散落的后裔,寻觅不死的西夏文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赫哲人乌苏里江鱼皮
赫哲族鱼皮文化
鱼皮画,指尖上的猎鱼文化
同江非遗传承人
——凭借传统手工艺奔小康
赫哲族现代民歌《山水醉了咱赫哲人》音乐结构及特征阐析
赫哲渔歌
赫哲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蕴
抗战时期乌苏里江边的中苏情报站
徐薇娜鱼皮镂刻作品
鱼皮帮助烧伤病人快速恢复
开发中俄界江游船旅游项目之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