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青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扩展的宏大背景下,各国之间联系不断加强,文化层面的交流碰撞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跨文化交际作为连接各国文化的纽带,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提高移情能力对提高整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移情障碍及其培养策略。
关键词: 移情;跨文化交际;移情障碍;培养策略
一:移情的定义
移情“empathy来源于德语中的“Einfühlung”,由德国学者罗伯特·费肖尔首创,经立普斯完善和古鲁斯的进一步扩展,最开始应用于十九世纪后期的德国美学领域,后来发展到人际交流领域。经过长久的演变与发展,“移情”这一概念已被运用到跨文化交际学、认知心理学、医学等多种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日本语言学家库诺是第一位把移情概念搬到语言学领域的人。他认为,移情就是说话者与他描写的事物或人物之间的密切程度。在语言学范畴内,移情又称移情体验,是指在言语交际中“设身处地”的行为,即超越自我,克服自身固有的障碍和偏见等,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感情,对别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理解别人思想和感情的目的。正如Hogan提出,移情有两个要素:第一,个人感觉的自我认识;第二,对别人的认同,即通常所说的“知己”与“知彼”。
二:跨文化交际与移情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 Ruden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七要素。一是向对方表示尊敬和对其持积极态度的能力;二是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态度的能力;三是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个性的能力;四是移情能力;五是应付不同情景的灵活机动能力;六是轮流交谈的相互交往能力;七是能够容忍新的和含糊不清的情景,并能从容不迫地对其作出反应的能力。因此,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交流最大限度地达到说话者的意图,移情能力至关重要。在跨文化的研究领域内,文化移情能力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有效交际的前提,是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质量、效果和进程的关键因素。
移情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语言语用移情,从说话人的角度而言,他通过语言对听话人表达自己的目的和意图,而听话人则从对方的角度及时有效地领悟其话语意思,双方能顺利理解对方的意思;另一方面是社会语用移情,这一层面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人际关系和语境。文化移情是一种能力、艺术和技巧,它充当着主体客体之间、文化情感之间的连接者。高永晨指出,文化移情要求交际双方自主地克服原有文化的束缚和影响,自主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把自己放在另一种文化模式内,在一种主动和平等的氛围下,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这样实际是在自主地超越本土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对方立场,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话语意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第一次引入了移情这一学术理念,并将它应用在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跨文化方面的高级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不管在政治、经济、商业方面的宏观层面上,还是在微观层面上,如教育改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对移情能力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注是不容置疑的。
三:目前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移情障碍
尽管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此重要,不可否认,在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地理、政治、道德观念等地不同,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人群形成各自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也给跨文化交际能力之一的移情能力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在超越跨文化交际的两个因素,即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时,心理距离远比社会距离更难克服,而造成心理距离拉大的主要因素包括:
第一:文化定势、偏见与教条主义。文化定势与偏见是人类在一定时间的相互交往之后,作为一种整体式的文化取向而忽略了个体文化差异,以偏概全,把人们对人类活动或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认知,局限在一两个维面上,久而久之形成地对其他群体的不健全的认识;偏见是一种以错误的或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反感心态;教条主义者则对交际客体抱有怀疑态度,怀疑其真实性,进而形成防范心理阻碍跨文化交际。
第二:民族文化中心主义。William Graham Summer 认为: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意思是,某个民族从自身民族文化出发来参照其他民族,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中心,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自己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这样的民族容易固步自封,不接受其他民族和文化的优秀成分,排斥其他民族,从而形成高人一等的民族优越感。
第三:文化矫情或文化恣情。即文化移情过多或过少,没有采取适度原则。文化移情必须得体适时,过多或过少的文化移情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通过识别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培养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敏感性,根据语境和场合,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揣摩对方的意图,可以有效地减少移情障碍。
第四: 缺乏知识、动机和技巧。这一障碍主要从行动上拉大了与他国文化的心理距离。相比前三种,这一障碍随着社会的前进,交通通讯的进步,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之间交流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人们有意识地补充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培养移情能力,既是自主选择的活动,也是外界环境刺激的必然结果。
四:移情策略
第一:避免过度以交际主体为中心,克服对交际客体的防范行为。不同地区的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并且倾向于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是最好的。然而,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每一种文化关于行为的标准、关于价值的尺度,在其文化文化系统中的范围内都有某种存在的合理性。文化的价值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任何一种文化只有放在一定的文化体系内,才能显示其价值,并且发挥其维护社会存在的功能。作为跨文化交际者,要充分认识自我,承认本民族文化的优点,同时要承认其他文化的长处,消除自我和环境的分离状态,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endprint
第二:客观认识交际客体,避免成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者容易受自身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习惯的影响,从自身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他人言语与行为,而非站在交际客体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交际的另一方。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应培养一定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顺应能力,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感知和认识到交际客体的文化与自身文化之间的异同。萨姆瓦认为,如果对不同的交往主体以及所属的不同文化没有区分,人们就会用各种方法将复杂的感知简单化,其中一种将个体成员的特性排除在外,对整个群体的特性形成固定看法,这就叫成见。成见是交际之初为克服焦虑的做法,但对长期的跨文化交际是有害无益的。
第三: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增进交际主体与交际客体之间的互动交流,缩小交际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文化几乎无处不在,因此要充分了解另一种文化,单靠语言交流或面对面的短暂交流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各种媒介,如文学著作、电影、戏剧、录像、纪录片、讲座等来了解异国的风土习俗,将自己置身于异国的文化环境中,亲身体验异国文化的不同,拉近与异国文化的心理距离;此外,实践出真知,通过出国、考察、访问、主动与其他文化的人群交流等渠道,都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跨文化信息,直接感受其他文化的魅力与精彩。
第四:遵循适度移情原则。高永晨指出,坚持适度原则,就应该避免“缺位”和“越位”现象,将文化移情与文化矫情、文化同情以及文化恣情区别开来。一方面,交际者应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适度推销和表现自己,另一方面,应该给予交际对象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我,这样交际双方便能了解对方需求,形成共识,从而促进跨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五:认识移情的长期性、艰巨性、系统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任何交际双方要达到百分之百的理解是不可能的。文化本身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范畴,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即使对对方文化了解十分透彻,各自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年龄、性格、性别等,都有可能成为造成双方误解的因素。然而,移情的作用就在于求同存异,尽量减少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交际者自身也应认识到,移情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艰巨、系统的工作。在跨文化交际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交际障碍带来的沮丧、消极、焦虑等心理。
五:结语
跨文化交际涵盖的范围和应用的范围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移情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跨文化交际者,一方面既要充分认识目前存在的移情障碍,另一方面应积极采取不同的移情策略,设身处地的站在交际对方的立场,理解对方需求和意愿,达成共识,只有这样,跨文化交际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如此,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加深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反过来又促进各文化之间的繁荣共赢。
参考文献:
陈二春、袁志明.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研究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
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贾玉鑫.《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金晶爱.重视文化移情 培养文化移情能力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7).
立普斯.《论移情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刘俊琦.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及其培养[J].人文视点.2012(1).
原伟亮.跨文化交际中的适度文化移情[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2).
赵冬生.移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赵桂华.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障碍及其克服[J].学术交流.2006(3).
朱晓红.移情与跨文化交际 [J].镇江高专学报.2002(1).
Hogan, R. Development of an Empathy Scale [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69.
Ruden, B. 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 for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J].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1976,334-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