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菊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机械类现代学徒制中“双师结构”研究
李恒菊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摘要:机械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提高机械类现代学徒制中“双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真正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机械类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关键词:双师素质; 机械类现代学徒制; 企业兼职
1高职教育特色“双师”内涵
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同时还具有 经济师 、 工程师 、技师或者 高级技师 等相关 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群体就是双师素质教师;又或者指既在工厂、企业等相关专业岗位具有丰富的工作心得和经验,能从事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同时还具有从事高等专科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的水平和素质的教师群体。显然,教育部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并不是简单的 “讲师+工程师”的概念,更不是“教师+技工”或“教师证+技师证”的概念。从 “近五年”的时间要求来分析,双师素质教师应该理解为: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了解实际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教师。事实上,提出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只不过是为了强调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强调职业教育对教师的特殊素质要求。这样理解,有利于纠正那种仅仅为了评估过关而去凑“双师型”教师数的做法,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真正作为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
2机械类现代学徒制内涵
机械类“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一般认为制度化的学徒制出现在中世纪,“学徒制”一词始于13世纪前后。在此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已存在学徒制这一技能传授模式。工业革命对学徒制造成了致命冲击,机器部分代替了人的劳动,原有学徒制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的兴起取代了原有的学徒制。
学徒制从萌芽发展到现代学徒制,其内涵和意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元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现代学徒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3提高 机械类“双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3.1加强机械类高职双师队伍建设
让更多的高职教师加入“双师”的队伍。教育发展的百年大计就是师资的培养,师资培养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我们就“双师”群体的接续来说,国家需要通过加大培养新师资的力度,以此为“双师”群体蓄积后备力量和增添新鲜血液。我们从高职院校的现状来看,高职的当务之急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双师型”的师资群体。“双师型”教师群体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点:一是将擅长上理论课的老师有计划、有目标的派到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实地进行以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教学为主的“双师”能力培训。让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渐渐将实践技能教学和专业系统理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既让学生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学到了理论知识,同时还具备了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从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对那些既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又承担理论教学任务的“双师型”老师在其课时津贴、职称聘任等地方给予一些适当的特殊政策,让每一位高职教师将成为“双师型”教师变成自身的目标和追求。二是高职学校对新招聘进入学校的年轻老师应进行实践能力培训和考核。从一些普通高校招聘的年轻老师,在其正式进行教学之前,学校首先要对其进行实践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力的培训,这些教师必须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实习基地进行不少于一年实践培训以及锻炼,实习期满,还要经过一些鉴定或实践考核,鉴定合格后才能被学校聘任为正式的“双师”,这样一来,既初步具备“双师型”老师的基本要求,又建立起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第一位的观念。三是要加大对实习指导“双师”的学历提高与理论培训的力度。对那些还没有达到本科学历的教师要其创造条件使自己达到《教师法》规定的基本学历标准:对那些本科学历的老师“双师”要激励其进一步攻读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或者制定实行定期的进修学习制度,以此保证老师们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
3.2加快机械类高职师资的人才引进
每个高职院校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规划与办学总体计划,在精心研讨学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之上,认真的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进行编制,工作重心就是要计划好国家试点专业、省试点专业、重点专业的“双师”人才的引进,骨干“双师型”师资也要积极做好引进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兼顾教师质量问题,还要兼顾教师数量问题,更要解决引进教师学历、年龄、职称等各方面平衡问题。主动聘请有关事业单位、企业中有宽厚的实践经验以及教学经验的工程师到学校兼职,因为这些工程师可以给学校带来关于科研、生产最新的技术与工艺,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为学校带来市场对所需人员素质的最新要求。引进的“教师”与学校老师一起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的结构与专业的设置需要,对于那些对技能水平要求很高的课程,聘请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人员进行讲课。通过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专家在学校兼职,可以很大程度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的素质和质量。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很多职业学院外聘“双师”与专业任职“双师”比例基本保持平衡,有时外聘“双师”的数量超过专职“双师”。我国高职学校应该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目前,我国外聘的“双师”、兼职“双师”人数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这就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3.3加强机械类高职师资队伍的管理
多渠道、全方位的提高“双师”综合素质,如何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起来考核“双师”的综合素质。以此调动教师的主动性。这就需要学校更进一步探究学校师资队伍的管理办法,怎样才能保证稳定与流动结合?怎样实现管理模式的
3.4建立良好的师徒制度
在企业,员工流动是很正常的,可更换师傅必然会引起许多问题。因此,在师徒配对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现代学徒制的师傅不应该是一个个人,而应该是一个至少由2人组成的团队,要尽量减少因员工流动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保障学习的延续性。当出现人员变动时,校企需及时沟通,并采取补救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3.5提高专兼任教师的综合能力
学校的优势是教学理念和方法,企业的优势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安排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这些兼职教师是现代学徒制中“师傅”这一角色的主体,校企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教育教学方法及综合执教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对于专兼教学团队的管理,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让专兼教师互相帮扶、取长补短,使专兼教师在专业建设、科研合作、课程实施等方面实现共同提高,促进专兼教师协同工作,整体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实现团队目标的集聚效应,使团队效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悠.论高职院校“双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275-02
作者简介:李恒菊,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