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结合”模式下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2-25 06:25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网球现状分析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教体结合”模式下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Tennis Reserve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under the Mode of "Combining Sports with Education"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637002

鞠琳琳

1前言

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以李娜、彭帅、郑洁为代表的中国女子网球在国际网坛取得的辉煌战绩,对国内网球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整体情况,所存在的矛盾依然凸出,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以教育系统为主,以学校作为支撑点,同时兼顾文化教育与专项训练的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教体结合”模式备受国内专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中学阶段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提高的重要时期,不管是升学还是走职业化道路,都是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笔者结合四川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模式培养基地—绵阳南山中学,同时对在该校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并从中找出 “教提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力求完善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以促进我国网球运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各省的运动员、教练员、领队以及赛事领导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了有关 “教体结合”培养后备人才和有关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料和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作者利用裁判机会对2015年8月8日至13日在绵阳市南山中学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据统计,参加此次比赛的运动员共412名,其中男运动员235名,女运动员177名,教练员132名。作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向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272份,回收 272份,回收率 100%,有效问卷 248份,有效率 91.2%;发放教练员调查问卷 68份,回收68份,回收率 100%,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 88.2%,并对问卷效度进行了检验。

2.2.3专家访谈法

本人就“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方面的问题,与负责本次锦标赛的赛事官员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队的领队进行了面谈,为此次研究提供了的较为全面的实际信息。

2.2.4数理统计法

根据需要运用SPSS19.0 和wps office 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 生源状况

网球运动员的来源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在对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支代表队中的272名中学生网球运动员及68名教练员调查后得知,有90.6%的学生运动员来自城市,仅9.4%的学生运动员来自农村。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来源比较单一,而家庭资金投入是影响青少年是否选择网球训练的重要因素,“教体结合”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从侧面也大大增加了网球后备人才的来源和总体数量。

3.2 运动等级状况

我国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等级认定要求为在一定级别的比赛中获得一定名次。因此,拥有网球运动等级证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运动员技能水平的高低。在对学生运动员运动等级调查后发现,参赛选手有61.7%的为网球二级运动员,有0.8%的为一级运动员,但仍有37.5%的没有获得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

3.3 学训结合情况

平衡文化学习和专项训练是培养网球后备人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教育系统为主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训练的“教体结合”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这一问题,大部分的学校都是采用周末、晚自习等课余时间来进行专项训练。在对学生运动员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3.2%的学生运动员认为文化课学习非常难,72.6%的运动员认为文化课学习难度一般,仅有 2.8%的学生运动员觉得文化课学习非常容易(见表1)。对于运动员外出参赛拉下的功课,大部分的学生会通过自己后补或者单独找老师补习。

表1 学生运动员认为学习文化课的难度统计表

3.4 教练员队伍现状

教练员是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直接执行者,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对运动员的技能提高和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是“教体结合”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保障。在对教练员的年龄及执教年限调查后发现,我国中学网球教练员30 岁及以下有 15人,占总数的25%;30-40 岁的中青年教练员有15人,占总数的 25%;41-50岁的教练26人,占总数的43.3%;51岁及以上者有4人,占总数的6.7%。由此可见,教练员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教练员年龄偏年轻化和老龄化。在对教练员职称与学历的调查中显示,有40%的教练员为高级教练,其他的均为初级或中级教练;有76.7%的教练员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网球教练员知识结构及执教水平较为合理,但仍需提高。

3.5 学校训练设施情况

网球场地与基本训练设施是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条件,网球场数量的多少与训练设施的齐全程度也能大体反映出该校的网球水平以及领导对该运动项目的重视程度。通过运动员对自己学校网球训练设施的满意度调查后发现,仍有13.7%网球学生运动员对学校场地设施不满意。在对教练员对执教学校场及训练设施评价的结果发现,仅有10%的教练员认为目前的场地器材能够满足他们的训练需要。

3.6 训练经费来源

训练经费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物质基础,如场地和设施维护、训练、参赛、师资培养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经费的保障也成为“教体结合”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训练经费来源情况的调查显示,“教体结合”学校网球队的经费来源主要通过队员缴费( 83.6% )和学校经费(54.3%)两种途径,基本上没有获得上级部门的拨款和来自社会的赞助。

3.7 运动员出路状况

后备人才的出路情况是检验“教体结合”模式培养成果的最直接因素,其中走职业化道路和升学是中学阶段网球后备培养最典型的两种出路。通过与各代表队的领队交谈后得知,有99%的运动员毕业后顺利考入大学或者被输送到省队及以上走职业化道路,说明“教体结合”在保障学生出路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对运动员训练目的调查结果显示,76.6%的学生运动员从事网球训练的目的就是升学,对走职业化道路并不感兴趣,仅有6%的学生运动员愿意走职业化道路,仍有17.4%的运动员对出路不明确。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大大增加了他们通过国家相关政策(如运动训练单招等)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教体结合”模式是以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作为支点,同时兼顾文化学习与专项训练的新型培养模式,是解决我国网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 “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现状为:多数参与网球训练的学生来自城市,只有少部分来自农村,大部分具有一定运动等级,训练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升学;大多数运动员都认为文化学习和专项训练能够达到平衡,但只有少数运动员认为学习文化课非常容易;教练员的年龄普遍集中在在40-50岁之间,大多都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并对训练工作比较投入,责任心较强;学生运动员和教练员普遍对自己学校的训练场地和设施满意度普不高,训练和比赛的经费基本上都来自队员缴费和学校拨款。

3. “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制约因素为:后备人才来源单一,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球水平的提高;学训矛盾仍然不可调和,影响着我国网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教练员队伍不完善,科研能力和执教水平有待提高;学校、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在对后备人才培养及管理上还不够协调,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体系。

4. “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方式对以前存在的问题都有所改观,但仍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许多学校虽引入了这一模式,但基本上只是在形式上结合,并没有真正的将其落到实处。

4.2 建议

1. 注重文化教育与网球训练之间的平衡。“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应该把握教育是基础、训练是重点,文化教育和网球训练相结合的指导方针,以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运动员为目标,从而改善当前这种管理无序的状态。

2.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增加与俱乐部、网球协会及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达成联合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共识。

3.增加训练场地,完善训练设施,给学生运动员塑造良好的学习和训练氛围。

4.建立健全相关规定及管理体制。将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培养学校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深度结合,从而真正的做到目标共定、责任分担、项目分建、资源共享、过程共管,从而使我国的网球后备人才处于稳定的良性循环状态。

参考文献:

[1]阳艺武,刘同员,黄彩虹.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及思考——兼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3).

[2]王浩,陈建华,张天峰. “省队校办”:“教体结合”新路子的实践探索[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3).

[3]杜伟. 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以江苏省调查为例[J]. 体育与科学. 2006,(2).

[4]陈道裕,周奕君,陈显健. “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体育科学. 2006,(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Sichuan, China.

Ju Linlin

摘要: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三级培养”模式,为推动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该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其中最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而“教体结合”模式是解决我国培养网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中的运动员、教练员、领队以及赛事领导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阐述 “教体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教体结合;网球;后备人才;现状分析

Abstract:The "three-stage cultivation" mode of cultivating tennis reserve talents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nnis sport. Ye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mode also gradually surfaced. Among them, the issue of cultivating teenage tennis reserve talents is worthy of most study and attention. The mode of ‘combining sports wi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nnis reserve talents. With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paper takes athletes, coaches, team leaders and event leaders that participate in 2015 N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 Tennis Tournament as its investigation object and conducts analysis. Having explain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ng tennis reserve talents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under the mode of ‘combining sports with educ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combine sports with education; tennis reserve talents;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26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2-0060-3

作者简介:鞠琳琳(1987-),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网球现状分析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