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秀丽
摘 要: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微课,将故事教学法和微课进行融合,有效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要掌握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微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从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出发,围绕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适当选择故事内容;编写剧本,录制视频;结合故事情节教学单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深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 微课 故事教学法
小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随着数字时代发展,“微信”“微博”“微电影”进入人们的生活,教育界也出现了“微课”。根据教育目标,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对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微课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新领域,是现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产物。将故事教学法和微课有效融合,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英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理论背景
小学英语微课教学依据的理论主要有三种。一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运用必需的资料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例如,在开展关于环境变化的单词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利用动画的形式展现故事,创建出人物在进入不同环境后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情境正确把握单词的意思。利用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习新的英语知识,从而提高教学实效。二是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注重的是情境性。知识往往会受到有关情境的影响,因此故事设计的内容应当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影像的方法记录一名学生一天的生活,然后展示给学生们观看,使之了解影像中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理解每一句话所表达出的真实含义。教师在建立情境时应当忠于现实。三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注重的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修饰,将游戏融入到知识点的讲解中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微课的大致步骤
(一)课前准备阶段
在开展微课之前,需要选取小学阶段《英语》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将其作为微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然后根据内容准备资料。第一步,明确设计目标,把有关知识点转换为由教育性故事组成的微课视频;第二步,对小学生的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此确定选择哪些故事;第三步,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剖析,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融入微课的整体设计。
(二)设计过程
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以寓教于乐为目标来对故事情节展开设计,以话剧表演等方式对故事进行阐释,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对教学资料进行处理,依据重要知识点展开录制,制作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性教学小视频展现给学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三、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微课教学的具体操作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能取得很好教学效果的方法,它可以充分唤起小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小学生提供了各方面的锻炼,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能有效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语感。运用英语来讲故事是一种思维运动和语言活动,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小学英语微课中运用故事教学?
(一)适当选择故事内容
故事教学法一个关键的作用就是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如果能选择一个好故事,接下来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恰当地选择故事?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故事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描述故事时用的句型和单词是否能被小学生掌握和接受;(3)故事中的文句节奏和韵律感是否便于小学生模仿朗读。教师需要明白的是,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资料才是好的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依据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选择故事。
在具体选择时,抓住以下两个要点。第一,应当从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出发,选择与其认知程度相符的故事,故事的长短和情节都应当依据小学生的特征来安排。例如,小学英语教师在讲解关于“dream”的内容时,要考虑到小学生英语水平不是很高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情节较简单的故事,故事表现以图片和动作为主,加上简单的英语句子,以激起学生听故事的兴趣。制作有关dream的动画视频,其中故事用“I can...”句型描述,如:“In my dream,I can fly,I can play,I can jump,I can cook...”通过简短的故事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再加上配音,使得小学生迅速被故事情节吸引,从而融入英语学习过程。第二,故事的选择应当围绕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一些知识点集中、会话内容贴近教材并且能给小学生带来启示的故事,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二)编写剧本,录制视频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上课时间比较长,而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短暂的,过长的时间会让小学生产生厌倦学习的心理。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单调的教学方式既不能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促使其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十分有必要。教师运用故事展开微课教学,通过选择适当的故事情境,结合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资源整合,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选择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故事情节,编写剧本,录制成视频展现给学生。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展开交流和沟通,分析微课的缺点并进行改良,完善微课学习资源。例如,教师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中“brush one’s teeth”时,围绕两个卡通人物设计了有关one’s知识点讲解的微课,视频总长度两分多钟,有效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知识点有了深刻的印象。
(三) 结合故事情节教学单词
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教授新单词时,都会拿出单词卡片让学生读,这种方法虽然直观形象,但是缺少一定的趣味,学生被动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此时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故事教学法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描述。例如,英语教师在讲解方位词时,对于behind这个单词总有部分学生读不准。教师设计一个“猫抓老鼠”的故事情境,运用Flash动画创建一间简单的house,并在里面放一些学生学过的物品,如table、chair、box、flower等。然后播放一只猫抓老鼠的过程。当老鼠跳到了桌子后面,教师问道:“Where is the mouse?”学生大声回答:“On the table!”老鼠跑到了沙发后面,教师再问:“Where is the mouse?”学生回答:“Behind the sofa!”这样反复几次,学生在“猫抓老鼠”的故事中较好地掌握了几个方位词。
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微课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把英语知识和生动的故事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展开英语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丽芬.小学英语“微课”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2).
[2]卢婵梅.浅谈“微课”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4(12).◆(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桂林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