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阅读阵地 培养良好习惯

2016-02-23 16:34冯艳荣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默读合作交流朗读

冯艳荣

【摘 要】对话活动离不开合作与交流,因为学生面对一些思维含量高的问题,需要合作、交流才能完成;同时,还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成果的分享,进行思维碰撞,完善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阅读教学 默读 朗读 批注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28-01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任务,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诸多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是因为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了良好的习惯,学科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

一、研读题目的习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此话强调了题目的重要作用。文章命题的方式很多,有以人物姓名命题的,如《钱学森》《郑成功》等,有以人物职务或身份命名的,如《船长》《鞋匠的儿子》等,有以事件命名的,如《负荆请罪》《大江保卫战》等,有以人物语言命名的,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你们想错了”》等。好的题目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引发探究欲望。如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就要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有了这样的思考,就会产生通过阅读来探求答案的心理。再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也要鼓励学生据题质疑:谁提出了这样的请求?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总之,研读题目可以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效拉开探究之旅的序幕。

二、潜心默读的习惯

默读,是学生亲密接触文本、体悟文本的重要方式,因此,课程标准倡导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培养默读习惯,高年级更不能忽视。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默读方面的要求,即不动口、不指读、有一定的速度。当然这只是浅层次的要求,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通过有效引导使之沉潜于字里行间,并进行适时适度的指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去探究,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生本中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尽情地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情趣之美、哲理之美,进而迸发继续阅读的动力。比如,六年级上册的《爱之链》是一篇构思精巧、洋溢情感的美文。此文篇幅较长,为锻炼学生迅速感知课文的能力,笔者在研读题目之后,抛出了“在这根爱的链条上串起了哪几件感人心扉的故事”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潜心会文,探究答案。在该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默读,归纳出了三件事,即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老妇人资助店主,女店主安慰乔依。倘若没有问题的引领,学生就会读无目的,读而收获。

三、感情朗读的习惯

“默读便于思考,朗读便于记忆”,此话道出了朗读的作用。其实,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朗读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它是学生感悟文本内涵,培养语感的必经之路,是一种“以情传声,以声传情”的最佳手段。第一学段的阅读课堂以朗读训练为主,第二、三学段也同样不能忽视。在不同学段都要杜绝唱读现象的发生,尤其是要在低年级养成不唱读的良好习惯,否則进入中、高年级就不易纠正了。为此,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朗读示范作用或借助课文录音给予学生有效的示范和指导。

入选教材的课文体裁是多样的,有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性诗歌、妙趣横生的童话、寓言故事,等等。这些都是进行朗读训练的经典之作。为搞好此项训练,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语言风格,给学生提出相应的“读”的要求。比如,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则要读得绘声绘色,让听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对于古诗词的朗读,则要追求鲜明的节奏感,读出一种抑扬顿挫之美。

四、感悟批注的习惯

所谓“批注”,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在书上记录下自己的感受。阅读课堂上,笔者常常要求学生标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词语,那么在标画出来之后,就要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留下自己思考、感悟、评价的痕迹——这是自己思考的结果。比如,教学《爱之链》中描写女店主的那一段文字,笔者要求学生围绕“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店主”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作好批注。学生潜心默读,将自己的感受写在了该语段的旁边。通过巡视,笔者看到了许多精彩的批注:“我看到了一个细心的女店主”,“我读出了一个热情的女店主”,“我认为老妇人走进餐

馆有一种‘家的感觉,因为女店主能够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她。”……学生的感悟发自内心,不是教师强加的,也不是照抄资料上的。毋庸置疑,坚持不懈地进行批注实践,学生的感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五、合作交流的习惯

阅读课堂上,不乏“灌输”和“注入”的教学方式,教师将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强加给学生,学生失去了自主感悟与交流的权利。这种方式是封闭的,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语文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对话”活动,这一活动发生在生本、师生或生生之间。当然,这种对话活动也离不开合作与交流,因为学生面对一些思维含量高的问题,需要合作、交流才能完成;同时,还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成果的分享,进行思维碰撞,完善自己的认识。

当前倡导实施的“学讲计划”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思想。它要求学生“学进去,讲出来”,这里的“学”,包括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这里的“讲”,就是一种交流与分享。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的勇气和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比如,阅读《爱之链》一文,可以发现在文章开头、中间或结尾部分,都多次写到了乔依家境的贫困,作者的用意何在?在读完课文之后,笔者就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推选代表汇报。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好习惯。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所以,教师要牢记前辈教导,立足阅读阵地,培养良好习惯,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默读合作交流朗读
例谈默读在阅读课堂中的教学价值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让默读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