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管理模式探讨

2016-02-23 11:16:08陈红艳
西部皮革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五年制身心行为习惯

陈红艳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1)



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管理模式探讨

陈红艳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1)

五年制学生管理问题一度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点工程,要适应时代发展,就要迅速转变三年制高职管理方式,改变五年制学生管理中的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积极研究管理对策,努力探讨出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发展和学生教育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

“五年制高职”俗称“五年大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高职院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学业期满,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

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学生年龄偏小,是非辨别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等原因,部分学生在遵守学校纪律,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等方面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但他们具有学制较长,可塑性强的独特优势。如何根据五年制学生的身心特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努力探索培育五年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与方法,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五年制前期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征

“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是生源不同。二是学制不同。所以五年制高职学生呈现出的身心特征和教育需求也不相同,在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前期阶段(即前两年),教学和日常管理比三年制高职学生的情况更为复杂,这与学生的自身特性、学习习惯等密切相关。

1.1 学生为未成年人

五年制高职学生由初中毕业入学,年龄一般在15周岁左右,未成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未成年人需要被给予更多的监护和教育。

1.2 正处于青春期

青春期一般指13、14岁至17、18岁这个阶段,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中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禁不住种种诱惑,染上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气;或沉迷于网络游戏、微信、QQ聊天;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早恋或在恋爱中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自身发展。

1.3 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进入高职学习后,又缺乏高考升学压力的驱动,自觉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现象比较严重。

1.4 行为习惯养成较差

由于长期得不到老师指导,学生处在自由生长状态,学生的身心、尊严或人格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学生在较长时间内遭受老师的白眼,心理已发生严重扭曲。具体表现为:①缺乏应有的自制;②做事没有毅力;③固执;④脾气大;⑤注意力不易集中;⑥遇事紧张;⑦与人少交流;⑧缺乏自信。有个别人已达到封闭自己的状态。

2 目前五年制高职前期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

五年制高职前期教育阶段的独特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模式。但从目前来看,大多高职院校对于五年制的前期教育阶段基本套用三年制高职的教育管理模式,普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 教育管理定位不准确

很多高职院校将五年制高职学生和三年制高职学生一视同仁,片面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忽视了五年制高职学生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在教学方面,老师授课灵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内容不做强调。在早期教育阶段,简单套用三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不合理的。

2.2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重视不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往往偏重于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和理想信念、人格道德、意志毅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成绩好的学生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的青睐;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学校的歧视和教师的疏远,其结果是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妄自尊大,成绩差的学生则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都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这种不良认知如未及时得到学校和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久而久之就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3 探索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模式

五年制高职前期教育阶段是整个五年教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在这个时期给予学生合适的引导和教育,就会使后三年的教育计划难以实施。基于这个时期的学生特征和高职教育本身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管理。

3.1 制定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日常管理办法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身心特征决定了其不同于三年制高职学生的管理模式。在日常管理方面,应侧重于行为习惯和公民素质的养成教育,强调与其家长的沟通。如在学生请假离校时,要通知家长,确保学生安全。

3.2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的学生表面叛逆,内心迷茫。他们需要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过分严苛的制度化管理,反而会激发的学生逆反心理。通过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心理调节方式。在这段时间里,需要老师和家长很大的耐心和开放的胸怀,关注他们的成长,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于铸就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3.3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成人意识

在给予学生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关爱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这是高职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首要任务。以成人意识为引导,加强对学生干部组织、策划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干部为榜样,加强普通学生的成人意识培养。成人意识应该从前期教育阶段逐步灌输,成人意识的培养,是自主管理的内在驱力,只有学生意识到每个人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才会自觉自主的管理自己。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抗拒简单的讲道理,采取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团日活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红艳(1969-),汉族,湖南祁东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教学管理。

G710

A

1671-1602(2016)20-0186-01

猜你喜欢
五年制身心行为习惯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6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34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6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0
给身心降个温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人间(2015年8期)2016-01-09 13:12:46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