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娟
钟志农教授曾说过,教师要善待“处境不利的学生”。学业挫败的学生在处境不利的学生中占有很大比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善待学业挫败的学生呢?
一、对学业挫败的理解
这里所说的“学业挫败”,不仅是一种学习成绩明显低下的客观标准,而且更是一种当事人情感情绪上明显遭遇挫败的主观感受。“学业挫败”包括:
(1)“后进生”“学困生”。
(2)某些尖子生(因未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出现自我迷失、无望、自责、自罪、自虐等严重的情绪困扰,或者陷入家庭重压与难解的亲子矛盾之中)。
学业困难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1)焦虑与抑郁。低自尊和无价值感会导致低水平的慢性抑郁;而当学业失败引发的愤怒指向自我内部时,会导致自残自虐等较高水平的抑郁。
(2)社会性孤立。因学业问题引起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问题使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和很强烈的压迫感。
(3)违纪问题。消极的自我概念和情绪困扰容易转化为直接的行为问题。
(4)自杀倾向。
二、教师的应对策略
(1)不要犯“基本的归因错误”。人们在考察别人的行为时,总是倾向于把当事人的成功归于外因,而把当事人的失败归于内因。这就是“观察者效应”,又称为“基本的归因错误”或“归因偏差”。我们在考察学生学业挫败的原因时,首先归于学生缺乏努力或性格缺陷,其次是家庭和同伴的影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对学生的关心不够。这种“归因偏差”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十分不利。
案例1: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成绩倒数,老师通过了解得知,小明自己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但是基础比较差,老师现在讲的内容他听不懂,于是放弃了听课,导致学业的挫败。清楚了原因后,每天的自习时间,老师安排小明补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小明学习成绩逐步提高,上课听讲专注了,逐渐找回了信心。
以上这位老师在处理问题时,没有犯“基本归因错误”,正确解决了学生学业挫败的问题。
(2)准确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减少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误判,防止出现师生之间的恶性互动。
(3)多给予学生情感的抚慰。学生学业挫败,上课听不懂,被同学拒斥嘲笑,回家得不到理解、鼓励和支持,遭受家长痛斥,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表现得越来越冷漠,最终自暴自弃。我们若能及时给予学生情感的抚慰,学生就能获得极大的心理支持,重拾信心。
(4)给学业挫败的学生以同样程度的关注。哪怕他们有着诸多的困难,要提高成绩绝非易事,教师的态度、表情、语气等方面也绝不可以有丝毫的冷漠、懈怠和忽视。冷漠、懈怠和忽视只会给学业挫败的学生严重打击,只有理解、温暖和关爱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5)对于未达到自己理想目标、出现严重情绪困扰的尖子生,要格外引起警惕。如果识别干预不及时,其中一些人就会引发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症甚至是精神分裂症。对这样的学生一定要求助专业人员,从认知行为的层面挖掉其背后深层次的完美主义根子,避免出现自杀事件等不良后果。
案例2:小红在学校学习成绩突出,但是同学关系处理不好,有同学反映小红经常偷拿其他人的复习资料。老师接到学生反映后,没有仔细询问小红原因,严厉地批评了她,让她向其他人承认错误,没能顾及小红的感受。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红变得越来越焦虑、抑郁,最后休学了。
以上这位老师在处理问题时,没能发现问题的根本,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也伤害了学生的内心,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找出事情的原因,实在解决不了的要求助专业人员。
总之,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需要丰富的知识、滋润的情感、温暖的人际等,强健的体魄、睿智的思考、处世的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学生的成长必须留有自我发展的足够空间。人的生活空间与时间是有限的。就像一个瓶子,当学科知识的读、写、听、说各种训练内容填满了这个瓶子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装得进去呢?我们常常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强化”素质教育,“增强”人文素养等,这都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做“减法”,学生就会不堪重负。有时,我们看到了学生内心的挣扎,我们为了一个又一个的“加强”,做了那么多开创性的和弥补性的工作。但是,不能忘记的一个事实是:“瓶子”早已经满了!什么时候,我们能真正把这一道最简单又最复杂的“加减法”做好,学生的成长才能留有自我发展的足够空间。
作为教师,教给学生们知识很重要,但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孩子们快快乐乐地生活更重要。善待学业挫败的学生,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地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用理解、温暖和关爱帮助每一个学生,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们的内心健康成长,用我们教师的接纳、尊重、谅解、包容,帮助学业挫败的学生转变与成长。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