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河谷草原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6-02-23 03:15姚玉婷李晓东新疆大学旅游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伊犁河谷思考

姚玉婷 李晓东新疆大学旅游学院



新疆伊犁河谷草原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姚玉婷 李晓东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

摘 要: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然而,约占草原总面积84.4%的西部和北方地区是我国草原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因此,对新疆伊犁河谷草原旅游发展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伊犁河谷草原旅游发展的机遇、开发优势条件、诸多的劣势与不足及战略进行思考。

关键词:伊犁河谷 草原旅游 思考

一、关于伊犁河谷发展草原旅游的机遇思考

2013年6月21日,在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公布,批准了新疆天山成为新的世界自然遗产。这是新疆也是整个中国西北地区获得的首个世界自然遗产,而喀拉峻—库尔德宁所在的伊宁盆地,海拔只有500-780米,是天山中最典型的山间盆地,两者高差达6000多米,拥有中国最美的森林冠军—天山云杉林、最美的草原亚军—伊犁草原、中国最美的冰川亚军—托木尔冰川、中国最美的沼泽亚军—巴音布鲁克湿地等,一冠三亚凸现了天山之美,而2 622种高等植物、550种脊椎动物,各自占到新疆植物、动物种数的65%和75%以上。伊犁河谷草原作为“一冠三亚”的最美草原亚军应抓住这一展示形象和宣传促销的良机,促进景区健康、持续、跨越式发展。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丝路申遗成功,包含新疆6处遗址,伊犁河谷虽不在列,但其作为东起吐鲁番,西至中亚的丝绸之路中线“天山道”上的要冲,伊犁河谷各草原旅游景区迎来了面对世界旅游市场的新契机,并未其成为丝绸之路旅游门户提供新的政策机遇,伊犁河谷草原旅游景区应与周边国家、景区联合建设,积极融入丝绸之路旅游片区打造。

二、伊犁河谷草原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

伊犁河谷天然草原总面积 339.84 万hm2,可利用面积 319.21万hm2。 天然草原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61%,是林地面积的8倍,是耕地面积的10倍。天然草原是伊犁河谷的第一大资源,它从高至低依次分布着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平原荒漠、河谷草甸,多样性十分丰富。伊犁河谷以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缔造了闻名国内外的优质草地资源,其草地的丰富性和特异性,在我国草地中具有鲜明特色,为伊犁河谷草原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伊犁河谷草原重要水源涵养地和风景名胜区主要有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唐布拉草原、喀拉峻草原、托乎拉苏草原、库尔德宁、果子沟等,草原总面积为28万hm2,涉及伊犁河8个县。

三、伊犁河谷草原旅游发展的制约问题分析

李静[]采用实地采访、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法对伊犁州直 8 县主要草原旅游景区及周边牧民进行调查,发现草原旅游相关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低,卫生意识薄弱,缺乏管理经验,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宣传意识;虞敬峰、冯晓华[]通过对新疆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研究发现伊犁河谷草原旅游资源存在开发观念落后、资源开发基础薄弱、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对草原居民的利益关注不足等问题。

四、伊犁河谷发展草原旅游的战略思考

(一)实现草原旅游发展生态化。草原资源是人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加强草原旅游管理,控制整个草原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使用程度;科学合理地制定草原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专业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生态导游;加大生态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旅游者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使旅游者能够自觉保护景区草原生态环境;撰写草原生态知识科普读物,建立草原旅游开发的法规制度,制订相应标准,规范开发者、经营者、服务者、旅游者行为。

(二)开展草原旅游产业化经营。草原旅游的产业化经营结束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而散的小农牧经营,开始了食宿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草原旅游的产业化经营实现的基础是形成公司制或股份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在管理方面,应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实现集团化运作;将网络营销与旅游推介相结合,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加强区域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空间竞争力;依法治为前提,以旅游容量控制为手段,以教育为保障,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实现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在草原旅游开发中树立正确理念。伊犁河谷天然草原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就出现退化,到本世纪中期,随着牲畜的增加,草原已不堪重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兽医局草原处处长范守民说,过去由于片面追求牲畜数量的增长,草原承载力已达到极限,许多天然草场因过度放牧,牧区产草量呈现下降趋势,自禁牧、限牧之后才明显改变。

五、结语

北方草原旅游发展区域大部分处在我国最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对人为活动的干扰非常敏感。然而以草地植被为核心旅游资源的草原旅游区一旦被开发后,往往承载着多重压力,如采摘野花、人畜践踏、开垦种植、基本建设、主要旅游活动也都在草场上进行,而旅游旺季与植物生长旺季在时间上的重叠又使这种压力成倍增加,有可能导致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草原退化,基于此,对草原旅游发展研究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静,宋传胜.伊犁河谷草原资源开发利用调查[J].草食家畜,2013,05:73-76.

[2]虞敬峰,冯晓华.新疆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0:934-937.

[3]韩俊.中国草原生态问题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3.

[4]杨富裕,陈佐忠,张蕴薇.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6

作者简介:姚玉婷(1989-),女,汉族,河南人,新疆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管理;李晓东,男,汉,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管理。

猜你喜欢
伊犁河谷思考
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规避低温冻害措施浅谈
伊犁河谷无融合生殖砧木青砧1号苹果良种大苗繁育技术
伊犁河谷不同时期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映像畜牧业
亚楠在伊犁河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