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探索*

2016-02-21 07:59:43闫忠红杨天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西部中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师承院校教育多元智能

闫忠红,杨天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探索*

闫忠红,杨天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从教学过程生成性、教学目标全面性和学生角色主动性的实践方式等方面入手探讨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的实施问题,以促进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而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实践

当前,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培养中医药人才已成为中医药教育讨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更是人们对中医药教育近半个多世纪的反思。集中到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问题上提出了诸多的结合方式、方法和运行模式,或以传承班、经典班、特色班的方式培育中医药人才,或以区域学派或专长培养中医药人才,或以实践为核心体现中医特点培养人才等。这些培养方式方法与模式实践强调了教育教学过程的师承性和教学环节的实践性。但从实践实施过程看,表现教育教学形式的内容多于实质性的有机结合仍然是院校教育方式的有效补充,没有解除院校教育形式体系的约定,更不可能充分体现师承教育的特色优势,特别是对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本质的认识及内部联系尚缺乏科学的解释与论证,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目标的定性与定量等方面尚不规范科学,这必然导致结合点的有效生成缺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本文从实践方式认识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以教学过程生成性、教学目标全面性和学生角色主动性的实践方式解决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1 生成性的教学过程实践方式

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中医院校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中医教育方式和知识传授途径,使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统一;师承教育充分反映中医知识传承、人才成长、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两者的实践方式有机结合更能促进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这种生成性最核心的内容是把两者在知识传授方面的特点优势进行科学建构。建构主义不赞同行为主义的知识绝对客观性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主体和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构建。构建主义十分重视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构建自己认知世界模式的作用,批评传统教学中去情景化学习的做法,强调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在学习中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学校设计中曾提出理想的学校教育应是“深入社区的学习”,并将此称为“场景化的学习和探索”,还再三倡导和建议学校教育应注意吸收两种非学校模式“师徒模式”“博物馆“和社会场景化学习过程及社会场景化学习环境的有效成分[1]。中医师承教育要求学生跟名师,要耳闻目染,亲历实践情景,学习过程场景化,接触患者社会化,以社会需求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师徒教学活动中不搞标准化考试评价,而是以掌握知识水平能力和实践效果来衡量,这也是霍华德·加德纳在教学评价中反对只依据标准化考试的评估,推崇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景化评估。这种教学实践方式的常态性和开放性使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只有在知识传承过程中,坚持实践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实践方式,才能实现科学的结合[2]。

2 全面性的教学目标实践方式

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最难实践的是教学目标问题。在这两种教育教学方式构架结合点上,不仅要从教学目标方面去解决问题,还必须从现代意义方面去探索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意义。传统的学校教学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向学生灌输知识为教学目标,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学校教学目标逐步趋向全面性,不仅重视工作、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注重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高尚完善的人格,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强健体魄;不仅要提高其全面素质,更要培养其个性发展。中医师承教育更趋向职业性教育,并在职业性教育的基础上开发学生多种智能,注重个别差异和心态表征的不同,以多方面能力为切入点培养徒弟,并在师徒相传过程中实现将来生活的真正联系是比较全面的教学目标。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要在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方面探索结合点,要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确立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确立适应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统一的管理制度、评价方式及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实践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全面的教学目标实践方式必须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多元智能开发相统一,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统一,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需要的统一[3-4]。

3 主动性的学生角色实践方式

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学生角色的主动性实践方式。实行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很大程度是趋于教育方式的利弊判定,中医药特色优势继承的水准偏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好坏等等完全忽视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主动性发挥的教育与实践。现代学校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为学生准备范围更为广泛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较为看重学生自我评价或评估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与求索产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产生对自己学习和发展的自觉责任。中医师承教育对学生主动性角色的培养十分宽广而又丰富。如“高徒”的成长要求,实践出真知的要求,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传承医道,济世仁民,利济群生,修身立德,精勤学不辍,创新不拘俗,敬业志存远,治人先修已等要求条件,构成习医者的角色规范,并以此约定徒弟激发学习中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提出《黄帝内经》中的对问对答方式,充分体现出黄帝与岐伯,“师与生”互讨互问的交流方式,还有扁鹊与长桑君,张仲景与张伯祖,淳于意与公孙光、公乘阳庆,金元四大家的成长等,都表现出深刻的师生共勉的主动性角色,由此造就出千古不衰的一代又一代名医。在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要首先强调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要认同,把学生引向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原野,转换角色,和学生一起走向知识的实践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主体意识,形成主动性角色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新动力、新起点。

[1] 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估理念及原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3,24(6):36-39.

[2] 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2):25-29.

[3] 曹军.语文教学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途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7):211-213.

[4] 郭三玲.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教育教学观念变革[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0):85-87.

On PracticeM ode ofCom bining TCM College Education w ith Apprentice Education

YAN Zhonghong,YANG Tianre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combining TCM college educationwith apprentice educationwasdiscussed from the gener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the comprehensivenessof teaching aimsand practical mode of student-role initiative,therefore to promote organism combination of TCM college education and apprentice education,and rais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TCM talents.

TCM;collegeeducation;apprenticeeducation;the practice

R689

A

1004-6852(2016)07-0064-02

2015-07-22

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XM-HLJ-2013099)。

闫忠红(1974—),女,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学位,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

杨天仁(1954—),男,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

猜你喜欢
师承院校教育多元智能
昆剧“传”字辈师承探析
戏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7:06
师承授受经验谈
师承与独创之美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论美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3:24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浅谈Mooc对我军院校教育的影响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10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