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轼为中心的例说
杜华平
杜诗词语接受史
——以苏轼为中心的例说
杜华平
将历代注家对词语出处的考索,提升为词语接受史的研究,是杜诗接受史研究可行的路径。考索杜诗用词的始源及早期演化,查明杜诗词语在唐人,以及在苏轼前后的宋人那里的运用实例,形成一个个杜诗词语的接受史图景,这些微观的接受史对于勾画更加宏大的杜诗接受史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具体考论了“老罢”“眼枯”“放箸”“野航”“众目怜”“同一云”等六个杜诗词语的接受史。
杜诗接受史 词语接受史 杜甫用词 苏轼学杜
文学接受与传播的研究路径很多,最常见的是从宏观背景、文化资源、思想脉络、艺术精神等层面上着力,这当然很必要,最能体现出现代学术的特点。但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特点是从微观入手而放眼全局。古代的文学接受与传播研究,往往是以笺注、疏证的方式进行,而笺注时最经典的方法又是在词语的层次上穷力爬梳语源,适当向后关注其流向。一部好的注本往往就是能最大程度地彰显一个文学家在众多词语的接受上所表现出的文化传承和创造的水平、境界。只是前人的笺注,一般都还不是真正自觉的接受史研究,大多还只是一般的词语溯源。当今在资料的完备、检索手段的便捷上,远非前人所梦想,像古人一样从微观入手做接受史研究,应能大有作为。这是本文的来由。
为此,我准备以宋代的杜甫接受史为大课题,想以苏轼为视点切入。工作方式上,是从通读王文诰注苏诗开始,对注家所指认的苏轼学杜语例,细加考索,全面梳理出杜诗所用的语词经由苏诗,最终进入汉语词汇库,成为民族文化的共同财富的历史。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词汇库是至关重要的方面,词汇量的丰富程度是衡量文化积累水平的重要指标。汉语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必然表现在词汇库的巨量上。汉语词汇究竟多大呢?《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词6.9万多条,反映的是中国内地现在使用的情况。若要阅读汉语古籍,则中级工具书是《辞源》,其第三版收单字14210个、复音词92646个。收词更多的则为另外三部工具书:《汉语大词典》收单字2.27万个、复词37.5万个;台湾《中文大辞典》收单字49905个,词语37万多条;日人诸桥辙次所编《大汉和辞典》收汉字49964个、汉语词条50万个。在现代词典编成之前,清康熙年间所编《佩文韵府》收录词藻约140万条,而这仍然没有穷尽汉语词汇,我估计,汉语词汇库总量应在200万条以上。对汉语词汇库贡献很多的有很多诗人,以《佩文韵府》所收材料统计,贡献词语最多的五位诗人情况是:苏轼接近1.6万条,杜甫1.4万条,白居易1.13万条,韩愈9.8千条,陆游9.46千条。苏轼和杜甫位列前二,是对汉语词汇贡献最多的诗人,杜甫存诗1450多首,平均每首诗贡献10个词条;苏轼存诗2300多首,平均每首诗贡献6个词条还多①。可见,苏轼和杜甫的作品不仅是哺育古代读书人最重要的滋养,而且还直接进入到了民族共同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有机分子。
历代注苏诗者,都特别注意为苏轼字词溯源,挖掘出处,代代相承,清代王文诰对前此成果作了总汇。注家们对苏诗出处的梳理显示,杜诗语词是苏轼袭用最多的对象之一。历代注家所做的工作并不都能反映苏轼脱化的实际,过度溯源的现象是常有的,该溯源而漏注的情况也非个别现象。为此,在利用历代注家资料的时候,既要慎重加以别择,还应在他们基础上,穷极所能,作更充分的考源索流。一要考出杜诗用词的始源和历代的用例,从用词的角度说明杜诗的创造性价值。二要从杜诗接受的角度考索唐人用例,显示出杜诗在唐代的接受史。三要以杜甫诗集在北宋的编印、传播为背景,根据杜诗接受的时段,查明苏轼前后的人们用杜实例,从词语接受的角度描述宋代杜诗接受的情形,说明苏轼在杜诗接受史中的地位。
1.“老罢”一词的接受史
《佩文韵府》上声九蟹韵收入该词条,但所引词源为陈师道《斋居》:“青奴白牯静相宜,老罢形骸不自持。”②而《汉语大词典》则视为两个“同形异读异义词”收入,“罢”读pí时,源出《淮南子·人间训》,“罢”读bà时,源出《南史·蔡兴宗传》③。前者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④释义为“衰老疲惫”。后者释义为“年老百事皆废”。按,《南史·蔡兴宗传》实本沈约所编《宋书》本传,而据张舜徽先生考证,沈约是书系齐永明年间修成,且“大部分是依据徐爰的旧本”⑤。《宋书·蔡兴宗传》记沈庆之语出现了“老罢”一词,原文是:“老罢私门,兵力顿阙,虽有其意,事亦无从。”⑥其中,“老罢私门”意即年老了退居在家。以上两例,语意接近,语法功能有所不同,二者究竟属于无关的“同形异读异义词”还是互有承袭关系,很难论定。而自《淮南子》《宋书》《南史》用过“老罢”一词后,这个词语并没有进入汉语词汇库,杜甫之前见不到哪位诗人用过。杜甫在诗中三用“老罢”一词,分别是《怀旧》:“老罢知明镜,归来望白云。”《闻斛斯六官未归》:“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夜归》:“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其意与《淮南子》及史书所记沈庆之语都很接近,而《淮南子》《宋书》《南史》都是杜甫知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⑧。考虑到杜诗用词的丰富性,这个用过三次的词,应视为杜甫的偏爱。然而检阅大历以后的唐诗,却见不到其他唐人继续使用,包括喜欢叹老嗟卑的白居易,都没有沿袭使用。杜诗在唐代并没有进入一般人心目中的经典序列,这似乎是一个细微的旁证。
概括以上对“老罢”一词使用历史的梳理,大致可以看到:这个来自《淮南子》的词,杜甫之前的使用较偶然,未进入汉语词汇库,成为民族共同语。是杜甫的三次使用,才以诗的力量将这个词的意涵发掘出来,并使之打上杜甫的生命印迹,杜甫乃是“老罢”被世人理解和接受的重要一环。而宋人学杜,特别是宋祁、苏轼、陈师道等多位著名诗人前后相续的使用,“老罢”一词才真正进入了民族共同语。宋人及后世用这个词,实际是在与杜诗对话,本质则是为杜诗续命。而《淮南子》倒成了已祧之祖,《佩文韵府》引用词例时比较注意追溯源头,在收录这个词条时,未引《淮南子》《宋书》《南史》,虽属不严谨,但连杜诗都遗漏了,此错误才是最不应该的。
2.“眼枯”一词的接受史
宋代在苏轼之前,先有梅尧臣和王令二人用这个词来写丧亲之痛。梅尧臣在庆历四年(1044)的一年之内失去了妻子谢氏和幼子十十,悲不自胜,所作《书哀》,开头四句曰:“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王令也有《哭诗六章》,其二云:“朝哭声吁吁,暮哭声转无。声无血随尽,安得目不枯。目枯不足叹,无目心自安。目存多所见,不若无目完。”都明显可见杜甫《新安吏》的影子。这两例子都出现于王洙编本杜集问世之后,处在宋代杜诗接受史的早期。
在“眼枯”这个词语的演化历史中,苏轼因处在宋代杜诗接受的较早时期,而对杜甫所创造的这个新词的进一步被接受具有不小的作用。这个词语在苏轼这里仍属于经典义项,它的泛化尚未开始。《汉语大词典》收此词所引书证即为杜、苏二例。《佩文韵府》收录这个词条时在引用杜诗之后,漏引苏轼语例,而引陆游、刘基诗,显系失考。
3.“放箸”一词的接受史
宋人用“放箸”多得杜诗原意,这可能与苏轼有关。苏轼两用此词,一见于名篇《元修菜》,形容乡味元修菜(又名小巢豆、小巢菜)之美,道:“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一见《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全诗为:“遣化何时取众香,法筵斋钵久凄凉。寒蔬病甲谁能采,落叶空畦半已荒。老楮忽生黄耳菌,故人兼致白芽姜。萧然放箸东南去,又入春山笋蕨乡。”写的是对山里的菌、笋、蕨等食物的喜爱。苏轼是有名的美食家和诗人,从杜诗中借来的很生动的“放箸”一词,到他笔下之后,仍然非常鲜活生动,因此对此后的诗人有一定的示范意义。经过苏轼这一环,这个由杜甫创造的词,便以“放箸”或“放箸空”的形式一再出现在宋代诗人诗卷中。
4.“野航”一词的接受史
不过,要说明的是,黄庭坚虽然用过“野航”一词,但他校杜诗,却认为杜诗原应作“野艇恰受两三人”,并举白居易《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野艇容三人”为据。其实,“野艇”在唐诗中习用,与杜甫年代相近的有刘长卿、韦应物、李中,刘还两用。中唐时期除白居易外,张志和《渔父》“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是名句,此后还有赵嘏、郑谷、许浑等人都曾数用。宋初的田锡《七里滩》:“几处上源堪涉渡,有时野艇并来过。”而梅尧臣曾四用“野艇”,如《小村》:“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齧只危根。”这个词更早进入了民族共同语,《佩文韵府》收录“野艇”一词,并引录了张志和、刘长卿、许浑、郑谷、李中、陆游等六人用例。又另收了“野艇来”“野艇轻”两个词条。而查阅苏轼诗,却并不见这个词,这既可作为苏轼用词避熟滥的一条证据,反过来似乎也说明黄庭坚用理校法,推定杜诗“野航”为“野艇”未必可靠。
5.“众目怜”一语的接受史
“众目怜”一语出自杜甫《赠李十五丈别》:“不闻八尺躯,常受众目怜。”写的是曾为秘书郎的李文嶷,出身唐宗室,父亲官位通显,他本人又身高八尺,却因避乱,流落西南,与杜甫相见。“众目怜”一语是其中最精彩之处。作为落难者,李文嶷最需要获得的是理解、扶持和帮助,可是,他从众人的目光中感受到的却只是怜悯。于是,落魄的难堪,此刻又增多了几分屈辱之感,而对世态炎凉的深刻体认也因此加深。
《汉语大词典》收有“众目”而未收“众目怜”。《佩文韵府》收录“众目怜”词条,引了两条语例,其一是杜诗,其二是苏轼诗,后者出自《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两例对读,可见第二例显然是从前一例化出,杜甫原诗在写他人的同时暗寓自我感受,苏轼则是直接用以自我言志,上句亦牢骚亦透悟,下句则为杜诗中所具有的“受众目怜”之感受找寻“力耕”的出路,这是将孔、颜的安贫乐道,陶渊明的躬耕服勤等思想资源融化后得到的一种新精神,是典型的苏轼语。相比较而言,苏轼儿子苏过《和赵承之竹隐轩诗》:“陶令甑无粟,阮公不言钱。可怜六尺躯,坐受众目怜。”语面上虽有“陶令”“阮公”,却未化为己有,后面两句与杜诗原有思路完全雷同,并未达到与杜诗对话的境界,反而是后来的杨雯《宋武帝庙》“昔为万夫特,今受众目怜”为更能自具面目,学杜而不死于句下。这应是杜诗接受的一条重要原则。
6.“同一云”一语的接受史
苏轼也与杜甫相同,没有跟着六朝至一般唐人那样爱用“同云”一词以咏雪,却踵步杜甫用“同一云”写雨天,《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霔不为龙所隔。”在苏轼之后,苏辙《次韵张问给事喜雨》:“已收蚕麦无多日,旋喜山川同一云。”高登《冒寒行风雨有感》:“乾坤秘日月,八荒同一云。”李处权《十月十日陪张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客舍甲子雨,八荒同一云。”可能都是经由苏轼而沿着杜甫的方向往前走。《汉语大词典》不收“同一云”而仅此“同云”条,《佩文韵府》则收“同云”却引入杜诗《利雨叹》上例,而不收“同一云”词条,都是因为没有细致辨明二者在使用上的差异。
以上是站在对汉语词汇库的贡献这一视角,举例性地考论了六个杜诗词语的接受史,所获得的信息与其他杜诗接受史研究路径相比,有更丰富、细微的方面,其价值应予以肯定。这种研究跨越了语言学、文学、文化三个学科的界限,目前尚无现成的方案可供借鉴,此处作了初步的研究尝试。要特别指出的是,杜诗语言在后世的接受,除了词语的前后相袭与演化之外,还有很多可探究的角度,或许也可以逐个角度细做,等很多细微的成果陆续问世后,将来的杜诗接受史书写当能有崭新的面貌。
注释:
①《佩文韵府》的引用语例,有不少是一个诗句在前后多个词条引用的情况,譬如杜甫在1.47万个词条中出现,并不意味着有1.47万个诗句被选入。
②《佩文韵府》,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本,第1773页。下文凡引此书,均不再出注。
③《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第八卷,第627页。下文引文凡引此书,均不再出注。
④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2页。
⑤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9页。
⑥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80页。
⑦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9页。下凡引杜诗均出此书,不再出注。
⑧张慧玲《论儒道互补视阈下的杜甫与庄学》第一章第一节统计杜诗脱化数据,得出杜诗脱化最多的前代典籍中,《淮南子》位列第六,《宋书》《南史》未考,若细加统计都应排在前二十。张文为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5页。下文引文凡引此书,均不再出注。
责任编辑 刘晓凤
作者:杜华平,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3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