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洪
再论浣花夫人、浣花祠与杜甫草堂
刘 洪
成都杜甫草堂花径旁有一座名为“浣花祠”的祠堂,里面供奉着一位巾帼英雄。杜甫草堂里面怎会有一座专供女子的祠堂?她到底是谁?她与浣花祠有什么关系?浣花祠与杜甫草堂又是什么关系呢?一系列问题至今困惑着我们。学界尤其是蜀中学者对此已有所关注,并取得相关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再梳理再讨论,以纠正一些以讹传讹的说法和观点。
浣花夫人 冀国夫人 浣花祠 杜甫草堂
目前,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在对位于杜甫草堂花径旁边的浣花祠进行维修。众所周知,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一座专门纪念伟大诗圣杜甫的专题性博物馆,是人们心目中的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的圣地。作为中国诗歌文化中心的成都杜甫草堂,里面怎么会出现一座供奉女子的祠堂呢?这位女子是谁?她和祠堂有什么关系?祠堂与杜甫草堂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常被人反复问起。作为一般普通百姓,尤其是外地游客,对此是一片茫然。鉴于此,我们觉得还有必要对此问题再做梳理和讨论,以尽可能还原事实和真相。
成都杜甫草堂花径旁有一座供奉女子的祠堂,门额题为“浣花祠”。其正门左右两则各有简短木刻文字。大意是说祠堂主人是西川节度使崔宁妾任氏,因其护城有功,被封为冀国夫人,成都人民因此修建祠堂,以纪念这位巾帼英雄。除了简短的几行木刻文字介绍,浣花祠主人生平如何,史料文献记载并不多,且较为零乱。
关于浣花夫人的身世,最早且最完整的记载见于宋代任正一的《游浣花记》。其中记载浣花夫人任氏,本家是汉州小户人家的女儿。其母于梦中感遇神人授大珠,醒后便有了身孕。第二年四月十九日,任氏诞生。任氏长大后对待佛教及僧人的态度十分敬重。一天,一个疮疥满体的僧人请求任氏为其洗衣,任氏欣然濯僧衣于溪边,顷刻百花满潭。这便是百花潭之名的由来。后来崔宁为西川节度使微服行于民间,心悦任氏,便拜访任家,纳任氏为妾。崔宁正妻辞世后,任氏遂为继室,多次受封直至冀国夫人。任氏显贵后,每年生日时便乘船置酒到曾经濯衣之处,徘徊终日。后世因之以为常事,于是浣花夫人生日这天便逐渐演变成为成都市民的传统节日,人称“浣花鳌头”①。此故事也载于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然而对于任氏的生辰,古人又有不同意见。元代费著《岁华纪丽谱》载任氏生辰是四月十九日③,与《游浣花记》同。而明代杨慎的《全蜀艺文志》则认为任氏生辰为三月三日④。另外,《游浣花记》所载的任氏为僧人濯衣的传说历来也存有争议。该传说也见于南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和明王路《花史左编》。但任正一根据《唐书》,认为百花潭来历已久,并不是因浣花夫人濯衣之事而得名。他还指出,当时人们皆认为关于浣花夫人任氏的身世本家的传说是没有根据的⑤。
综上,根据目前所见的史料来看,五代、北宋时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朝廷加崔宁为尚书并赐名之事在任氏破贼之前,且并没有关于封任氏为夫人的记录。南宋时,关于任氏的故事慢慢丰满,出现了关于身世本家的传说和封夫人之事。但此时任氏受封为冀国夫人主要因为崔宁被赐封冀国公。同时这些传说已与成都的地名如百花潭、浣花溪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到了明代,崔宁的形象慢慢弱化,这一时期对浣花夫人故事的演绎突显了任氏英勇破贼的事迹,而崔宁升官也直接受惠于任氏保卫成都之功。至此,浣花夫人的故事已臻于完整。浣花夫人本事的演变过程,也是其爱护百姓的正义形象的丰满过程。
从上述冀国夫人的故事,我们知道浣花祠里供奉的就是冀国夫人,那么浣花祠与杜甫草堂又有什么关系?它怎么会出现在杜甫草堂里面?是何时修建的呢?杜甫草堂在历史上历经多次的维修与扩建,使得这些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困惑至今。虽学界对这些问题也多有关注,有学者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查和研究,给出了合理解释和说法。但时至今日,关于浣花祠与杜甫草堂的关系仍然有很多人不明白,不了解。所以我们觉得仍有必要对有些问题再做讨论,以廓清迷雾还以真相。
(一)草堂寺与杜甫草堂的关系。
(二)草堂寺与梵安寺的关系
(三)浣花祠与杜甫草堂
浣花祠是为纪念浣花夫人任氏而修建。后世之所以称其为浣花夫人,可能与她于溪畔为僧人浣衣而花现水上的传说有关。后人也有因其生日而大游浣花溪的习俗,故民间习称其为浣花夫人,并将其祠称为浣花祠。关于浣花祠的来历目前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梵安寺即是益州草堂寺,浣花祠在梵安寺内也即在草堂寺内,濮禾章和王文才等持此观点;二是认为梵安寺并不是草堂寺,但浣花祠确是在梵安寺内,吴鼎南、陶喻之等赞同此观点;三是模糊梵安寺与草堂寺的关系,但确信浣花祠修建在梵安寺内,林弘、郭祝崧等持此观点。
通过对史料的甄选去伪,我们认为,至少在
如今,浣花祠作为成都草堂内的“特殊”建筑之一,历来为后人所敬仰。唐代宗大历三年任氏率兵保卫成都一战,不仅使成都当地百姓免遭掠夺与杀戮,更维持了巴蜀一带的相对安宁,减少了安史之乱以其后续内忧外患所带来的种种祸端。任氏以一弱女之躯,舍命护城,这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大爱精神是一致的,相通的。所以人们对浣花夫人功绩的敷演,以及浣花鳌头这一节日在民间的盛行不止,也是成都人民感怀杜甫的另一种形式的纪念。
至此,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今天的成都杜甫草堂内,至今仍有一座专门供奉浣花夫人的浣花祠了。
注释:
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8页。
③(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页。
④⑦(明)杨慎:《升庵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270册,第409页、第409页。
⑥(明)曹学佺:《蜀中广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591册,第674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02-3403页。
⑨陈铁民、候忠义:《岑参集校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90页。
责任编辑 张芷萱
作者:刘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61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