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汉代帝王评价述论*

2016-02-20 05:41雷炳炎
关键词:王莽刘秀刘邦

雷炳炎,刘 毅

(湘潭大学 历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5)



毛泽东关于汉代帝王评价述论*

雷炳炎,刘 毅

(湘潭大学 历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5)

毛泽东熟读两汉史,关注并评论汉代帝王,不仅为现当代秦汉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读懂毛泽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与史家评论汉代帝王相比,毛泽东更注重论说两汉帝王为政之得失,注意以史为鉴,并用以指导现实政治。毛泽东对刘邦、刘彻、王莽、刘秀的评价,更多的是从政治家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成败得失。从毛泽东评说历史人物的角度,我们可以了解其史学观念和文化性格,以及他在时代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有所变化的历史视角和价值取向。

毛泽东;汉代帝王;得失;评价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熟读古史,可以洞明历代政治之得失。毛泽东一生喜爱读书,尤其酷爱阅读历史书籍,他曾多次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1]第八卷毛泽东系统阅读了《尚书》、《春秋》、《左传》以及《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代正史,在研读汉代有关史书的过程中,也对汉代帝王多有论述,这些论述有的属于毛泽东阅读正史时的随笔批注,有的则属于毛泽东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已收录到毛泽东的文稿之中。这些评价可谓思人所不敢思,发前人之所未发,补前人之所未逮。这些评论大都带有突出的个人风格,展示了其对历史不同寻常的洞察力。汉代历时四百余载,从西汉政权初建到东汉王朝凄然谢幕,历史跌宕起伏,其间的兴衰治乱轨迹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中历历可见。汉代俊秀英杰堪称众多,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也不断涌现,与史家考辨历史是非,澄清历史迷雾,重现历史真实不同,毛泽东对这些帝王的事迹反复阅读,深入剖析,并重在评价帝王的成败得失、文武才德,其评论可谓别具慧眼,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基于学界目前对毛泽东集中评论汉代帝王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就毛泽东对两汉时期刘邦、刘彻、王莽、刘秀几位帝王的评价作系统探讨。

刘邦出身社会底层,其父兄是地道的农民,但刘邦并不安于业农,据史载,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2]卷8,高祖本纪刘邦后来收沛中子弟起兵反秦,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脱颖而出,建立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以农民起义领袖身份登上皇位的人物。

毛泽东对汉高祖刘邦的政治才能及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曾多次在各种场合夸赞刘邦。在毛泽东看来,刘邦之所以能成就帝业,成为汉代的开国之君,一方面是因为他出身低微,了解基层社会,同情底层人民,能够抓住百姓的心理,因而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毛泽东曾在要求党的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认真阅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3]3-5“约法三章”就是体现刘邦熟悉平民社会生活的最好例子。刘邦率兵进咸阳以后,为了争取民心,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2]卷8,高祖本纪当时关中人心惶惶,秦人知道他们灭六国以后是如何对待六国贵族的,因此也害怕遭受同样的命运,而且秦在关中统治数百年,一向都是政苛法严,关中百姓也饱受苦难,于是刘邦与民约法三章,很快就稳定了民心,也赢得了百姓的好感与拥护。据《史记》记载,刘邦军入关中,一反诸侯屠城滥杀的作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2]卷8,高祖本纪关中百姓对其心存好感,“唯恐沛公不为秦王”。[2]卷8,高祖本纪楚汉战争爆发以后,刘邦东下与项羽争夺天下并能最终取得胜利,也是因为有关中作为后盾。显然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以及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成就了刘邦的王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曾多次评论说:“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4]145

另一方面,是因为刘邦心胸豁达,从谏如流,决策得当。正如毛泽东在1957年6月13日同吴冷西等人的谈话中说到的一样:“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5]206关于刘邦善纳人言、决策对头的记载史不绝书,刘邦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为人粗疏散漫,游手好闲而好酒色,政治军事斗争的磨练,使得他时时注意克制着自己的欲望,但在他军入咸阳后,“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6]卷9,汉纪也不免为之动心,甚至“意欲留居之”,[6]卷9,汉纪樊哙为此力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6]卷9,汉纪刘邦“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2]卷8,高祖本纪鸿门宴上,范增力劝项羽杀掉刘邦,也是因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2]卷7,项羽本纪入关以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2]卷7,项羽本纪志在天下。另一典型的事例就是刘邦听取郦食其攻取陈留之计。毛泽东在1962年1月30日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谈民主集中制问题时,突然说起刘邦采纳郦食其意见的例子,他指出:“从前有个项羽,叫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办法,但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吸取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7]820-821毛泽东由此发出慨叹:“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7]820-821这段幽默的讲述,正反映出毛泽东对刘邦决策对头的评价。

关于刘邦的知人善任,用人得当,这也一直为后来的史家所称道。对比刘项二人的得失,毛泽东评价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8]121刘邦的高明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够爱才惜才,知人善任。他用人从不问出身经历,只用其所长,项羽部下智勇之士甚多,但很多人因为无法施展而投靠了刘邦。其中被萧何称为“国士无双”的韩信,就因为萧的力荐而被拜为大将,韩信功成名就之后,对刘邦也是心存感戴的,项羽的说客蒯通曾劝韩信谋反,但韩信“不忍背汉”,并且说:“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2]卷92,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刘邦在夺取天下之后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特别强调自己“能用人”,曾说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2]卷8,高祖本纪当然,刘邦对身后的人事安排也足见其知人之深,史载:“吕后问曰:‘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知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9]卷1,高帝本纪所以毛泽东评赞刘邦“用人得当”,称其为“高明的政治家”。

汉武帝刘彻的文治武功备受后世推崇,毛泽东对汉武帝也有较高的评价。1936年2月,毛泽东在其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雪》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0]68-69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五位叱咤风云的帝王虽说文治稍逊于武功,但毛泽东对他们总体上是持肯定评价的。将秦皇、汉武功过并论历史上不乏其人。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就认为,秦皇、汉武有相同之处,也各有不同:“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6]卷22,汉纪十四这种对比是就两位皇帝在两个朝代中的作用而论的,它也显示出两人对秦汉国运延续长短的不同影响。

在汉代四百余年的历史中,除汉武帝外,还有一些杰出的帝王,但毛泽东对汉武帝情有独钟。1957年6月13日,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谈话时谈到汉代几位皇帝的优劣,就曾指出:“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前汉自元帝始即每况愈下,”[5]206汉武帝在位总共五十四年,他一生功绩卓著,开创了西汉的辉煌盛世。“武”是后人根据刘彻的生平事迹给予他的追谥,是指刘彻的武功勘定边患,威震四方,但汉武帝的政绩并不限于武功方面,汉宣帝时,除盛赞其武功之外,又称颂武帝的文治,“孝武皇帝躬仁谊,厉威武,北征匈奴,单于远遁,南平氐羌、昆明、瓯骆两越,东定薉、貉、朝鲜,廓地斥境,立郡县,百蛮率服,款塞自至,珍贡陈于宗庙;协音律,造乐歌,荐上帝,封太山,立明堂,改正朔,易服色;明开圣绪,尊贤显功,兴灭继绝,褒周之后。”[9]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汉哀帝时,朝臣根据武帝生平事迹又对其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评价:“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伏波、楼船之属,南灭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隔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单于孤特,远遁於幕北。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馀郡。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其规橅可见。又招集天下贤俊,与协心同谋,兴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地之祠,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之心,至今累世赖之。单于守藩,百蛮服从,万世之基也,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也。高帝建大业,为太祖;孝文皇帝德至厚也,为文太宗;孝武皇帝功至著也,为武世宗。”[9]卷73,韦贤传

在文治上,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为“兴造功业”所需的政策改革措施。如颁发诏令:“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6]卷18,汉纪十“于是藩国始分,而子毕侯矣。”[6]卷18,汉纪十以前的藩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汉武以后则辖地不过数县,诸侯王势大难治的问题终于解决。实行盐铁官营,规范了盐铁经营秩序,摧毁了地方势力在经济上对朝廷的威胁,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重视发展农业,推行代田法,耦耕法等。兴立太学,郡国学,尊崇儒学,用纲纪伦常来统治人民的思想,使儒家成为汉朝以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帝文治上的种种举措可谓超越汉代,影响深远,故夏曾佑评论说:“案中国之政,始于汉武者极多。”[11]273

毛泽东称道汉武帝“开拓刘邦业绩”,主要体现在他的武功上,即军事上收复南越,反击匈奴,远征大宛,降服西域等业绩。最能体现汉武帝在武功上成就的是对匈奴的征讨。自汉高祖平城被围以来,西汉对匈奴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武帝登基之后不久,就开始着手准备对匈奴的打击。三十余年间,汉匈之间发生较大的战事有十几次之多,重大战役有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派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河南之战;元狩二年春(公元前121年)派霍去病远征陇西,攻至祁连山的河西之战;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令卫青、霍去病分别从定襄、代郡出击,最后迫使匈奴向西远徙,使匈奴再无实力进行反击的漠北之战。通过对匈奴的坚决打击,从根本上瓦解了匈奴的军事实力,使匈奴短时间内再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威胁,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边疆地区的发展。

汉武帝功冠百王,能成就一代伟业,与其广纳贤士、知人善任密不可分。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在求贤诏中就强调:“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9]卷6,武帝纪关于人才对于国家治乱的特殊意义,1917年,毛泽东在阅读《伦理学原理》时批注道:“是故治乱迭乘,平和与战伐相寻者,自然之例也。伊古以来,一治即有一乱,吾人恒厌乱而望治,殊不知乱亦历史生活之一过程,自亦有实际生活价值。吾人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12]185-186这段话的着眼点在于讨论人才的使用,天下有贤则兴,无贤则亡;举贤则治,废贤则乱。汉武帝广开仕途,选贤举能,知人善任,对其创造辉煌功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汉武帝十分重视养士,建元六年(前135年)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言:“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9]卷56,董仲舒传于是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的建议,建立起了较为全面的地方教育系统。史载,武帝“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9]卷128,龟策列传武帝之时,可谓人才兴盛,群星璀璨。正如班固在在汉书中写道:“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9]卷58,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毛泽东在赞扬汉武帝雄才大略的同时,也对其作为帝王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过失,并忏悔弥补极为欣赏,指出:“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5]206汉武帝统治期间,前后进行了近五十场战争,穷兵黩武导致国库空虚,再加上武帝个人挥霍无度,使得国家长期积累的财富日益枯竭,财政发生危机;迷信神仙方术,封禅求仙;晚年的巫蛊之祸,致使国本动摇;奢侈、腐化和迷信等,导致汉代出现“天下虚耗,人复相食”[9]卷24,食货志的局面。但难能可贵的是,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下轮台罪己之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在罪己诏中,武帝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过失,“悔征伐之事,”[9]卷24,食货志承认自己的政策失误,并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9]卷96,西域传一改过去“大事铺张”的做法,实行“与民生息”的政策。轮台罪己诏的颁布标志着武帝末年政策有着重大转变,它促使汉朝统治转危为安,汉武帝修正自己的过错,也使自己充满传奇的政治生涯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

王莽在历史上鲜有褒奖,而且历来被视为盗位窃权、奸诈伪善的乱臣。史学家班固就认为,“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9]卷99,王莽传但在毛泽东看来,这是因为历代史家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旨在维护正统宗法统治的利益和形象而做出的歪曲评价。毛泽东就曾强调,对王莽的评价应当客观,不能人云亦云。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讲学时就曾提到王莽,并直言不讳地对其作出评价说:“汉时一般做史的人,如范晔、班固、班昭等,因为他们吃的是汉朝的饭,要给汉朝说几句好话,把王莽说得怎样坏。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了的一个坏人。我们现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开诚恳的态度来研究的。”[13]99-103

王莽是西汉末年政治大变局中一位悲剧性的风云人物。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9]卷99,王莽传王莽幼历坎坷,父兄先后去世,史载,王莽早年“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9]卷99,王莽传进入官场以后,更是俭约守性,约束家人,其母生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9]卷99,王莽传王莽为人谦虚好学,仗义疏财,“开门延士,下及白屋,娄省朝政,综管众治,亲见牧守以下,考迹雅素,审知白黑。”[9]卷99,王莽传哀帝去世以后,国位危机,王莽凭借其干练才能,迅速稳定了西汉政局,“是夜仓卒,国无储主,奸臣充朝,危殆甚矣。朕惟定国之计莫宜於公,引纳於朝,即日罢退高安侯董贤,转漏之间,忠策辄建,纲纪咸张。”[9]卷69,王莽传王莽实不愧为社稷之臣,官民人等对其也赞颂不绝,据清代史学家赵翼研究,王莽的言行举止受到时人的一致追捧,“始则颂功德者八千余人,继则诸王公侯议加九锡者九百二人,又吏民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14]卷3,汉书王莽称帝以后,殚精竭虑,革新图治,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但最终归于失败。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作为研究中国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专家,在研读王莽史实的过程中,特别重视王莽在土地问题改革上推行的政策。毛泽东认为,王莽政权实质上仍然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但这些改革措施却是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因此,毛泽东对王莽在推行新政期间的土地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的番禺学宫担任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在一次关于中国农民和土地问题的讲课中讲到王莽,对其作了肯定的评价:“均田制是王莽时提倡的,可见他注意到农民问题了。因为农民问题最重要者其惟土地,而他先节制田地。地主阶级见王莽所行的政策,诸多不利于己,欲寻一代表本身利益之人起而代之,而刘秀遂于是时起来了。倡人心思汉,以迷惑一般人之耳目。盖因王莽代表农民利益,不得地主阶级拥护,刘秀则代表地主阶级之利益,故能得最后之胜利。中国政治,可以说是地主阶级的政治,皇帝不过是地主的表征。所以每朝皇帝的倒闭,就是地主阶级的分裂。及至兼并盛行,土地集中,逼得人不堪其苦,东汉末年遂有黄巾之乱。如秦末,二世大兴土木,人民的人力财力,耗费殆尽。汉刘邦、楚项羽、陈胜、吴广,应之而起。汉高祖先入函谷关,与秦父老‘约法三章’,秦人大悦。此概指少数地主而言的。以后王莽出而提倡均田,是代表多数农民利益的。这时高祖的外戚、宦官、王侯等人,辄取乡间收买土地,遂成地主。此时见王莽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他们恐慌了,遂起而勾结多方势力,以刘家宗族刘秀为号召,南阳一役,王莽遂大败,即农民阶级被地主阶级所败。 ”[13]99-103两千年来,王莽一直作为乱臣贼子被人们口诛笔伐,毛泽东却称王莽为“农民利益的代表”,强调他为政的积极一面,这是难能可贵的。毛泽东的这一评价也不无道理,如果站在历史的大角度,用客观辩证的观点来评说王莽其人,王莽改制的主观目的,显然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土地问题,由此说来,王莽改制有着解决中国数千年土地“患寡不患均”问题的初衷。

毛泽东阅读《后汉书》,对光武帝刘秀特别感兴趣,其中《光武帝纪》读了多遍。1959年在武汉时,毛泽东鼓励其英文秘书林克多阅读中国的历史类书籍,并将《后汉书》推荐给了他,并在谈话中就西汉诸帝本纪与东汉诸帝本纪作对比,指出:“西汉高、文、景、武、昭等读起来较有兴味,东汉两头均无意思,只有光武可以读。”[15]19毛泽东早年还说过“光武曾游太学,习《尚书》”。[12]591-592刘秀出身皇族,其四世祖舂陵侯刘买系长沙定王刘发之子,但到刘秀祖父时,已不再是皇室贵胄,仅为郡都尉而已。刘秀父亲刘钦曾任县令,但逝世较早,史载:“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16]卷1,光武帝纪上刘秀初“随其叔父在萧,入小学”,[17]卷1,世祖光武皇帝王莽天凤年间,刘秀游学长安“受尚书于中大夫庐江许子威。”[17]卷1,世祖光武皇帝所以说刘秀在历代帝王中文化程度较高,也是历史上很有建树的一位,他完成了“江山重归汉,天下再姓刘”[18]第二卷的中兴大业,史称“光武中兴”。光武中兴的事业始于刘秀参加西汉末反王莽的农民起义,在起义过程中,刘秀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脱颖而出,推翻王莽政权,实现天下一统。君临天下以后,刘秀拨乱反正,与民休息,广施仁政,以柔道治国,“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17]卷1,世祖光武皇帝“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16]卷76,循吏传王夫之评论光武帝之政认为,刘秀重建社会秩序的所有举措是“以静制动,以道制权,以谋制力,以缓制猝,以宽制猛”。[19]卷6,光武刘秀可谓是中国两千年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很有修养且能文能武的皇帝。

毛泽东对光武帝刘秀的评价甚高,虽然在他眼里光武帝的政绩和他的先祖刘邦相比,稍微逊色,“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刘秀是大学士,而刘邦是大草包。”[20]257-258光武帝不仅是一介书生,更是一位杰出的开国之君。毛泽东对刘秀的军事才能就非常赞赏,他在阅读《南史·韦睿传》时就批注道:“敢以数万对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8]159韦睿和周瑜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在毛泽东看来,刘秀的军事才能可以和韦、周并论,三人皆有大将之风。毛泽东在批注中提到刘秀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有名的昆阳之战,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就军队数量与装备论,这是一场胜算几乎为零的战役,刘秀凭借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歼灭王莽军主力的大部,此战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对这次战役的成功非常感兴趣,他对整个战役的过程了然于胸,毛泽东曾在自己的军事著作中两次引用这个以弱胜强的战例,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道:“楚汉的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21]204毛泽东的这段话阐述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后发制人、战略防御原则的重要意义。

在毛泽东看来,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能成就统一大业,与其对人才的重视和本身杰出的领导才能是分不开的。刘秀能取得讨伐王莽新朝的胜利,离不开其骨干力量“云台二十八将”,毛泽东对他们的故事也相当熟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为新华社起草的新闻稿《中原我军占领南阳》里就提到:“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会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于南阳一带。”[22]263没有云台二十八将,刘秀很难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反应出刘秀对人才能够正确领导和重用的政治才能。总的说来,毛泽东非常欣赏光武帝刘秀,不论是光武帝在一统天下前的各种战役中所体现出的军事才能,还是在统一后有序地治理国家,实现“光武中兴”的政治才能,毛泽东都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毛泽东研读汉代史,关注并评论有作为的汉代帝王,不仅为汉代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读懂毛泽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从他阅读正史的所思所想所言,可以见证一代伟人以史为鉴的复杂心曲,以及博览群书、刻苦求知的探索精神。结合毛泽东评价汉代帝王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毛泽东的史学观念和文化性格,也可以窥知他在时代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有所变化的历史视角和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或许在一定意义上也有益于真切体会他在某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心境。

“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23]533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关心历史,熟悉历史,特别重视借助历史经验指导现实斗争,他与大多数史学家读史的目的不同,他读史不是要去探寻历史的真实,而是带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并试图将其与他读到的历史融合起来,进而从中总结出更高层次的历史认识来指导他解决现实问题,以政治的视角评判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故而结论也有所不同。毛泽东独特的历史观既是对中国传统史观的超越,又是对当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

[1]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选载(六)[J].党的文献,1994(5).

[4]詹全友.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5]《缅怀毛泽东》编辑组.缅怀毛泽东(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9]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毛泽东诗词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1]夏曾佑.中国古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2]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1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G].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编,1983.

[14]赵翼.廿二史劄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15]难忘的回忆—怀念毛泽东同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16]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7]班固等.东观汉记[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8]翦伯赞.中国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9]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0]萧延中.晚年毛泽东[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

[2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2]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2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立 早

On the Research of Mao Zedong’s Comments on Emperors about Han Dynasty

LEI Bing-yan,LIU Yi

(Department of History,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Hunan 411105,China)

Mao Zedong peruses the history of Han Dynasty.He has made many researches and many comments on the emperors about Han Dynasty, 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history about Qin and Han Dynasty, and also provides useful clues for us to know about Mao Zedong. Compared with the historian’s comments, Mao Zedong pays more attention to make comments on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Han Dynasty emperors,which provides us to learn from history in order to guide the practical politics. For the comments on Liu Bang, Liu Che, Wang Mang, Liu Xiu, he analyzes m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tatesman to their success or failure and gain or lo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 comments on historical figures, we can roughly understand his concep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haracter. What’s more, we can also know hi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value orientation under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Mao Zedong;emperor in Han Dynasty;gain and loss;evaluate

2016-02-02

雷炳炎(1965-),男,湖南常宁人,湘潭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A84

A

1001-5981(2016)04-0009-05

猜你喜欢
王莽刘秀刘邦
王莽:皇帝家“可怕”的亲戚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王莽:为争帝位四个儿子杀了三个
刘秀苦寻同窗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王莽岭抒怀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刘秀苦寻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