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支撑与融通

2016-02-19 16:19顾理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学生

■ 顾理平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支撑与融通

■顾理平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新闻传播业提出了诸多新命题,也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创新能力培养这样一个核心,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回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坚持技能学习、创新训练和社会服务这样一种人才融通培养方式。

媒体融合;大数据;新闻传播教育;创新能力;融通培养

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不仅令新闻传播业界面临重大“变局”,也抛给新闻传播教育界诸多“迷思”。新闻传播教育如何看待“变局”?解析“迷思”?因应时代变化,培养合乎社会需求并具备适应性与成长性的人才,是每一个在这个领域中奋力前行的教育者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从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开始,网络传播、自媒体传播、媒体融合、大数据……这样一些我们从未耳闻的概念,快速改变着传播世界。新闻传播教育在这样的改变中必须舍得放弃某些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的惯习,但更应坚守人才培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惟其如此,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传播变革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进步。

一、一个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贯彻始终

(一)背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到来引发新的创新要求

传统媒体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自身规律和格局,初步固定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也一贯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但传统的传播格局对这种能力提出的要求是基于当时的传播情景的。有的时候,按步就班或简单的修补在某种程度上更能适应传统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出现,给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传统媒体时代的传者和受者地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性质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传者的主动地位和把关人的决定性作用无法撼动。

新媒体时代的网状传播方式彻底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分野,传统意义上把关人的缺位则进一步淡化了这种分野。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强调:“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将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大数据推动社会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将对未来信息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这无疑将更加深刻地影响新闻业的未来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关注这种影响并付诸行动。“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最突出的一点是从单一到融合,融合的最佳效果就是融通。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单一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而应采用融通思维……这种思维应该贯穿在教学实践中,拆除专业边界,放弃以媒介来分类的逻辑,面向融媒体、全媒体的要求,真正按照必要性而不是重要性来设置课程,更不是机械地增加某些课程”。①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坚持创新的核心。

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业及相关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尽管这些素质是传统媒体时代同样强调的要素。

第一,国际化视野。1967年,著名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这个在当时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变成了鲜活的现实。因此,如果说国际化视野在传统媒体时代还并不迫切的话,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就变得异乎寻常的紧迫。同时,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增强,中国媒体正在快速加入国际新闻竞争中,并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要真正发出“中国好声音”,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

第二,专业主义精神。近年来,新闻传播业不断出现“负面清单”,失范的新闻传播行为严重伤害了新闻业的声誉。在这些“负面清单”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新媒体传播中出现的失范行为较为集中,尤以传播虚假新闻为甚。二是一些曾经有过良好新闻教育背景或传统新闻从业经历的人,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失范行为。前一个特点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的普遍性问题。随着“人人都是麦克风”时代的到来,新闻的专业主义要求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新闻人”,而应扩展到全体“传播者”。后一个特点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的持续性问题。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业的竞争已非“激烈”可概括,完全是“惨烈”。传统新闻业经济效益的“断崖式下滑”,容易导致失范行为的出现,而社会各种诱惑的剧增,同样也增加了失范的可能性。

第三,社会责任意识。新闻传播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重地介入过人们的生活,只要看看我们身边的“低头族”“手机控”,就会知道这种介入的深度和广度。有人说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会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扩散”,绝非言过其实。一条微博、一则微信,可以在瞬间传遍地球的不同角落。因此,对传播充满巨大的、不同能量的信息的人不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就有产生严重社会问题的可能。

第四,现代传播技能。这里的技能不仅指对现代传播技术的熟练掌控,也包括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文体、用词用语等了然于胸。

在这些基本素质中,创新能力无疑是核心要素。而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新闻传播业关注的是变动不居、气象万千的现实社会,而新媒体环境下现实社会的变迁、进步更加快捷多样。如果作为社会变迁记录者的新闻传播从业者不能适时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方式、习惯性观察视角和传统呈现方式,就无法准确有效地去“表达世界”。另一方面,现代受众已经无法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接受相对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真正要“发出好声音,讲出好故事”,必须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新闻传播教育必须适应这样一种时代性要求,教学过程中,在传承好既有知识、规律的同时,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帮助学生从理念和行动上致力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理念:对市场“不离不弃”与“若即若离”

1.对市场的“不离不弃”

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市场,对市场“不离不弃”,这是毫无疑问的。一方面,高等教育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今天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随着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显性指标之一。任何一所高校,只有持续培养出适合社会(市场)需要的人才,其办学质量才可得到基本的认可。否则,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偏低的情况作出的红黄牌警告就可让相关专业生存面临窘境。对新闻传播教育而言,尤其如此。新闻传播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必须随时关注传媒业的发展变化,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动。另一方面,对市场“不离不弃”,也可以让教育者通过对市场的接触了解,保持学术的敏感,及时洞察教育中的短长,适时进行改进。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在教学方法、内容上进行适度调整,高等教育不能做遗世独立的孤家寡人。

2.对市场“若即若离”

不迎合市场,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人才培养有一个相对长的周期,不可能即时而动。与高等教育相比较,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变动不居的特征。教育过程需要精心设计规划,完成整个过程需要有较长的周期,而市场不断变化,需采取随机应变的灵活手段应对。所以,一方面,教育永远追不上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教育也没有必要在市场后面亦步亦趋。专业、课程调整有政策的要求,也有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不能兴致所至,随意变更。人才培养有其基本规律,随心所欲改变专业方向、课程结构是对这种规律的背叛,也不会有预期中的好结果。

高等教育对市场应有独立性和理性。纽约大学教授Mitchell Stephens认为高校应鼓励推陈出新,新闻课程不应只是模仿新闻业:“难道当前的新闻质量如此高以至于我们的职责就是通过模仿而保留它吗?”②事实上,高等教育(尤其是实践很强的新闻传播教育)在面对市场时具有独立性是十分重要的。多年来,我们已经在一窝蜂地、不顾条件地开设热门专业上吃了很多亏,今天必须进行理性反思。

二、二维支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新闻传播教育来说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认为,老生常谈说明其重要性,将两者结合符合新闻人才培养规律。而需要老生常谈,也说明做得不够好,需要进一步科学地探寻两者间的关系。

(一)理论教学:以教师内涵提升为前提

上海大学陈丽菲教授在考察了英国、美国、意大利、新西兰、韩国等世界不同国家的18所大学后发现,这些大学在课程设置中实务性和理论性的课程各占一半。“而在十年前,实务技能类的专业课程是占绝对优势的”。③那么,在理论教学重要性日渐上升的今天,如何提升水准呢?核心是有优秀的老师。优秀的老师不能仅做知识的“搬运工”。新闻教育当然强调知识传承,强调“搬运工”的功能,一个好老师,应该善于把现有的有价值的知识通过“搬运”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他(她)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的知识不可能全部是“原创”的,这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当好知识的搬运工,是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老师来说,尤其是对于从事新闻传播教育的老师来说,面对社会的迅捷变化,面对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带给新闻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如果不能在“搬运”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新知,就成不了一位好老师。

有人说:“科研好的老师,教学差不到哪里;科研不好的老师,教学好不到哪里。”这话虽然有些极端,但还是有道理的。教师必须在知识传授之前消化知识、发现规律、有所创新。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他们的身份总是体现出双重身份的特征:一种身份是教育工作者,向学生传播知识;另一种身份则是科研工作者,即在阅读、实验、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新知。笔者经常讲这样一句话:“让教学和科研成为一个高校教师日常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理所应当承担起双重身份并完成好这种与双重身份相称的职责。教师内涵的提升,到最后还是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他们总结、发现规律能力的提升。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知识的“发现者”。

当然,理论教学水准的提升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即要采取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在2016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暨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上,会议举办方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全国681所大学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共计有1244个教学点,225691名学生。这么庞大的数据必须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差异化问题。基于市场的需求不同和不同高校的差异性(如医大、林大、农大等的差异和本科专科院校等的差异),应在坚持新闻传播基本原则、要求规律等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有差异性要求,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惟其如此,理论教学才能真正契合社会需求,得到学生欢迎。“美国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提升新闻教育的专业性方面各具特色,有的偏重新闻业务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新闻实践技能的专业性;而有的则从研究的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侧重学术训练”。在我国,由于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新闻传播专业,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新闻传播学科组专门制定了统一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自选动作”较少。④对此,我们应该有所反思并作出改变。

(二)实践教学:重点关注“度”的把握

“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新闻”的传说曾经让新闻传播教育界痛彻地反思新闻传播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的不足。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个传说是非真假,它起码引发了人们对新闻传播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关注。

一方面,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让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传播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传统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字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是原来传统媒体(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子媒体)无法比拟的。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数字化能力变成了信息传播者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传播者进而成为一个优秀的传播者的关键环节。这就使实践教学成为必要。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也在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模式的改进,其中省部共建新闻学院成为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一则加强了新闻学院与新闻媒体的接触联络,增加了加强实践教育的可能性;二则也给实践教育的增加提供了契机。而省部共建新闻学院模式的大规模试点推广,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不同影响因素对这个环节重要性的认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需要时刻关注社会风云变幻的专业,脱离实践的新闻传播教育是无法想像的。

另一方面,我们在当前尤其需要关注实践(技术)至上的苗头。从学生层面看,他们普遍对实践教学环节兴趣盎然。事实上,他们借助手机、电脑始终在实践中。与枯燥的理论学习相比较,实践教学生动有趣,一些奇思妙想,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环节变得清晰可见。同时,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让许多学生兴意盎然并沉浸其中。他们美其名曰“培养动手能力”。从业界层面看,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体人手紧缺让他们对实习生有客观的需求。近年来,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无论是成名的还是未成名的新媒体,都需要有人去操作,因此对实习生的需求量激增。而这种激增的实习需求正好符合了学生关注新媒体的群体心理。双方一拍即合,许多学生一头扎进了新媒体的浪潮之中。实践环节当然重要,但如果在实践环节倾注过多精力,则可能在促进技能提升的同时,导致眼界受阻和方法缺失。“年轻人未来在校园之外摸爬滚打,步子能走多远,事业能做多大,仅仅依靠技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取决于方法,取决于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对问题的理解方式”。⑤

我们到底要授人以“渔”还是授人以“鱼”?美国一项对134位新闻学院院长参与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如不考虑各种限制因素,核心课程应涵盖三门:新闻采访与写作(特稿写作、讲故事艺术、多媒体报道)、传媒职业道德与法规、视觉传播与大众传播理论。仅有少数院长选择社交媒体等新技术类课程。⑥除此以外,批判性思维课程也被认为应列入教学课程中。这样的选择可以给我们提供某种启示: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但“度”的把握十分关键。如果把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引导到实践和技术的层面,可能会导致他们理性思维能力的缺陷,最终影响他们长远的发展。

传播技术进步中新闻从业者的缺位也许是反面的启示:传播技术的进步主要不是新闻人的贡献——新技术、新方法的发明创造和数字化技术的完善主要来自专业技术人员;但新闻人可以很好地享用科技文明——在其位,谋好事,这就够了。

三、三位一体:技能学习、创新训练和社会服务融通实施

(一)技能学习:强调团队力量,推动学校内部课程的开放融通

通过团队的通力协作指导培养学生,这在学生的技能学习中显得导乎寻常的重要。事实上,在今天任何一所高校的老师队伍中,不可能存在全能老师可以在所有的层面给予学生以指导。有的时候,在一些方面,学生还可以为老师指导。因此,团队的组建及学习方式就会显示其重要价值。例如,大数据新闻采集和可视化新闻传播中就需要借助数据挖掘师、图标制作师和文字记者共同完成相应的、有影响力的报道,在这里,团队力量日显重要。高等教育应对此有所准备。

同时,学校内部、大学城中学校外部课程开放也是趋势。在今天这样一个强调交叉融合的时代,学校内部的课程开放已经成为了所有教育者的共识。但空间如何实施、开放的程度如何还有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目前,在招生环节的专业大类招生,学习环节的不同专业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辅修甚至学习第二学位已在一些学校实现,但学习课程、内容的真正融通,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真正交融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广而言之,院系层面、教师层面的交融还存在较多实际的障碍。在学校内部开放的同时,学校外部的开放也应真正得到推行。目前,许多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都建成了大学城。这些大学城中的大学地理位置彼此相邻、教学资源相对集中,这就为学校的校外课程、资源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包括综合性高校在内的不同高校应该彼此开放课程、互认学分,提供各自有优势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演播厅等),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多样化技能。

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强调教育者之间的“联结”,强调课程之间的“融通”。在这种“联结”和“融通”中,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技能。

(二)创新训练:创新思考和创新实践教育

创新训练应首先从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入手。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在我国的普遍推广,有利于学生养成理性科学的思维习惯,应予大力支持。这个过程应强调学生关注、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空洞的概念和理论,并推动教师力量的更加有力地介入。对学生来说,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训练项目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训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这和他们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力量的有力介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从研究选题的确立,到资料的收集、调查的展开;从研究报告框架的确定到观点的提炼、对策的提出,所有的过程都需要指导教师付出心智。

推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完整的模拟新闻生产流程进入课堂教学中(新闻生产交互呈现、采编评一体化、模拟法庭等),并重点关注讨论评点环节。新闻传播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模拟生产机制是十分有价值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新闻生产的过程,发现新闻生产的规律,从而为真正开始进入新闻生产过程作好准备。

但是,这种模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而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重点进行分析讨论。老师通过介绍点评,让学生进入到新闻生产状态中,然后在情景之中寻找规律、发现不足,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在理念上应积极引导学生敏锐地捕捉媒介生态变化,关注新媒体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探索与思考,探索在媒体变局如何做新闻……”⑦创新训练的目的应力争培养学生具有记者、作家、评论员三种身份的能力。记者的能力强调其职业的敏感性,即能从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新闻、能从突发的重大事件中发现重点。作家的能力强调其描述能力,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普及导致的碎片化阅读和碎片化写作使学生的描述能力大为下降,高等教育应该补上这一课。评论员的能力则强调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不冲动、不偏激、不盲从。这在“网络暴力”不时出现的新媒体世界同样十分重要。

(三)社会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确立“社会人意识”和“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高尚的新闻理想。这里的新闻理想包含两个层面:理想境界——推动公平正义的建设。这实际上也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终极社会理想。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虽然总体上光明向上,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失范的、不公平的现象还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从社会的分工及职责来看,新闻记者理应为清除这种不公作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建成公平正义的社会应该是所有新闻人的终极理想。实践层面——对现实公共利益的热情。任何崇高理想实现都有一个漫长的、现实的努力过程,新闻理想也不例外。作为在校读书的准新闻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应该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开始。所以,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和人文关怀,培养他们由内而外的强烈的公益心。在这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社会人意识”和“责任意识”。

我们经常强调对学生批判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一个新闻从业者(准从业者)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但并不妨碍我们对他们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和社会服务实践行为的鼓励。批判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学生社会服务要求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注释:

①陆绍阳:《用融通思维引导新闻传播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5日。

②转引自杜慧贞:《全球新闻教育改革五大焦点评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③陈丽菲:《国外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发展新趋势探讨》,《新闻记者》,2015年第10期。

④陈昌凤、王宇琦:《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7期。

⑤尹明华:《新闻传播教学的“变”与“不变”》,《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11期。

⑥杜慧贞:《全球新闻教育改革五大焦点评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⑦余秀才:《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新闻大学》,2015年第7期。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刘俊】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