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传播的条件探析*

2016-02-19 04:18崔玲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播马克思主义

崔玲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传播的条件探析*

崔玲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众多外来社会思潮之一,之所以能在众多学说中脱颖而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并实现早期的大众传播,这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与民族性、中国的社会环境以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

“五四时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即“五四运动”,广义是指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以“五四运动”为分割线可将这段历史为成五四前期和五四后期。前期主要为了打破封建旧思想束缚,追求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后期众多社会新思潮传入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眼花缭乱的局面,随着李大钊率先在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通过比较研究,在探索救国真理的道路上开始了以苏俄为师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民族性是它在中国化大众传播的理论基础

第一,“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是在与其他社会思潮尤其是资本主义的斗争比较中凸显出来,进而才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选择、宣传。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识之士纷纷“睁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到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进行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无不体现出国人认可并效仿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因资本主义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的爆发不仅让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所谓“先进”的社会制度的缺陷并且看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巴黎和会开始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国家主义与资本主义已到了末日,不可再维持下去了”“资本主义支配下的社会,已经没有存在的余地了”,这种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与揭露必然致使国人重新寻找“先进”的理论主张。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指导,其哲学部分阐明了自然、社会与思维的发展规律,其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充分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并且鲜明地指出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1917年,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撰稿分析“十月革命”的胜利并认为这也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胜利。随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国人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俄国式的社会革命正是中国目前最需要学习和效仿的。

第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正是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鸣”过程中凸现出来,进而实现了早期的大众化传播。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受众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其集大成者孔子在《礼运大同篇》中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①没有战争,人人和睦相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是孔子的“大同思想”,也是中国人的理想天国。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忘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强调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社会。可见,二者都主张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平等和睦自由的理想世界,此为“共鸣”之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值不仅不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主张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值社会的产业。《周记》认为在社会分工上应“以九职任万民”,把农业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管子》则认为“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就是说只有重视农业生产并能大量储备粮食的国家才能强大无敌,尊重物质本就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都注重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再提均分的思想,此为“共鸣”之二。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其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都是为了谋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明确提出未来新社会应该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式,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满足人的需求重视人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而儒家思想中有及其深刻的民本思想,不仅体现在“重民”“爱民”上,也体现在主张统治者实行“得治”“仁政”上,如“天生民而立君,以为民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得民心者得天下”等。二者的出发点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提倡重视人的需求和发展,此为“共鸣”之三。

此外,在对世界的认知上,马克思主义主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中国传统思想主张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在看待世界的方式上,马克思主义主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如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儒家思想主张“和谐”,尊重事物的内在规律,“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等等。可见,无论是在对世界的本源认识、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等问题上,还是在理想信念、追求道路上二者都存在共通之处,这些“共鸣”就为中国人接受具备民族性的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促进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文化条件。

二、中国的社会环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传播的现实基础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②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中国便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仁人志士纷纷睁眼看世界,提出自己的救国主张。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即标志着地主阶级的自救失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阶级揭竿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想用“上帝”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义和团运动欲“扶清灭洋”以挽救中国民族的危机,双双失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自上而下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政变”标志着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以及未能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成果最终被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也是行不通的。实践证明,无论是旧式的农民暴力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革命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种种救国救民道路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又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认为欲巩固共和必须将国民脑子中还存在的反对共和的旧思想进行彻底的洗刷,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实行变革,于是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旨在传播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武器向封建专制主义和伦理道德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攻击,催生了第一次真正的文化“大觉醒”。“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深刻批判封建传统思想,把人们从蒙昧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另一方面大力宣传了新思想,尤其是对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介绍宣传,带给中国广大知识青年极大的冲击。但是,不得不指出,在当时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直到十月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在其影响下才开始突破已有的范畴,具备社会主义的因素,并逐渐成为我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同时进一步唤醒了国人对民族危亡的紧迫感,使国内的政治斗争再次活跃起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陷于彷徨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救国方案和理想目标。正是由于过去种种救亡主张的失败和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这就为实现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传播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传播的人才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传播得力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学习与宣传,他们充分利用高校阵地影响青年学生,利用研究团体和进步刊物加强宣传,在与非马克思主义论战中进一步强化引导,并且将理论与工农的力量相结合。

李大钊在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大量引进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书籍刊物,为进步教师和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去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鼓励和支持师生之间交流探讨,浓厚的研究氛围影响了广大先进知识分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进而转变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回忆自己如何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时就肯定了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期间受到李大钊的很大影响。李大钊不仅发起建立“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而且开设课程和讲座全面介绍宣传各国的工人运动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思想。此外,李大钊、瞿秋白等早期进步教师也在各个高校进行演讲,向广大的青年学生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高校阵地的充分利用使得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之间广泛传播并且培养了大批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后期中国革命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青年中坚力量。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影响下,一批社团开始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其中“少年中国学会”、“新民书社”在后期无论就影响力还是规模都很引人注目。“少年中国学会”于“五四运动”后建立,学会刊物主要针对社会热点发表评论,如离婚问题、妇女地位等现象刊评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民学会”是由毛泽东在湖南创建,“五四运动”后,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主张中国现阶段向俄国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上海有陈独秀组织创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南陈北李,他们广泛搜集相关原著进行翻译出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进行专题研究并以授课、演讲等方式大力宣传,掀起了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同时,创办的《新青年》《每周评论》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刊物,其中《新青年》以青年为读者,既介绍新思想新思潮引导青年学生了解世界的政治现状和变化,又在批判封建旧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提供修身之道以供青年学生解放个性,极大地增强了“五四运动”的社会影响力,有利于中国青年群体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同时也伴随着强烈反对的声音。胡适以《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率先向马克思主义发出反对的声音,李大钊指出二者不可割裂看待,研究“问题”要以“主义”为指导;以张东荪、梁启超为代表的基尔特社会主义主张开展实业,走资本主义道路,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回击,强调指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剥削就有存在的根源,改变现状必须靠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此外在青年学生中颇有地位的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表示了质疑,他们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社会主义的资本家取代资本主义的资本家,同样存在压迫和剥削,对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充分解释了二者的区别,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同时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真理越辩越明,种种质疑和论战客观上促使马克思主义被更多人关注和接受。由工人、农民和士兵广泛发动并获得胜利的“十月革命”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集中体现在李大钊的一系列文章中,他认为欲改变中国社会,“非把知识阶级同劳动阶级打成一片不可”③,从而提出了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劳工神圣”的口号。报刊上也开始出现认可和发动群众力量的文章,体现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大趋势。可以说,没有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与呼号,中国工农自身将很难找到科学的理论武装斗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传播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李绍连.华夏文明之源[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184.

②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③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48.

参考文献:

[1]庄福林.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程建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3]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4]赵宇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三个维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3).

作者简介:崔玲君,女(汉族),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收稿日期:2015-12-08

*基金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年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建党初期鄂东地区农村党支部建设实践的调研”(2015S0101)。

猜你喜欢
传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