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脉搏波速度和血管年龄评估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度

2016-02-19 01:53陈大伟姜树强郑海芳韩春雷王建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陈大伟 张 婧 靳 英 姜树强 刘 超 郑海芳 韩春雷 王建昌

(空军总医院老年疾病研究所,北京 100142)



应用脉搏波速度和血管年龄评估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度

陈大伟张婧靳英姜树强1刘超1郑海芳1韩春雷2王建昌1

(空军总医院老年疾病研究所,北京100142)

摘要〔〕目的探讨由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转换的血管年龄对心血管病危险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30岁以上无心血管疾病和服药史的1 284例健康体检者,采用人群中间值法计算血管年龄,根据血管年龄和年代年龄分别计算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评分。结果结果 73%个体的血管年龄与年代年龄差异超过5岁以上(P<0.001),66.8%个体的两种年龄计算的心血管病风险评分存在差异(P<0.001),10.3%个体的血管年龄使心血管病危险分类发生变化(P<0.001)。结论由baPWV计算的血管年龄与年代年龄存在明显差别,并能改变中国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评分。

关键词〔〕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血管年龄;年代年龄;心血管疾病;危险评分

1空军总医院体检中心2芬兰国家PET中心

第一作者:陈大伟(1975-),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医学研究。

心血管疾病(CVD)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1~3〕不同,年龄被认为并不是CVD的直接危险因素,而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老化过程,才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4,5〕。由于血管年龄不仅反映血管功能和结构的真正改变,还体现了已知和未知危险因素对血管变化的长期积累效应,因此,血管年龄具有提高Framingham等评估工具预测CVD的能力〔5~7〕。一些研究利用超声测量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电子束CT测量的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计算血管年龄,并能有效改变由年代年龄计算的CVD危险度〔3,8〕,但目前尚无将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转化为血管年龄的研究。本研究根据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计算血管年龄,并探讨其与年代年龄差别及对中国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评分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空军总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2)选择baPWV检测项目;(3)30岁以上。排除标准:(1)拒绝调查或资料不完整,(2)具有心脑血管或周围血管病的病史,(3)服用降压、降糖或降脂药物。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1)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2)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3)采用汞式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根据舒张压+1/3脉压计算平均动脉压;(4)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5)baPWV,采用VP-1000动脉硬化检测仪(日本欧姆龙)进行检测。受试者前一天晚上禁止过度活动、吸烟、饮酒等,平卧休息5 min后,绑好四肢袖带传感器,装好心电、心音传感器,按开始按钮进行检测。重复进行测量2次,取第二次数据为最后结果,取左、右两侧baPWV的较大值进行分析。 或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定义为FPG≥7.1 mmol/L或有糖尿病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定义为TC ≥5.18 mmol/L;高TG血症定义为TG ≥1.70 mmol/L。

1.2.2血管年龄的计算采用人群中间值法〔6〕。血管年龄定义:如果任意个体的baPWV数值等于参考人群某一年代年龄baPWV的中位数或50th百分位数,该个体的血管年龄即为这一年代年龄。(1)选择baPWV参考人群:分析研究对象的baPWV影响因素,从研究对象中剔除具有baPWV影响因素的个体;(2)在参考人群中,建立每个年代年龄的baPWV中位数与年龄关系的线性方程;(3)利用(2)建立的方程,根据实际测得的baPWV计算每个个体的血管年龄。

1.2.3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的评估(1)根据年龄、性别、BMI、吸烟、血压、胆固醇水平和糖尿病等资料对每一危险因素进行评分;(2)将各项得分相加求得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的总评分;(3)根据总评分换算成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度。最后,将血管年龄取代年代年龄,计算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度。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t检验。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平均血压和FPG水平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性别、吸烟、饮酒、 BMI、TG和TG与baPWV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从研究人群中剔除高血压和糖尿病者,参考人群共1 042名(表1)。

2.2血管年龄计算方程在参考人群中,年代年龄在40~60岁时,每个年龄的baPWV样本数均超过20人,选择这个年龄区间进行baPWV中位数与年龄关系的线性方程拟合,方程为baPWV=11.5×年龄+817(R2=0.816,P<0.001)。

2.3血管年龄和年代年龄的比较利用2.2中方程,根据baPWV计算研究人群中每个个体的血管年龄。研究人群的年代年龄为(49.8±8.0)岁,血管年龄为(55.1±22.5)岁,血管年龄平均高于年代年龄〔(5.4±19.4)岁〕(P<0.001)。其中血管年龄大于年代年龄者686人(53.4%),血管年龄小于年代年龄者549人(42.8%)。如果规定年龄变化5岁以上具有临床意义,则血管年龄大于年代年龄5岁以上者546人(42.5%),血管年龄小于年代年龄5岁以上者392人(30.5%)。

表1 研究和参考人群的基本资料

2.4血管年龄对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的影响通过年代年龄计算的缺血性心血管病绝对危险度为2.2%±2.2%,通过血管年龄计算的缺血性心血管病绝对危险度为2.5%±2.7%,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血管年龄危险度大于年代年龄危险度者427人(33.3%),血管年龄危险度小于年代年龄危险度者431人(33.6%),两者无改变426人(33.2%)。按 5%、5%~10%和 10%将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分为低、中、高组,经过血管年龄替换年代年龄,总共有132人(10.3%)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分类发生变化,其中危险度分类升高者为115人(9.0%),降低者17人(1.3%),且血管年龄危险度和年代年龄危险度的不一致性达到统计学意义(P<0.001)。在 5%组人群中,分别有103人和1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升至5%~10%组和 10%组;在年代年龄危险度5%~10%组人群中,有11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升至 10%组,16人降至 5%组;在年代年龄危险度 10%组人群中,有1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分组降低。

3讨论

年代年龄是最强的CVD危险因素之一〔9〕,但相同年代年龄的个体发生CVD危险千差万别〔6〕。1965年,英国学者Syndeham,首次提出使用血管年龄取代年代年龄评估CVD风险。目前计算血管年龄的方法主要有人群中间值和危险等价等方法,还没有证据表明哪种方法更有预测价值,但前一种方法更简单、方便,仅需要血管健康状况评估指标的人群参考值〔6〕。McClelland等〔10〕对多种族动脉硬化研究人群(MESA)的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按照危险等价方法进行血管年龄计算,结果显示血管年龄可以提高Framingham危险评分对未来事件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AUC)由0.75提高至0.79。

本文是第一个将baPWV转换为血管年龄并对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评分进行校正的研究。本研究证明baPWV的测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利用血管年龄的方式把baPWV整合到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可以改变年代年龄预测能力的有限性。

血管硬化即顺应性的下降,是血管老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可出现管腔扩大和弹性降低,同时血管壁基质也发生变化,胶原纤维增加,弹性蛋白减少、断裂及钙化〔11〕。根据测量部位不同,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baPWV是PWV的两种最常用指标,虽然cfPWV是检测动脉硬化的金标准,但对检查者要求较高,且检查时需要暴露股动脉附近区域,限制其临床应用;而baPWV测量方法简便,仅需要袖带缠绕四肢即可测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更被广泛应用〔12,13〕。大量研究表明baPWV是心血管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与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率、全因死亡率等相关〔14,15〕;同时,baPWV还是脑血管事件和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13〕。综上所述,baPWV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血管老化过程和健康程度,还与心脑血管事件及预后相关,因此根据baPWV计算的血管年龄能更加准确预测心血管病风险的假设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将baPWV转化为血管年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首先,Framingham等危险评分工具的缺点在于对年龄相同个体的心血管病危险评估赋予相同的分值,因此不能反映不同个体间血管健康状况的差异,尤其会低估存在多个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和年轻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度,而baPWV转化为血管年龄能更加准确反映血管的健康状况和预测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3〕。其次,将baPWV转化为血管年龄更加有助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和健康教育,患者通常对所测baPWV没有具体概念,不过一旦知道自己的血管年龄远远超过自身的年代年龄,其就会自觉主动接受预防动脉硬化的建议并付诸实践〔8〕。

总之,baPWV是广泛应用的测量动脉硬化的无创性技术,通过转化为血管年龄能整合到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模型中,从而使以人群为基础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在年龄评分上更加个体化。

参考文献4

1D′Agostino RB Sr,Vasan RS,Pencina MJ,etal.General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for use in primary care: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Circulation,2008;117(6):743-53.

2Conroy RM,Pyörälä K,Fitzgerald AP,etal.Estimation of ten-year risk of fa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urope:the SCORE project〔J〕.Eur Heart J,2003;24(11):987-1003.

3Junyent M,Zambon D,Gilaber R,etal.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vascular age in the assess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beyond the Framingham risk score〔J〕.Atheroslerosis 2008;196(7):803-9.

4Kotsis V,Stabouli S,Karafillis I,etal.Early vascular aging and the role of central blood pressure〔J〕.J Hypertens,2011;29(10):1847-53.

5Stefanadis CI.Evalua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he asymptomatic patient:beyond the classical risk factors and towards vascular age〔J〕.Hellenic J Cardiol,2009;50(1):87-8.

6Degoma EM,Knowles JW,Angeli F,etal.The evolution and refinement of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ardiol Rev,2012;20(3):118-29.

7Nilsson PM,Boutouyrie P,Laurent S.Vascular aging:a tale of EVA and ADAM in 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J〕.Hypertension,2009;54(1):3-10.

8Gepner AD,Keevil JG,Wyman RA,etal.Use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vascular age to modify cardiovascular risk prediction〔J〕.J Am Soc Echocardiogr,2006;19(9):1170-4.

9Wald NJ,Simmonds M,Morris JK.Screening for fu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using age alone compared with multiple risk factors and age〔J〕.PLoS One,2011;6(5):e18742.

10McClelland RL,Nasir K,Budoff M,etal.Arterial age as a function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from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J〕.Am J Cardiol,2009;103(1):59-63.

11Lee HY,Oh BH.Aging and arterial stiffness〔J〕.Circ J,2010;(11):2257-62.

12陈一梅,窦京涛.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应用与糖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3;15(10):1102-5.

13Lee YB,Park JH,Kim E,etal.Arterial stiffness and functional outcom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J Cerebrovasc Endovasc Neurosurg,2014;16(1):11-9.

14Vlachopoulos C,Aznaouridis K,Stefanadis C.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with arterial stiffnes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Am Coll Cardiol,2010;55(13):1318-27.

15Mitchell GF,Hwang SJ,Vasan RS,etal.Arterial stiffnes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Circulation,2010;21(4):505-11.

〔2014-11-22修回〕

(编辑李相军)

通讯作者:王建昌(1961-),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

基金项目:全军保健课题(12BJZ21)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1-0071-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1.030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发病诱因及内科护理的效果分析
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