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亚兰
岗前培训在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中的作用及实施
原亚兰
摘要:组织社会化是个体为了适应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认知、态度、行为的学习过程。加快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对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岗前培训在促进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可以从培训的内容、形式、过程、评估这四方面入手,让新员工能够尽快获得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顺利融入组织当中。
关键词:岗前培训;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作用;实施
工作或学习环境的变化要求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角色。但新员工进入组织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能否融入组织,能否与同事关系融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岗前培训是促进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对新员工意义重大。研究岗前培训在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丰富组织社会化理论,也有利于提高新员工融入组织的观念,使员工能够尽快适应组织环境,加快其组织社会化的程度和速度,进而提高工作清晰度和工作绩效,降低离职率,减少组织再进行招聘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不同的组织社会化概念。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恩(Schein)最早提出“组织社会化”观点,他正式将社会化概念引入组织领域,专门探讨员工适应组织机制的问题。他认为,组织社会化是指新员工进入组织学习有关诀窍的过程[1],这也是组织社会化的最初含义。费舍尔主张组织社会化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新进员工在进入组织后获取有关组织信息的一种调适过程,期待其行为能够符合组织的要求。路易斯则指出,组织社会化是使员工了解组织角色和接受组织成员所需的价值观、能力、期望的行为及社会知识的过程。费尔斯泰德认为,组织社会化是指新员工进入组织到成为该组织既定成员过程中涉及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所有学习。[2]雷蒙德·诺伊认为,组织社会化是指新雇员转变为有效率的组织成员的过程。有效的社会化包括为胜任本职工作做准备,对组织有充分的了解以及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3]
综合有关研究者对组织社会化的界定,笔者认为,组织社会化是个体获得承担一定的组织角色所必需的社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新员工将融入组织当中,成为组织的一份子。
岗前培训又称入职培训、导向培训、上岗引导。它是针对新员工而实施的培训形式,目的是向新员工传递组织的价值体系和目标,传承组织文化,让新员工掌握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新员工对工作职责和担任角色的认识,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岗前培训是促进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对新员工个人和组织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岗前培训促进新员工融入组织
岗前培训可使新员工通过对组织的价值和目标、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对组织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减少内心的不确定感。重视和精心组织岗前培训,给予新员工关怀、鼓励、指导与帮助,能够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给予的尊重、信任、目标和机会。(1)通过对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使新员工对将要承担的责任和角色有更清楚的了解,明了努力的方向,进而提高其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2)通过对新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能让新员工明确自身的上升空间,工作更加积极,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与组织保持一致,会减轻刚进入组织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有效避免因对组织不适应而跳槽的情况;(3)通过对新员工主动意识的培训,能够提高新员工主动参与融入组织的意识。有效的岗前培训对于新员工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甚至能决定其向后工作绩效的好坏。
(二)岗前培训为组织提供人力资本
通过对新员工的集体性培训,能够使组织的价值体系和目标得到很好的传承,使组织的文化得到很好的宣扬。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可减少因其失误走弯路而给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缩短组织与新员工的磨合时间,使新员工尽快转变为组织可用人才。通过相关学习和培训,可使新员工树立团队协作意识,也能使他们与老员工进行充分接触和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组织凝聚力。结果,可提高新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改善新员工低组织承诺、高离职率的状况,组织能得到所需的优秀人才,节约反复招聘所要耗费的人力和财力。
为使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和工作环境,组织需要开展岗前培训,培训可以从培训的内容、形式、过程以及反馈等几方面来计划实施。
(一)培训内容要全面化
组织要通过岗前培训来规范新员工的认知、态度、行为。培训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七方面。
1.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新员工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组织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只有具备胜任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作必需的技巧,熟悉本职岗位的职责以及与工作相关的权利和义务,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了解组织部门与人员状况以及组织的绩效评估方式,组织的激励措施才有可能起到作用,员工的工作绩效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2.组织的价值体系和目标。组织的价值体系和目标是组织的指导原则和宗旨。Feldman强调,学习团体的标准和价值观有助于新员工逐渐理解没有明文规定的规则、标准和非正式的关系网。[4]让新员工明确组织的价值体系和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向心力。新老员工共同朝着组织的目标迈进,在合作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团队凝聚力。
3.组织的历史和文化。对新员工开展关于组织的传统、习俗、故事及仪式等有关组织历史和文化的培训,有利于新员工了解哪类行为在特殊的环境中是适当的或不适当的。例如,在提倡团队合作的组织中,过多地强调个人的能力和业绩就会显得不恰当;相反,在企业文化崇尚竞争的组织中,张扬个性和能力会得到组织的赞许和认可。组织文化氛围是组织的软环境。简单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新员工产生认同感,也是留住员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用消费品行业中有“黄埔军校”美誉的宝洁公司,一直以低离职率著称,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宝洁公司具有完善的育人机制和和谐的内部企业文化。
4.行业的术语。使新员工迅速掌握组织所特有的专业技术语言以及简写、俚语和行话等知识。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新成员获得组织特有的语言知识,有利于理解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并有效地与其他组织成员进行交流。
5.良好的人际关系。培训新员工与组织的其他成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调查显示,办公室气氛、工作人际关系等“软”环境,比任务难度等其他因素更会影响人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新员工人际关系互动良好,才能更快地融入组织当中,对工作的满意度才会提高。
6.员工个人素质。员工的个人素质包括员工自信心、自我激励、主动的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谦虚的心态、沟通的技巧、时间管理策略、商务礼仪等。培养新员工的自信心和自我激励意识,会使新员工更加充满激情地参与到工作当中,增强其胜任工作的信心;培养新员工主动融入组织的意识,使新员工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了解组织的隐性的、潜在的信息,弥补集体培训的不足,使新员工对组织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新员工进行有关团队协作意识、谦虚的心态、沟通技巧、时间管理以及商务礼仪的培训,可使新员工更好、更多地向其他老员工学习,吸收优秀的经验,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任务,更快地掌握与客户、同事、领导沟通的技巧以及一些有效管理时间的策略。
7.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应及时为新员工规划职业路径,让其了解潜在的职业晋升机会,并帮其制定近期的和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使新员工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近期和长期要做的事情,明确努力的方向,为自己制定详细的计划,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朝着设定好的职业生涯目标一步步迈进。
(二)培训形式应多样化
实施岗前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如课堂学习、实践模拟培训及移动学习等,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1.课堂学习。课堂学习可以请本组织的培训师或者利用大学里优质的教师资源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具体可以采用讲座的方式、案例教学、研讨或交流的方式、提问回答的方式、单独辅导的方式等。在实际操作时,建议组织从新员工的个人特点及需要出发,选择适合、有效的培训方式,也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策略。可以通过课堂学习的形式,让新员工对组织的工作环境、人员关系、工作内容、工作职责、规章制度、组织期望有所了解。
2.实践模拟培训。实践模拟培训旨在向员工展示“真实”的工作内容和环境,让新员工在模拟的工作情景中学习有关技巧和能力。这种培训方式对员工工作技能的培训相对于课堂学习而言效果会更显著。在对新员工进行实践模拟培训时,可以采用让专家或模范员工示范的方式、团队训练的方式,也可以让新员工自己先尝试着在具体工作情境中开展工作,然后由优秀的员工或专家对其在模拟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纠正其不当行为。
3.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新员工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登录移动学习平台,方便地浏览最新资讯、阅读新书、学习课程。许多企业都通过移动学习,为员工提供专业课程,而企业还可以进行资料下载、经验分享、登录次数等关键数据统计,可以了解到学员的学习习惯及学习主动性,籍此对学员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跟进和掌握。目前,通过移动学习进行员工培训的企业越来越多,像京东大学、宁波银行等,在这方面的实践都卓有成效。移动学习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拓展可能,组织必须利用好这一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方式在帮助新员工熟悉有关组织的价值体系和目标、组织的历史、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及行业术语等方面作用很大,但在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巧和能力,深入了解有关组织的文化和人际关系这些方面却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建议在培训中,将移动学习与其他培训形式如实践模拟培训配合使用。
(三)培训中需注意的问题
培训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培训的时间安排,针对不同员工采取差异化培训,注重多部门合作避免推诿扯皮等。
1.在培训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尽早对新员工展开培训,减少新员工的焦虑感,但是,也要避免在短时间内向新员工呈现太多的信息。对新员工的培训要循序渐进,逐渐深入。
2.要注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新员工采取不同形式的培训。新员工包括刚踏入社会的辍学青少年,也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在各个组织或部门之间变换工作的人员。对于这些不同的员工,要采取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差异化培训。
3.在具体实施培训的过程中,要明确意识到,对新员工开展培训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更是培训部门和新员工所在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培训部门和新员工所在部门要承担各自不同的职责共同参与实施新员工培训才能确保新员工培训的有效实施。[5]
(四)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培训结束后,要通过有效的考核方式来衡量培训是否真正达到效果。(1)可采用测试、座谈的方式,从新员工工作态度的转变程度、知识的拓展深度以及技能的提升程度等方面,重点评估新员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可采用观察、绩效考核的方式,从新员工在培训后的工作行为、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等方面,重点评估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水平;(3)可采用访谈、问卷的方式,从培训
的针对性、培训师授课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重点评估新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6]通过对新员工培训效果的全面评估,发现新员工培训中的不足,以不断优化和改进新员工培训工作。
岗前培训在促进新员工融入组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除了用岗前培训这种主要的方式来促进员工组织社会化之外,也可以利用导师制,为新员工在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提供角色榜样,使新员工能够从有经验的老员工那里获得技术和经验的支持。组织要通过多种培训让新员工快速融入组织,转变为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而要通过不同的激励措施,留住优秀的人才,为组织保持竞争优势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赵国祥,王明辉,凌文铨.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结构维度[J].心理学报,2008(6):1102-1110.
[2]王明辉,凌文辁.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的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06(5):722-728.
[3]雷蒙德·诺伊.雇员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60.
[4]高日光.从组织社会化的视角看新员工培训[J].人才资源开发,2006(3):70.
[5]王馨婷,高海防.以员工为核心的新员工培训[J].人力资源管理,2009(9):29-31.
[6]蔡红晖.新员工培训理论及应用[J].绿色科技,2014(6): 256-258.
[责任编辑金莲顺]]
特别关注·第十一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编者按:2015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以“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发展”为主题,由亚洲职业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协办。共有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首尔大学、名古屋大学、国立理工大学、九州大学、高雄师范大学、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云林大学、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等二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名职教学者以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和《职教通讯》等媒体同仁共同参与。
会议以国际交流为初衷,以专题互动为依据,以“宏观性引导+问题性演讲+互动式探讨”为模式,由一个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组成,共计43位专家学者汇报演讲。
大会主会场由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梅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代会长兼秘书长刘占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教授(《终身教育视角下学习的本质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韩国首尔大学、韩国教育部原副部长罗承日教授(《韩国行政愿景与教育政策任务研究——能力本位的社会建构》),亚洲职业教育学会首任会长、名古屋大学寺田盛纪教授(《成熟社会条件下的日本职业教育》),高雄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孙仲山教授(《近20年台湾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马来西亚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Ramlee Mustapha教授(《21世纪亚洲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蓝图》)以及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分别作了大会主题发言。
25日下午,会议分设四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经济和社会变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中的生涯发展、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中的比较研究以及开放主题分会场。分会场各具特色,演讲者各抒己见,参与者兴致盎然,提问有深度,回答切要点,现场气氛活跃。
在闭幕式中,分会场主持人分享和总结了各自分会场的发言主题、研讨互动等情况。最后,石伟平教授作总结发言,对此次亚洲职教大会的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以及各位成员的参与表示感谢,并宣布第十二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将在台湾举办。
作者简介:原亚兰,女,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1-0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