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给高职课堂带来的变革

2016-02-16 22:48赵慧娟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翻转课堂互联网

赵慧娟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微课或慕课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梳理传统高职课堂存在的问题,结合翻转课堂的特色,充分认识翻转课堂给高职课堂带来的深刻变革,有利于促进高职课堂建设和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翻转课堂;高职课堂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之优势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进入各个传统行业,促成各个传统行业不断改造、升级和创新。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传统的教育行业,对传统教育的信息化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传统教育一般由学校、教室和老师组成,而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教育”可由一张网、一个电脑或手机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组成,学生可随意选取学校和老师,这与传统教育模式大不相同。“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便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1. 慕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英文全称为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 MOOC)在近年呈现席卷之势。2013年是中国的MOOC元年,它的出现顺应了“互联网+教育”对在线教育的新要求,使得以往传统的在线教育演变成为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引发对传统在线教育的新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费用成本才能听到世界一流名校教师的课程,如今有了MOOC,学习者只要登录互联网,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在线享用优质且免费的教学资源,实现了世界范围内名校、名师、名课的同台竞技。MOOC 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学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成本,增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化的实现。

2.微课

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知识点的微课程。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视频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讲解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使学生以最高的效率收获知识。微课一般以情境教学法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微课视频可在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观看,学生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重复学习,进而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移动学习。

3.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传统课堂旧有模式的反转,即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被放到课下且可通过观看视频等媒体进行,课堂时间则用于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因此,该模式允许学生在个性化的、分布式的情境中学习。传统课堂学生主要是课上听讲、课外复习及完成作业,容易被动;现在的翻转课堂学生课外在家中观看慕课或微课视频,整理知识、提出疑问,课内主要进行研讨解决疑问,通过交流收获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完成课堂作业,学生更多的表现出自主学习。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容易主动学习,所以翻转课堂与传统课程区分的关键点在于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地学习。

二、传统高职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意识偏弱,备课多于备学生

传统课堂上,教师讲课过程中的学生意识比较弱化,老师们普遍是备内容多而备学生少;教师讲课主要关注于如何把要讲的内容说清楚,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这容易造成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用于课前备课,课上讲解完所有知识后学生能吸收消化的知识所占全部知识的比例甚至小于20%。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在启发学生思维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如何在讲课过程中时刻为学生着想,时刻具备打开学生思维的意识,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将知识点变为自己的内化知识,这是目前大学课堂普遍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缺乏为知识迁移而教

如何为学生搭好认知的台阶,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链”,认知知识的全貌,并知道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这需要运用教育心理学上的知识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的本质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相关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是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突破口,要注意迁移过程中各种知识的相互干扰作用,尤其是A知识对B知识的负干扰,为学生搭好并帮助学生跨上认知的台阶至关重要,因为认知台阶是形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3.学生课堂学习偏被动,课堂缺乏讨论及对问题的争论

传统的高职课堂,讲台上的教师努力传授,而讲台下的学生时常出现走神情况;即使专注于教师所讲,学生也必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听课中产生的问题和想法不能立刻提出,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探讨,知识火花一闪而过,使学习的过程无法通过自己的思考进一步深入。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上下的功夫不够,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环节较少,缺少课堂上师生对问题的争论,所以学生整体的听课状态是跟着老师走,显得过于被动。

三、基于慕课或微课的翻转课堂给高职课堂带来的深刻变革

1.翻转课堂重塑教师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实施翻转课堂后,高职老师普遍反应上课的职业幸福感明显提高,更愿意上课了。原因在于以往课堂上老师主要是和知识博弈,把知识点讲完了就算完成任务,较少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了多少,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又有多少。翻转课堂实施后,教师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成长,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拉近了彼此心理上的距离,师生之间关系更融洽。学生愿意从老师这里获取知识,思想受到的启发;教师也乐于和学生分享,见证学生不断的成长,并最终收获职业幸福感和被学生尊敬的职业尊严感,这种收获是很多教师从教多年来从未收获过的职业成就感。

2.实施翻转课堂后教师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因材施教”

实施翻转课堂后,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更多的是和学生面对面打交道,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比以前明显增多。因为学生在课下已经通过观看慕课或微课视频熟悉了老师讲解的内容,课上主要是提出疑问并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很多情况下还会出现争论。传统课堂上老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有限,现在要把更多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从而实现了个性化教学。

3.翻转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领游”和“从游”的关系

实施翻转课堂后,现在教师的身份已彻底转变,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很多情况下,教师面对面对学生的指导除了给学生讲解知识点、强化知识外,教师的言语动作、说话的语气以及对事物独到的见解都会对学生的素养提高及人格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遇到问题会及时跟老师交流、研讨,产生思维上的碰撞,思想的火花即时绽放,既收获了知识,又有利于锻炼思维模式,形成良好的心智模式。

4.翻转课堂落实了启发式教学,实现了“为思维而教”

有人说:“只要老师有学问,自然就会教得好”,事实并非如此。老师有学问是讲好课、教好学生的一个大前提,但是大学教师要把时间更多的放在如何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其独立思考、对知识进行质疑并进一步推理的能力培养上,是“为思维而教”。在课堂上如何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讨论话题,需要多用启发式教学法,多给学生设置问题陷阱,既让学生觉得有趣,又能感觉到回答问题对收获知识有帮助,而且是在不让其产生挫败感、“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内,让学生跟随老师的启发式问题,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探寻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对于高职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良好的心智模式至关重要。

5.翻转课堂教学中注重学习迁移,真正实现了“为迁移而教”

教师进一步开放教学内容,在讲解一门课之前,会提前让学生对与课程有关的“左邻右舍”的知识提前进行搜集、整理并归纳,课堂上理解每个专题知识的“前”和“后”,能够把一个链条上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结构。课堂上不仅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前沿知识,还可以对挖掘出来的新知识进行研讨、论证,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理解深刻,且达到了融会贯通、应用自如的目的,有时候还会出现新见解、新发现。教师在搭建知识台阶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教学中的负迁移效应,即A知识对B知识的干扰作用,如何跨越认知台阶,真正掌握A与B知识之间的认识高度差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不断渗透,在“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召唤下,高职教育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微课或慕课的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在课堂互动中不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得教师和学生相互收益、共同成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面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教师更应该注重回归教学的本质,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教和学的过程,不断改进翻转课堂的应用,培养高职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我们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迎接“互联网+教育”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委2015教学改革立项与研究项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之一(项目代码PXM2015_014232_000016)。】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翻转课堂互联网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