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
(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
职教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王玉堂
(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也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育教育的好坏,关系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做好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职业院校应该针对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工作方法,是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让学生能够具备迎接各种挑战的基本素质,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生命线”的作用。
职教 德育教育 路径
德育教育是人心和灵魂的教育,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教育,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教育。中国五千年文化,从我们出生就在强调尊老爱幼,强调要养成良好的品行,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和对道德教育规律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帝王统治下的民国常言有道:以仁治国,以德服天下。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就能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职教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整个职教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职教的德育教育更加的复杂化,它不仅需要学校的教学,也需要来自社会以及家庭的支持。一句话盖之,职教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建构一个立体化全程化的德育体系。
1.主体性。德育过程的特点由德育的目标来决定。现代德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信念塑造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有学者认为,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过程。它包括三个要素:教育者、教育内容、受教育者。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主体,都是具有主体性和潜在主体性的人。其中,受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对立统一的。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
2.生活性。构建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就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把人看作完整的个体,在个体的现实生活世界中通过与他人的现实交往,提升每个个体整体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哲学或教育理念。有学者提出,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把人的完整生命纳人道德教育的视野,因为生活本身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所以有学者提出了生命叙事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通俗的来讲,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的,由于德育教育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而学校的力量又有限,也需要来自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3.终身学习性。把道德学习纳人到终身学习的视野,把学校德育扩展到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根据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道德学习的观点,认为终身道德学习是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是为学生的终身道德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的道德生命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服务。终身道德学习的人性化,最集中的表现是教育目的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与学习是与人类、个体共始终的。终身道德学习,终身持续发展,就是终身自我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学习者自己进行道德学习,终身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学会终身的自我道德教育。
可以说,以上这些特点注定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我们以一个长期的眼光来看待,这不仅需要来自学校的规范化教学,更需要来自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1.以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及健全组织保证德育工作的落实。要做好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必须有健全的领导组织来做保障,更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在这方面,职业学校应该建立、完善以院长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队伍,辅以工会团委为助手政治部教务处学生处具体抓的组织机构,最好能与学员相互配合,形成密切写作的领导小组,真正将职教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也为其自身的德育教育的落地建立坚实有力的领导中心。同时,有坚实的领导后盾还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还应该注重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在选聘思想品德教师的时候应注重引进人才的质量,并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德育课教学的质量。
2.对教学进行深化改革。要对高职教育进行深化改革,首先应该实现任课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中心,其效果如何直接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的方向深度和效果。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绝大部分学校往往过分重视教师的权威性,而把学生被动的看成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大量的知识信息都使用填鸭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学生也只是被动的进行接受,失去了自身思考的能力,教师也是在课堂上唱着自己的独角戏,课堂气氛不活跃。但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现代教学观念不仅开始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了重视,而且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合作关系。现代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具有能动性的人以此来强调教学的过程。在这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尝试现在比较流行的启发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思,又能促进学生能够将自身的实践与主体意识相结合,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加强,相应的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应变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3.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培育德育大环境。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对学生德育的教育不是一堂课就能实现教学目的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养成教育,而学生德育课程的教学也需要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当然,德育教育除了学校老师的努力之外,其还需要来校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此外,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进行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制度文化层面,学校的各项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应该做到完善,而指导和支配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也需要校方进行培养和沉淀,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一所学校如果能够有较好的校园文化,教师的的感召力以及学生的凝聚力都会大幅度提高。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与学校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熏陶,德育教育工作必将事倍功半。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生活乃至是否能够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对德育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之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1]蒋乃平.职教德育课开发的特殊性——“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再论之十四[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52-55.
[2]张韦韦,赵敏.职教德育去“空洞化”[J].教育与职业,2011,(22):34-37.
[3]杨静.中职德育实效性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2):5-10+22.
[4]苟建明,李慧萍.构建“三为”育人模式彰显职教德育特色——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4):63-67.
本文系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校级课题“新媒体环境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改进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