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霞春 文 立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4
高职教育大家谈
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
黄霞春 文 立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4
摘 要:为了在企业生产一线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上满足我国“十二五”以来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需求,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力成为解决矛盾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力分析,利用互动、文化熏陶、数字资源、信息化等手段,提出从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创新力四方面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力,从而让高职学生更好适应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岗位要求,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产业升级;学习力;提升
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是目前我国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而生产一线人才素质的提升是产业结构升级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其中人才素质提升最重要的体现是学习力的提升。大家熟知生产一线人才主要来源于高职院校。为此在产业升级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力成为高职院校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关于产业升级背景下人才质量提升的研究有:李从峰等[1]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从意识、体制机制、培训与绩效考核方面加强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吴春尚[2]提出针对物流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加快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章建新等[3]提出产业升级背景下专业结构分析与优化、专业设置等办法。综上所述,目前针对产业升级引起人才培养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能力水平提升、专业结构优化或专业设置调整来提升人才的素质,是一种间接提升人才素质的方法。本文认为应对产业升级背景下生产一线人才素质提升的办法之一是提升生产一线人员的学习力。而生产一线人才的来源主要是高职院校。为此本文利用互动、文化熏陶、数字资源、“互联网+”等手段,从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创新力四方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力,着力培养生产一线人才一种自我提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升级是指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大量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流程、功能等升级换代,其中最重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学生学习力是指学生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创新力四大基本要素[4,5]。其中学习动力指的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源动力,是学习者某一特定时期完成某一目标的助推器,它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学习毅力反映学习者学习的持久性、坚定性;学习能力是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及知识转化率,它包括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应用、积累、转化等能力;学习创新力是将从书本和实践经验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化、拓展、创新。
产业升级与学习力具有很强的关联性[6][7]。随着我国产业进入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的轨道上,对产业工人的要求明显发生变化,不再是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需要大量学习新技术能力快、具有创新能力、能快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产业设计、加工、销售创新等特点的人才。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一大挑战,而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力是解决此问题主要途径之一。
为获取高职院校在校生和离校生(离校5年内的学生)学习力现状,以湘潭地区高职院校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专业的学生及从事光伏企业的一线技工为例,采用文献查阅和重点访谈、问卷调查等技术手段,设计了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创新力四个方面的问卷内容,经过统计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不管是离校还是在校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2.1目标不明确 缺乏学习动力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招生形式多元化,造成高职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同时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推进,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的一线员工知识和技能明显跟不上产业升级的要求。其表现在学校时他们对课堂的知识、技能提不起兴趣,不愿与人过多交流,课后主动阅读专业书籍的学生寥寥无几。在企业他们对产品工艺改造、功能改进等项目不能积极参与,生产后主动借阅和研究生产技术方面资料的人较少。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专业基础差;其二是对某一事情专注度不高,受周围因素干扰较大。
2.2意志薄弱 学习毅力欠缺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持久力是学习毅力一种重要表现。不管是离校还是在校的高职生在遇到困难时,容易灰心丧气。在学校其表现是课堂上不能专心听完一堂课,一学期不能坚持学好一门专业课程;在企业表现为对某一枯燥无味岗位工作时间久一点就想换岗、跳槽。究其原因:其一是他们抗挫折能力差;其二是持久力较差。
2.3效率较低 学习能力偏弱不论是在校的还是离校的高职生都存在学习效率低,学习能力弱的特点,究其原因:其一是学习方法不当;其二是没有学习计划或者执行力不够。其表现为不规范的学习习惯如不规则的作息时间、边学边玩手机等,缺乏对学习方法或学习内容研究。有的同学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对于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只停留在纸上,不能真正地去实施。
2.4学习转化能力不强 创新力不佳
不管是刚入职还是在校的高职生都表现出将自己学到知识和技能转换成生产成果能力不强,能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想法不多。其原因之一是一成不变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造成学生一种“读死书”现状,限制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其二是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不够。
针对不管是入职还是在校高职生都存在上述的四类问题,尤其是面对产业升级带来产业工人素质要求的提升,给高职院校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的本质问题,如何应对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生学习力提升,以便更快更好地驱动产业升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3.1加强互动 提升学习动力
针对高职生源理论基础偏弱,但实践认知和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特点,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学习动力。校企互动不应简单理解为顶岗实习,它应包括实地参观、专家报告、论坛、实训、实习等。许多学校将顶岗实习理解为大学期间最后一学期在企业无人监管的“放羊式”实习;其实不论是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实训应分期、分阶段地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反复的过程,通过这样训练,让学生充分与企业技工、学校教师进行互动,在不断交流和实际操作中全面地了解专业知识及产业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无形之中就形成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同时聘请本专业专家以论坛、报告形式进行正确引导,再加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大量地互动环节训练,无疑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随着学习动力和兴趣增大,受周围干扰因素的影响就小,高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将大大增强。
3.2利用文化熏陶 提升学习毅力
文化熏陶能提高学习者坚持、执着的意识。学校利用传统文化如头悬梁、锥刺股等传统故事以讲坛、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传统文化熏陶活动。利用体育文化锻炼高职生的品质、毅力,开展军训、晨报、长跑等类似活动。利用企业文化对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的不断追求,创办一些电气维修、营销推广等组织,举办一些交换机设备维修等技能大赛,参加一些创新大赛,逐步长期培养高职生的学习毅力。
3.3借助数字资源 提升学习能力
针对高职生学习效率不高,利用在线作业、在线考试等数字资源,限制好作业和考试时间,借助在线成绩评价功能,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提高将书本和他人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身知识的能力,除了教师在课堂里正常训练学生能力外,应大量地将专业中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点设计成MOOC和微课资源,发布在网络上,以在线作业或者采用反转课堂等形式培训学生一种自我理解、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脱离对教师帮助的依赖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在线或离线的图片、动画、视频、说明书、案例等资源,采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对一些有条件工科类课程,要大力开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形式教学,促使学生自己围绕某一任务的解决去学习产品使用说明书、案例的操作步骤等知识,无形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这是学习力中一种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能力,是高职生自我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4依托信息化 提升学习创新力
信息化对提升学习创新力的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通过智慧校园建设过程提升创新能力,在建设智慧校园过程中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其组织、流程、结构都要进行调整,在这个调整与适应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和管理创新力。通过管理思维模式变革提升学习创新力,特别是互联网思维将改变学校管理思维模式。如许多院校开发的顶岗实习管理,能够实现实时、在线管理,保证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实现“零距离”管理。通过信息化应用提升学习创新力。随着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采集、监控、感知学习过程中的大量数据,促进学习者之间协同学习及学习过程学习环节的无缝衔接,实现学习的智能化和决策化,为网络制造、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产业升级对高职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力成为我国产业升级重要驱动力。本文通过对在校的或入职2~3年高职生调查分析,认为影响到高职生自身发展及目前企业产业升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学习力,因此着重分析高职生学习动力差、学习毅力偏弱、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创新力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从互动、文化熏陶、数字资源、信息技术四方面解决其不足。当然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促进高职生学习力的策略不只是这些主要做法,还可以包括出国进修、交流等激励机制办法。所有这些做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高职生在产业升级背景下与其岗位新要求的适应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快速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李从峰.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22-24.
[2] 吴春尚.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物流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时空,2015(5):74-77.
[3] 章建新.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天津市高职专业结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18):18-20.
[4] 孙爱华.高职学生学习力现状与对决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9-82.
[5] 孙芳.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3(11):190-191.
[6] 卢米志.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85-89.
[7] 张鉴.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6):55-58.
收稿日期:2015-12-22
作者简介:黄霞春,硕士,副教授,副院长。文立,硕士,副教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课题《高职学生学习力培养与产业升级适应性研究》(编号:XJK014BZY015)。
An Exploration on th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bility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Upgrading
Huang Xiachun, Wenli
Hu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gTan, 411104, China
Abstract:Both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alents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12th fve-yea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So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way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interactive, cultural infuence, digit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means. From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perseverance, 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innovation ability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o tha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industry upgrading; learning ability; impro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