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莉,龙秋生
(1.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内蒙古 包头 014030; 2.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目标导向”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白 莉1,龙秋生2
(1.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内蒙古 包头 014030; 2.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目标导向理论被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广泛使用,目标对行为的改进具有良好的作用。为解决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引入目标导向理论,以提高培训质量。国家提出“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战略规划,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模块管理为主线的“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由教研修模块、教育理论模块、行动模块、实践模块和交流与汇报模块。通过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各模块的协调运作,取得良好效果。
目标导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培训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技能,价值观念以及师德水平等综合素质[1]。目前体育教师培训中比较常见的模式有“经验+反思=成长”的反思性培训模式、应用科学培训模式、问题探究式、行动研究式等等。但在具体的培训实践中,由于行政干预太多,培训内容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相脱节,培训目标不明确,特别是由于不重视培训的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估,未能充分调动参训者的积极性,使得传统培训模式的效率低下。而将目标导向理论引入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将会有利于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
教育是评价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育发展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而“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2]。为此,中小学体育教育也应通过职业培训,建设一支科研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体育教师队伍,以提高整体素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对承担的培训工作的总结,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训组织者层面。培训的组织者疏于对相关专业理论的系统研究,教师培训呈现较强的行政组织化,导致教师培训顶层设计整体性规划的匮乏、组织者培训目标缺失、培训过剩,内容重复等等。
2.参训者自身角度。包括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两种模式在内,很多教师参与培训的主要动力不是源于内在,而是为了职称晋升而去参与培训,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证书。进而呈现出教师培训原动力不足、教师工读矛盾突出、负担过重和不切实际的现象。
3.培训者层面。随着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培训者的知识如果不及时更新就会出现教学知识陈旧的问题。出现了培训者自身素质不能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要求、培训者学科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结合中小学体育工作实际等新矛盾。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其应当的轨道,必须进行改进提高,否则培训将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过程和内容应该紧密围绕培训目标而进行,才能始终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在培训中引入目标导向理论,以期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培训质量。
(一)“目标导向”理论的实质
心理学家最先对目标导向进行了关注,他们认为目标导向是为个体构架起一定的思维模式,影响人们在特定情境中的成就追求、行为方式以及行为结果[3]。之后目标导向被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流行开来。西方教育心理学家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目标特别是具体的目标对行为的改进具有良好的作用,目标决定过程,目标决定方法,目标决定结果的测量和评价[4]。豪斯提出的“目标导向”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其基本出发点是要求领导者排除走向目标的障碍,使其顺利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给予下属满足多种多样需要的机会。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两种行为对动机强度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动机强度经常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就必须交替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也就是说,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适时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使人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以Dweck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在分析目标导向对个体行为和绩效成果的影响时,把目标导向分为学习型和成绩型两类。
(二)“目标导向”理论的应用
“目标导向”理论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运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如教师专业发展,网络课程设计,研究生培养等等,并且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目标导向”把学习结果分类,阐明每类学习结果得以出现的过程和条件,以及检验的行为指标。根据目标导向原则,培训教师的准备工作包括设置和陈述培训目标,确定培训者的起点,分析并确定从培训者起点到教学目标之间需要掌握的各项技能目标的顺序及其学习类型。根据培训任务,选择与开发适当的培训策略。培训中的教学包括引起培训者的培训动机,呈现精心组织的培训教材,培训者做出反应和培训教师做出反馈和纠正。培训后的测量评价包括对培训者学习困难的诊断和补救以及教师的自我补救和反思。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中引进“目标导向”理论,为现有的培训提供了先进的培训设计技术和规范灵活的呈现形式,有利于紧密围绕培训目标进行培训步骤的实施,从而真正实现培训的意义和提高教师的能力。
“模式”就是某一事物的结构关系。基于“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结构要素主要有培训的主体、对象、过程、目标、手段和管理。基于“目标导向”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模式是对当前的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一场变革,教师将在这种动态的培训管理和学习中,不断地集约化管理培训目标来降低培训成本,突出培训的时效性,提高培训质量、效率和管理效能。为了顺应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体现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目标明确、注重技能、分类指导、学教结合、在职为主”的原则,突出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本文提供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基于“目标导向”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战略规划
教育部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进行了顶层设计,并实施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国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育部〔2013〕6号),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文件,比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粤府〔2012〕99号)和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的《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粤教师〔2012〕10号),明确要求要实现教师队伍素质增强,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思想和培训理论的重构;实现“目标导向”指引下的培训全员化,立足学校体育实践,面向全体教师培训,实现培训全员化;确定了基于“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战略规划。
国家提出“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战略规划,正是因为看到了目标导向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积极意义。目标导向培训的优势是能有效地衔接省、市、区县、学校四级教师培训体系,明确各自培训的目标、任务、职责,形成高效的管理格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做具体的规定,鼓励并倡导体育教师本着开放与放开的原则进行体育教学。为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势必需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在“目标导向”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战略规划的影响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必将更加重视培训目标的实现,注重围绕培训目标组织培训过程,以切实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但是这也为各级培训部门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规律的研究,构建先进的培训模式,进一步完善培训工作。
(二)“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以培训促进人才发展为理念,创新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形成以模块管理为主线的“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由以下五个基本模块构成:教研修模块→教育理论模块→行动模块→实践模块→交流与汇报模块。
1.教研修模块。教研修模块主要是利用网络搭建的平台。网络具有传播快、信息量大、实时交互等特点,利用互联网可以搭建一个开放、互动、共享的教研修网络一体化的模块,形成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的专业发展模式。如该平台传送科研动态、师资培训、网络培训课程、国家教育政策等,使体育教师与时俱进,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平台对课题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即从课题的发布-申报-审核-立项-研究-结题到研究成果的推广,整个过程要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格局,这样既能对课题进行有效管理,还可以学习别人在科研过程中的精华部分,经过反复打磨之后,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风格。因此,将教研、科研、培训延伸至网络,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教育理论模块。教育理论模块是参与到目标导向的教师培训过程中所构建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教育学、学校体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健康教育学为基础,同时还涉及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和体育史学等学科。体育教育理论是在一定的逻辑形式基础上,对体育教育现象和体育事实的概括,是一种系统的教育观念或者思想。所以,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中重在提高其体育教学理论,并能够将一般规律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
3.行动模块。行动模块是反复进行的过程,以体验活动经验,从经验建立到深入反思不断学习的过程。随着教师职业规划稳定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升,在培训的目的和内容方面,培训者及受培训者有相同的要求:体育教师培训更多的是在教育教学理论和运动技能传授能力的提升上,特别对培训内容的知识构建、培训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培训主要强化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训内容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要加快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培训内容设置要有现实性。同时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特征,进行“双师型”(学历+证书)培训, 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从“体育核心素养”出发,既要注重在教育教学理论和运动技能传授能力方面的提升,更要培养出能够胜任“通过身体教育”的PE型人才。
4.实践模块。实践模块是体育教师专业的现实表达。“目标导向”要求体育教师对自己所处的职业发展情境与专业知识结构有深入探究与了解,进而明确自己培训的需求,将培训作为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并提升至内在意识的高度。培训主体需要根据目标导向提出行动的具体规划,促进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不断完善自己。培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导向,并非是直线式的、貌似严谨的逻辑顺序。就体育课程的实践特性来看,目标导向有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转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行为,对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6]。
5.交流与汇报模块。交流与汇报模块可以通过组建常态化体育教师学习共同体来达成模板目标。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目标导向”引领下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根据相同的目标搭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平台。常态化体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在培训中、培训后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QQ群、微信群等培训交流平台扩大共同体的范围。建立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年度计划等以及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评课等教学活动。在集体备课中通过发挥共同体的智慧,有助于完善教案、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路。评课有助于体育教师发现自身的缺点,借鉴别人的长处,共同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有助于共同体成员深化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有助于知识与信息的共享。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实现共同发展。
(三)实现“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引入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质量管理实现持续改进,有利于通过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过程控制管理来达到培训的目标。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过程控制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即过程控制方法,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实施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的PDCA循环管理。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PDCA循环管理过程细分如下(图1):1.明确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管理职责,实现体育教师培训与政府培训导向的高度匹配。2.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资源管理,包括培训资源管理、计划(目标、内容)的执行。3.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监控检查(包括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班级管理、跟踪检查发现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中对培训师、受培训者及教学的问题反馈)。4.采取措施纠正预防和改进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使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始终处于受控有效、持续改进与提升的状态。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PDCA模式以一个直接过程即产品(过程结果)的实现和三个间接过程组成。直接过程和间接过程相互关联、作用,构成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PDCA循环过程,通过PDCA周而复始的循环管理过程,保证培训主管部门、受培训者、培训派出单位的高度认可[7]。
(一)结论
全面实施“强师工程”战略背景下,“目标导向”培训模式的实施,对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层次、水平和效益,形成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构筑有利于教师发展及培训管理的战略及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目标导向”培训模式的实施,立足学校体育实践,面向全体教师培训,保证全员参与培训。通过构筑实时监控、过程监控的全程监控体系,形成以教科研模块、教育理论模块、行动模块、实践模块、交流与汇报模块等五大模块的统领,开拓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途径。基于“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从人力资源管理原理出发、借助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与经费等物质条件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教师)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达到人力、物力使用的高效,促使教师通过培训准确认识和规划自身职业发展,并达成其职业目标的实现。
图1 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PDCAA循环管理
(二)建议
“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体育教师培训模式需要贯穿于教师培训的整个过程。即构建从体育教师培训的战略规划开始,直到体育教师培训以教科研模块、教育理论模块、行动模块、实践模块、交流与汇报模块等五大模块统领和优化培训课程,开拓顺畅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途径的全过程;需要关注学科、专业和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的绩效评估等全过程。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保障体系、科学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及制度设计和培训管理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来保障设计的实现,达到培训效能的最大化。另外,“目标导向”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过程应重点研究在先进目标导向理念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提高到专业发展行为层面,直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后,体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实现教师观念、角色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建立省、市、县级的教研员与体育骨干教师合作、部分体育教师之间合作的“伙伴关系”,加强对体育教师教育科研的培训指导,以鼓励他们的专业水平发展。
[1] 李秀丽.中小学教育师资培训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 (5):82-84.
[2] 王海燕.教师培训的意义回归[J].教育科学研究,2011 (12):70-73.
[3] 路琳,常河山.目标导向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6):44-51.
[4] 赵锦华,刘光余.目标导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5,12(34):28-31.
[5] 蒙菊花.网络化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7 (5):41-42.
[6] 熊华军,汪磊.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的质性研究——以甘肃省x县为例[J].教育导刊2014 (2):31-35.
[7] 文蔡雄, 高职体育教育ISO9000标准的实施与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5):56-58.
(责任编辑肖雪山)
A Research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E Teachers under the Vision of “Goal Orientation”
BAI Li1, LONG Qiu-sheng2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0, P.R.China;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3, P.R.China)
The theory of "Goal Orientation" is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guide the behavior, to solve the problems currently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E teachers and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This theory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and sets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PE teacher training.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model, with the module management as the main line, consists in the following five basic modul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module, educational theory module, action module, practice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and reporting module. The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PE teacher train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goal orientation"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coordinating each module.
goal orientatio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E teachers; training; pattern
2016-10-15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研究项目:基于“目标导向”的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2013jk125)
白 莉,女,内蒙古包头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龙秋生,男,湖南郴州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
G451.2;G635.1
:A
:2095-3798(2016)06-0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