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香炜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近现代岭南园林的美学特征探析
——基于海上丝路文化的视角
钟香炜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海上丝路文化,在历史上对岭南古典园林审美风格起到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近现代时期为岭南古典园林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使之形成了中西交融、繁复精巧、绚丽缤纷的鲜明特征。当代岭南景观的设计应该在符合当代人们审美趋向的简约风格基础上,传承岭南园林的独特特征,并加以创新。
岭南;园林;景观设计;海上丝路文化
在现代建筑与景观设计共同趋于简约风格的影响下,当代岭南景观设计也不免此弊。从目前的众多案例可以看到,岭南文化特色景观的打造已经经营了许久,虽然有像广州地区的荔枝湾涌、北京路步行街、恩宁路、黄埔古港、岭南印象园等较为出色的景观设计,但是其他一些地方的景观,若是没有历史古迹的凭借,其设计大多是现代简约式的,或向欧式、日式风格靠拢,或向新中式的江南风格看齐,难以鲜明地突出岭南文化内涵,当代景观设计不仅失去了应有的地域风貌,城市的建设也容易陷入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基于这些不足,本文拟从海上丝路文化视角,对岭南古典园林,特别是近现代岭南园林加以考察,探索其美学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在现代与传统、地域性与国际化的对话中,当代岭南景观设计传承岭南园林美学特征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清中叶、清末为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成熟后期,岭南园林异军突起,从而形成了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风格鼎峙的局面。[1]岭南园林有别与江南、北方园林的风格特征的形成,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包括岭南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受到岭南文化与海上丝路文化的影响。岭南文化是在百越文化基础上,与中原文化交汇融合,又在海洋文化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的鲜明特征。借助海上丝路文化的视角,从中窥探中西方的海上贸易、文化的碰撞以及生产工艺技术的交流对岭南古典园林产生的巨大影响,有助于我们找准岭南文化的位置,在岭南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岭南古典园林独有的风格特征。
岭南海上丝路文化的形成跟岭南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古代岭南处于帝国版图边缘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文化的弱势区域,它不像中原的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原几易王旗过程中岭南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儒家主流文化不绝如缕,这为它接受、吸收外来文化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岭南自古就有“重商经商”的观念,与地球上众多的通商口岸一样,它们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吞吐货物、接纳各色人群文化,但它们土生的民众的生活方式、交易方式、对贸易商品的偏好、船舶制造技术等都是不同的。在秦代及南越国时,番禺(现为广州)地区的造船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岭南跟波斯、两河流域的贸易除了输入犀角、象牙等珍宝物资外,还有大量工艺品。汉平南越,中国商船从合浦、徐闻、番禺等港前往南海诸国,开拓了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唐代,广州已经成为最大的海外贸易中心,造就了世界上异常壮观的“万舶争先”的珍宝集散地。到了元代,出口货物主要是丝绸、瓷器、金属制品、日常用品、农产品等,输入的主要是香料和药物,见证了中华帝国的生产工艺在全球的鼎盛时代。到了清代,岭南除了输出工艺品,也输入了大量玻璃器皿、玻璃镜、自鸣钟等。岭南海上丝路文化所依靠的大陆的物资和文化是特征鲜明的,内陆和岭南本土的生产工艺和文化输出,是岭南在海上丝路立足的重要支撑,而贸易所带来的工艺技术和文化交流,也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上丝路为岭南带来了丰富物质和精神世界,但在中原统治下的文化主流看来这种丰富却是奇怪诡谲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包容、开放给岭南带来的庞杂多变的特征,使整体缺乏统一性。相对于简朴、稳定的中原农耕文明来说,它物产丰饶、琳琅满目,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更为频繁和激烈,难以将这一切纳入一个文化体系。海上丝路使岭南成为汇集流转四方珍宝物资的地方,中原和西方传来的生产工艺与珍宝在这里碰撞出火花,岭南园林与建筑装饰也融入了更多的异域特色,在近代的岭南园林中,这种风格不一的庞杂元素间产生相互碰撞的情况表现得比较突出,也不难看到岭南富商们炫耀、娱乐的造园风气。理解了历史上海上丝路文化对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特征形成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探索岭南古典园林与当代岭南景观设计应有的美学特征与审美基调。
岭南古典园林经历了早期南越国皇家园林对中原园林文化的全盘吸收,而后受到中原文化、海洋文化、海上丝路文化等多元的影响,逐渐融合了北方皇家园林文化、江南园林文化、西方园林文化的特点,清中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风格。基于海上丝路文化视角,近现代岭南园林具有中西交融、繁复精巧、绚丽缤纷的鲜明特征,这也是岭南园林迥异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的最主要的特征。
(一)中西交融
海上丝路所带来的西方文化影响了岭南的建筑、文学、音乐、绘画风格,对近现代岭南园林艺术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历了照搬西式园林设计的近代前期,此后,岭南园林迎来了中西交融的成熟时期。西方近代的景观设计的结构和装饰手法,和岭南建筑追求瑰丽的建构和生动的装饰相得益彰,主要体现在园林布局形式、园林建筑的外观造型、局部构件、装饰材料与工艺技术等。钢铁、混凝土等新材料以及西方柱式、山花等装饰、西方外廊式建筑、地下室和阳台等建筑形式以及平面布局等在庭园中得到广泛的采用。[2]如采用西方外廊式建筑形式,或在中式传统建筑中融入西洋柱式、罗马拱形门窗、条石砌筑的几何形式水池、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岭南古典园林中西交融的特征。虽然江南园林也有中西合璧的园林,如扬州的“个园”,但这毕竟是江南园林中为数不多的,而在岭南园林中这种中西交融的造园手法却是颇受推崇并广泛存在的。
例如清朝道光十年富商潘仕成建造的海山仙馆时,他将广州荔枝湾方圆几百亩地买下,大兴土木,以中西合璧的造园手法修亭葺台,使海山仙馆成为当时的岭南第一名园。海山仙馆水深林茂,廊庑恢廓,亭台楼阁等布局紧凑,雕镂藻饰,层层密栽的植被如榕树、芭蕉、荔枝盆花等肆意生长,造成一种楼阁华整而花木繁缛的视觉效果,因为它是建立在岭南物产丰饶、贸易丰厚的基础上,与生机勃勃的植被相映成趣,使整个园林景观饱满生动,令人应接不暇。遗憾的是,历经时代变迁,当年海山仙馆的风貌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借助某些文献一睹其风采。英国著名版画家托马斯·阿罗姆(THOMAS ALLOM,1804—1872)依据1793年访问中国的英国马嘎尔尼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的素描稿为原型,于1843年创作了反映中国风貌的铜版画作品,记载了海山仙馆、伍家花园码头的景象,使今天我们得以领略它们迥异于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园林的风貌(图1、2)。近代园林中现存完整的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广州陈氏书院、佛山的中山公园等岭南园林,同样可以看到很多中西交融的特色,随处可见广式满洲窗棂镶嵌着西式的花玻璃,青砖砌筑的栏杆镶嵌着罗马柱式的陶瓷构件,木雕题材中也常见洋人形象等等[3]。例如陈氏书院,西式风格的连廊铁柱,支撑着顶部丰富绚丽、精美绝伦的灰塑(图3)。广东佛山的中山公园,公园的南正门为“自创”的西式双柱式,而西大门则为传统风格的中国牌坊式;水池栏杆为西式瓶形,而湖心亭则为五角攒尖、琉璃绿瓦的传统中式。自然配置的高大树木“三五成林”,与层层叠叠修剪成圆盘形的绿植相互对比。这些元素在这个小型园林中和谐共处,时中时西,步随景异。[4]又如广州沙面的白天鹅宾馆的中庭园林设计,现代简约式的建筑中庭放入了 “故乡水”的多层岭南园林空间,突破了有限空间的限制,以群石模拟苍山万仞的形态,与建筑空间的简约式、几何式形成鲜明对比。“濯月亭”上的飞瀑跟窗外的白鹅潭珠江水互相呼应,还有组合各种形态的本土植物形态,化解了亭台假山与现代建筑的突兀感。假山上绿萝掩映,亭子、曲桥空间虽狭小,却种植了狐尾椰子、罗汉松、龟背竹,四周又搭配茶花、吊兰、簕杜鹃及棕榈等共40多个品种的植物。中庭回廊外延花槽栽满了天冬,造就了垂直的景观效果,缝合了建筑主体与中庭,使得景观整体精彩纷呈、气韵生动,与现代化的酒店中庭多采用线条简洁的幕墙喷泉、整齐统一的植物来充实空间,营造的和谐效果截然不同(图4)。
图1 海山仙馆
图2 伍家花园码头
图3 陈氏书院西式铁艺的柱廊及灰塑装饰
图4 白天鹅宾馆中庭的“故乡水”景观
(二)繁复精巧
海上丝路推动了明清岭南经济的繁荣,精湛发达的建筑装饰技艺,不仅是追求精雕细琢、装饰华丽的社会风尚的突出表现,也是岭南富商们炫耀显摆的世俗观念的表现。同时,在与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之下,岭南庭园建筑装饰中常使用各种工艺手法来表达艺术效果,包括传统的石雕、砖雕、木雕、陶塑、灰塑、灰批、彩描、嵌瓷以及外来建筑局部装饰或整体形式的模仿、进口的套色玻璃画、铁艺等艺术处理,以至于建筑装饰具有玲珑浮凸,剔透纤细,窈窕明丽,色彩缤纷,装饰堆砌,繁缛绚丽、极度夸张、炫耀显摆之感。[5]各种装饰工艺无论在岭南主题的挖掘上还是技艺上在近代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海上丝路千年的贸易主题,主要是提供天然生产的奇珍异宝,如象牙、珍珠,同时也包括各个地域满足奢华生活要求的精美的工艺品,如出土的“金珠泡饰”,就展现了古代贸易中生产工艺的极高成就。在这种贸易需求的刺激下产生的技术交流,使得这片土地上的工艺创作极尽奇巧之能事,在别出心裁选择奇奇怪怪的题材之外,还追求一种叙事情节,这是它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如岭南木雕、砖雕、石雕等。我们把岭南的木雕跟其他地域的木雕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除了佛祖、菩萨、神仙、戏曲小说人物之外,中原地区更偏爱男耕女织、渔樵耕读的田园生活题材,节奏舒缓,线条柔和,突出高雅悠闲的生活品味;而岭南木雕则更突出与中原传统不同的神奇异兽、珍宝、鱼虾、航海的物件这些造型,而且在构图上别出心裁,在塑造优美线条的基础上务求造型生动,节奏感强,营造出生猛的力量和戏剧情节。岭南木雕技艺之精巧尤以潮州木雕为最,潮州木雕的镂雕艺术表现手法,匠人们精益求精,以多层次取胜,“多层镂通,剔透玲珑”的高超技巧争奇斗艳。
例如陈氏书院的园林建筑,青砖麻石映衬着彩色玻璃,灰塑上雕刻着各种奇珍异兽与本土的祥瑞、传奇佳话的故事人物、砖雕中异域的天使等,让人目眩神往(图3)。月台围栏中带有西洋园林装饰风格的铁铸通花栏板色泽凝重,与灰白色的花岗岩石雕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铸铁通透立体的造型与镂雕石栏巧妙结合。[6]陈氏书院的砖雕艺术是精湛技艺的典范,小幅砖雕一般有三四层砖的厚度,大幅砖雕厚可达七八层砖,画面层次丰富,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呈现出黑、白、青、灰等不同的色泽,人物神态须眉毕现,动静神韵栩栩如生(图5)。又如顺德清晖园的花窗设计,古典的瓦顶结合简约的扇形花窗,花窗的对景是自然山水的生动画面,传统与现代、自然形态与几何形态融为一体。其中还融合了砖、瓦、石材、灰塑、铁艺、琉璃等繁复的材料与工艺技术(图6)。
图5 陈氏书院精美的砖雕艺术
图6 顺德清晖园
(三)绚丽缤纷
海上丝路文化所带来的工艺技术交流、世俗的审美观念以及岭南地域气候、地域材料等,共同形成了近现代岭南园林的色彩特征。北方皇家园林的色彩主题是朱红墨绿,江南园林则是由白色、青色构成的素雅色彩,而岭南园林则是在黑灰色的主色调之上,配以局部的彩色点缀,形成绚丽缤纷的特征。这样的特征,首先是造园材料所固有的色彩决定的;近代岭南园林表现出崇尚新材料、新技术的特征,造园所使用的材料除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外还糅合了西方的材料。园林建筑使用的青砖和黑灰色的瓦片,构成了岭南园林的黑灰色的主色调,白麻石、青麻石与岭南地域特色的红砂岩,红色、绿色和金黄色的琉璃,建筑的彩塑、彩绘装饰,还有异域的西洋花玻璃、彩色马赛克瓷砖拼花等等,形成岭南园林的色彩点缀,在黑灰色的主色调映衬下显得格外绚丽;其次是造园思想与审美观念决定的;江南园林的造园多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其造园思想深受绘画理论影响。自唐代后期至五代水墨山水画出现,墨色的运用已日趋成熟,并将墨色的作用提到各色之上,中国绘画已从重色彩转变为重水墨,文人画逐渐以追求运用墨色变化来创造艺术境界,他们的审美倾向直接决定了园林里粉墙黛瓦的色彩基调。而岭南园林则大有不同,其造园主体与服务对象不只是文人,而更多为富商,富商们在造园时也多以炫耀显摆、交流娱乐为目的,从而形成绚丽缤纷的色彩特征;最后还与岭南庭园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岭南地区繁花类,香花类,佳果类,斑叶类,彩叶类,春色叶类,新叶有色类之乔木物种多样,景观丰富,季相特殊,独一无二。从而构成四季葱郁,浓荫覆地,花馨色艳、馨香馥郁,花感强烈,果丰延绵,此起彼落、热闹非凡的亚热带、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景观风貌特色。[7]
例如岭南建筑墙面的彩绘和屋脊的陶塑等,其五彩的着色与青砖的黑灰色形成强烈地对比(图7)。又如广式满洲窗更是典型的例子,西洋花玻璃五彩缤纷,成为岭南建筑中的色彩亮点(图8)。如清晖园的红蕖书屋不用砖砌,而用彩色玻璃间隔,上部采用不同色块组成的宝鼎、花瓶等静物,下部则以单色玻璃勾勒小桥流水等景色,给人以缤纷的视觉审美。沐英涧的玲珑水榭更是以八面花玻璃窗包围,不同角度射入的阳光,绚丽非常。[8]
图7 陈氏书院屋脊的装饰
图8 广式满洲窗的西洋花玻璃
基于海上丝路视角,近现代岭南园林具有中西交融、繁复精巧、绚丽缤纷的鲜明特征。当代岭南景观设计在现代与传统、地域性与国际化的对话中,应当如何继承与发展这种美学特征?不妨在中西元素的交融、繁复与简约的结合、材料与技术的创新、色彩的绚丽缤纷等方面多一些思考。
(一)追求中西元素的交融之美
中西元素的交融,可以体现在景观平面布局形式、造型形态等方面。当代的景观设计中,中式园林景观所追求的自然形布局多服从于西方园林景观的几何形布局,甚至成为几何形布局的附庸。岭南景观设计不能将现代简约形态或者西方园林的几何形直接套用,要形成自身的审美特色,则应该以自然形缝合几何形,其追求的是多样的自然形和几何形的交融之美。在造型形态方面,不同风格的造型形态也相差甚远,要使丰富的形象和谐统一,避免生硬堆砌带来的伧俗效果和视觉疲劳,就要在多样的造型形态中寻找共同点的表现,如材料、功能的统一等等。例如短短800 米的荔枝湾河涌两岸,通过多达13种的栏杆造型,包括古典的、现代的、北方风格的、岭南特色的、东方神韵的、西方情调的等,与周边的建筑风格巧妙搭配,是典型的杂拌式设计风格,彰显岭南建筑中西交融的特点。[9]
(二)追求繁复与简约的结合之美
岭南园林的繁复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各种繁杂装饰元素的堆砌,另一方面也是从实用功能出发的。例如岭南建筑将山墙与屋脊增高,加以灰塑与陶塑的装饰,达到加强建筑防火、抗风的作用,这种装饰艺术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当代景观审美更趋向于现代简约风格,显然这与岭南园林的繁复风格是相互矛盾的,但两者对实用功能的追求则是统一的。因此在当代的景观设计中要传承的岭南园林的繁复特征,不应将传统岭南园林的符号与元素进行简单地堆砌,而应该在现代简约设计风格的基础上,结合实用的功能,在景观局部点缀以精美华丽的装饰。
(三)追求材料与技术的创新之美
岭南园林装饰精巧的工艺技术以及材料的丰富变化,是海上丝路带来的材料与工艺技术交流所形成的,岭南园林使用的材料也比较丰富,有相当一部分是地域性的材料,也结合了很多西方传来的材料与工艺技术。比如在岭南园林与建筑中常见用壕壳砌筑墙体,壕壳因其质地坚硬、不易被侵蚀的特性而用作建筑的表皮材料,是一种基于地域材料的创新。广式满洲窗镶嵌着各色的西洋花玻璃,西式铁柱支撑着连廊顶部的灰瓦与灰塑,这些并不是一种成熟老练的表达手法,而是一种兴之所至、灵活多变的表现方式,是材料的创新应用。当代岭南景观设计应当在材料的运用方面立足岭南而灵活多变、敢于创新,不断追求材料与技术的创新来丰富景观的形式,运用不同材料组合和技术加工来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同时选用一些创新的景观设施、设备,也以充分体现景观的新技术特征。
(四)追求色彩的绚丽缤纷之美
当代岭南景观设计在色彩上,应把握住岭南园林的色彩特征,就是以黑灰色为主色调,在此基础上大胆使用绚丽的色彩作为点缀,营造色彩对比映衬的视觉效果。例如广州花城广场景观的铺装设计,主体使用灰色的麻石铺贴,在地面上错落有致的分布若干覆盖玻璃的线性光带,光带的色彩是动态变化的,成为夜晚广场上最靓丽的点缀之一,这样的色彩组合正是岭南园林色彩构成的创新运用。
综上所述,海上丝路文化在历史上曾经对岭南古典园林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近代以降,它与岭南风物结合起来,为岭南园林注入旺盛的生命力,形成了迥异于北方皇家园林、江南园林的中西交融、繁复精巧、绚丽缤纷的美学特征。当代岭南景观设计要凸显岭南的地域特色,就应该传承岭南园林的这几个特征,在符合当代人们审美趋向的简约风格基础上,去追求中西元素的交融,做到简约与繁复风格相结合,在材料与技术上不断创新,在色彩上营造绚丽缤纷的空间体验等等,通过对岭南园林美学特征的传承与创新,去展现岭南园林独有的审美内涵,进而打造出符合当代审美而又特征鲜明的岭南特色景观。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34.
[2] 梁明捷.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295.
[3] 钟香炜.广府文化特色景观设计实践研究[J].美术学报,2016(6):83-87.
[4] 朱钧珍.中国近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71.
[5] 梁明捷.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310.
[6] 颜景亮.广州陈氏书院的雕刻与壁画艺术特色[J].美术学报,2016(3):117-122.
[7] 周琳洁.广东近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9.
[8] 罗翔凌.广东近代园林的审美属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124.
[9] 钟香炜.整体视野下的岭南水景观设计策略——以广州大冲口涌的景观“缝合”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5):182-186.
(责任编辑肖雪山)
Aesthetic Features of the Lingnan Modern Garden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aritime Silk Road Culture
ZHONG Xiang-wei
(Academy of Fine Art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3, P.R.China)
The Maritime Silk Road cultur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esthetic style of Lingnan classical gardens in history, especially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s, which injected the vitality to the lingnan′s classical gardens and granted it with the Sino-West blend, complicated, delicate and colorful signatures. Contemporary Lingnan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modern aesthetic based on the simple style, when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these features of Lingnan Gardens.
Lingnan;gardens;landscape design;Maritime Silk Road Culture
2016-10-22
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岭南文化视野下的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2015WTSCX080);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广府文化传承的广州城市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15G48)。
钟香炜,男,广东潮州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J59
:A
:2095-3798(2016)06-00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