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珠,陶 晶,胡嘉航,卜晓波,李彩娟
牡丹江医学院:1 影像学院;2 附属红旗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李明珠1,陶 晶2,胡嘉航2,卜晓波1,李彩娟2
牡丹江医学院:1影像学院;2附属红旗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学影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影像实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影像学教学的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牡丹江医学院采取了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考核评价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完善了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医学影像学;T-PACS;实验教学;改革
【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6025
实验课是医学影像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便尽快在实习及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造就实用性应用型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普及和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e and communication sys- tem,PACS)的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医学影像学的相互渗透,使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质量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工作需要,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牡丹江医学院的医学影像专业是国家级 Ⅰ 类特色专业,学校高度重视影像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在资源配置和师资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2011年,学校引进了上海锐柯公司的T-PACS(teaching-picture archiving communicating system,T-PACS),构建了全数字化的影像诊断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对该校影像学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学校影像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和体会总结如下。
1.1 重新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素质全面,以适应基层卫生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我们优化了课时比例和实验课程设置,增加了实验课的比例,将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例由原来的1∶1.4调整为1∶1.6。
1.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编写特色实验教材
结合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和临床实际,学校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大纲符合现代影像学发展要求;同时该校影像科教师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影像本科规划教材并结合学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特色,配合PACS实验室使用,组织编写了符合现代影像学发展的《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指导》《超声诊断学实验指导》《影像核医学实验与学习指导》等特色实验教材。对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大胆删减,增加新的影像检查技术下常见病、多发病等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的开展有章可循,进一步完善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1.3 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完善影像教学资料库
该校于2011年构建了基于PACS的影像实验教学系统(T-PACS),并将附属医院PACS和信息系统(RIS)与影像诊断实验室中心服务器相连,实现影像资源的共享与一体化。PACS的应用为医学影像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完善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1-2]。学校附属医院影像科拥有64、16排螺旋CT机、DR、3.0 TMRI、超声、DSA、ECT等先进的数字化影像设备,患者多、病例全,影像科教师将平时临床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的、符合实验教学需要的病例图像,经筛选上传到教学T-PACS服务器,然后利用RIS系统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少见病等影像教学资料库。现学校影像教学资料库已经有近万张影像教学图片,影像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基本完善。
1.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对博士学位人才的引进,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定期组织教师观摩教学、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疑难病例研讨,等;青年教师参加讲课前必须经过教师岗位培训取得教师资格,公开试讲通过评审后方可走上讲台;学校对师资建设高度重视,不定期安排教师参观学习,取长补短,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5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1.5.1 利用T-PACS开展多元化的影像实验教学 学校尝试利用T-PACS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互动式、CTM、PBL式等多元教学方法。实验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较完整和运用多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临床实际病例图像(临床诊断有争议的病案更适合学生讨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提供客观的临床资料,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并讨论,由某一疾病引出疾病的解剖、病理基础、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每组学生将讨论结果和意见派代表进行汇报发言,小组其他成员可随机补充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和点评。
1.5.2 T-PACS为实验室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学校数字化影像诊断实验室每周六和周日全天开放,学生业余时间可以利用该资源自主学习和复习,也可利用T-PACS系统模拟书写诊断报告。通过T-PACS中存储的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曲面重建等各种三维处理功能创造临床仿真实训,仿真进行数据处理。
1.5.3 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系统开展网络教学,拓展教学空间 教师可在网上发布课程信息、教学课件、布置作业、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学生可在业余时间上网浏览相应的课程辅导材料,进行网上提问、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
1.6 修订课程考核方案,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医学影像学考试多采用卷面考试,这种考核形式不能客观地反馈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影像人才的教学目标需要[3]。因此,学校对课程考试、实习出科考试、毕业考试等各个阶段的考核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将传统的考核知识和技能与考核能力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课程考核为例:课程考核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考勤、课堂测试(报告书写)、实践考核、理论试卷考试“四站式” 考核来决定,评分方法为理论试卷占50%,其他占50%。实践考核包括为技术操作和阅片技能考核,技术操作部分包括问诊、扫描、图像后处理、出片;阅片采用面试形式,主考教师为教研室主讲教师,考试内容均由学生随即抽取,过程分两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包括解剖、病理、临床知识;实践技能部分,包括复述报告,影像描述、诊断、鉴别诊断。
经上述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学校的影像实验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教改满意度问卷调查、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学校参加此次教学改革的2010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较改革前的2008、2009级均有明显提高。
①通过修订培养方案,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增加实验学时数、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更加合理,优化了医学影像学的课程设置,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和编写特色实验教材,不断充实包含X线、CT、MRI、超声、ECT、DSA等在内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新技术、新知识、新进展,优化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实验项目内容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内容,增加综合性、拓展性内容[4],既遵循现代影像学知识结构,又注重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
②利用PACS和网络教学,改进了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克服了以胶片为载体教学的种种弊端。首先,PACS能按照教学需要,实时、快速、便捷地检索、调阅、更换相关图像数据和患者信息,为教师提供海量、清晰的教学图像信息,提高教师教学准备效率、方便师生查找图片资料,既节省时间,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自如地结合比较影像学、循证影像学等方法;教学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数字化图像的调节和处理功能,取得“观片灯—胶片”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5]。其次,PACS能对影像资料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少见病等影像教学资料库,为开展启发式、互动式、CTM、PBL式等多元教学方法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影像实验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围观式、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式教学法(case teaching method,CTM)应用于影像实验教学,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6]。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教与学相辅相成。再次,PACS的应用为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种开放、仿真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临床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我们借助网络辅助教学的全天性、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充分利用该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为师生提供了更宽广的课堂、更多的交流与反馈途径以及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综合性实验要涉及很多学科之间的相关内容,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全面的指导。
④改进考核评价方法。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方式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对学生从知识学习转向能力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也避免了传统的试卷考核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现象,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其今后能用辨证思维去诊治不同的患者,用创新思维继续学习。通过改革考核方案,充分发挥了考试对学校影像教学的服务和调控功能。
以上是该校影像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和取得成果,希望能为其他兄弟院校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另外,T-PACS硬件设备的维护及软件应用是保障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应加强授课教师及实验人员对T-PACS的管理、利用和培训,同时还需要设立专人定时对T-PACS的软硬件进行维护、更新,保障数字化教学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1]贺延莉,王亚蓉,殷 茜,等.T-PACS 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6):657-659
[2]王芳军.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3(1):27-28
[3]肖叶玉,沈智威,曹震,等.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94
[4]夏瑞明,张金萍,夏国园,等.医学影像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浙江医学教育,2011,10(4):8-10
[5]徐贵平,金晨望,强永乾.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策略与趋势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817-819
[6]王玉成,徐敏,单叔煤.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3):608-61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form in medical image experiment teaching
Li Mingzhu1, Tao Jing2, Hu Jiahang2, Bu Xiaobo1, Li Caijuan2
1ImagingSchool,MudanjiangMedicalCollege;2HongqiHospital,MudanjiangMedicalCollege,Mudanjiang157011,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has pose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which makes teaching reform imminent. For these reasons, our college has optimized the curriculum, reformed the teaching contents, innovated the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 enhanc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aculty, and improved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ese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ir 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integrated experiment ability, and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medical imaging; T-PACS;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影像实践教学数字化改革与实践”(JG2013010552)
2016-06-04
李明珠(197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高级实验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G642.0
A
1004-5287(2016)06-07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