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

2016-02-15 19:25:58袁霞
职教通讯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职业素养中职学生

袁霞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

袁霞

摘要:根据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职业学校需要参照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学生身心特点,有效地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因此,职业学校需要积极探索专业技能课程改革,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学习激励机制,不断深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就业竞争力;计算机专业

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了非常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同时,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广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协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1]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仅仅具有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仍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还需要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所以,职业学校要大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切实提高学生适应激烈就业竞争环境的综合素质。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需要密切联系学生专业发展要求、职业岗位需求。因此,他们的职业素养培育,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更要注重培育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具体职业素养,如交流、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道德修养,职业情感等。[2]

(一)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是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专业性强,他们不仅要具有其他职业活动共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而且,还要考虑专业自身特有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例如,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设计岗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程序开发功底、熟练运用开发工具,还需要能细致了解客户需求的业务流程,尊重客户的商业秘密等。因为,这些企业机密信息只有少数人员才能知晓。因此,在网络通讯信息非常方便快捷的时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从业人员要注重平等竞争、诚实守信、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机密,绝不能以牺牲客户利益为代价换取自身利益。

(二)网络犯罪的防范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成为计算机用户非常敏感的问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犯罪防范能力。他们首先要具有主动防范意识,围绕计算机开展的任何工作,都要想到网络安全的有效防范。同时,要主动尊重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三)知识更新的能力

当前,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不断涌现,人们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更要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更新。广大学生要在精通现有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关注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等,这是他们不断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取得职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注重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知识更新与迁移能力、专业技能水平提升能力。

(四)交流、沟通、表达的能力

计算机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切实加强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项目。他们对客户的要求,要能够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形成整体的项目需求内容,然后才能按照项目需求开展工作。[3]而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他们一般需要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分工协作。同时,计算机行业的从业人员,不仅要将产品销售给顾客,而且要将技巧、服务、方法等传授给顾客。所以,计算机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项目开发设计,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预期目标。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

职业素养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从事某一职业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和道德规范。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广大教师要积极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方式,模拟企业项目开发环境,力争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真实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同时,促进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素养形成。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与策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效实施教学方法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关键是对于具体专业、具体课程如何实施。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专业课教师要以企业、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开设课的主要依据,根据企业、行业发展需要,以及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精心选取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真实工作任务或实际服务项目、产品为载体,广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开展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提高表达、沟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

(二)优化教学效果评价过程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将教学评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广大教师要主动优化教学评价方法,如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形成不同的评价模式与标准等。一般情况,教学评价可以由若干模块组成,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企业要求、岗位需要,精心选择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一般包括综合素质、行业岗位要求等方面。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1)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基础评价;(2)从整体着眼,综合评价学生的各项素质;(3)强调实践,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4)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广大教师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不断促进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三)善于建立激励发展机制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因为,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通过有效的教学激励措施,可以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个性发展。类似于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对员工广泛进行的系列激励措施,如个体成长、工作自主性、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的一系列激励措施。因此,职业学校可根据教学特点、专业教学实际,组织学生以团队方式,开展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产品,让学生在实践产生的责任感、工作自主性、成就感。同时,专业课教师通过实践项目的评选,促进学生开发设计的项目实践推广应用,从而,在整个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成就感,甚至可以成为学生的创业项目创造财富与价值。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激励措施,可以实实在在地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许亚琼.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职教论坛,2010(25):15-18.

[2]罗忠实.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7):93-94.

[3]张琼.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102-104.

[责任编辑秦涛]

作者简介:袁霞,女,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7-0024-02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职业素养中职学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普通综合类院校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6:56:47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5:15:53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23:58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38:59
探讨民航机务维修中人为因素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8:20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