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余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
浅谈和谐课堂的打造
◆高家余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
教育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工程,要让教育受学生欢迎,就要打造和谐课堂。教师要关注人的差异、相信学生潜能、重视能力培养、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创造学生乐学、善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
教育 和谐课堂 学生差异 有效课堂 教育氛围
教育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工程,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将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我们既然当了教师,就要想法设法关注学生,研究方法,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要让我们的课堂受学生欢迎,就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由于资源配置、成长环境不同,孩子们在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学校每年的新生成绩相差几百分,注定了差异的存在。而功利的教育往往无视学生个体差异,课堂上强塞硬灌,结果收效甚微。急功近利、整齐划一的要求,只能让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不是学生太难教,而是我们的方法太单一。统一的尺度、标准、进度的教学,只会使课堂枯燥疲惫,学生老师都痛苦。所以,要做好老师就要有终身面对差异的理念,面对差异不能抱怨,抱怨只会增加职业倦怠。我们要正视差异、针对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真正把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个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要让所有的学生各展其才,要就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特长。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势智能、弱势智能。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就是信奉绝对评价,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结果事与愿违,成了“全面平庸”、一无所长。要让学生爱学、乐学,就要帮助他们把强势智能发展为特长。要指导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并发挥好自己的特长,从而获得学习信心,并以此促进其他方面智能的发展。应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允许他们选择。多一些“点菜式”的教育和教学,多一些“菜单式”与“个性化”的作业和训练,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教师要热爱课堂,精心打造有效课堂,才能享受课堂。一是要重视问题。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技能、发展素质。二是要因势利导。作为课堂的设计师和导演,教师要善于导兴趣、导学法、导运用、导思维、导策略、导创新。教师的运筹帷幄、机智掌控、因势利导、有效点拨拓展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也是教师能力素养的体现。三是要重视合作学习。一项教育研究表明,“讲授”的方式知识巩固率最低,一天后仅剩5%;“阅读”学习,一天后剩20%;“动手操作”一天后剩30%;“交流、合作、讨论”学习,一天后还剩50%。合作学习既是掌握知识的高效方式,也是训练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教师要变讲授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为学生搭建能力训练平台。四是要鼓励学生展示。学生的激情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敢展示,会展示、积极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要及时给予评价、肯定和鼓励。要及时抓住学生展示中出现意外问题,珍视这些问题,有效挖掘、利用好这些生成资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的方法针对学生特点,适应学情,学生易于接受,课堂效率高,学生就会喜欢老师、喜欢学这门课,课堂就和谐了。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师生共同享受教育过程的乐趣和幸福,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他们的生命才能辉煌。
教育不能仅仅追求把学生管住,要发展学生能力,释放学生潜能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学习能力左右着学生的人生幸福,学习能力不同,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就不同。发展学习能力,就要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要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发展学习能力,能让学生受用终身。教育最终是让学生获得社会职业,并取得职业成就,这就必须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只有会运用知识,知识才是力量。能力是在应用知识分习析、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训练出来的。教师要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教他们主动与人交流,敢于在陌生人面前展示。这样的学生才能以主人的感觉适应社会,才能更顺利地发展自己的人生。
1.和谐教育,就要尊重学生的感情。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要给学生倾诉成长的困惑、烦恼的机会。教师要学会倾听,要善于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与学生亦师亦友,以信任交换信任,学生才会向你倾诉衷肠。多倾听学生的诉求,能发现我们教育的盲点,便于及时调整施教方案,更好地实现和谐发展。
2.和谐教育,就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人人都有潜能,人人都有强势智慧。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抛弃、不厌弃、不遗弃任何一名学生,想方设法激活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讲台成为师生共同展示的舞台。课堂改革能够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好多学校的“展示课堂”“兵教兵”“兵练兵”“学生自主管理 ”“合作学习”,其宗旨就是更好地释放学生潜能。现在的教育,最好的学校也顶多只释放了学生50%的潜能。
总之,我们不能再给学生灌输知识,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手段和行为,尊重学生潜能,关注能力发展,与学生共享和谐课堂,才能永葆教育青春。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