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2016-02-15 15:36傅彬河北范师大学附属中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德中学生教育

傅彬(河北范师大学附属中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傅彬
(河北范师大学附属中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教师是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重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实施以德治教策略,实现以德育人目的的主体和关键,教师道德素质与道德形象对学生有直接的教育影响和榜样示范作用。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因素。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学教师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优良师德的教师,也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会促进其学业和人生的发展。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长和社会越来越关注教师的师德水准,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英雄模范人物如璀璨的明星,把浩瀚的太空映衬的光彩夺目。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有这样的明星,他们划破时空的阻隔,迸射出温暖的光芒。从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 “万世师表”孔子开始,中华民族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师德楷模。进入现代以来,从 “倾毕生精力开办平民学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到 “写150多次申请当教师”的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从 “落榜高中生自觉成才成为特级教师”的石家庄教师王宪军,到 “一个都不能少”,痴心山区教育的土家族教师孙晓兰……一个个闪光的人物,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成为广大教师进行师德学习的绝好教科书,无数教师正是在他们精神的感召下,甘洒青春于三尺讲台。

随着当前教育的发展,中学教育理念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转变,也导致了教育模式、教育方式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提高不仅是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对于师德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一、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用爱呵护学生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是儿童迈向青年的重要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热情,渴望证明自己。对于教师来说,如果还把学生当作小孩子来看待,一味用严加管理的手段来约束学生,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得学生增加逆反心理。但是如果一味放任学生自由发展,会导致学生更加放纵,自由散漫。这俩种管理方式都有其弊端。我们既要懂得严慈相济,还要转换思路,从理解学生出发,这也是本质上尊重学生的体现。一方面中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然要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另一方面现代中学生的自尊心强,他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尊重学生并不是意味着要溺爱学生,而是要与之平等对话,把他们作为成年人一样的尊重与信任,让他们树立责任感和培养自律性,给予学生成长的权利。我们要爱护学生,爱学生的优点,也要接纳学生的缺点,试图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使再 “一无是处”的孩子也有他自身的优点。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不爱学习,不写作业,上课捣乱,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犯错误,是一个典型的 “问题”学生,让老师们无比的苦恼。然而无意间我发现他在班级劳动中做事利索,不像现在独生子女敷衍了事。于是和他聊天中,得知他在家里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借此我在班里向全班同学表扬了他。此事后,这个孩子逐渐了有自信心,不断进步。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归根结底来说,就是教师要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它只讲付出不计回报,它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这种爱是可以感化学生,消除他们心中的冰霜,温暖他们的内心。让学生在爱的教育环境下成长,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塑造。

二、做与时俱进的教育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学生接收到的信息远远大于过去,信息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信息复杂而且导向性强,这对于成年人都是很难甄别的事,更何况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的价值观还不够完善,容易受到各种信息蛊惑。因而如何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每个教师师德建设的最根本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节奏加快,对中学生而言,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信息来源广范,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思想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因而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学生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绝大多数学生又是独生子女,学生们普遍带有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受家庭溺爱的缘故,他们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低,所以近年来时有学生和教师发生冲突,学生轻生等现象出现。因而培养学生独立完善的人格,是教师师德建设的根本目标。面对这样的群体,中学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与时俱进。

三、言传身教,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亦如此。李岚清总理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特别是在中学生的心目中,最具威望和他们效仿的榜样往往是老师。中学生在校的几年间正是人生中最具塑造性的几年。这期间,教师用怎样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平给学生做 “表率”,将影响到未来他们形成怎样的国民精神。因此,有人说,中学教师手中掌握着国家的未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求学生做很多事情,如遵守校纪校规,履行学生应尽的义务等。但自己却很少想到这些要求自己做得怎么样。实际上,学生的眼睛都在看着老师。这种时候,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每次在校园中看到纸屑我都会弯腰拾起来,我的同事们也是这样做的。起初看到我们这样做的学生,眼神中有的流露出赞赏、有的表现出怀疑。后来我们只要刚刚弯下身,就有一个身影快了一步。我们的一个无声的动作胜过在课堂上的激昂陈词。故去的一代教育名师,北京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在一次上班途中,因帮助一位老人而耽误了几分钟上课时间。为了表示自己对违反校纪的不安,下课后,他主动站在教室门口几小时以示对学生的歉意,此事极大地震动了全班同学。从此,遵纪守时成了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准则。

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有很多方式来体现,比如说,教师可以运用幽默,机智的方式来活跃班级气氛;用热情、积极向上的笑容来鼓励学生;用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运用鼓励、褒奖的积极方式来取代惩罚学生的消极方式。教师还要善于自我调节,控制那些不利于教学的情绪。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是让他们认识错误从而提高自我,而不是发泄自身的情绪和怒火。近年来,时有教师和学生发生冲突,打骂学生新闻出现,这都是教师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的表现,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用智慧和良好的心态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 “祖国未来”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社会文明的传播者。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教育理念随之要更新,这些都对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师德中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