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6-02-14 19:41:56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静脉采血健康体检护理

陈 梅



体检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陈梅

【摘要】目的探讨体检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行体检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患者55例,分析患者出现晕针的时间、主要症状及体征,晕针出现时意识障碍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19例患者采血结束后5~10 s出现晕针现象,12例出现在采血结束后30 s 至2 min,11例出现在采血结束后3~5 min,13例出现在采血结束后6~8 min;患者意识丧失出现在采血结束后5 s至6 min,意识均在3~5 min内恢复;55例晕针患者中,出现头面部血肿1例,癫发作1例,外伤2例。结论掌握健康体检中心采血晕针的常见原因,加强采血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晕针的发生率,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体检;静脉采血;晕针;护理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132011

静脉采血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是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研究显示,在采血过程中2%~30%人群会出现采血后晕针现象[1],主要是由于外界刺激造成体检者心理恐慌、情绪紧张,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脑血流量短暂性减少而发生晕厥。晕针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晕针的主要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以及冒冷汗,重度晕针则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现象[2]。由于健康体检中所采取的模式为一例体检者抽血完毕后立即离开,接着为另一例体检者抽血,所以在上一例体检者离开时出现晕针则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就体检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的常见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行体检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患者55例,其中男22例,女33例,年龄19~36岁,平均(27.4±2.2)岁,其中既往有静脉抽血晕针史9例,首次采血晕针46例。

1.2方法对患者采血结束至出现晕针的时间及晕针时的心率、呼吸、血压、血糖、意识情况进行记录,待患者清醒后询问出现晕针的可能原因。

2 结果

2.1晕针出现时间19例患者采血结束后5~10 s出现晕针现象,12例出现在采血结束后30 s至2 min,11例出现在采血结束后3~5 min,13例出现在采血结束后6~8 min。

2.2晕针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一过性意识丧失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不清、眼睑上翻、面色苍白、冒冷汗、全身乏力,呼吸每分钟18~20次,心率每分钟60~90次,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其中呕吐1例,尿失禁1例。

2.3晕针出现时意识障碍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患者意识丧失出现在采血结束后5 s至6 min,意识均在3~5 min内恢复;55例晕针患者中,出现头面部血肿1例,癫发作1例,外伤2例。

3 原因分析

3.1环境因素天气炎热或空气干燥,采血诊室相对狭小,空气流通差,光线差,体检人员较多,环境嘈杂,体检者因脑供氧不足而导致晕厥。

3.2心理因素低年龄群体心理敏感,过度紧张,或是在采血前目睹了其他体检者的采血过程,引起其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晕厥。

3.3体质因素因体检者多需空腹,排队时间较长时易引起劳累和疲倦,部分体检者平时体质较弱,此时,其处于应激状态,饥饿状态时胃酸和胃蛋白酶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加,一旦失去了这种应激状态,机体便会因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血管床短时间内扩张,外周阻力明显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而导致晕厥[3]。

3.4患者体位55例晕针患者中有50例采取站立或坐姿采血,仅有5例采用平卧位姿势采血,由于坐姿时下肢肌肉张力下降,血糖在下肢蓄积,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造成了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因此体位影响故容易晕针。

3.5疼痛刺激静脉采血时采用注射器或真空负压管进行采血,对于受检者来说针头的刺入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部分高度紧张患者,则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特别是在无法一针穿刺成功的情况下,皮肤神经末梢受多次反复穿刺刺激,易反射性导致广泛小血管扩张,血压突然下降,进而导致脑供血不足[4]。

3.6群体效应当大量体检者进行体检时,若此前已有体检者出现晕针现象,往往会产生群体效应,后面体检的人群中就会有更大概率出现晕针情况。

4 防治措施

4.1预防措施

4.1.1心理护理抽血前,应与体检者进行详细沟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应心理疏导,通过倾听、鼓励、安慰、暗示等方法,嘱其放松身体,闭双眼或扭转头部,或用身体进行遮挡,不让其观看采血过程,可以播放音乐,以分散其注意力[5]。

4.1.2密切观察病情对体检者进行观察,注意其是否出现饥饿、疲倦状态,若其存在上述现象则可嘱其先休息后再采血,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出现面色苍白、肢体发冷等现象,抽血后嘱其深呼吸、静坐,避免出现不适。

4.1.3体位和姿势在采血开始时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和姿势,以利于放松机体,对于易晕针采血者可嘱其取平卧位,在抽血后指导患者尽快进食,以免出现低血糖。

4.1.4提供良好的抽血环境保持环境整洁、通风,温湿度适宜,在墙壁上设置健康宣传栏,配备导诊人员,维护抽血秩序。

4.1.5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护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心理知识以及人际交往的技巧也要掌握,尽量在抽血过程中能够一次性成功,提高穿刺水平,严格把握无菌操作原则,在抽血开始时选择好需要进行穿刺采血的合适血管,将采血部位充分暴露,尽可能缩短采血时间,一般选取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作为采血的血管,对于肥胖的抽血患者可选择腕部静脉,其皮下脂肪较多,血管看不清、摸不着,对于此类抽血患者需有足够耐心,凭借手感,根据血管细微弹性来对穿刺点进行判断,在穿刺过程中要求准确,且速度要快,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6]。

4.2应急处理措施

4.2.1静脉采血处备好急救药物以及物品在静脉采血处需配备急救药物,若体检者出现晕针现象需积极给予相应处理,保证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4.2.2对晕针以及晕血者的禁忌救治将患者立即抬至通风处,给予吸氧处理,坐位患者立即改为平卧位,用食指压其人中以及合谷穴,予以其热糖水、热豆浆或静脉滴注50%葡萄糖注射液60 ml,给予适当保暖措施,安慰患者保持稳定情绪,严禁帮扶患者,需1~2人或采用平车来搬动患者,以免使其脑部缺血症状加重[7],老年或是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是脑血管意外出现。若患者出现抽搐现象,可用纱布包绕压舌板后打开口腔,防止唇舌被咬破;若合并有其他心脏疾病或过敏体质患者,应做好急救,配合临床医师进行救治。

4.2.3维持体检现场秩序在体检时若出现晕针情况可能会导致人群中出现混乱,特别是目睹人群,会形成群体心因效应。一旦有人出现晕厥,护理人员需保持高度镇静,立刻请求支援,告诫其他抽血者勿惊慌,维持现场秩序。

参考文献

[1] 徐映红.批量体检静脉采血时晕针晕血原因及对策[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4,41(2):96-97.

[2] 刘新燕.健康体检静脉采血延迟重度晕针原因分析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20):3189-3190.

[3] 余英.降低学生体检抽血发生晕针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4, 27(9):366-366.

[4] 王婷婷,陈前琼,许婷,等.军人健康体检发生晕针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2):191-193.

[5] 谢桃,李文华.健康体检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及风险防范[J].全科护理,2014,12(12):1125-1126.

[6] 张素珍.晕针晕血的原因及护理干预[C].青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3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446-447.

[7] 邓萍.心理干预与晕血晕针患者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1,9(4):596-597.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志码】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1.101

猜你喜欢
静脉采血健康体检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健康体检中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健康体检中护理告知的作用
非药物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防治效果研究
体检中心应用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研究
肝素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中应用价值分析
医学信息(2015年15期)2015-07-07 12:43:59
门诊婴幼患儿静脉采血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医学信息(2015年5期)2015-03-31 1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