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中应用价值分析

2015-07-07 12:43李庆高
医学信息 2015年15期
关键词:静脉采血生化检验

李庆高

摘要:目的 进一步了解和探讨肝素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5月在我院的60例患者的2ml清晨空腹静脉血液作为标本,其中1ml静脉血放入普通真空试管中,1ml放入经肝素钠抗凝的试管中。然后经生化检测仪检查血浆和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标本试管中加入肝素钠抗凝物质后TBIL、DBIL、ALT、AST、ALP、UA和TG等生化指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GGT、TP、Na+和K+等指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生化检查中血液标本使用肝素钠抗凝管有利于生化结果的快速得出,有助于急诊患者的救助,但仍会影响个别检查指标,化验单定要详细标明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疗。

关键词:肝素钠抗凝;静脉采血;生化检验

肝素钠是一类粘多糖硫酸酯类的抗凝血药物,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肝素钠还有降血脂的作用,血清的生化指标检查是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手段[1],而传统的血清标本分离的速度比较慢,很大程度影响了疾病的快速诊断,特别是急诊患者的诊断和及时治疗。而常规血清制备法常常会有纤维蛋白凝丝,在血清分离时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为了提高血清分离的速度以及减少静脉血凝结,我们采用肝素钠抗凝血浆用于探讨它在常规生化检验中的作用,发现应用后分离速度明显提高,从而降低由于样本存放时间长导致的误差,但还是有个别数据有所影响,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取于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的60例患者的静脉血作为研究标本,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9.3±3.2)岁,一般资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检验仪器以及器材:深圳爱康公司生产的电解质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上海公司提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每次试验前确定仪器校准,质控物为美国强生公司提供。

1.2标本采集处理的方法 由临床护理人员对60例患者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2ml,1ml加入普通真空干燥管中,1ml加于肝素钠真空抗凝管中,加入后两管均需要混匀,动作要轻柔,肝素钠真空抗凝管放入离心机3000rpm离心15min,血浆分离出来备用,普通干燥管的样本室温待血液自行凝固后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孵育30min,然后3000rpm离心15min,分离血清备用,除去溶血和黄疸等结果异常的患者的标本,在同样的条件下对所有的血浆和血清同时进行测定。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肝素钠抗凝血浆的生化检测指标显示,在标本试管中加入肝素钠抗凝物质后TBIL、DBIL、ALT、AST、ALP、UA和TG等生化检查指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GGT、TP、Na+和K+等生化检查指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

3 讨论

肝素作为粘多糖,分子量较大,而肝素本身带有大量的负电荷是其发挥抗凝作用的主要原理。具体通过抑制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作用来减少血小板积聚[3],通过与抗凝血酶协同在较低浓度时有效抑制凝血因子IXa、Ⅷ以及PF3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增强抗凝血酶Ⅲ发挥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进一步阻止了凝血酶形成的作用[4]。临床检验人员经常使用肝素钠抗凝从而缩短标本的预处理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就生化检查指标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4项检查项目进行讨论

肝素钠抗凝血浆对K+的影响:两组K+浓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肝素钠抗凝血浆中极少会发生溶血现象,而普通试管的血液标本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血小板破裂并且释放出一小部分K+,而且在试管离心的过程中也会有小部分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血细胞内的K+释放入血,由于普通试管等待分离的时间较长导致红细胞内外存在K+浓度差以及细胞膜的通透性以至于少部分红细胞内的K+会渗出到细胞外,从而导致血清中K+浓度升高。新生成的肝素钾会影响离子电极对K+的测定从而使血浆中K+浓度低于血清中K+浓度。也有学者研究本身血浆和血清就存在恒定的K+浓度差,但是经过回归方程校正过检验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5]。肝素钠抗凝血浆对Na+的影响是也是由于因肝素与Na+的结合影响离子电极对Na+的检测,由于肝素钠血浆中本身的Na+浓度已经很高,这就降低了肝素对Na+的消耗[6],即血浆的Na+浓度会高于血清中Na+的浓度。生化检查中肝素对TP的影响主要是在肝素抗凝后,血浆的成分中多了纤维蛋白原,这严重影响了TP的含量测定,即血浆中TP的含量更高。

当前临床上对患者的生化指标检查的主要是静脉血采集,由于样本存放时间较长会发生物质降解或者代谢等情况,摇动和离心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细胞的完整性,也会使生化检测的结果存在误差。而肝素钠抗凝血浆试管的使用成功弥补了这些缺点,明显提高了检测效率特别是针对正在抢救的急诊患者,为抢救成功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但仍有一些检查指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因而临床医生也可以通过对肝素钠抗凝血浆的生化检测值制定合理的参考值范围,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杨敏,黄橘.肝素钠抗凝血浆标本在生化检验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中囯中医药咨讯,2012,4(6):5-6.

[2]唐继海,黄文方,李峥嵘.生化检验分析中肝素钠抗凝血浆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589-1590.

[3]周伟青.抗凝剂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2(24):3403-3404.

[4]苏少华.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13-14.

[5]徐成国.肝素抗凝动脉血用于生化及血细胞分析的可行性探讨[J].江西医学检验,2006,24(3):241-242.

[6]王慧.探讨肝素钠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可行性[J].北方药学,2013,10(9):120-121.

编辑/苏小梅

猜你喜欢
静脉采血生化检验
针对性护理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预防价值分析
品管圈在护士采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干扰及纠正性回归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及报告
采血点对婴幼儿采血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及预防探讨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