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2016-02-14 03:07黄国劲
珠江教育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法课文历史

黄国劲

(肇庆市第八中学,广东 肇庆 526020)

在2011年的新版历史课程标准中,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课程的4个特性: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1]。如何在历史课程的教与学中体现及落实这4个特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我体验与自我梳理,形成自我观点,形成历史思考力,从而体现及落实历史课标提出的4个特性。

一、历史专题教学法的背景

有一位学者曾说过:“历史积累的厚度往往取决于阅读,深度则取决于思维。”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发展其智力。阅读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学生读书的数量越多和范围越广,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清晰。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学校每周只有2课时的历史课堂,决定了教师在有效的课内时间基本用在了“教”上,学生既没有时间去“读”,更没有时间去“思”,难控的课外时间更是无从得到保证。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城郊结合部,其生源主要来自于2所农村小学,学生整体素质比较低,且后进生比较多。如何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让学生们得以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丰富历史知识,拓展历史视野,从而培养历史思维,这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并试图改进的问题。笔者遵循“用教材,而不教教材”的课改理念,按照“不唯教材,不唯课堂,不唯学校”的大历史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打破了教材结构的限制,开展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体,以阅读和信息技术活动为辅,以专题形式让学生展开研究的历史专题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二、历史专题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合作,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与能力。历史不仅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也不仅是体现在课本中,更是呈现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发生的事件与事件之间、事件与历史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知道身边发生的“活历史”,并且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基础知识来此进行理性的、客观的分析,从而让我们的历史“活起来”。

(二)掌握教学法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布鲁姆就提出掌握教学法的理论,他认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导致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遗传或智力,而是家庭和学校的环境条件。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只能表明学生学习速度的不同,只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和适当的条件,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掌握知识。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在某段时期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的速度、深度都有所不同。我们的历史课堂应该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个人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根据个人的基础与兴趣来合作与探究历史问题。

三、历史专题教学法的特点

(一)高效化的课堂教学

专题教学的特点是用“专题”来教学,指教师把相关联的2~3篇课文教学安排在一个课时完成,摈弃了以往逐篇课文地教的传统教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利用导学案来完成对这几篇课文的学习,初步掌握主题课文的主题框架和基础知识。

(二)立体化的专题阅读

狭义的阅读是指阅读一本书,广义的阅读指阅读整个世界。简单来讲阅读就是“阅历+读书”,包括旅行、跟某人谈话、生活中经历的点滴小事等,对经历者有着无限的意义。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校学生只能够通过感观来阅读世界,包括平面的书籍和立面的视频来实现。历史专题教学法要求教师从教材拓展开来,以专题的形式,促使学生多元性的阅读。

(三)递进式的能力提升

学生掌握知识是分阶段渐进的,一般可分为成长期和成熟期。历史专题教学法在学生成长期的第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帮助学生打好一定的知识基础,使学生达到“识记”的能力要求。在第二课时,学生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进行海量的自我阅读,由点到面全面地、立体地接触知识,进入到“理解”的能力阶段,在第三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应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提升到“运用”阶段,渐渐进入成熟期。总的来说,历史老师为学生搭建学习渠道,使学生的“识记——理解——运用”学习能力实现不断的递进式的提升。

四、历史专题教学法的课型

历史专题教学法包括有三个教学流程:专题教学(自学与归纳)——大阅读(合作与探究)——矫正性学习(反馈与提升)。一般来说,历史专题教学法可分作3个课时进行。下面结合七年级第一册书第1~3课的课文来阐述一下如何操作。

(一)专题教学(自学与归纳)

教师用一个课时完成原本2~3课时的教学,目的是为“大阅读”提供时间,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于优化课堂结构,笔者所在学校早在2009年就开始在历史科上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并进行“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指导学生自学”的专题式教研。目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已经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素养,具有自主学习所需要的阅读与归纳基本能力。这些实验成果为专题教学提供了事实依据,并总结了方法。本着“学生已经明白的不教,学生自学明白的不教,教了也不懂的暂时不教”原则,利用“导学案”完成大容量的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专题,初步掌握最基础的知识。

七年级上册1~3课的教学设计中,其中第一课时就是“自学与归纳”。该课时以“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先学”:阅读第1~3的课文,并依托练习册的自学部分;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目标,例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并进行相应的“生生互动”。教师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后教”:教学生自学、互动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学生简单梳理三课书的总框架,让学生整体感知史前时期我国境内古人类活动的发展脉络。

(二)大阅读(探究与合作)

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两个难以突破的困难:其一,学生能够背诵出学习材料(时间、地点、意义等),但不一定能够抓住观点和事实之间的联系及如何在某个场景中将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迁移到相关的情景中去。其二,学生虽明白题意,但把材料和知识点有效联系起来并用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能力。以上问题可以归纳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尚且欠缺、归纳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水平问题。

在大阅读课时,应依循“大阅读、大历史观、大教育”的思想,开展“读读、看看、说说和写写”4个模块。历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观看视频、阅读书籍等形式来“读读、看看”,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说说、写写”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原则,我们在第二课时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安排学生观看电影《疯狂原始人》视频片段,同时设计了“学习观看学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以避免无效性学习。设计学案时应说明观看的目的、要求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维习惯。在学案中,笔者主要设计了几个问题:1.电影中的原始人已经掌握了哪些技术,根据你们所学的知识,说说其中有哪些技术是真实的;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电影中原始人的生活;3.通过电影你获得了什么感想。事实证明,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归纳综合能力、表达能力。

从学生的反馈中可看到,虽然学生可以基本运用所学的知识,清楚地填写出人工取火、缝纫、打制石器等技术,但在叙述性的表达的题目中,则明显地呈现出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问题。

大阅读课时这一核心主题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同一学科专家研究相似的日常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探索与研究,让他们能够学到深层次知识,促使知识由识记向理解转化。

(三)矫正性学习(反馈与提升)

在第3课时对学生进行矫正性教学,主要是以习题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及时性反馈,通过训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由理解最终向运用过渡。

五、历史专题教学法的实践反思

经过几年的历史专题教学法的实践,笔者所任教的3个试验班学习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在2012—2013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九(4)班及格率52%,比上学期提高了16.15%,优秀率11%,比上学期提高了5%;九(5)班及格率63%,比上学期提高了20%;优秀率13%,比上学期提高了4%;九(5)班及格率86%,比上学期提高了17%,优秀率18%,比上学期提高了6%。这些成绩表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班的平均分得到大面积的提高,学生思维拓展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专题教学法有其优越性,但也需注意一些问题。

(一)历史专题教学法的优越性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行历史专题教学法后,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面扩大,且基本能够主动学习;学生的低分层人数明显减少,学生两极差距缩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认识“生活中的历史”能力有所增强。

2.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专题教学法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联系现实,学会自主研究和体验,进而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从而不断把所学的知识内化,让历史“生活化”,让历史走进生活。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可通过大量的、立体的体验式阅读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历史专题教学法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需要考验教师对教材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在原有教材的编写结构,如何“破与立”。

2.需要考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内完成2~3个课时教学。

3.需要考验教师对生活的洞察力,如何把历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历史“生活化”。

(三)历史专题教学法使用策略

1.对教材的处理要“可专可顺”,教材上所有的课文不一定都适合以专题的形式实施教学,教师在统揽全局下,把可以把相关联的课文组织起来,而相对破碎的课文则不必强硬组合。

2.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抱着“学生已经明白的不教,学生自学明白的不教,教了也不懂的暂时不教”的原则来组织教学。

3.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留意生活中“历史现象”出现,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为我所用。

历史专题教学法的灵活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归纳综合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知识能力在多种形式下逐步得到体验和升华。同时,历史专题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也使学校各科组正在探索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整合与升华,使之更加适合学校的校情与学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猜你喜欢
教学法课文历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背课文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