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回顾与展望

2016-02-13 14:55王继娜
体育科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近代回顾学校体育

王继娜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回顾与展望

王继娜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及历史研究法,回顾了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展现了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壮大、从单一到多元的曲折而又复杂的发展史。并展望未来学校体育思想的走向,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

关键词:近代;学校体育;体育思想;回顾;展望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虽受到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影响,但其仍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1949年建国以后的六十多年时间,我国学校体育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在否定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后,举国上下开始学习苏联的学校体育经验,接着是十年文革,使学校体育变成了劳动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后,学校体育思想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期,体质教育、运动技术教育、健康教育、快乐体育、挫折体育等体育思想混杂在一起,难以对学校体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1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回顾

1.1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时期

在清末至新中国成立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社会经历了太多的变迁,最主要的社会特征就是侵略与反抗。作为社会大系统之一的学校体育系统,也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研究这段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史,可以和建国后形成对比,以史为鉴,为发展我国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借鉴和反思作用。

1.1.1军国民体育思想时期(清末至1919年)

清末,随着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入侵,康有为、梁启超等有志之士把教育作为救亡求存、富国强兵的手段[1]。维新派极力提倡教育应是“制造国民之具”,倡导尚武精神,鼓励国民大力开展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把国民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直至1903年,清政府颁布实施的“癸卯学制”,规定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体操课,基本上全盘吸收了“日本的军国民体育”[2]。在一战爆发后,为了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略,打破国内军阀割据一方的局面,学校教育不断加强军事体育,军国民教育思想此时达到了极致。

回顾军国民体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它其实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时国难当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举起反抗的旗帜方能生存,因此,此阶段的体育完全被当作培养强壮体格,上场杀敌的民族英雄的工具。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军国民体育的诞生,也长时间的深深影响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甚至至今,也难逃干系。

1.1.2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民族主义思想共存时期(1920—1949年)

新文化运动时期,引入了自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其主旨是按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顺其自然。在方法上,主张以学生参与为中心,从其个性爱好出发,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较侧重于社会、道德、情感发展等精神层面的目标培养。较之军国民体育思想,有以下特点:一是强调“自身原始需要”。认为“学校体育活动必须适应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其本能的需要”;二是主张“通过身体的运动来教育人”,并且这种身体运动是发乎自然、随性休闲的,以把自身和环境的和谐共存作为最高境界;三是推崇自然活动,主张尽可能开展满足学生天性和心理特点的游戏。这种思想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的理论内涵,而且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可以说,自然体育课程理论成为20世纪20~40年代影响我国体育课程的主要课程理论,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建构,可谓具有极其进步意义的。但遗憾的是,它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自由,导致“放羊式”教学现象的产生,对于今天学校体育改革来说,仍然不失为一个警示。

1.2 新中国成立至今

1.2.1前苏联学校体育思想时期(1949—196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学校体育工作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仅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而且全国各地也十分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在经历了一段恢复、改造时期之后,我国通过翻译苏联体育教学大纲、参观苏联体育工作、邀请苏联专家讲学指导等渠道,全面学习了苏联学校体育的理论,借鉴了苏联学校体育的经验,开展了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加强了师资队伍与体育干部的培训,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体育的改革。尤其在1955年到1956年期间,教育部制订了以“劳动卫国”为目的的学校体育思想,在强调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3]。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由于我国的体育课程执行着类似苏联的体育教学大纲,因此学校体育仍以重视运动技能教学为主,导致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良好个性得不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

1.2.2劳动、军事代替体育时期(1966—1976年)

“文革”开始后,整个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学校体育也难逃厄运。期间,停课、复课的无厘头轮换充斥着本应正常运转的校园;体育教师队伍也遭到重创,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被误为“专政的对象”,被迫接受政治上的再教育,使他们荒废了业务,甚至身体、精神遭到摧残;学校体育思想受到严重冲击,体育高等院校停止了招生工作,师资队伍建设被忽视,培训工作停滞不前,学生身体素质、技能等严重下滑。加之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体育不为人们所重视,其被劳动和军事所代替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出现了“以劳动带体育”“以学军带体育”等现象。

1.2.3体质教育思想时期(1977—1990年)

“文革”结束后,因受前苏联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提高学生素质的理念没有得到贯彻,导致学校体育工作被削弱,学生的体质严重下降,身心健康水平低下等窘境。如何增强学生的体质已成为当时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为此,我国在学习、借鉴外国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通用教材。在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就明显突出了“增强学生体质”的指导思想,它要求学校体育教育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增强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全面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者和接班人。1979年5月在江苏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确立了“增强学生体质”的思想[4],其核心就是强调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把运动技术是否掌握和学生体质是否增强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标准。这一时期虽然存在着增强学生体质的理念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体育课”变成“锻炼课”,以致最后演变成“运动中心论”等弊端,但它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

1.2.4全新的学校体育思想时期(1990年—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多角度地重新审视学校体育。他们总结了建国以来学校体育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并形成了许多诸如终身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思想等既适合学校实际,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学校体育思想,这些富有特色的思想,旨在倡导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练习欲望,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体能、掌握技术、增强体质,确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运动水平。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如:终身体育思想倡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快乐体育则强调让学生享受学习体育带来的乐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素质教育思想强调的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5],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与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2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特征

学校体育思想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经过长时间学校体育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它是指导学校体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对促进我国各时期学校体育思想的确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初步探索阶段。其核心思想是倡导“通过体育教育达到强身健体”等目的。鸦片战争开始后,清王朝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先进体育思想和发达的科学技术也被引进中国。作为中国近代最早认同、倡导并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体育思想的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著作论述中就包含着强兵兴国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这为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萌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曾国藩、李鸿章等作为清王朝时代举足轻重的人物,面对当时的形势,他们所关注的是国家的命运、社稷的前途,其立足点主要在于救国救民,虽然没有把体育纳入明确的思想视域,但由于西方军事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或多或少蕴含着近代体育思想,再加上洋务派注重“强以练兵为先”的作用,使得近代体育对中国军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维新派所倡导的新的身体观,作为强身健体手段之一的体育逐渐被社会人们所关注,被社会所重视,从而为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作为维新主义者的代表人物,他们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手段。严复是中国近代最早将体育与强国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人物,他倡导应将体育放在国民教育的首位,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作用,通过体育教育,达到增强体质、娱乐身心、培养意志等目的。康有为是另一位倡导将体育与强国直接联系起来的思想家,梁启超则明确阐述了体育教育地位和作用,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学校体育要秉持锻炼身体和尚武精神等理念,可以说是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启蒙。

二是军国民体育思想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兵、富国、抵御入侵”,强调的是统治阶级的需要。19世纪末期,面对中国遭受外来势力的侵略,维新主义者提出了强身健体、保卫祖国的思想[6],并通过强化军事训练,以期达到振兴国家、振兴民族的目的。1903年清朝政府在全面效仿日本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颁布实行了“癸卯学制”[5],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实施普通体操和兵制体操课程;1906年,清朝学部制定了更为明确的教育宗旨,“尚武”教育思想因此首次被提及。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认为体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能有效地增强国民的体质,培养人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及陶冶人们的情操等[6]。

军国民体育思想达到高潮阶段,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抵御外来侵略和保家卫国,体育受到了全国人民的重视,并呈现出军事体育训练的风气。“五四”运动时期,部分激进人士对军国民体育思想进行了质疑和批评。尤其是1917年恽代英发表了《学校体育之研究》一文后,彻底改变了“全民皆兵”的体育思想[8],强调学校体育应改变以往的传统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练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弘扬学生的个性,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此后,军国民体育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淡化,直至1919年第五次全国教育联合会议认为军民国体育教育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应改革学校体育工作,1922年,我国学校体育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6],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三是自然体育思想阶段。作为20世纪初体育改革的代表人物——美国的伍德和赫赛灵顿等人,在1910年就提出了“新体育”的自然体育思想,后经过威廉士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自然体育”的理论体系。自然体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在“五四”前后派来的麦克乐传入,后由方万邦、吴蕴瑞等学者,通过各种形式不断传播自然体育思想,为自然体育思想在我国的使用和推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自然体育思想强调的是文化教育。在教学手段上,倡导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需要设置活动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回答。比起军民体育思想而言,自然体育思想不仅有着更深厚的理论依据,而且更具备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自然体育思想从多角度、多方面阐述了学校体育的教育意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个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服务;将体育与生活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丰富了理论体系,提高了理论的可操作性,而且大大增强了实践的有效性。自然体育思想强调体育教育应从儿童的年龄、兴趣、爱好等实际出发,选择适合他们的体育锻炼内容与形式,促进儿童健康、自由的成长。这些理论观点对促进当时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与作用。

四是全盘学习前苏联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校体育全面引进了前苏联的体育思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凯里舍夫强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思想[6]。这种教育思想,极为重视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掌握,而淡化、忽视了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认为体育教师应以传授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为主的“三基”目标作为学校教育与指导思想。

我国首次体现凯里舍夫体育思想的时间是在1956年颁发的第一部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由于“三基”教育思想注重社会的需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强调的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注重竞技运动技术的掌握,因此,在教法方面,教师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几乎没有给学生留有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可以说,它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的规范管理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由于“三基”教学思想过分强调体育教育的社会价值,加上过分注重运动技术的传授与掌握,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下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等弊端。随后,“三基”教学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诟病,并相继提出了各种质疑的声音。

五是多元并存、百家争鸣阶段。这阶段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尤其空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如春笋般的不断涌现,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学生体能及塑造学生良好个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启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始于文革结束后,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我国带来了全面开放教育思想,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如:80年代以后,深受日本体育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快乐体育思想;变“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传统教学观为“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动体育思想;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滋味的成功教育,还有诸如磨难体育、竞技体育、素质教育及终身体育思想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7]。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特点各异的学校体育思想,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其中一些学校体育思想因传播速度较快,推广上较为激进,运用较为广泛,导致了效果上不尽人意的现象。它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并不断总结、改进、完善,使学校体育思想得以科学、合理、有效的加以应用、推广。

1979年在江苏扬州召开“扬州会议”,确定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可以说这是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走上了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到了80年代,我国的教育在得到全面、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被许多学者所诟病的现象,如:由于重视应试教育,过分追求分数,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个性受到抑制、能力得不到培养、素质下降、身心健康得不到发展等[8]。这些现象,促使学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反思推广已久的学校体育思路、途径、思想。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出现了令人堪忧的窘况,如:肥胖率、近视力居高不下,耐力、弹跳、力量等素质明显下降,学生抗挫能力、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情感意识较差等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也直接促进了学校体育思想的转变。

2011年,我国实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科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展望

3.1 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新的体育健康观,课堂上不仅仅传授给学生体育基本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之中,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二要让学生动,激发其体育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与健康关系,养成积极主动锻炼的习惯;三要注重娱乐性。从学生年龄、心理、身心等实际出发,选择学生需求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使学生乐意参与其中。在强调其娱乐性的同时,不可忽视其中蕴含的审美因素,当运动中的美和美的运动交融统一于学校体育中时,其娱乐性也就体现出来,学生乐此不疲的参与其中就在情理之中[9]。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应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兴趣爱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选择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价值性的内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目的。

3.2 学校体育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理念,不仅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民主型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一切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牢固树立“强身育人”、“健体育人”、“竞技育人”等新思维、新观念,力争克服以往偏重运动技术技能教学和纯粹的体质教育的弊端[10]。强调尊重、关心、理解每一个学生,通过挖掘教材体系中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教材内容,采用迥异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思维,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校体育应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情感等必备素质,将“以每一个学生为本”的全新理念落实到实处。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与平台,让学生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与进步,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3.3 学校体育应遵循“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终身体育作为一种完整的、现代体育思想,早已得到大多数体育学者的认同,并得以广泛的传播、推广,可以说,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新的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倡导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会学”的本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练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锻炼,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不断掌握运动技术、运动技能,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自我学习、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及自我评价等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学生终生受益。

4结束语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古训告诉我们,认真研究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梳理其发展脉络,从中窥探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努力寻求其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的根系[11]。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近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历史变迁中,把握其演变规律,坚定不移的把“以学生健康为本”作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理念,探究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注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与价值,以学生学习目标为核心,以学生学习策略为基础,以有利于学生健康为原则,避免单纯选用竞技化、成人化的内容,努力使体育与健康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校内外、民族民间体育与新兴运动类项目资源,根据体育与健康资源的功能特点,从生活实践中开发创新运动项目,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更多的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6-57.

[2]邵伟德.试论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J].体育科学,2011,21(5):14-16.

[3]曲宗湖,刘绍曾,邢文华.中国学校体育50年的回顾与展望[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35-66.

[4]张艳华,陆宗芳.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流变及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78-1380.

[5]许文鑫.价值取向视角下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变迁的阶段性特征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11):35.

[6]黄力生.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演进与发展过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5):88-89.

[7]陈万红.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与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5(3):127.

[8]武海潭,季浏.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流变——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110-112.

[9]邵伟德.试论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J].体育科学,2001,21(5):14-16.

[10]何叙.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2015(8):52-53.

[11]周景辉.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主题及其演进[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5(10):65-66.

[责任编辑魏宁]

The Retrospect and Outlook of the School PhysicalEducation Philosophy in Modern China

WANG Ji-na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looked back on the changes of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hilosophy in modern China and analyzed their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means of documents, specialist interview, and comparison and history research. It developed from nothing, became stronger, and changed from simplicity to complication. This paper also forecast the trend of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put forward the wholly-new people-oriented philosophy in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Key words:modern China;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ilosophy;retrospect;outlook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413(2016)01-0009-05

作者简介:王继娜(1975—),女,河南平顶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

收稿日期:2015-09-18

猜你喜欢
近代回顾学校体育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