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研究述评

2016-02-13 13:22张晓丹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归属感

张晓丹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研究述评

张晓丹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我国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研究起步晚、成果少。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是指流动儿童能与所就读学校的教师和同伴有着良好的互动,自觉融入群体,并感觉被认同和接纳的一种积极感受。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学校归属感的概念、结构和影响因素等;分类概括了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自我概念、教育复原力、自尊、安全感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指出了现在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研究路向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归属感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大,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学校归属感问题值得关注。流动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学校是其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这种归属感则表现为对学校的需要感和依赖性,如果能感受到强烈的学校归属感,将有利于流动儿童在城市的适应和心理健康。我国关于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少仅9篇,而国内外学校归属感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为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资料和范型。

一、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界定

本研究根据文献研究和个别访谈认为,流动儿童特指那些跟随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入城市居住半年以上或曾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而后因某种原因又回到农村上学的小学、初中阶段儿童。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是指流动儿童能与所就读学校的教师和同伴有着良好的互动,自觉融入群体,并感觉被认同和接纳的一种积极感受。

二、学校归属感研究的几个关注点

(一)学校归属感的结构

关于学校归属感的结构论证各位学者也是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单维度的,如Goodenow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该量表有英文版和西班牙文版,均为单维结构,在实际运用中有较高的信效度[1]。也有学者认为是多维度的,如Haghorg在Goodenow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分为三个维度[2]。国内学者在进行学校归属感研究时,除自编问卷之外也有采用修订的PSSM 量表,他们大都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多维度的。关于学校归属感的维度划分是比较混乱的,有把学校归属感划分为三、四、五、六等不同的维度,因此学校归属感的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一是个体因素,Anderman的研究发现女生的学校归属感高于男生[3]。李靖环等从学生的个体心理特点来分析影响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因素,认为高校学生处于青年及青年初期,这个阶段的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的存在影响着他们的学校归属感[4]。徐坤英等人从个人角度分析认为学生个人的人格特征、自尊水平、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水平、在学校能否获得社会支持等对学校形成归属感非常重要的影响[5]。Vaquera在比较西班牙裔和白种人的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得出,西班牙裔的青少年的学校归属感比白种人高,种族也是影响青少年学校归属感的因素[6]。雷鹏认为应对方式和自尊对学校归属感有影响[7]。由此可见影响学校归属感的个体因素包括性别、人格、种族和自尊等方面。

二是学校因素,Demanet和Houtte提出人际关系和学校归属感能阻止不当行为,其中教师支持和同伴支持可以增加学校归属感,进而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率[8]。Eric的研究发现学校规模、学校类型、年级结构、城郊差异会对学校的学校归属感产生影响[9]。Jill V. Hamm 等人研究指出通过友谊关系来发展他们与学校的归属感[10]。Zeynep Cemalcilar的研究指出学校氛围可以影响学校归属感[11]。国内学者包克冰等人的研究发现,学校类型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影响[12]。李靖环等认为班级认可、学校文化氛围认可、核心凝聚力、安全感、个人地位认可、情感敏感度六个方面会对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影响[13]。徐坤英等人认为学校的学习氛围、校规校纪、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的规模、学校类型等对形成良好的学校归属感都有影响[14]。Roche和Kuperminc等人以拉丁裔青年为被试,来研究文化适应的压力和学校归属感的关系中指出,如果在学校环境中受到歧视,会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产生影响[15]。由此可见影响学校归属感的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类型、学校氛围、教师同学支持、学校规模、年级结构和学校文化氛围等方面。

三是社会文化因素,Lee和DaviS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了亚裔美籍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认为如果在学校改革过程中能重视东方文化和多元文化将对校园归属感产生积极作用[16]。陈益芳等人认为职业学院存在着影响学校归属感的问题,如社会的消极评价、学校德育教育滞后、反学校文化影响等问题[17]。由此可见东方文化、多元文化、反学校文化等文化因素,以及社会的消极评价等社会因素都会对学校归属感产生影响。

通过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发现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很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寻,然而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学校因素上,可见个体因素是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内部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是外部因素。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的个体学校归属感会有所不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提高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提供借鉴。

三、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学校归属感研究中的几个关注点进行梳理,可以对研究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提供帮助。国外缺少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研究,然而近年来国内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引起关注,但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较少,本文分类概括了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研究中的自我概念,教育复原力,安全感,自尊,学校适应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

(一)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教育复原力

邹晓丹采用修订的PSSM量表来探讨流动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学校归属感与教育复原力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在抵制感因子上,民工子弟学校的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成绩好的比成绩差的对学校的归属感更高,抵制感更低[18]。

流动初中生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感念,以及学校归属感与教育复原力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概念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之后该研究把所有流动初中生对学校归属感总分进行高低分组,学校归属感水平高、低两组不但在教育复原力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教育复原力的各维度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显示,学校归属感对教育复原力具有预测作用。

(二)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与安全感

温颖等人研究表明安全感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流动儿童安全感对其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9]。聂润秋等研究不同办学模式和同伴组成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比较中显示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民办学校, 同伴中大多数为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同伴中大多是城市儿童的, 就读于公办学校并有相似同伴组成的流动儿童具有较高的学校归属感,其中安全感在流动儿童类型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0]。

(三)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与自尊

许亚玮等人研究表明,流动儿童自尊与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显著正相关[21]。彭丽娟等人研究表明,流动儿童集体自尊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对集体自尊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2]。雷鹏等人的研究显示自尊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自尊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8]。

(四)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与学校适应

彭丽娟等人的研究显示,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以及变量各维度间显著相关,并且学校归属感的学校融入、学校环境、学校投入和同伴关系四个维度能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23]。

(五)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赵英淑等人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的研究中显示,社会支持与对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有正向影响,其中社会支持越高,其学校归属感越强,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24]。

(六)身份认同的调节作用

雷鹏将身份认同分为三类:认同乡村身份、认同城市身份和身份认同模糊。消极应对对于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存在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当加入身份认同这一变量后,消极应对只对身份认同模糊组的被试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其他两组的组被试不存在显著影响,因此身份认同对于消极应对与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之后的研究发现,积极应对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身份认同的影响,也说明身份认同具有调节作用[8]。

国内关于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归属感与其他变量的关系上,如,学校归属感与自尊、安全感、自我概念、教育复原力、学校适应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二是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如,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分析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对提高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提供依据。

四、问题与启示

(一)问题

首先,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已有的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大中小学生为被试,有少数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但也只局限于学校归属感与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上,更是没有专门针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学校归属感问卷,研究的结果缺乏普遍性。

其次,学校归属感的概念界定不统一,相应的造成了结构维度的不统一。国内没有关于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

再次,缺乏学校归属感本土化研究。国外关于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较早,成果也比较多,然而以西方人为被试的研究结果对中国来说并不适合。从2006年开始,国内开始研究学校归属感,2008年开始有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关于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研究,但研究范围仍然比较局限。

(二)启示

在西方的理论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学校归属感研究,编制适合中国人的学校归属感的测量工具,关注特殊群体,如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农村进城上学儿童,这将对于促进心理学本土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Goodenow C.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among Adolescents:Scal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orrelates[J].Psychol.Sch,1993,30(1):79 90.

[2]Hagborg,W.J.An Investigation of a Brief Measure of School Membership[J].Adolescence,1995,99(130):461-468.

[3]Erie.M.Anderman.School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during Adolesce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2, 94(4):795-809.

[4]李靖环,陈洪震.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9):73.

[5]徐坤英.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6]Vaquera,Elizabeth.Friendship, Educational Engagement,and School Belonging:Comparing Hispanic and White Adolescents [J].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2009,31(4):492 -514.

[7]雷鹏,陈旭,刘妍洁,等.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及身份认同的调节作用[J].教学研究,2012,35(4):99-103,124.

[8]Jannick Demanet, Mieke Van Houtte. School Belonging and School Misconduct: The Differing Role of Teacher and Peer Attachment[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2, 41(4): 499-514.

[9]Eric M Anderman.School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During Adolescent[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94(4):795-809.

[10]Jill V Hamm,Beverly S.Faircloth.The Role of Friendship in Adolescents'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2005, 107:61-78.

[11]Zeynep Cemalcilar. Schools as Socialisation Contexts: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School Climate Factors on Students'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J].Applied Psychology,2009,59(2): 243–272.

[12]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6,26(2):51-54

[13]李靖环,陈洪震.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9):73.

[14]徐坤英,郑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育途径探讨[J].教育探索,2008,(1):119.

[15]Roche Cathy,Kuperminc, Gabriel P. Acculturative Stress and School Belonging Among Latino Youth[J].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34(1):61-67.

[16]RiehardM.Lee,Claytie Davis. Cultural Orientation, Past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on Campus for Asian American Colleges Students[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00, 1-2:41.

[17]陈益芳,杜学元.职业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探微[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1):45-46.

[18]邹晓丹.流动初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概念与其教育复原力的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19]温颖,李人龙.北京市流动儿童安全感和学校归属感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增刊):188-192.

[20]聂润秋,徐玲.不同办学模式和同伴组成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2,32(2):170-171.

[21]许亚玮,唐春芳.流动儿童个体自尊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J].教育理论与心理学,2012,2:239-240.

[22]彭丽娟,陈旭.流动儿童集体自尊及其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1,136(10):63-67.

[23]彭丽娟,陈旭.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2):237 -239.

[24]赵英淑,唐磊.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6):56-59.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2X(2016)02-0018-04

收稿日期:2016-03-05

作者简介:张晓丹(1990-),女,安徽亳州人,合肥师范学院心理系实验员,研究方向:现代社会心理。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留守儿童情感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对策研究”(编号:JGZXB201410)。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