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探微

2016-02-13 13:22刘忠义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校

刘忠义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探微

刘忠义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艺术教育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革新高校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使之成为“完整的人”,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性质与功能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如何培养人才成了当前高校教育必须思考的论题。高校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日益为学界所重视。教育部2013年印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3-2020年)》,对高校美术学(师范教育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1]2014年1月,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性。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我们欣喜地看到,政策效应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初见成效,学生艺术交流活动的机会明显增多,各高校举办了诸如高雅艺术进校园、书画展览、艺术团体表演等活动,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然而,有些高校的艺术教育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了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美育即审美教育,同时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1957年,德国教育家席勒发表了《美育书简》,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美育书简》的另一个标题为《对于完整的人的感性的与审美的教育》,可以看作是美育概念的概括:美育是关于完整人的教育和对于完整人的审美教育。“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人生与世界才有了充分理由”,尼采作如是观,而美国理查德·加纳罗与林尔玛·阿特休勒将以艺术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让人成为人”的高度。[2]西方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足以说明艺术教育对于“完整人”塑造的重要性。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始于20世纪初。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的宗旨》一文中提出了“完全之人物”的人才培养路径,其中即包括美育。王国维认为,一方面,美育可以使人情感发达,达到完美之域;另一方面,美育是德育与智育的一种手段。

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行为,是精神世界的物化。艺术从行为活动上看具有两个特征,即实践性和创造性;从学科属性上看,艺术是人文的。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是学生接受教育途径与内容,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实践教育和美育上。艺术的人文性决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与美育性质,是关于“人”的教育,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学生成为“完全的人”。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功能

2006年,“世界艺术教育大会”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会议制定了《艺术教育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权,明确地将艺术教育和文化参与提升到人权的高度加以认识。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而作为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高校艺术通识教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高校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种专业教育,更应该是一种通识教育。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而且体现在人才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及文化传承上。

1.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我国高校教育,由于受前苏联功利性的美学与教育理论的影响,长期存在着一种“以德育代美育”的思想认识。此种认识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是现在,仍然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强调专业分化和实用化。这种功利性很强的教育,使得高校成了培养“工具性人才”的工厂。不可否认,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毋庸讳言,以忽视综合性、整体性的高校教育,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和精神文明的缺失,产生了一些不能忽视的负面效应。

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美育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与诱导作用。美育的重要途径即是艺术教育。艺术的审美功能具有独特的道德与知识的功能,一方面,艺术是美的结晶,其蕴含了主体人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观念意识,能给读者带来明显的启迪作用,并对其有巨大感染力。另一方面,艺术的实践性决定了艺术教育是一种体验式教育,它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在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方式中,通过艺术实践,感受艺术的美,并且,这种感受是一种深层次的体验。蔡元培先生指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3]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艺术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和创造美,鉴别美与丑,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追求,从而内化为一种积极向“善”的意识观念,达到道德情操的升华,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由此可见,艺术教育还是一种情感教育,其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功能

所谓创新型人才,指的是富于开拓性,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品格是:全面发展且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与作为工具型和模式化的人才不同,创新型人才勇于打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发展自由独立的主体人格,而这种人格恰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前提。艺术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与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创新成为主体的内在能力和动力,既能促进艺术自身的创新,也将通过辐射促进学生的科学创新和人文创新。[4]

高校艺术教育即是艺术的教育。艺术的创造性决定了高校艺术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功能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实践证明,艺术的思想首先应该是自由的思想,只有自由的思想,艺术才有创新之前提。另外,艺术实践是受形象思维支配,通过艺术实践也能作用于人的形象思维,使其更丰富,更敏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丰富学生的想像,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这实际上就是艺术的形象思维教育,是学生创新思维获得的源泉。

3.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

高校教育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份文化的担当。一方面,学生在接受传统艺术的教育时,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与实际,体会艺术为之带来的快乐,并能切身感受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与魅力,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有了认同感,学生就会迸发出学习和创造的热情,并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创作灵感,创作出源于传统而又不同于传统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在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文化交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创新,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艺术反映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着我们民族的聪明才智,蕴含着儒家的道德准则和审美追求。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认同感,维护着华夏民族的信仰,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因此,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的高校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努力创新艺术教育理念和模式,大力推进高校的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精神境界。

三、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未来十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5]当前,艺术教育由于没有显性效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高校对艺术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以下途径革新教育内容和形式,使艺术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普通高校要提高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组建艺术教育(督导)办公室等专门机构,由校级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对本校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师资建设等,要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各高校实际,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加大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高校要“保障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配置”,但由于认识的不到位,目前有些高校还不能充分落实文件精神,使得诸如学生活动中心、艺术中心、画室、展厅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不到位。对此,除了普通高校自觉执行教育部的要求以外,教育部要适时组织专家组,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

3.切实加强师资建设。按照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仅据湖南省2008年的统计,全省75%的高校未配备专职艺术教育教师。[6]另据2011年对湖南省12所高校进行了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检查,其中无专职教师或缺少专职教师或需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学校就达11所。[7]这种情况在全国占有很大比例,可见,加强专职师资建设是高校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

4.突出艺术实践教学内容,提升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艺术教育是艺术的教育,应该遵循艺术自身规律组织进行。高校艺术教育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体验式教学,但是,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特别是作为艺术通识教育,多是采取知识传授的方式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一种教学方式。要增加学生的艺术实践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艺术的实践中,从中体会到艺术给其带来的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愿意去学,也只有这样,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才得以实现。

四、结语

艺术教育是学生成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艺术教育经费投资较大而短期内收效不明显,并且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结构中属于传统专业,地方特色不突出,与某些高校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办学思路不符合,所以有些高校对于艺术教育不够重视,这严重影响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应该按照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文件精神,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加强师资建设,突出艺术实践教学内容,提升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效性,让高校艺术教育在中国民族复兴的大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课题组.2013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J].艺术评论,2014,(4).

[2]曾繁仁.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的启示[J].文艺研究,2009,(7).

[3]贾韬.论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功能[J].江苏高教,2015,(2).

[4]邹琳琳.论艺术教育的开展途径及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4,(9).

[5]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J].中国音乐教育,2002,(12).

[6]鞠向玲,贺秀梅.艺术教育离我们有多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价值探讨[J].艺术教育,2012,(8).

[7]张科海,付胜利.改进高职院校美与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2,(2).

(责任编辑:熊言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2X(2016)02-0009-03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刘忠义(1973-),男,安徽枞阳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书法创作与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职人文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应用性研究”(编号:2015jyxm530);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书法课程建设研究”(编号:JY2016D005);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编号:2015sjjd038)。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高校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