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识自由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

2016-02-13 09:38:28周晶晶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周口466001
图书馆建设 2016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阅读推广

周晶晶(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 河南 周口 466001)



基于智识自由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

周晶晶(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 河南 周口 466001)

[摘 要]从图书馆社会属性及专业分工来看,图书馆阅读推广应是一种服务。尊重、保障读者的阅读权利比教育读者更为重要。图书馆应遵循智识自由理念,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保持中立,不干涉读者阅读内容、载体的选择。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标是通过引导、培训实现读者阅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介馆藏挖掘图书馆的潜在读者和目标用户。

[关键词]阅读推广 图书馆服务 智识自由

自从200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全民阅读工作列入图书馆年度计划以来,十多年间,中国图书馆界围绕阅读推广做了许多工作,各级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如图书展览、推荐书目、阅读俱乐部或故事会、亲子阅读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级图书馆由被动等待式服务向主动推送式服务的转型,图书馆阅读推广普遍开展,方兴未艾,“从以往的自发的、零星的、补充式的图书馆服务,发展成为图书馆服务中最具活力的充分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自觉的服务”[1]。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特别是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定位及目标缺乏系统研究,致使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活动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及个人的阅读推广并无明显区别,常常通过推广经典书目的方式对读者进行阅读引导。理论上的缺乏使图书馆阅读推广成了无源之水,严重影响到了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组织及效果评价。因此,本文从图书馆社会职能及智识自由入手,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定位进行研究,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研究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具体目标。

1 研究现状

笔者以“阅读推广”为主题词,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领域,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截止到2015年9月20日获得 1 826 篇文献。其中,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于阅读推广的现状总结、具体的活动案例介绍、特殊人群推广策略等方面。与热闹的阅读推广实践研究相比,阅读推广基础理论构建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涉及。从2014年开始,部分学者开始对阅读推广的基础理论构建进行探讨,研究其概念、属性、价值定位。但从为数不多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来看,学者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定位也有着不同的观点。我国学者普遍认为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一种方式,应利用阅读推广倡导严肃阅读,促进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回归[1]。对此,范并思教授撰文指出,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中常常简单介入读者的阅读选择,这种介入式服务与图书馆应遵循的中立原则有所违背[1]。“图书馆阅读推广虽然势必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进行干预,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喜欢阅读、学会阅读,而不是对读者进行价值观、品行方面的教育”[1]。于良芝教授也认为“图书馆职业希望自己的干预能够给被干预者带来福祉,而且干预有效……前提是干预过程具有伦理意义及研究意义上的合理性。”[2]周佳贵教授则希望从分歧之中找到平衡点,认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性质并不唯一,应依据阅读推广活动的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价值观策略,并结合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灵活调整”[3]。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图书馆阅读推广价值观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社会教育性和服务性之争。

2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定位

2.1 图书馆阅读推广应以促进阅读为目的

研究图书馆阅读推广,必须遵循现代图书馆学的基本理念。图书馆界秉持的教育观受到杜威图书馆学思想的影响。杜威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期,主张依据国家教育职能对图书馆自由进行限制,在读者道德选择和价值追求中担负道德教化的责任。由于当时美国高等学校教育普及程度较低,亟待其他社会机构也能承担起部分教育职责,因此,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图书馆界得到了普遍认同,形成了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这种观点同样也十分契合我国20世纪中后期的国情,在国内图书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际上,随着美国学校教育的日益完善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美国图书馆界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已认识到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的局限,开始认清图书馆的基本属性是社会的公益服务机构,图书馆由公共资金支持,面向所有人提供开放性的服务。服务读者是比教育读者更重要的图书馆职能,最终使图书馆从教育读者的角色上淡出,完成了以服务读者为根本职能的角色转变。然而出于历史原因,我国图书馆界直到21世纪初期李国新、程焕文等学者引入对图书馆自由、图书馆权利的研究后,才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当受国家层面提倡的阅读推广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以来,很多图书馆人自然而然地将阅读推广视为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一个良好机遇,并从热爱阅读的博学者的角度,强调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教育性,却忽略了图书馆的基本社会职能及图书馆员的专业分工。

从图书馆社会职能及图书馆员的专业分工角度来看,图书馆阅读推广和学校教育领域、个人的阅读推广也应有所区别。学校等教育机构在进行阅读推广时,首先考虑的是根据对经验、阅历均较低的受众——学生进行道德、观念上的教化及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在阅读材料的方式和内容上都会依据国家教育需求有目的的选择。个人(特别是博学者)在进行阅读推广时,往往从其个人的阅读经验出发,定位于高雅,对受众的阅读行为、阅读内容进行引导。例如,被誉为近年来“阅读推广第一人”的朱永新教授,提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4]等著名的阅读观,影响了一大批人,为全民阅读的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朱永新教授倡导读好书,是出于一个教育家的社会职责。图书馆及图书馆员在进行阅读推广活动时,也应始终牢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专业分工,在价值取向上必须有所侧重和不同。对于图书馆而言,尊重、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应该放在首位,而不是去教育读者应读什么书,甚至告诉读者要读什么载体的书。对于图书馆员而言,图书馆虽然是知识中心,但是图书馆员并不是全才,只是在信息组织管理、目录学、版本区分上有所专长,在阅读经验、知识结构、道德水平及专业分工上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帮助公众判断什么是“好书”,不具备进行阅读材料、内容指导和道德教化的资质。但从另一方面看,图书馆所拥有的全面、系统的信息资源及其对信息资源组织、揭示、检索、管理的专业特长,也是其他社会机构和个人所不具备的。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时,可以根据资源类型、内容特征、组织方式及读者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推广策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必要时进行专业干预,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这些才是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天然优势,也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首先要淡化指导者的角色,不应站在师者长尊的角度,去干涉读者阅读材料方式、内容的选择;而应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通过各种推广活动,注重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吸引更多的民众访问图书馆或图书馆网站,进而培养民众阅读习惯及全民的阅读风气。这是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公益性机构,区分于政府、各级各类学校等教育机构和个人阅读推广活动的根本所在。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服务的过程中,尽管其服务的结果会有社会教育的效果,促进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实现,但社会教育不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也不是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专业领域。

近年来图书馆进行的一些阅读推广,有些对读者的阅读状态进行教育,如将阅读分为深阅读、浅阅读,提倡深阅读,轻视浅阅读;对读者的阅读形式进行教育,提倡纸本阅读,反对数字阅读。这些推广活动与学校、政府领域的阅读教育混为一体,是图书馆将阅读推广视为其对读者进行社会教育的一种表现。这些都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误区,应加以区分和注意。

2.2 图书馆阅读推广应以智识自由理念为前提

智识自由(Intellectual Freedom)早在1939年就已经被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制定的《图书馆权利宣言》中提出[5]。ALA所界定的智识自由的内涵是:人人享有不受限制地寻求与接收各种观点的信息的权利。智识自由包括知识持有的自由、知识接受的自由和知识发布的自由。此后,智识自由逐渐为图书馆界广泛认可,被写入各类图书馆宣言中,成为国际图书馆界的基本价值理念。1999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发布《智识自由声明》,声称“对智识自由的承诺是全球图书馆和信息职业的核心职责”,更是把智识自由理念强化到图书馆各类理念中的核心位置,“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致力于发展和维护智识自由”,“对图书馆资料和服务的选择与提供应出于专业考虑,而非政治、道德或宗教观点”[6]。2002年,IFLA发布《智识自由格拉斯宣言》,呼吁“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及其人员支持和促进智识自由原则,提供不受限制的信息利用途径”[7]。2004年,ALA发布《阅读自由声明》:“出版者、图书馆员和书商不需要对自己提供的书籍发表任何意见或进行介绍,因为那将与以公众为中心建立自己的政治立场、道德观和审美观而对其产生兴趣为标准而决定发表什么或传播什么的原则相冲突。”[8]这些声明代表了国际图书馆界对于智识自由的最直接、最全面的阐述,这些宣言确立了智识自由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五大理念之一的地位,成为各国图书馆界所遵循的基本职业理念。对于图书馆而言,秉持智识自由,就是指图书馆自由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权利,并尊重和维护读者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图书馆要实现智识自由,必须遵循中立原则,即图书馆在提供知识与信息时保持服务价值的中立性。图书馆仅仅承担信息传递的作用,不介入读者选择信息的过程,将信息的选择权完全交与读者。

智识自由理念具体到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应维护读者的阅读自由,维护民众的阅读权利,不干涉读者的阅读行为,保持阅读推广服务的中立性。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推广中有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内容、载体、方式的自由,图书馆不应介入读者的阅读选择。根据智识自由理念,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不能代替读者对资源的价值进行判断,对读者的选择产生影响。图书馆无权对信息资源做出“好”或“不好”,“可读”或“不可读”的决议。在目前的一些阅读推广活动中,图书馆经常会通过各种措施让读者接受推荐的阅读书目或阅读形式,干涉读者的阅读自由,替民众做出阅读选择,这违背了图书馆中立性的原则,缺乏对读者智识自由权利的认同。况且一些推荐书目的权威性本身就存在质疑,特别是“畅销图书排行榜”,往往出于利益驱动,以市场销量为衡量尺度,缺乏公正、公立的书评制度。如果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推荐图书,也须采用被广泛认可的经典书目或是权威部门发布的阅读书目进行推荐,并需注明出处,声明图书馆的中立立场,不应以此强加影响读者,阻碍读者的自主选择,更不应根据图书馆自己的主观判断,选择性地推荐。另外,目前数字阅读的普及,对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传统纸本阅读的式微和图书馆借阅率的下降,因此部分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中,提倡传统阅读、深阅读,反对手机、网络阅读、浅阅读,这些做法也是与智识自由理念相违背的。数字阅读方便、快捷,给读者带来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更多的阅读选择,图书馆对此应持积极欢迎的态度,把数字阅读视为阅读推广的一部分,保障读者的阅读自由。

不干涉读者的阅读自由,不代表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完全置身事外。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时,在保障读者阅读自由权利的前提下,应注重为读者提供相关的阅读资讯与专业的阅读检索等中立性服务,这种中立性服务虽然也具有干预性,但实质上是帮助读者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和获得信息资源的技巧,扩大读者的阅读选择,以便读者更好地使用图书馆资源。

3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标

目标是对自我价值增长的标定,是一个明确化的现实期望。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观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是基于智识自由理念的一种图书馆服务,那么,图书馆阅读推广在目标设置上也应遵循这一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具体化。笔者认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标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现读者阅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挖掘图书馆潜在读者和目标用户。

3.1 实现读者阅读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社会组织阅读推广的目标大多是关注公民阅读量的提升及知识道德水平、精神境界的改善,图书馆作为一个以公益性服务为基本原则,并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基本支持的知识信息机构,阅读推广的目标更应该注重实现读者阅读的可持续发展。读者阅读的可持续发展是指读者养成阅读的习惯,并有相当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素养为阅读提供保障。这要求图书馆应在阅读兴趣上对读者进行引导,使读者形成阅读习惯;在阅读方法上对读者进行训练,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及信息素养,为读者的终身阅读扫清障碍。

在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方面,图书馆可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读者感受阅读的魅力,激发其阅读的渴望,享受阅读的乐趣。对此,北京大学图书馆曾邀请学生模仿古典名画中人物阅读图书的场景来拍摄照片,以此来宣传阅读带给人的精神享受,使人联想到阅读带来的高雅、宁静、深邃、睿智,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吸引读者阅读的氛围。在这个活动中,北京大学图书馆保持了中立,没有向读者推荐任何读物,是图书馆在遵循智识自由价值观前提下进行阅读推广的一次很好的实践。培养读者阅读习惯,儿童应是图书馆关注的重中之重。IFLA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94年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曾指出要“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9]。对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朱永新教授提出了“精神饥饿感”,认为人的精神也有饥饿感,特别是14岁之前,经过大量阅读训练的人会形成阅读的精神需要[10]。精神饥饿感形成的敏感期将影响一个人终身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对于培养儿童阅读敏感期的阅读习惯,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做过类似的促进活动。例如,英国已经实施了20多年的阅读起跑线(Books Start)计划,通过和幼儿园、中小学结合,形成伙伴关系,共同推进阅读,并通过向适龄幼儿赠送阅读礼袋,有效引导孩子从小阅读,以达到阅读植根的目的,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11]。

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中,有些特殊群体读者如残障人士、儿童等,有着较强的阅读意愿,但由于生理、年龄、文化程度等原因,阅读能力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症。对于这类特殊读者,图书馆应该组织专门的比较容易接受的阅读推广活动(如盲文阅读、读书分享、讲故事等),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走近阅读。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读者信息处理及获取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读者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素养,无法阅读图书馆及互联网的数字资源。针对这些情况,图书馆应注重组织一些关于数据库、网络资源获取方面的活动内容,向读者普及一些基本的数字资源阅读方法和信息检索技巧,以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

3.2 挖掘图书馆潜在读者和目标用户

不可否认,新阅读技术的普遍应用和阅读风气的低落,给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带来了很大冲击。虽然图书馆具有完备的文献资源,但也难以扭转门庭冷落、读者稀少的局面。因此,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标不仅应该关注图书馆已有的读者,还应包括潜在读者和图书馆服务的目标用户。通过阅读推广,加强馆藏推介,吸引更多的潜在读者和目标用户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有助于突出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图书馆可拍摄微电影、宣传片、张贴海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潜在读者及目标用户推送宣传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及舒适的阅读环境,吸引读者到馆。另外,目前公共图书馆在我国城市中的分布大多是一区一馆或者是一城一馆,读者想要到图书馆去阅览,需要在路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这影响了读者到图书馆阅读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残障人士、老年人、儿童、监狱服刑人员等特殊的图书馆服务目标群体来说,虽然有较强的阅读意愿却由于行动不便或行动受限,无法正常接收、利用图书馆资源。图书馆可以通过阅读推广活动,变被动等待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与社区、学校、监狱等加强合作,建立社区、学校、监狱与公共图书馆的阅读网络,成立流动图书站,设置街头自动借还系统,到社区、学校、监狱举办一系列读书活动,送书上门,消除因距离造成的使用图书馆的障碍,让一些原来和图书馆基本绝缘的读者也能利用图书馆资源。

参考文献:

[1]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 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9):4-13.

[2]于良芝,于斌斌.图书馆阅读推广——循证图书馆学(EBL)的典型领域[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9-10.

[3]周佳贵.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观策略[J].图书馆杂志,2015(4): 30-34.

[4]朱永新.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EB/OL].[2015-12-05].http://education.news.cn/2012-01/106/c_122543283.htm.

[5]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Library Bill of Rights [EB/OL].[2015-04-15].http://www.ala.org/advocacy/intfreedom/librarybill/interpretations/privacy.

[6]IFLA.Statement on Libraries and Intellectual Freedom [EB/OL].[2015-03-15].http://www.ifla.org/publications/ifla-statementon-libraries-and-inte-llectual-freedom.

[7]IFLA.The Glasgow Declaration On Libraries,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Intellectual Freedom [EB/OL].[2015-05-10].http://www.ifla.org/faife/policy/iflastat/gldeclar-e.html.

[8]ALA.Intellectual Freedom Committee [EB/OL].[2015-11-30].http://www.ala.org/ala/aboutala/offices/oif/ifgroups/ifcommittee/inte-llectualcfm.

[9]IFLA/UNESCO.Public Library Manifesto [EB/OL].[2015-11-15].http://www.ifla.org/publications/iflaunesco-public-librarymanifesto-1994?og=49.

[10]朱永新.阅读关键期在14岁之前[EB/OL].[2015-04-24].http://mt.sohu.com/20150424/n411803842.shtml.

[11]王 琳, 钟永文, 杨雪晶.基于英国Book Start案例研究的婴幼儿阅读推广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 2013(4):69-73.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周晶晶 女,1983年生,现工作于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理论、信息资源建设。

[收稿日期:2015-12-15]

Research on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Service Based on Intellectual Freedom

[Abstract]In the view of the social attribute and the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the library, the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should be a kind of service.To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reading readers' reading right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ducating readers.The library should follow the idea of intellectual freedom, keep neutral in the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and do not interfere the choice of readers to reading content and carrier.The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aim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aders' reading through the guidance and training, and to excavate the potential readers and target users by recommending collections.

[Key words]Reading promotion; Library service; Intellectual freedom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阅读推广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39:15
论图书馆服务的守旧与创新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3:40:16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与图书馆—探析民办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4:27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读者协会参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功能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