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昌卿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景德镇 333403
陶瓷建筑材料的演进
占昌卿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景德镇 333403
陶瓷作为与人类初萌阶段便出现的材料一直伴随人类建筑发展的始终,从最早的砖、瓦,逐渐发展到琉璃、陶瓷装饰物品,到近现代的陶瓷装饰材料,贴面砖、陶板、壁画、异形饰面砖等,其原料、成型工艺、砌筑外挂手法都在演变,在未来亦会再展宏图。
陶瓷;砖;瓦;面砖;立面材料
广义上烧制后的泥土被称为陶与瓷。因此,砖、瓦是广义上的“陶瓷”。制砖瓦的原料是含杂质的黏土,砖瓦在陶瓷分类上属于土器。后来发展除施釉的琉璃瓦、琉璃装饰物品。并由功能和艺术的演进而衍生出瓦当、陶瓷栏杆、砖雕等陶瓷建筑构建,到近现代的陶瓷装饰贴面砖、陶板、陶瓷百叶,类壁画的艺术瓷板、以及各种超越想象的异形饰面砖。
可以说,陶瓷与土、木一起构筑和体现了中国从古到今建筑技术和艺术的体系。本文讲述了陶瓷作为建筑材料经历的三个大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考古发掘的材料文献,我们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距今约6300~5500年前,出现了用于修建祭祀场所、陶窑、础柱及建筑基础的形状不规则的烧砖,这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烧制泥土的建材雏形。
考古人员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蓝田新街遗址(距今约5500~5000年前)发现早期烧砖5件。这些砖被誉为“中华第一砖”。据推测这是已经使用木模具成型技术的烧砖;到商朝晚期或西周早期,黄河流域的烧砖进入成熟阶段,数量增多,出现条形砖和大型空心砖。模具化的烧砖,形状初步规则,“其用途扩展至筑墙、砌井壁、铺垫道路的烧砖,这与石灰、水泥性能材料的发明相适应”。
画像砖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作为古代汉族民间美术艺术的一枝奇葩,画像砖艺术在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持续绽放了十四五个世纪之久。画像砖极少用于建筑墙壁装饰,多用于墓室壁面装饰。画像砖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神话故事、墓主生活生产场景、自然风景、祭祀场景等。
砖雕,主要是指以砖为材料,通过线刻、圆雕、浮雕和透雕等手法雕刻的各种艺术品。从广义来讲,凡是以砖为媒介的雕塑作品都称为“砖雕”,甚至汉画像砖也可以被称为砖雕。影响较大的还有宋元时期流行的墓葬砖雕和明清时期用于建筑装饰的建筑砖雕艺术。同时,人们还发明了用于建筑物装饰的部位就在屋脊上陶塑。陶塑屋脊及脊背兽陶塑主要是指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的,用粘土捏塑烧制的崇拜偶像,以及各种小型人物、动物等装饰品和艺术品。至清代,陶塑屋脊发展至极盛,延伸出博大的建筑文化。
瓦件用优质粘土塑制成型后,表面再上一种釉。烧成后成为琉璃瓦。琉璃瓦表面玻璃化,颜色明亮,防水性变强,颜色有黄、绿、黑、蓝、紫等多种选择。从无釉到有釉,是陶瓷建材史上一次质的升级。琉璃瓦可使建筑富丽堂皇,更经久耐用。但这种材料多用于皇宫、寺庙等建筑中。
在古代建筑中陶瓷制品还有花窗、栏杆等,广泛用于庭院装饰中,也具有不变质、不褪色、易排水和丰富的艺术装饰效果的共性。还有陶塑,陶塑对建筑物装饰的部位就在屋脊上,与陶制件不怕雨淋日晒的特性有关。至清代,陶塑屋脊发展至极盛。与陶塑屋脊相比,更为高级的有琉璃脊,防水性能更好,且历经年月,依然鲜艳,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也正因为釉色,让砖、瓦等构件五彩缤纷起来,也更接近于我们现在认同的陶瓷。琉璃瓦建筑成为构筑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首要的建材之一。
在我国,“由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亨聘请技师于1939年在温州市郊西山建成了西山瓷器厂,于1943年成功地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釉面砖,从而揭开了中国建陶工业的序幕。”从80年代开始,墙地砖开始成为建陶产品的主流,马赛克、釉面砖、耐磨砖是当时的主打产品。90年代初,中国瓷砖由白瓷片、彩釉砖扩大到耐磨砖、抛光砖及彩釉马赛克等品类,花色品种更加丰富。涌现出了一批白或带色面砖铺就外立面的建筑物,代表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学楼。但由于施工和各地气候的缘故,这些贴面砖在日后风化和雨水的作用下,多有脱落的情况发生。
“中国式发展向来让人侧目,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建筑陶瓷的产量已开始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更是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行业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是“建筑陶瓷大国,但并非强国”。我国的建筑陶瓷以室内贴面瓷砖和卫浴用瓷为主,室外是贴面瓷砖或者外挂陶板。形式也从单一形式和创意形式。最近出现有陶板和陶百叶等新技术。
与此相比,使用陶瓷的立面的建筑设计相对滞后。我国多是整体划一的陶板贴面大楼,而个性的作品较少。作为代表作,醴陵瓷谷系列建筑以艺术陶瓷异形砖立面为特色而中标,但在施工过程中因种种原因,陶瓷的立面还是被其他材料代替。与此同时,万科在米兰的万科企业馆,正以一袭中国红的复合陶瓷板走上世界建筑舞台。我国个性陶瓷立面的发展,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任重而道远。
未来的建筑外立面陶瓷的装饰,不仅是美观,还兼顾环保,在环保与美感之间找到平衡。当然,低碳建筑是未来“陶瓷立面”建筑发展的大趋势。将“纳米”科技融入产品,赋予抗菌,耐腐蚀,自洁,止滑等新功能,将使陶瓷立面产品更安全、更健康。
可以预见,未来的建筑立面采用“陶瓷时装”将更加广泛,让陶瓷成为建筑“防风避雨”、“体现外在美”的理想“时装”,也可助推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
[1] 陈春君. 中国上古的烧砖与粘合建材演变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5
[2] 杭雯霞.明清砖雕艺术浅说 [J] .荣宝斋2012.6
[3] 凤凰空间.北京.建筑时装定制 陶瓷[D].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 2013
book=29,ebook=31